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關於「英文名」的一些觀感:取名的特殊性
2009/02/03 23:54
瀏覽136,491
迴響10
推薦25
引用0

 從我自己的城市厭煩的國度,Rosy的房間轉來

 

  最近認識一個英文叫做Aasta的女孩子,後來與她聊起了英文名字的由來,對於英文名,我總覺得不如中文名字的選擇多,像一些俗稱「菜市場名」的中文名,如:怡君、淑芳、怡芬、淑美……實在讓人倒盡胃口,英文名裡面的Mary、Sue、Lily、Lulu、May……也實在不惶多讓。

  反觀她的名字Aasta,有「星星」的意味在,取自希臘文「星辰」之意,非常少見,名字類同於Esther、Estelle、Stella,卻少了一份俗氣。

  據說,希臘神話中的Astraea是天神宙斯的女兒,掌管司法,她是最後一個離開地球,最後被安排在處女座的一位女神,在北歐,有些女孩就取名為Aasta,這個名字也有「受寵愛」的意思,我有個挪威朋友有類似的名字,叫做Astrid,至於Asta,則在挪威皇室中有不少人使用(雖然圖片看起來像個醜老太婆,但名字感覺相當高雅)。

  若是想取特別一點的英文名,Aasta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類似的名字:Astra、Astrea、Astred、Astrella、Astrellita……。


Nadja是瑞士人,我跟她認識十幾年了,當初兩人見面的情況,其實非常戲劇化,好心的Nadja幫助旅途中的我,她的善良和純真是很難得的一種特質,於是我就在回國後開始與她通信,每年過耶誕節,她會從瑞士寄一箱最新口味的巧克力或起司給我,而我呢,則會準備一些特別的小禮物給她。

  回到這個名字。Nadja在瑞士德語區相當風行,很多女孩子喜歡取這個名字,但我不確定它的起源是否為英文,在歐洲我遇過不少名字類似的女性朋友,有叫Nadine的法國女孩,有叫Nadia的英國老婦人,大致說來,連東歐都有這個名字或變體名字的蹤跡。

名模Nadia Auermann!

  在俄羅斯,斯拉夫語的Nada是「希望」的意思,或許與冷戰前期東正教西傳歐陸有關,不過也有一種可能,Nadia或Nadine這幾個名字,或許是從《聖經》舊約裡面的先知Nathan而來,在希伯來文有「給予」或「禮物」的意義,不過Nathan的故事就沒有這方面的意味了,在King David當政時,King David想要謀殺Uriah以奪得他的妻子,就被先知Nathan獲悉而百般阻止,也因此後來的基督徒喜歡Nathan這個男性名字,Nadia或Nadine可能就是根據這個男性名變化而來的。

  在北美洲,叫做Nadia的女性就很多了,英語系國家多半使用這個名字,歐陸的女性名字則變成類似的Nadja或者Nadine,但前者多為日爾曼語系的女性使用,後者則是法文變體。

*類似或變體:Nadie、Nadina、Nadezna、Nadya。


從我學習英文到現在,今年正好滿了廿年,但我所見過叫做Lisa或Lissa的女孩,應該超過廿個;Lisa是一個極其常見的名字,這個名字可以是Alice、Alicia、Melissa或Elizabeth的暱稱,不過美國人習慣用Lisa這個名字,英國人則通常以之作為小名。

*變體:Leesa、Lisetta、Lisabetta這幾個名字,取名者多以西班牙裔為主,Lise、Lisette則是法裔或法國女孩的常用名字,至於Liza常作為獨立名字使用,美國人喜歡簡單的名字,產生的還有Liz、Lizzie,英國人喜歡的變體則是Lisabet、Lisabeth、Lisbeth這幾個名字。

伊麗莎白一世畫像(好恐怖)!

  Elizabeth是英國皇室非常喜歡的名字,最有名的是英國十六世紀的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現任女王則是伊麗莎白二世,小說《傲慢與偏見》的女主角就叫這個名字。

現任女皇伊麗莎白二世年輕的照片,氣質不錯!

