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崇(本名「姚元崇」)、李迥秀、杜景佺(《舊唐書》「佺」作「儉」)在未顯達前都曾先後與張憬藏交往過,張憬藏對人說:
「這三人都會做到宰相,然而當中以姚元崇最為顯貴。」
----- 偶素分隔線 -----
這一節,大鬍子歐陽修以及其他合著的各位作者就只寫了這兩行,不是俺偷懶,要怪就怪他們!
話說,既然張璟藏預言姚、李、杜三人都能做到宰相,那麼就看史書上如何記載他們的事蹟唄……
----- 偶素分隔線 -----
姚崇,本名元崇,陝州硤石(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硤石鄉)人。父親姚懿(又名果毅,字善意),在貞觀年間擔任巂州(今四川省西南部涼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都督。
這位官二代的姚元崇從小就不愛讀書寫字,總是帶著同伴以及豢養的獵鷹在家鄉四處打獵為樂,三不五時還會替人出頭打抱不平,因此在陝州也小有名氣,只不過都不是什麼太好的評價,大多數的人都認為他只是一個貪玩、不求上進、好逞強鬥狠的不良少年罷了。
陝州刺史王當有一名女兒到了適婚年齡,王當想替女兒物色一位好夫婿,適逢相士袁天綱來到陝州,王當就宴請州內所有的文武官員,請陪席的袁天綱藉機在席間觀察在座賓客,希望能挑撿出一位好女婿。酒宴結束後,袁天綱對王當說:
「在座當中並沒有適合的人選。我倒是知道此地有一位現任都督的姚懿,他有一子姚元崇有貴人之相,您不妨考慮將女兒嫁給他。您如果選了他當女婿,對您以及令嬡必定大有幫助,您可以召他前來與他詳談再做決定,相信您最後會接受我的建議將女兒嫁給他的。」
王當就派了得力的家僕前去查探這姚元崇品行如何,家僕查訪後如實回報,王當聽了十分惱怒,認為袁天綱在開他的玩笑,居然要讓自己的女兒嫁給這麼一個已經二十三歲、卻還是只懂得打架鬧事、成天打獵而不求上進的混小子姚元崇。消息傳開後,大家私底下都將這是當成了笑柄,更是讓王當的面子掛不住,但也只能在自己家裡頭生悶氣,這女兒的婚事也就因此暫緩了。
就在王家的家僕下鄉查訪後返回刺史府報告時,姚元崇正前往一個表親家赴宴時,在座賓客當中有一名相士,正是張璟藏。席間,張璟藏一直盯著姚元崇的臉看,看得姚元崇都覺得渾身不自在。好不容易捱到了散席,張璟藏起身向諸位道別,走到姚元崇面前,說:
「你以後必能富貴。」
說完便告辭轉身離去。姚元崇驚訝之餘趕緊追了上去問個清楚,張璟藏說:
「你的面相非常,日後地位非常的高,應該是宰相。只是你的面相還有一層迷霧籠罩著,只要能去除這層霧氣,日後必能大富大貴。」
姚元崇半信半疑的道謝,返家途中遇到了平日一同廝混的同伴,同伴們見了他便嘻笑的說:
「恭喜啊!你就要成為王刺史的乘龍快婿啦!」
就將王家派人查訪姚元崇的事說了。姚元崇又打聽到,這事是相士袁天綱的主意,對於他惟獨看中自己而感到訝異,再加上張璟藏所說的,讓姚元崇開始認真的考慮自己的未來。
可沒過多久,就聽說王當因為知道姚元崇的劣跡,認為他沒前途,有意放棄這門親事。姚元崇就主動前往拜見這位未來岳父,誓言力求上進,待功成名就之後再前來迎娶小姐。王當見姚元崇浪子回頭很是感動,原則上同意先訂下這門親事,並勉勵姚元崇,要他好好努力。
姚元崇告辭返家,將自己所豢養的獵鷹都放生,並跪在母親面前發誓即刻起要努力讀書求取功名,讓姚母高興得擺設香案祭告天地以及祖先。
接著,應該是遇到當時唐高宗駕崩,姚元崇以門蔭之故獲選擔任「孝敬挽郎」一職,之後參加「下筆成章科」的考試一舉中第,被分發擔任濮州司倉,再遷任夏官(兵部)郎中。
----- 待續 -----
改編自 《舊唐書》/《新唐書》/《太平廣記》
原文:
《新唐書》.卷二百四.方技
時有長社人張憬藏,持與天綱埒。
……
姚崇、李迥秀、杜景佺往從之遊,憬藏曰:
「三人者皆宰相,然姚最貴。」
《舊唐書》.卷一百.列偉第四十六.姚崇(節錄)
姚崇,本名元崇,陝州硤石人也。父善意,貞觀中,任巂州都督。
元崇為孝敬挽郎,應下筆成章舉,授濮州司倉,五遷夏官郎中。
《太平廣記》.卷第二百二十一.相一 .袁天綱
袁天綱,蜀郡成都人。
……
又陝州刺史王當有女,集州縣文武官,令天綱揀婿。天綱曰:
「此無貴婿,唯識果毅姚某者,有貴子。可嫁之。中必得力,當從其言嫁之。」
時人咸笑焉,乃元崇也。時年二十三,好獵,都未知書。常詣一親表飲,遇相者謂之曰:
「公後富貴。」
言訖而去。姚追而問之,相者曰:
「公甚貴,為宰相。」
歸以告其母,母勸令讀書。崇遂割放鷹鷂,折節勤學。以挽郎入仕,竟位至宰相。
- 5樓. 小魚兒2015/09/06 21:44人都是需要鼓勵的,古人也一樣。
- 4樓. 涵真2015/08/27 14:48
- 3樓. 涵真2015/08/27 13:45
- 2樓. 涵真2015/08/27 13:20
- 1樓. 涵真2015/08/27 1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