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員與性別之探討
2012/01/20 13:58
瀏覽4,757
迴響0
推薦1
引用1
壹、 前言:
一、動機:
最一開始想要做這個題目是○○提起的,她的男性朋友中有一位相當喜歡看海賊王,也對台灣的配音制度有相當的了解,因此想說以此為題就能請他提供影片和意見,而這PPT上的影片,有一部分就是由這位這熱心善良的同仁提供,在此感謝他對本組的貢獻。而●●則是因為以前曾有過配音員之夢,雖然很可惜未能圓滿,但是仍對此相當有熱誠,對於動漫畫和遊戲的配音所了解能的資訊也相當多,也相當同意這主題。而配音員在台灣是近幾年才較有被看見,以前都默默躲在幕後,相信這個以前是沒有被報告過的,所以就決定以此為題了。
二、工作分配:
●●:日本部份資料、上台報告
○○:台灣部份資料、上台報告
貳、台灣配音員
一.配音員的定義:
1.配音員,是一種職業。在日本、南韓稱為聲優,在中國大陸又叫做配音演員或配音藝員,華人地區普遍稱為「配音員」的較多。
2.配音員廣義上指為影片配上聲音的人;狹義上則指為某個人物角色配音的人。然而現今大多數的配音員都是廣義上的配音員,配音員的工作種類已經趨向多元化,而非僅限為人物配音。
3.工作:電影、動畫、電視連續劇、遊戲的角色配音、旁白,為電台與電視或商店的商業廣告、玩偶配音、遊戲設施的旁白。
4.配音員分為職業配音員又稱專業配音員與非專業配音員。
二.台灣配音員概況
1.一般由電視台訓練班或錄音公司培養,並非正式學歷,例如華視、民視配音員訓練班,臺北市配音人員職業工會、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幕前藝人等另外不少配音員出身於世新大學。
2.台灣電視台通常因為成本問題,只請少數一些配音員擔任劇中所有角色,不僅讓配音工作難度提高,聲音重覆和音質不合的情形很難避免。
※補充:民視配音員訓練班培訓計畫——課程說明:
1 開訓、儀式、簡介、規劃
2 錄音實習、錄音室現場錄音
3 發聲原理、音響原理、發音器官、共鳴部位、發聲基本概念
4 戲劇概論、戲劇元素、心靈解放、肢體解放
5 演出方法、精神集中、人物觀察、想像力訓練、情緒記憶、膽量訓練
6聲音表情、哭笑的訓練、喜怒哀樂的演練、各類稿型演練、人物的聲音特性
7期中測驗:錄音實習、錄音室現場錄音、錄製個人的聲音DEMO帶
8期中講評、學員錄音審聽
9國語正音、六大類國語發音謬誤、語音矯正、國音字母、四調、變調、短句測試
10 播音技巧、噴口、收口、正音全音、段句換氣、音斷氣連、各類稿型演練
11期末測驗:錄音實習、錄音室現場錄音、錄製個人的聲音DEMO帶
14 成果發表、結訓座談,由主辦單位頒發「配音班修業結訓證書」。學習成果:專業教材一本/修業結訓証書/成品光碟一張
三.配音員與性別
1. 青春期轉變
在國小升國中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很多身旁的男同學聲音轉換的過程,一開始可能是像輕柔的女音後來國中後長出喉結聲音也變得低沉有磁性。同學分享的過程中似乎男同學都覺得沒有很大的差異。
2.廣告配音性別差異與選擇
(1) 男性的聲音形象
應該渾厚、粗放、醇和、有磁性,具有一定的氣勢和力量感,當然有時也有溫柔。 在商品的性別定位上,廣告主對商品—轎車、汽車、重工機械、名牌夾克等的使用者劃分明確,廣告語也多為直訴主題的廣告口號,選用的男性音色剛勁有力,充滿陽剛之氣。
(2) 女性的聲音形象
美國廣告中的人物,從性別角度來分析,女性佔70%,女性的聲音形象,應該是文雅輕柔、溫和柔弱、亮麗清純;應該是甜而不膩、「美而不妖」。
※ 同學分享