  這個名字表示希伯來文「上帝的誓約」,《聖經》之中的Elisheba是Aaron的妻子,也是領猶太人出埃及那個Moses的小姨,新約中施洗約翰(John the baptist)的母親也叫這個名字,歷史上還有四個聖女都叫Elizabeth,可見此名多受到信徒的歡迎。

有名的女影星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年輕時多麼艷麗動人! 

*暱稱:Bess、Bessie、Bessy、Bet、Beth、Betsie、Betsy、bette、Buffy、Libby、Lizzy、Lizzie、Eilis、IIsa。

*變體:Isabel、Eliza、Ealasaid、Ysabel、Bettisa、Babette、Belita、Bethia、Elisheba、Elizira、Elyse在西班牙也很常見,至於俄羅斯,Lisenka是一個相當受歡迎的名字。


  Melissa是一個近來常聽到的名字,美國人特別偏愛,在希臘文裡面是「蜂蜜」的意思,由於希臘神話中,這是一個專門收集蜂蜜的女神,因此後來Melissa也是「蜜蜂」的代稱。

  東歐人和法國人也相當偏愛這個名字,不少影歌星或者模特兒,至今仍流行取名為Melissa,由於這也是個知名病毒的名稱,亞洲人反而不喜歡取這個名字。

*暱稱:除了Lisa之外,還有許多也受到相當程度的歡迎,如Mellie、Milli、Millie、Melly、Milly、Missie、Missy等。

*變體:Melecent、Melessa、Melicent、Melisande、Melisenda、Melise、Melisse、Melita、Melitta、Melusine、Melleta、Milicnet、Millicent等。


 

說起Steve這個名字,簡而言之就是Stephen的暱稱,在美國當作本名使用的尤其多,像是有名的諧星Steve Martin,或者老牌歌手Steve Wonder,都是將小名當作名字的知名例子,但除了美國之外的英語系國家,一般的取名還是偏愛全名的Stephen。

這是十一世紀初在英國與Matilda of Boulogne争王位成功的King Stephen,最後一個諾曼人的國王,兩人在英國內戰許久,後來達成協議,由他當國王。

Stephen這個名字,原本是取自希臘文「皇冠」的意思,《聖經》也出現過,Stephen是基督教第一個殉教的聖徒,他在耶穌死後,繼續宣說耶穌是神子,因此被許多暴徒用石頭打死,後來也有許多聖徒和教皇叫這個名字,在西元十世紀之後,出現了一位King Stephen,因此這個名字在英國當時非常受到貴族的歡迎。

小說家Stephen King。

有名的驚悚作家Stephen King,就與英國的King Stephen成為一種很有趣的對照,有名的作曲家Stephen Foster,寫了許多膾炙人口的鄉村歌曲,可惜酗酒和貧寒使他早逝。

命運悲慘的作曲家Stephen Foster。  

*變體:Stephenson、Steven、Steve、Stevie、Astevan、Estaphano、Esteban、Estefon、Estevan、Estifano、Fana、Fani、Steaphan、Stefan、Stephan、Stefano、Steffen、Stephanos、Stephanus、Stepka、Stevan、Stevin。


當初小說角色取名的時候,想的是希臘神話《Medea》的故事,後來覺得這樣命名太直接了,對著一票好聽的名字想了許久,終於將這悲劇性的女強人定名為Lavinia。

  Lavinia源自拉丁文,有「純潔」的意思,在希臘傳說中,Lavinia是Latinus王的女兒,後來嫁給Troy城的英雄Aeneas,莎士比亞曾經以這個名字作為筆下的女角,很讓我喜歡的一個名字。

  Lavinia還有另一個源流,就是希臘傳說中主管利潤、營利的女神Laverne,在古法文裡面,La Verne還有「青春」或「春天」的意思,感覺上很搭我描寫的美貌商場女強人,不過我敘述Lavinia的故事,是以Medea和Jason的悲劇為主,雖然她非常有能力,在事業上獲得相當的成就,擁有一個英俊的丈夫,但卻無法阻止身邊所發生的慘事,以及丈夫的出軌,最後她的復仇,其實也是對自己的一種深度傷害。

