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漢武帝劉徹、元光年間,漢武帝命人搭建了一座「壽靈壇」,顧名思義,這壽靈壇就是為了祈福延壽所用的祭壇。
不同於一般的祭壇僅僅搭個台子、放張供桌就算了,這個皇帝專用的壽靈壇上種植了成列的「垂龍之木」。垂龍木的外型像青梧(梧桐樹,因為青色的樹皮故又稱「青梧」),高有十丈,清晨時樹葉上會凝結顏色猶如紅色墨水的「朱露」,搖晃上有朱露的葉子,這些朱露掉落到地面時都會變成紅色的珠子。此外,垂龍木因為它的樹枝外型就像一條倒垂而下的龍,所以也有人稱它為「珍枝樹」。
壽靈壇上能栽種如此高大的垂龍木,那是因為壽靈壇本身的高度就有八丈,有著如此深厚的「地基」才能承載這些高大且數量眾多的垂龍木。在一切都佈置妥當後,漢武帝就派遣一位名叫董謁的術士,乘坐「雲霞之輦」登上了壽靈壇,進行開壇祭祀、祈福延壽的法事。
董謁在壇上持續進行著法事,到了夜半三更時,居然聽到了野雞在鳴叫,接著原本漆黑的西方天邊忽然就像清晨時亮了起來,原來是西王母駕馭著「玄鵉(紅色的鸞鳥)」、唱著「春歸樂」降臨了。但是董謁大概是道行不夠,凡胎肉眼看不到西王母,只聽得到西王母的歌聲,連壇旁的青草、樹木的枝葉也同時呈現出翻轉或搖動,像是被西王母的歌聲所感召而有所反應。而她的歌聲在壽靈壇上反覆迴繞了三次才停止。
圍繞壽靈壇的四周則整齊地種植了一種名叫「軟棗」的樹,這種樹有著像像青桂一樣外形的條狀樹枝,當起風時,這些軟棗的樹枝便會自動的拂去壽靈壇四面的階梯上的灰塵。
改編自 《漢武洞冥記》
原文:
《漢武洞冥記》卷第一:壽靈壇
元光中,帝起壽靈壇。壇上列植垂龍之木,似青梧,高十丈,有朱露,色如丹汁,灑其葉,落地皆成珠。其枝似龍之倒垂,亦曰珍枝樹。
此壇高八丈,帝使董謁乘雲霞之輦以升壇。
至夜三更,聞野鷄鳴,忽如曙,西王母駕玄鵉,歌春歸樂,謁乃聞王母歌聲而不見其形。歌聲繞樑三匝乃止,壇傍草樹枝葉或翻或動,歌之感也。四面列種軟棗,條如青桂。風至,自拂階上遊塵。
- 1樓. 李安納2017/06/11 16:00壽靈壇
西王母下壽靈壇
一定是好事
是來祝福漢武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