在同學分享的過程中,我們引用一些網路內容、影片,可以聽到男生、女生在挑選另一半的過程中並不會因為聲音去選擇一個人,還是要看與這個人相處的過程來決定,但也聽到有位同學提到:「如果你一開始和他相處時,他的聲音就跟蔡閨一樣,你還會和他進一步交往嗎?」對於這部份我認為如果是我自己可能無法接受,太過於ㄋㄞ的聲音與太過沙啞的聲音我似乎都無法,要怎麼去界定是不是ㄋㄞ的聲音還是要看這個人是不是用「裝」的,有些影星的聲音就差異太大,上節目和下節目標準不一,或者有些女性想要引起男性注意會特別的去做作自己的聲音,這非自然的音調就是我本人無法接受的。
3.大腦處理聲音上的差異
a. 大腦也有性別『歧視』 不同區域處理男女聲
近日,一項新針對人腦對男性聲音和女性聲音反應的研究發現,人腦對男聲和女聲的處理是有差異的。而這正好能夠解釋為什麼大多數人聽女性的聲音會覺得更清楚。這一發現同時又解釋了為什麼男性會對女性說話聲感到厭倦:因為女性聲音十分『複雜』,需要調動更多的大腦活動。該研究的作者之一米歇爾•亨特說:『正是因為女性對韻律使用的增加,或對自然「悅耳」的語言使用的增加,使得女性的聲音更為複雜。』對此,亨特解釋說聲音的這些性質與音調無關,而是與振動和聲波的數量有關。
研究中,亨特和他的同事分別在男性和女性身上進行了實驗,並通過磁共振對他們的大腦進行掃描,結果發現女性聲音激活的是大腦的聽覺區。而男性聲音則激活的是大腦後部——人們用來將其他人或物與自己對比的部分。研究者只對男性大腦的工作情況進行了分析,並根據理論推斷即便是女性聽別的女性說話時,她們對聲音的處理總是通過大腦的聽覺區域來進行的。因為人類是在大腦的聽覺區對女性聲音進行處理,所以纔覺得聽女性的聲音更為清楚。同時亨特認為,由於女性聲音被傳到大腦聽覺部分進行分析,因此纔能被更完全、更清晰地解讀出來。
當大腦本能地活動時,人類就會出現幻聽現象。而出現的幻聽的人通常聽到的又是男性聲音,對此,根據亨特的解釋,也就是大腦在後部制造假聲音要比在聽覺區制造容易。
b.女人聲音太“復雜”容易讓人厭倦———
人們往往會有這種感覺,那就是女性的聲音聽起來較男性的聲音更清楚,而男性的聲音則會讓人出現幻聽現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近日,英國科學家驚奇地發現,原來大腦在對待男性聲音和女性聲音時,反應的區域是不同的。這個發現也同時解釋了為什麼人們通常在聽男性說話時產生幻聽現象。
女性的聲音刺激大腦的聽覺區,而男性的聲音則刺激大腦後部的邏輯思維區。
據英國媒體報道,近日,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科學家對大腦處理男性聲音與女性聲音的不同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大腦對不同性別的聲音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譯解。
科學家對12位男子的腦部活動進行了核磁共振掃描,結果令人吃驚,在聽男性聲音和女性聲音時,大腦的反應區是不同的,女性的聲音刺激大腦的聽覺區,從而讓這一區域格外活躍,而男性的聲音則刺激大腦後部的邏輯思維區,即人們通常所說的“心眼”。
參與這一研究的謝菲爾德大學的教授邁克爾‧亨特博士認為,女性的聲音要比男性的聲音複雜得多,這是由於女性和男性的聲帶及咽喉的大小和形狀不同造成的。另外,女性的聲音中帶有更多的悅耳聲調,所以這一切都決定了女性的聲音比男性的聲音具有更複雜的音頻範圍。當一名男子聽到女性的聲音時,他大腦的聽覺區就被激活,對不同的聲音進行分析以便理解聲音並測定說話者的身份。當男子聽到一個男性聲音時,處理信息的大腦區域轉到後部的邏輯思維區,人們用大腦的這一區域進行對比,把自己的聲音與新的聲音進行對比來確定說話者的性別。
男性喜歡女性聲音,是因為它們具有“悅耳聲調”;感到厭倦,是因為太複雜。