  這個名字很少人取,唸起來感覺很高雅,取英文名應該是個不錯的選擇。

*變體:Laverna、Laverine、Laverne、Lavina、Vern、Vina、Vinya。


我寫小說,最注重角色名字與故事本身的搭配,因此寫這篇英文小說的時候,本來決定拿朋友的名字Adrian開刀,後來覺得Adrian這個名字沒意思,只有簡單「來自Adriatic Sea的人」,雖然有許多羅馬皇帝和教皇叫這個名字,總覺得與《聖經》創世紀的故事搭不到一起,所以最後決定把這個設定為亞當的青年叫做Adan。

  在《聖經》裡面,Adam(亞當)是希伯來文「紅色」的意思,表示「紅土造成的人」,這是西方宗教與文明最早的一個男人,用巴勒斯坦的紅土所造成,第一任妻子Litith(莉莉絲)逃家與魔鬼在一起,神又從他的身上取出一根肋骨造了他的第二任妻子,於是他與創世後的人類女子Eve(夏娃)成為夫妻,兩人聽從神明的話,在伊甸園過著快樂的日子,然而魔鬼化身成為蛇的誘惑,兩人吃下了智慧樹上的果子,驚覺自己赤身裸體,終於被神逐出伊甸園。

  《聖經》裡面的Adam這個名字,猶太人反而不喜,主要就是因為這最早的夫妻都犯了罪,要受到永世的勞苦責罰,因此最早只有塞爾特人(The Celts)使用,七世紀的時候有個叫做Adamnan的天主教聖徒,為愛爾蘭人訂下復活節的日子,這也是今日復活節的由來。

  Adam這個名字,在美國十分常見,也是普遍的姓氏,美國兩任總統都叫Adams,除了寫出《國富論》的Adam Smith之外,Sidney Sheldon的小說《天使之怒》,男主角就叫做Adam,後來還當上了美國總統,裡面那個懦弱溫柔的形象,還有創世紀故事第一個男人的許多行徑,可能是讓我對Adam這個名字產生偏見的原因。

  在英國,Adam這個名字比較不常見,於是我採用了Adan這個變體,把《聖經》故事套用進去,就完成了小說的主幹。現在想想,當時的心境真的是非常難得的,我把《聖經》翻了幾十遍,呵呵!

*變體:Ad、Ade、Adamo、Edam、Adan。


大學的時候,我認識了現在最無話不談的好友Candy,當時覺得她是一個純真可愛的女孩子,最特別的是,她讓我想起了小時候喜歡看的日本卡通《小甜甜》(Candy!Candy),現在想想,無論是內在或外表,她都很像那個樂觀可愛的小甜甜。

還記得,在我很小的時候,家裡沒有彩色電視機(民國七O年代),我時常跑到鄰居家中看卡通,只要看到可憐的孤兒甜甜被人欺負的模樣,整晚我都睡不著覺;後來甜甜長大了,初戀的對象死於非命,第二次戀愛的對象則因意外情歸別的女孩,那時我纔明白人世的無常與坎坷,幸虧女主角的甜甜非常堅強樂觀,得以面對種種的艱難和痛苦,終於她也獲得了最後的幸福。

Candy這個英文名原來是小名(就像我Rosy是Roslyn或Rosalind的小名),全名叫作Cnadace或Candice,源自於希臘文的Candake,有「白色」和「純潔」的意思,現在許多人以為這個名字來自於英文的名詞「糖果」(candy),其實是錯誤的概念。

在古埃及和古希臘,這是皇后的名銜,有非常崇高的讚美意味。

美國南北戰爭前,許多南方女孩偏愛這個名字,直到廿世紀末期,Candace的小名Candy和Daisy取代了這股潮流,我所知道最有名的代表人物,就是卡通《小甜甜》在全世界引起的風潮,只要上google去搜尋一下,有許多世界各國不同語文的fans組成的網站。

能夠擁有一顆純潔的心,又能保有崇高的理想,這個帶有甜味的名字,是不是很特別呢?

