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道教式微、宮廟式微,誰之過?
2017/09/13 10:30
瀏覽898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度人先度己,正己後正人

每當我們回望金元時期那段全真教的成長史,回望重陽與七真祖師開創亙古未有

之恢宏道業,都不由得慨然興嘆,既贊嘆昔日的功業彪炳,又感嘆今日的教法式

微。

壹、重陽祖師與全真七子

當今道教雖然已經在新世紀的發展過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然信眾少,在社

會民眾當中影響力非常小,我們有很多很好的人生理念在社會大眾當中得不到推

廣普及。這是什麼原因呢?關鍵還是人的問題,就是我們作為道教教職人員的素

質問題。毋庸諱言,我們道士的素質還是偏低的,道士自己都還沒有修好,度己

尚且不能,又如何能度人呢?

王常月祖師《龍門心法》中就指出:「為何大道不行,教門衰薄?大眾,只因本

教全真,不能度己,只要度人。這是個大罪根,自壞教門的公案也。大眾,只因

自己不肯依教奉行,又要勸人依教奉行,誰肯信服呢?」這就說到點子上了,信

道、學道、修道、行道,自己都沒有做到做好,又怎麼要求別人做到做好呢?

貳、為何大道不行,教門衰薄?

道士的綜合素質應該包括很多方面,例如文化學識、專業水平等等,而我認為最

關鍵的還是道士的道德修養,這關係到我們能否在信眾和社會中樹立起道教的正

面形象,從而帶領教門走向興盛。如果你是因為一些客觀因素造成文化水平不高,

經典領悟不太透徹,宗教活動不太在行,這些都容易得到信眾的諒解,畢竟人總

不會都那麼完美嘛。但是如果你是道德低下的話,所做的事不是「尊道貴德」而

是「背道失德」的話,那麼你還能奢望得到信眾的信服和尊重嗎?

判斷道德修養的高低,也許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過有一個標準卻是十分的簡單

明了,《龍門心法》中說:「大眾,聖賢仙佛,不異於人,這不同處,只在公私

二字。聖人只是公平正大,為人不為己,凡夫只是私偏邪狡,為己不為人。」,

王常月祖師十分明確地指出「為公」和「為私」才是聖人與凡人的根本區別,他

後面還具體地分析道:「聖人是清明沉靜,凡夫是濁暗浮躁;聖人是內用剛以制

己,外用柔以服人,凡夫是內用柔以恕己,外用剛以責人;聖人不知他人之非,

凡夫只認自己之是;聖人越到榮處,常思辱處,凡夫越到辱處,常思榮處;聖人

未曾死先明死後之機,凡夫死在目前尚且只圖生計。」

一個具有高尚道德操守的宗教教職人員,他應該是捨身忘己,不求私利,所作所

為,都是為了天下眾生,正如《道德經》所說:「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故而其最終的成就是圓滿的,他會得到眾人的尊敬、信任和服從,他會影響一方

乃至世界,他會影響一時乃至永遠。

叄、「為公」和「為私」才是聖人與凡人的根本區別

不過回首當下,注目如今,我們會發現教門中種種人,種種事,卻是不太令人滿

意的,爭私名者有之,奪私利者有之,貪圖自家安樂,哪管教門興衰。難怪乎「宗

風不振,教法凌遲」了。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改變這種狀況,從而提高道士的道德

修養呢?《龍門心法》中有幾條實在是值得我們去參悟的:

首先,王常月祖師教導我們,要「捨絕愛緣」。

他說:「愛緣二字,是無始劫前,以至今生種下的孽根」,「是諸魔之祖,萬害

之根」,正因為有了這種「愛緣」,所以我們總是被其牽引,而與道日益相背。

作為道士,應該「心上若有一毫所愛之事物,俱要即刻捨絕,不許復愛。」天道

的規律是有得必有失,既然我們追求的是超越凡人的果報,那必然要放棄凡人的

愛緣。當我們舍絕了愛緣,從根本上消除了私欲產生的源頭,那麼我們就會漸漸

與道相符了。

其次,王常月祖師教導我們,要「戒行精嚴」。

他說:「自古大聖賢,莫不以戒攝心。」這個戒字,是降魔之杵、是護命之符、

是升天之梯、是引路之燈、是仙舟寶筏、是慈航津梁。王常月祖師特別注重戒律,

這部《龍門心法》就是他傳戒時所說的法,正因為他明白持戒對於一個教徒乃至

整個教門的重要性,所以才不遺餘力地重整道教戒律,也正因為他以律法中興了

龍門,所以才成就了道教在清代的興盛,其影響直到三百多年後的今天。

作為一個宗教的教職人員,如果自身不遵守一些必要的戒律的話,那是不可想象

的。例如,你又勸人不要殺生,自己卻吃肉取樂;你又勸人不要偷盜,自己卻侵

占公款;你又勸人不要邪淫,自己卻拈花惹草;你又勸人不要妄語,自己卻故弄

玄虛,誘人供養,等等。如此之人,如此之事,會給本門宗教帶來好處嗎?故而,

道士應該自覺地守律持戒,提高自身拒邪念,行正道的能力,從而也可以影響他

人,同登覺路,共入妙門。

肆、道士應該自覺地守律持戒,提高自身拒邪念

《龍門心法》當中還有很多很重要的開示,我們這裡不能一一羅列,以上兩條內

外兼修,如果都能做到,那麼對於提高我們的道德修養也就差不多了。

我們作為一名宗教的教職人員,理應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始終站在道德的

高地,牢守道德的底線,在社會大眾的眼裡樹個榜樣,在社會大眾的心裡留個希

望。

當然,提高道士綜合素質,光是提高道德修養還不足夠,我們應該按照「政治上

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詣、群眾中有威信、關鍵時起作用」的要求,努力造就一支

道教人才隊伍。有了這些人才真正發揮作用,何愁教之不闡,道之不弘呢?

到得那時,才不愧於祖師的艱辛創教,不愧於社會的殷切期待,更不愧於萬世的

不朽功業了。

十偃市 青陽道長 、 青玄道長 、 青素道長



道教是天尊對人間最慈悲的叮嚀!

全站分類:不分類 不分類
自訂分類:道教/全真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