人們通常在聽男性說話時產生幻聽現象,精神病學家認為這種幻聽是在大腦進行本能的活動時產生的,對聲音產生了一種錯誤的理解。但是,為什麼男性的聲音會讓聽者產生幻聽呢?科學家的解釋是,這是因為女性的聲音太複雜了,要產生錯誤的女性聲音非常困難,而男性的聲音比較簡單,因而也容 易產生幻聽。科學家研究發現,男性聲音讓人產生幻聽的可能性達71%,而女性聲音讓人產生這種現象的可能性只有23%。
亨特還解釋說,正是因為女性對韻律使用的增加,或對自然悅耳的語言使用的增加,使得女性的聲音更為複雜。聲音的這些性質與音調無關,而是與振動和聲波的數量有關。這一發現同時又解釋了為什麼男性願意聽女性說話,因為她們的聲音具有天生的“悅耳聲調”,但有時卻又會對女性說話聲感到厭倦,因為女性聲音十分“複雜”,你不能很快理解她的意思,需要調動更多的大腦活動。
※補充資料:
當初我只有看第一份資料(a.)就直接把資料引進自ppt,其實那時我也對它報導的闡述方是有些疑惑甚至連意思都不是這麼理解,第一份資料是有些斷斷續續的穿插,第二份資料(b.)是聽到老師和同學的建議後又去尋找的,從這份資料我可以看到其實這份報導要闡述的是大腦在處理人的聲音時不同的區域(針對男性研究者來說)分為聽覺區(處理女性聲音)、邏輯思惟區(處理男性聲音),其實它想比較的是一位男性在接受到男、女雙方的聲音時如何用不同區域的處理方式去對比聲音上的性別,讓男性可以更快分辨出這個聲音可能是女性或男性,最後一句也說到因為男性需要調動更多大腦的活動(兩個區域)才能先分辨說話者是男性、女性接著再由不同區域去理解說話者談話內容,因此較為複雜,並不是像第一篇所下標的「大腦也有性別歧視」這過於果斷,而且其實我對於他研究者的人也有些存疑,既然要研究大腦那也應該加入女性的部分怎麼會只研究男性,這就是我在引用資料時沒有考慮它的完善性,對此作一些修改。
參、日本聲優
一、聲優介紹——何謂聲優
1.名辭解釋
在日本,配音員被稱為聲優(日語:声優),卽「聲音的演員」。相較於其他國家的同業,他(她)們的社會地位較高,平均收入也較為豐厚。
聲優的“優”字,是從古漢語的“優伶”演化而來,聲優就是指職業化的配音演員。“聲”指聲音,“優”在日文以及中文的文言文中的解釋都為“演員”,如俳*1優(日文音:はいゆう,泛指藝人,不過通常指劇場演員)、女優(日文音:じょゆう,女性演員)、男優(日文音:だんゆう,男性演員),故聲優解為“聲音的演員”,即“配音員”。
2. 聲優的緣起
上世紀日本電視產業剛剛起步時,隨著大量譯制電影電視的涌入,產生了聲優一族。隨後的70年代,日本動畫和漫畫開始產業化,以熱血、友情、勝利為主題的少年動畫更是形成風潮,為少年角色配音的聲優們迅速竄紅,由動畫聲優擔任DJ的電臺節目也誕生了。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後,聲優開始從幕後走到臺前,不但參加唱歌、主持等活動,還組成各種團體以提升人氣,並推出CD和各種周邊產品。從這個時期起,聲優走向偶像化,粉絲們也開始對聲優們的相貌有所要求。
這些聲優不僅音色好聽,還要具有各種“能人所不能”的能力。女聲優反串男性角色早已司空見慣,許多聲優甚至可以完成老人、中年人、少年、小孩的各種聲音,而且能夠跨越從耳語到尖叫的廣闊音域,同時始終維持該角色的聲音特點。
如日本最紅的聲優林原惠,她在《新世紀福音戰士》之中既給女主角配音,還為巨型生物機械人和寵物企鵝配音,而這三種聲音毫無相似之處。這種令人拍案叫絕的能力,與其說是配音,不如說是口技。
時至今日,聲優已經成為日本ACG(英文中“動畫、漫畫和遊戲”的首字母縮寫)產業中的重要一環,他們是為充滿個性和魅力的角色們注入感情與人性的人。甚至有人認為,“聲優才是賦予ACG文化生命的源頭所在”。
正因為聲優以“人的聲音”,賦予了那些活在二維世界的角色以血肉和靈魂,聲優的表現優劣,通常將直接影響該角色的人氣,乃至整個動畫作品的質量。如果動畫片主角的聲優因故不能繼續參加演出,輕者影響收視率,重者甚至可能使該動畫慘遭被腰斬的命運。從這個角度來說,聲優的確對日本發達的ACG產業貢獻良多。
二、日本聲優歷史
1.廣播劇時代