*變體:Candi、Candie、Dace、Dacey、Kandi、Kandy、Candide、Candis、Candita、Daisy、Kandace。


我很早就使用這個英文名了。

  最早的時候,我的英文名全名為Roslyn,雖然與我的中文名非常相似,唸起來的讀音也很像,後來覺得太拗口,乾脆就改為簡單的Rosy,簡單又好記。

  當初改為Rosy,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我把自己喜歡的文學家、詩人或思想家的姓名的第一個字母,拿來湊成Rosy,意即Arthur Rimbaud(法國天才詩人韓波)、Robert Owen(左派人道主義思想家,傾向馬克思主義,徐志摩也相當欣賞此人)、Arthur Schopenhauer(悲觀哲學家叔本華)、William Butler Yeats(詩人葉慈)

  我以前出社會工作的時候,某一任老闆不會說英文,每次都把我的名字喊成Rose這個俗不可耐的老太太名,電影《Titanic》一出,又有許多朋友拿我的名字和其他叫做Jack或Jacky的開玩笑,所幸電影中的Rose還算美麗可愛,但那段期間,我實在不願別人喊我的英文名,總覺得有些尷尬。

  原以為自己的英文名很特殊,後來發現許多人都取這個名字,Rosanne(Roseanne)的小名也是Rosy,美國諧星Roseanne Barr Arnold曾一度讓我想要放棄這個英文名,她那拙劣的演技和肥胖可憎的面目,真是讓人倒盡胃口。

  莎翁的作品《As you Like it》,讓我重拾對Rosalind及小名Rosy的喜愛,小說中的意義,或者是桂冠詩人Edmund Spenser對於這個名字「美麗純潔的玫瑰」的形容,並非讓我十分重視,反而是英文解釋的「樂觀的」、「玫瑰色的」,讓我覺得這個英文名字和自己的本性非常切合。能夠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和玫瑰色的人生,不也是一種很好的人生期許?

  記得以前有一部改編自小說的九O年代美國影集,叫做《The trial of Rosie O'Neil》,女主角Rosie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新時代女性,她是公設辯護律師,婚姻生活不美滿,大約也是我這個年紀(老太婆一個),卻為了人權和理念,放棄了高薪的律師工作,選擇了幫助沒有錢打官司的人們,擔任法院派任的公設辯護律師工作,這個名字因此讓我覺得更有意義了。主題曲是故事中女主角在高中時唱的校歌,最後幾句歌詞是「I wonder what is the future for……How will the future go?   I will show you」,相當有意思。 

  如果大家都能喜歡這個名字所代表的意義,我也會感到相當快樂。

*類似的名字:Rosaline、Rosalyn、Rosalinda、Rosalynn、Roselin、Rosina、Rozaliin、Roz、Ranna、Rosanna、Roseann、Rosie。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創作 散文
自訂分類:散文雜感綜合類
迴響(10) :
10樓. Cici
2019/10/22 10:49

你好丫, 剛看到你這篇文章, 內容提及了星星的英文名字Aasta...等等...

我也想幫女兒改個名字...是關於星星的...除了這些..網上還看到一個叫Setlla的...跟Stella的拼法不同..但也說是代表星星..請問你知道到到底有沒有Setlla這個字嗎...我好困擾....

(shanon512@hotmail.com)
9樓. Bertha
2019/09/17 16:57
您好,偶然看到您的文章覺得長知識了~
尤其是Candy的部份,突然有種原來是這樣啊!的感覺
不過對於您說ROSE是俗不可耐的老太太名我想替它反駁一下XD
我認為人和英文名字是可以互襯的
之前認識一個不平凡的女孩卻有個普通的英文名字ROSE
一開始知道還有些失望,不過熟識後倒覺得她和這個英文名字很搭
很亮眼、不嬌柔的獨立女性,有時候私下還會戲稱她是傲骨小玫瑰XD
希望可以藉此扭轉您對ROSE這個名字的印象XDDDDDD
8樓. XXX
2019/07/20 22:20
你知道Candy在英語世界只有妓女化名時才會用這個名字嗎?與純潔差太多了好嗎
7樓. Rai
2016/08/01 12:18

本來想幫三歲的小姪女取個英文名字叫 Candace

她只想叫 Candy(或許是因為字比較少?)

