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時,洺州(今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廣府鎮)刺史盧頊(註)的表姨(母親的表姊或表妹)養了一隻名叫花子的小狗(註),表姨非常喜愛牠。有一天,小狗不見了,原來是被人偷走而且殺了。又過了幾個月,表姨忽然死了。來到冥間的表姨由一位姓李的判官處理她的案子。李判官在查閱表姨生前所有的記錄之後,對表姨說:
「原本妳的陽壽就要用盡了,因為有人極力的為妳辯護爭取(註),所以妳將可以還陽復生,再活十二年。」
表姨向李判官拜謝後退出了衙門,沿著一條長長的大街走著(註),見到一座大宅邸,正有一個美人由十餘名侍婢簇擁著在大門與屏風之間朝大門走來(註),似乎是將要出門遊玩的樣子。那位美人見到經過門外的表姨,就派人迎上前去招呼並請表姨進入府中。美人問表姨:
「夫人還認得我嗎?」
表姨搖了搖頭說:
「我想不起來何時見過妳。」
美人說:
「我就是花子啊。我活著的時候承蒙夫人您沒有因為我只是走獸牲畜而輕賤我,更是加倍細心的教導照顧我。我現在嫁給李判官為妾,昨天為夫人辯解爭取還陽添壽的就是我。原本陰司並沒有完全按照我的請求,只同意給夫人增加十二年(註)的陽壽,我想要偷偷的將十二年改為二十年,藉此報答夫人您對我撫慰存恤的恩情。待會兒李判官就要來了,希望夫人您能將閨名告訴我,而不是夫人您的小字或號,讓我能再次盡力的向李判官懇求。」
過了一會兒之後,李判官回來了,坐在一旁與花子說說笑笑。花子就將自己想請李判官將十二年塗改成二十年的想法說了(註)。李判官正要為此責備她,花子說:
「妾平生受到夫人的恩德,僅僅以此作為回報,也不過只報答了不到萬分之一罷了。因此妾想這件事對夫君來說應該只是舉手之勞、一點困難都沒有吧。」
這最後一頂高帽子一戴,讓李判官高興的對花子說:
「這件事實際上也不怎麼容易。不過看在妳為了報恩而如此懇求我的份上,為夫我就答應幫妳這一回吧。」
當表姨向花子告別時,花子請求表姨幫忙,說:
「還請夫人受累,幫忙找回我的骸骨後埋葬掉。我的屍骸就在洛陽城中履信坊(註)大街的北牆、遭人扔到那裡的糞坑之中。」
表姨復活後,派人前往查驗,果然找到了花子的遺骸,就以安葬自己孩子的禮節將花子的遺骸埋葬了。後來,花子也託夢在夢中向表姨再三道謝。
之後,表姨又活了二十年才過世。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註:「盧頊」,唐德宗李适、貞元五年己巳科狀元,任昭義節度使留後(「留後」,官職名。唐中葉後,藩鎮坐大,節度使遇有事故,往往以其子侄或親信將吏代行職務,稱「節度留後」或「觀察留後」。亦有叛將推翻統師,自稱留後,而後由朝廷補行正式任命者。),不久被王虔休(原名王延貴,字君佐,曾任昭義節度使,加檢校工部尚書)召為掌書記(「掌書記」,全名「節度掌書記」,唐代官制,景龍元年設置,七品官,類似漢代至南北朝時期的「記室參軍」,為掌管一地軍政、民政機關之機要秘書),後授洺州(治所在今河北省邯鄲市永年區廣府鎮)別駕(「別駕」,全稱「別駕從事史」,亦稱「別駕從事」,職官名。漢置,為州刺史的佐官,因其地位較高,因而出巡時不與刺史同乘一車駕,故稱為「別駕」。)。官至澤州(今山西省晉城市)刺史而終。
註:「猧子」,「猧」音「窩」,小狗。
註:「切論」,激切的議論。
註:「衢」,音「渠、ㄑㄩˊ」,四通八達的大路。
註:「門屏」,門與屏(泛指像牆的遮蔽物)之間。
註:「一紀」,歲星(木星)繞地球一週約需十二年,故古稱十二年為「一紀」。
註:「圖乙」,對文章的塗抹勾畫。
註:「履信坊」,本名「恭儉坊」,位於今天的河南省洛陽市洛龍區安樂鎮的軍屯村、董村和獅子橋村。
改編自 《玄怪錄》
原文:
《玄怪錄》.卷五.輯佚.盧頊表姨
洺州刺史盧頊表姨常畜一猧子,名花子,每加念焉。一旦而失,為人所斃。後數月,盧氏忽亡。冥間見判官姓李,乃謂曰:
「夫人天命將盡,有人切論,當得重生一十二年。」
拜謝而出。行長衢中,逢大宅。有麗人,侍婢十餘人,將遊門屏,使人呼夫人入,謂曰:
「夫人相識耶?」
曰:
「不省也。」
麗人曰:
「某即花子也。平生蒙不以獸畜之賤,常加育養。某今為李判官別室。昨所囑夫人者,即某也。冥司不廣其請,只加一紀。某潛以改十二年為二十,以報存育之恩。有頃李至,伏願白之本名,無為夫人之號,懇將力祈。」
李逡巡而至,至別坐語笑。麗人首以圖乙改年白李。李將讓之。對曰:
「妾平生受恩,以此申報,萬不獲一,料必無難之。」
李欣然謂曰:
「事則匪易。」
感言請之切,遂許之。臨將別,謂夫人曰:
「請收余骸,為瘞埋之。骸在履信坊街之北牆委糞之中。」
夫人既蘇,驗而果在。遂以子禮葬之。後申謝於夢寐之間。
後二十年,夫人乃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