1925年,日本放送協會(NHK)前身的社團法人東京放送局開播,同年錄取「廣播話劇研究生」12名,擔任聲音的演員,為日本歷史上的第一批專業聲優。1941年,NHK 成立「東京中央放送局専屬劇団俳優養成所」,並公開招募研究生。
2.聲優熱潮
(1) 第一次聲優熱潮
在1960年代,日本民辦電視草創期,節目不足,大量引進國外電視節目進行日語配音。
(2) 第二次聲優熱潮
1970年代,大量以少年漫畫中熱血、友情、勝利為主動畫湧現。
1980年代後期,在電視動畫《鎧傳》中出演的佐佐木望、草尾毅等人結成了男性團體「NG5」,和一般聲優一直在幕後工作不同,他們不管是台前幕後都有參與,憑藉著出色的外表獲得了大量的人氣,也為之後的聲優偶像化奠定了基礎。
1990年代後半開始,將聲優偶像化、大量推出與聲優有關的周邊。
通過無線電節目、OVA、活動、網路等等傳媒將聲優的名字作為品牌打出去,並開始要求聲優本身的容貌。
三、偶像派聲優
現在的聲優工作已經完全不是單單的「為角色配音」了,手機的電話鈴音、CD販售、寫真集販售、廣播等等等,只要能聽得到人聲的傳媒,無不留下聲優們的聲音。若是和原角色反差較大反而會使人影響大打折扣。所以,能將這些全部做到的就稱為偶像派聲優。
現在的聲優不光要求聲音甜美,聲線變化多,表現力強,連容貌是否帥氣或美麗,歌唱得好不好也成了評價標準,最好還有許多能夠讓人大書特書的故事,這些都符合才能成為一線聲優。
四、聲優的職業生涯
大約20年前,日本開始出現在就業志願表上填寫“我想當聲優”的年輕人。除童星自幼入行,舞臺劇或者演員改行,以及極少數從其他完全不相關的職業轉行的聲優,對于普通人來說,想進入聲優這個行業,最簡單的一條路是就讀于聲優專門學校。
聲優學校的訓練課程是非常豐富的:發聲練習自然是主要課程,此外有念劇本、提升肺活量、變聲練習,還有大聲喊叫與狂笑,以提升聲音的瞬間爆發力;為增進個人內涵,更好地理解角色,要學習傳統文化和外國文學;此外,表演是聲優的基本功,所以還要在舞臺劇上達到一定水平。
在完成了學業之後,聲優之中能力較優異者便會進入各個聲優事務所,也就是聲優的經紀公司,開始工作。
一般來說,日本的聲優培養機制非常完善,專業的聲優培養學校也是多不勝數,即使是一般的演員培養也需要學配音的課程。
1放送劇団出身
2兒童演員出身
3舞台劇演員出身
4聲優養成學校出身
5其他出身
6其他國家的同業
五、學校男女比例
1.東京專科學校——含較多程式科技等,以男性居多
2.神戶藝校——藝術學校女性較男性多
六、日本與其他國家配音員差異
配音員在日本被偶像化的現象,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是較少見的。鄰近的韓國、台灣、香港、中國大陸等,配音員往往只是默默無聞的幕後工作人員(少數小有名氣的如台灣的劉傑),戲劇或影片片尾的工作人員列表也很少打出配音員的大名,雖然聲音表情也是戲劇中重要的成分之一,但在各類媒體相關頒獎典禮,卻無專設獎項來鼓勵優秀的配音員。有些動畫及電影主角的配音工作,是由知名藝人擔綱而非專門的配音員。
※台灣——劉傑簡介
劉傑(1960年8月31日-)為台灣男性資深配音員、廣播節目主持人,本名劉鵬傑。出生於台北市。身高170cm,血型B型。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廣電科畢業。
代表作為《名偵探柯南》(工藤新一)、《南方四賤客》(阿ㄆㄧㄚˇ)、《犬夜叉》(犬夜叉)、《遊戲王怪獸之決鬥》(海馬瀨人)、《少年偵探 ~推理之絆~》(鳴海步)、《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系列(魯路修•蘭佩洛基)。
聲質清亮,飾演角色以青少年為主。少數可以反串女性聲線的男性配音員,像是《霍爾的移動城堡》的荒野女巫。
七、聲優與性別議題探討
Q:你們認為聲優有何性別議題可以討論?