看完這篇文章之後才發現,原來 Candy 可以是 Candace 的小名阿

那我等他長大之後再騙她改成字長一點的這個名字好了 XD

6樓. 原本想改名的Candy
2015/09/04 14:56
因為網路和新聞說Candy是妓女的意思,導致我對媽媽取的英文名有怨言,老師同學有時會拿來開玩笑,偶然看到你的文章,令我豁然開朗,謝謝!
5樓. rossiie
2010/05/22 01:16
説到這啊

對對對~我沒學成吉他也是因為手好痛~

年輕時的我(?現在還很年輕啊)是有點喜歡耍帥個性像小男生的女生

曾想學習電吉他  學長要我從不插電的民謠吉他開始  可是  生理的限制又來了

手小(又短)  要按和弦笨手笨腳的  而且指尖都磨出繭  又不能像古箏一樣戴假指甲

(哈~我的古箏  學了一學期很像也只會彈彈荒腔走板的滄海一聲笑)

然後和弦的走法跟我學過的其他樂器的邏輯又不太一樣  (古箏也是  五度  超不習慣)

實在轉不太過來  就放棄了

還有  由於欠缺準確到點的節奏感  哈哈哈哈  所以當不成鼓手  以前套團時遇到前奏只有鋼琴或吉他沒有鼓點的歌曲  總是得提心吊膽地偷偷算  就怕自己進場進錯位置

最近聽了姊姊的歌  開始在想學聲樂的事說~不過我覺得我是有限制的  一來我並不會法文或義大利文  二來是可能這年紀學真的有點遲了  三來實在是對歌劇所知不多  但真的想把自己的歌聲藉由聲樂的練習跟老師的指導  找出最漂亮的聲線來  至於真的要唱  我能學芭芭拉好好唱些百老匯的插曲就很滿意了  至少把用力跟發聲的位置學對  這樣要唱其他類型的歌  起碼不會傷喉嚨  因為一直不確定自己用的地方對不對

再者也有想改變自己的歌路  畢竟我這年紀早已不適合唱蜜糖搖滾(例如羊毛衫/6便士或是艾微兒?天哪  而且我也沒興趣)  女生在搖滾樂這塊的發展也還是有所侷限  除非我能改男生的歌來唱(女版ROLAND?不會吧)  況且改成女生音域也未必好聽  所以有在想試試爵士樂  可能過陣子找老師學習聲樂技巧  再做打算囉

不過  是受你影響(算是另一種形式的鼓勵)  我是真的開始想學聲樂囉~呵呵

我印象最深刻的事,就是某個吉他社的學姊那雙手,黑色的繭皮真的很可怕,割傷和磨破的痕跡,讓她的手指比老農還粗糙。

我本來以為古典吉他會好些,可惜情況一樣,我的手指受不了,只有放棄(琵琶也如此放棄了,當年學的古箏是十六絃,現在也不合用,想來真有些悲哀)。

我的手不小,就是肉肉的,手指靈活度不佳,沒天分也是主因,所以乾脆練唱(加入合唱團會讓操行成績加分,國劇社的指導老師看不上我,乾脆我就去學聲樂)。

德語的曲目不少,最多的都是義大利語,這和演唱上面咬字與發音的美妙程度有關,許多法文流行歌曲特別好聽,或者義大利抒情詠嘆特別優美,語言上的差異性非常明顯。

其實,年過卅歲之後學聲樂,算是非常晚了,由於聲帶逐漸隨著年齡鬆弛,歌手的嗓音只會變得更渾濁而低沉,上天是不公平的,所以卡拉絲晚期的歌聲稍遜,能保有美好的唱腔說來並不容易,一般大約卅五歲左右,聲線就會持續走下坡,五十歲就是臨界點了。

有一陣子我很喜歡重金屬(如Bon Jovi的《It's My Life》),也聽Laura Branigan的《Self Control》,基本上節奏都很強烈,後來轉性了,主要也是覺得耐聽的歌曲不多,許多歌手空有技巧而無法感動聽者。

Roland嗓音渾厚有力,一般歌手很難模仿,遑論女性?所以我也無法唱他的歌,也曾經特別想學唱貓王的歌曲,無奈怎麼唱都很奇怪,音域不夠寬的女中音,無論是高音或低音都上下不得,想來都為自己有限的能力感到可悲。

