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唐文宗李昂、太和(或作「大和」)年間,有一位姓周的書生,在太湖中的洞庭山上結廬而居,時常以道術救濟吳、楚百姓,當地的人都很敬重他。後來,周生打算前往洛州、谷州(註)一帶,途中抵達廣陵(揚州),暫住在佛寺中。當時也有三、四名旅客也一同結伴前來此佛寺投宿。此時正值中秋,當天晚上雨過天晴、一輪明月清亮透明,這幾名旅客一邊賞月一邊吟誦著與明月中秋有關的詞句。有人提到開元年間道士羅公遠曾用手杖變成大橋送唐玄宗進入月宮,唐玄宗聽到月宮的樂曲,記下來回來編成《霓裳羽衣曲》之事,眾人便相互感嘆著說:
「我們都是這些混跡紅塵俗世的普通人,本來就無法去到那兒,又能怎麼辦呢?」
一旁的周生聽到後,就對他們說:
「我曾向老師學習道法,也學會了那種法術,而且能將月亮摘下放到懷中或袖中(註),你們相信嗎?」
眾人聽了,有的擔心周生在吹牛,有人則為自己可能有機會見到如此神奇術法而高興。周生說:
「我若是不讓你們看個明白,那可真成了在胡說八道了。」
就要他們將一房間空了出來,將四面的牆壁遮掩住,不讓有絲毫縫存在。又讓人準備了數百根筷子,呼喚客人們的隨身僕僮們一起來,用繩子將這些快子綁成了一捆繩梯,然後對那些客人們說:
「我要用這捆梯子去摘取月亮。聽見我的呼喚聲便可來觀看。」
說完就將房門關上,好一陣子都沒聲響。幾名客人就在庭院中一邊散步,一邊等候著。忽然,眾人發覺天地間變得昏暗一片,抬頭望向天空,見天上又沒有一點點雲。忽接著就聽見周生呼喚著說:
「我回來了。」
眾人便上前打開了房門。周生說:
「月亮就在我的衣服裡面,請各位一起來看吧。」
就將衣服掀了起來,從衣服裡面露出了一個直徑約一寸多的月亮,忽然整個房間都亮晃晃的,而且陣陣寒氣隨著光亮襲來,讓人感覺從肌膚冷到了骨子裡。周生說:
「你們不相信我,現在相信了嗎?」
幾名客人再三的向周生行禮道歉並向他感謝,希望他將月光收回去。周生就請眾人出去、再次關上了房門。此時屋外還是一片昏暗,過了一會兒,月亮才又和當初一樣高掛天上照耀著。
----- 偶素分隔線 之 備註 -----
註:網路版原文此處的「洛穀之間」,「洛」指洛陽,「穀」應為「谷」,指谷州,唐高祖李淵、武德元年改新安郡復置谷州,治通洛城(今河南省新安縣)。轄境相當今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部分孟津縣及三門峽市澠池縣。唐高宗李治、顯慶二年廢谷州。
註:「挈」,音「妾」,提、舉。
改編自 《宣室志》
原文:
《宣室志》.《補遺》.周生
唐太和中,有周生者,廬於洞庭山,時以道術濟吳楚,人多敬之。後將抵洛穀(谷)之間,途次廣陵,舍佛寺中。會有三四客皆來。時方中秋,其夕霽月澄瑩,且吟且望,有說開元時明皇帝遊月宮事,因相與嘆曰:
「吾輩塵人,固不得至其所矣。奈何?」
周生知曰:
「某常學於師,亦得焉,且能挈月致之懷袂,子信乎?」
或患其妄,或喜其奇。生曰:
「吾不為明,則妄矣。」
因命虛一室,翳四垣,不使有纖隙。又命以箸數百,呼其僮繩而架之。且告客曰:
「我將梯此取月去。聞呼可來觀。」
乃閉戶久之。數客步庭中,且伺焉。忽覺天地曛晦,仰而視之,即又無纖雲。俄聞生呼曰:
「某至矣。」
因開其室,生曰:
「月在某衣中爾。請客觀焉。」
因以舉之,其衣中出月寸許,忽一室盡明,寒逼肌骨。生曰:
「子不信我,今信乎?」
客再拜謝之,願收其光。因又閉戶,其外尚昏晦,食頃方如初。知……
- 1樓. 亓官先生2025/07/21 10:44巧妙運用月蝕的記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