Q:你們覺得男聲優較多還是女聲優較多?
※同學分享
同學認為第一個問題應該是我們組內討論好,之後再來問他們,而不是把議題拋給他們。之前我設計這題目時,莉媜就有提出這樣的疑問,可是我覺得是可以問,我認為這是個好問題啊?為什麼不能問呢?我們想不太出來的東西,難道不能拿出來討論嗎?難道我們就一定得想得出來嗎?
還有老師同學們說這沒有和性別沒太多相關性,但是我已經每個都扣到了啊!除了前面定義、還有配音員與聲憂的一些歷史及行業相關介紹(介紹是必備的)之外,都是和性別有關的議題,因此我只能猜想,可能是介紹太多了吧!我們的重點是放在性別,所以就不需要花太多的報告時間在介紹方面。
還有同學說可以討論H game 的問題,這裡我會放上。再來是配H game
和BL的聲優其他人是怎麼看待他們,下面會做介紹。不過不能再撥出時間給大家分享實在很可惜,這些都是應該要聽聲音才好明白的部分。
八、男女聲優的差異
(1) 年齡差異
雖然聲優界的年齡差距非常大,但是偶像派聲優一定比較年輕,這一點男女皆一樣。一般女性聲優在20歲前後就可以走紅,而男性聲優則要慢許多,要到30甚至40歲之後才可能走紅,不過男性聲優的保質期則較長。而女性聲優由於日本社會習俗,往往在結婚後就引退。
(2) 發展差異
由於各類廣播工作差不多全用女聲,加上女性新人較容易出道,所以做成新人女聲優較容易找到工作維生。但男聲優卻一工難求,像櫻井孝宏、真殿光昭學生時都過著很刻苦的日子。
雖然男聲優較難走紅,但一站穩陣腳卻可以紅很久,像森川智之、石田彰紅足二十年還是第一線。
(3) 收入差異
1. 風光背後辛酸無限
雖然名聲優們能夠在各種動畫作品裏擔綱人氣角色,擁有不少粉絲,看起來風光無限。但事實上,聲優行業在表面光鮮之下充滿辛酸。
日本工薪階層收入年薪約為300萬日元(15日元約合人民幣1元),但在三年前公布的某聲優年收入排行榜上,大多數動漫迷耳熟能詳的知名聲優年收入竟然在300萬日元以下,即使是名聲優,價格也不會高很多。即使成名,名聲優與普通聲優的區別只是體現在能夠接到更多的動畫角色,能夠得到電臺主持人歌手等其他活動的工作機會而已,酬勞仍然是以更大的勞動量來換取的。因此會有一些經理人公司故意該聲優保留在低級別來爭取曝光機會。不過即使最貴的聲優收入亦不過數萬日元一集而已。因此所有賺錢多的聲優其實都是在賺外快。
由於聲優的訓練已經包括所有發聲練習,所以差不多凡需要用聲音來做的工作都需要聲優,由於這類工作有一定的需求,而且只要公司和經理人公司不出聲就沒人知,所以不用報稅更吸引。反而唱片演唱會這類工作只限小數紅聲優,所以並沒有外間想像那麼好賺,更不能和真正的藝人相比較。
以日本演員連盟的基準來說,30分鐘一集的動畫大約是1.8萬日元演出費,這就是聲優的工資。而一部動畫每個月只能播出四集,聲優們即使非常幸運地得到主角,收入也會遠遠低于打零工所得。而在日本的一般公司職員,一月收入都能達到30萬日元左右。也就是說,如果純粹以聲優本業賺錢,他們在東京可能連基本的生活條件都無法滿足。所以聲優目前的主要收入實際上是靠電台演出機會和出CD專輯,婚後靠男性養家似乎也是天經地義的事了。聲優這個行業與名氣不相稱的低收入已經成為眾所皆知的事實。新人剛入行的時候,就算得到某動畫的主角,也不得不吃劣質面包、納豆飯果腹並不是什麼奇事。這是每位有志于聲優行業的年輕人必須正視的現實。即便生存環境如此嚴苛,日本每年仍然有很多年輕人投入聲優行業,這令人聯想到在北京似乎也有一個類似的群體,我們把他們叫做“北漂”。
由於各系對聲音和演技的要求不同,所以只有少數高手可以橫跨兩三個系如矢島晶子,大塚明夫,田中敦子。