妳若能因為我的影響而喜歡上聲樂,我應該覺得很榮幸,不過是寫幾篇文章或貼點感想,進而改變幾個網友的喜好,或許我的音樂賞析寫得還不錯?哈哈。

Rosy2010/05/22 13:05回覆
4樓. rossiie
2010/05/21 14:49
我也很高興認識妳唷^^

太好了  真高興我們談得投契︿︿(YA~)

其實我可不是隨便叫人家姊姊的(沒辦法  臭屁的獅子座)

但叫你一聲姐我是心悅誠服的(其實我也不過小你3歲而已啦~)

我對你的部落格可是一見鍾情  因為你說話的方式  看東西的角度  都是我很希望自己做到  卻還做不到的程度  但方向上是相似的  就是我希望自己涉獵的每一面  都能夠磨亮一點  像你一樣

名字報告完了  來說說音樂吧~因為畢竟我們是以音樂結緣的 

我跟音樂結緣還蠻深  只是沒有深入鑽研罷了  小學三年級開始進節奏樂隊混  記得當年比縣賽省賽也都是第一第二名的  混到六年級時除了低音鼓不會打之外  其它吹的彈的樂器  都擔任過  最喜歡口風琴跟手風琴了(好遙遠喔~耳邊突然響起金門王跟李炳輝的樂器跟歌聲) 國中才開始練鋼琴 但就如姊姊所說  有時生理條件的確無法改變  我沒有細長的手指 打開來要彈八度已經非常勉強  更別談十度  十二度了 加上升學的方向不同  高三就沒繼續練了  不過因為年紀長一點才學  所以理解力比較好  據老師說我的進度比練了10年的人還快 

高中時我是管樂隊裡小小的豎笛首席  長笛也會吹一點  薩克斯風一樣也是會一點  哈哈

大學嘛...就是忙著玩還有搞電影社...不騙你  我還學了一學期的古箏  別說了  這是我自己想起來都不太願意相信的事  哈哈ㄏ  比了一些歌唱比賽  成績還不錯  所以知道自己可能有本事能唱歌

我常被笑青春期比別人晚了十年  為什麼呢?因為我到上了研究所才開始玩搖滾團 離開學校後還曾在PUB做過場  曾跟那個海角7號的阿嘉同台過  只是沒多久  他就被唱片公司簽下來了  而我  因為長得沒特色(嗚)  所以我還是現在的我...

其實我知道的理論知識跟人物遠遠不如姊姊  我只懂得欣賞跟感受而已  然後我知道我喜歡唱  就像你說的  你喜歡唱歌  也喜歡歌唱時的自己  我也是

你說你希望自己像卡拉絲  而我  則希望我能像芭芭拉史翠珊(不包括跟達斯汀霍夫曼演出可怕的搞笑發肥老夫婦 的那段) 我喜歡她因為她每樣都想做  每樣都做得很好  歌而優則演  演而優則導  這是我太佩服的境界  她是我最喜歡的女歌手跟偶像  當我在寫這段時  耳邊又輕輕滑出她的歌聲... 

還有她很年輕的時候的作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NS7TbVuHtRI

這不是我聽過她唱得最美的CRY ME A RIVER  但卻是最棒的  我真希望  我也可以

啊?妳曉得我的年齡?原來我沒有秘密了。

目前,星座分析仍然很火,根據我從朋友和同事身上學到的一點認知,風象星座的水瓶座,與火象星座的獅子座,是可以當朋友的,以性格方面來說,我必須承認星座研究者是有那麼點道道,即使訊息萬變,大體上差異不大。

我對鋼琴完全沒轍,曾經有個學姐要私底下教我,但我手指太短,人又笨,只能放棄,這需要天份和人體工學的配合,老天爺是不公平的,可惜我連增進技巧都沒意願,太懶也是主因。

小學的時候,我是樂隊的鼓手(中鼓,鼓類樂器學校就有,口風琴需要自購,起因只是想要省錢這種無聊原因),後來因為對節奏感覺強烈,所以喜歡激烈的曲風,不過沒玩過搖滾樂,主要是由於沒機會,而且中學時期得忙著打工。

妳會的樂器真多,我也就學過琵琶和古箏,現在都忘光了,兩把吉他則是扔在台北長灰塵(我連和絃都記不得,當時手指長繭又流血,便繼續放棄這些樂器)。

哇,豎笛首席,妳真了不起,哪像我,無論是合唱團還是樂隊,都是擔任貝斯手一般的中低音部其中一員。

談到Tears for Fears,在書店打工的長期影響,我時常會聽到最新出的錄音帶,以前的書店什麼都賣,我沒有機會接觸功課和打工以外的課外活動,欣賞音樂成了樂趣之一,當收銀的櫃台小妹,偷看小說會被店長罵,隨機亂換錄音帶,就沒人曉得了。哈!

我的大學生活與妳差不多,不過我搞的是文藝社,借學校的視聽教室播放VCD,自己辦戲劇和作文比賽等活動,但這些都吃力不討好,畢業時社團也垮了(學妹們真是……虧我參加學生會之餘,還努力搞了個免費托福課程,自己用打工的錢來買禮物送給外籍教授,還自掏腰包印了好幾冊講義,讓他們幫忙上課,結果同學除了一個叫作Candy的好友,也沒有任何人說過任何感謝的話,多年之後,我仍為此覺得相當有挫敗感,沒人把自己的付出當一回事,只有天曉得,我為此在校外打工一年的錢都花在這上頭)。

至於「長相沒特色」的問題,我想那些沒簽下妳的唱片公司,真的沒有眼光,現在多流行「唱匠」啊?只要還年輕,長相都不是問題了。

到我這樣的年紀,對於歌唱純粹就是「欣賞與感受」,我沒有跟名人同台過,但是曾經站上舞台表演,然後讓聽者都拍手或叫好的感動,以及那些為了某個歌手(例如Dulce Pontes)瘋狂鼓掌的時刻,真的難以忘記。

我最早知道Barbra Streisand,記得是電影《楊朵》,那時我年齡很小,家住中壢,周末時去看免費的龍岡介壽堂電影,覺得這個女主角長得真像男人……

後來聽了她的歌,真的很有特色(尤其是鼻腔音),她和鄧麗君都有類似的特質,就是即使演唱高亢的歌曲,都可以把嗓音轉得圓融而不刺耳,這是相當高超的技巧,一般歌手唱高音,很難讓聽者感覺放鬆或舒緩,流行樂壇上她們算是特例。

卡拉絲的早年唱功,真的沒有話說,我在天生的嗓音缺陷上,無法跨越到女高音,所以憧憬那樣的歌聲,而目前最喜歡的女高音是Diana Damrau,女高音餘音繞樑的韻味,讓我迷戀不已。

謝謝妳的音樂分享,最近只聽過她那首與Celine Dion合唱的《Tell Him》,真的很高興,又能聆賞自己喜歡的歌聲。

Rosy2010/05/21 22:33回覆
3樓. 普希金 酷不停囉
2009/02/09 01:10
素啊
老共不是被笑死 就是被我們甜得都得糖尿了 出奇制勝 這下憤青解放不了咱啦
估計是笑死的。 Rosy2009/02/09 15:36回覆
2樓. 普希金 酷不停囉
2009/02/06 14:20
小甜甜
有一個女孩叫甜甜
從小生長在孤兒院
還有許多小朋友
大家相愛又相憐

當兵帶團康時 還叫大家行進時不唱軍歌 改唱小甜甜
哇哈哈,軍隊行進唱小甜甜,很好很強大! Rosy2009/02/06 14:25回覆
1樓. nothing special
2009/02/06 09:37
從前

從前我有位沒甚麼緣份的室友 就叫Asta.
我就不覺得這名字有甚麼星星味.

Nadine在北美 不很常見
至少 我沒見過.
這些年來 我只碰過一位叫Nadine的歐州女性.
這個think baby name網址 可以看到簡單的 名字來緣.
check it out.

我個人的中文名非常少見
英文名 也不是常見
音不美 意義美
但是不告訴你嘍!!!

我認識的Nadine、Nadia和Nadja,歐洲一個,加拿大兩個,美國一個,有可能是湊巧,數量真多。

謝謝妳提供的連結。

真想知道妳的中文名和英文名啊!我對祕密向來有著強烈的好奇心。

Rosy2009/02/06 12:32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