聲優的收入採用級別劃一計算即只要是該級別,不管你只配兩句還是配足一集,都是那個數目,而級別則由經理人公司申告『因為不管你只配一句還是配一集,還是得到場等待,所以價錢自然相同。』(池澤春菜)
『聲優是沒有交通費(但個別情況下未成年者參加試音會有特支)也沒有退休金,沒有福利,也沒有補助金的職業,不過因為不知道其他行業的情況所以沒有質疑過這種事。』
『這是充滿自由、夢想和浪漫,和自由業又或者兼職同等的工作...呀?眼淚...』(池澤春菜談)
2. 小結
除了女性聲優的婚後的淡出有關日本文化影響,其他方面男女薪資沒有太多差異,主要是看案子多寡,或是跑的活動夠不夠多,其次才是女性聲優工作案子需求較多,一開始比較好找到多件工作。
(4) 維護差異
由於是以聲音工作,所以絕大部份聲優都會花很多時間保護聲帶(睡覺時戴口罩、盡可能避免吃辣、使用加濕器等,當然也有人完全不管),除了鈴置洋孝、鶴廣美之外大多數聲優都禁煙。
不過反過來好酒的聲優卻相當多,尤其在女聲優之中不少都是比男人還要喝的酒豪(例子:伊藤靜、緒方惠美?、後藤邑子)。但是通常來說保養及維護聲帶是男女都必備的課程。
(5) 其他差異
另外某製作人也曾透露某次富野由悠季監督和staff、聲優一起去喝酒慶祝作品完成富野就趁著酒醉對女聲優們毛手毛腳的製作人都敢大膽說出來了可見這種情況在業界其實還滿常見的,反而倒是沒見到誰對男生優毛手毛腳的資料。
補充:還有聲優之間的結婚例子不少,但按比例來說最終分手的數量卻很多,反而和圈外人結婚的聲優離婚的數字偏低(又或者離了婚但沒說出來)。
九、聲優的工作項目
1.廣播劇CD
2.廣告旁白
3.節目旁白
4.電台主持
5.節目司儀
6.大中小型路邊秀
7.電影演員
8.話劇演員
9.H Game 配音[這裡泛指18禁影視、遊戲的配音]
10.政府或企業宣傳影帶
11.有聲書、教材
12.百貨公司錄音廣播 ……等
十、聲優與次文化
(1) 動漫圈特別開放
由於動漫圈對女同性戀並不避忌,所以不少女聲優都或真或假的和其他女同行在公開場所親熱又或者發出愛的宣言。 其中又以被稱為「百合聲優四天王」的植田佳奈、生天目仁美、能登麻美子、松來未祐最有名。
不少聲優不分男女都是重度電玩迷,其中最著名的是綠川光,女的則有植田佳奈、淺川悠、田中理惠等。由blog、twitter及電台節目的話題來看,Monster Hunter[中譯:魔物獵人,最早出現是在2004 年 3 月,於PS2的暢銷狩獵動作遊戲《魔物獵人》系列360版,後來又有推出《魔物獵人 Frontier Online》的線上化作品,於2010 年 7月7日正式推出營運,未推出海外版。]在聲優間普及程度極高,幾乎沒有沒玩過的聲優。
(2) 聲優配對
至於田村由香里及堀江由衣、水樹奈奈的三角關係、川澄綾子、能登麻美子和伊藤靜、生天目仁美兩對「夫婦」之間的能登爭奪戰,三瓶由布子和小清水亞美、名塚佳織之間的耍花槍亦是聲優迷之間的笑談。其他配對請參考結婚項。
保志総一朗的BLCD[boy’s love CD]初次登場是在《富士見二丁目交響楽団 同人盤~KISSにはすべてイミがある》,他飾演守村悠季這個角色;這張並沒有H[指18禁],森川只奪了保志的「初吻」(炸),不過在「聽眾需要的不是真相,是萌[泛指一種令人極端喜好的事物]!」之下,是真是假已不重要了。
十一、聲優獎
聲優獎(聲優Awards、声優アワード)是日本的一個頒發給配音員的獎項,於2006年以「外國影片播放開始50週年」為契機,為了聲優業界的發展與人才培育而設立,以一般投票為主,由聲優獎執行委員會頒獎給是年最活躍的聲優。
獎項名額:
得獎聲優最初為8名,頒獎當日改為12名。
主演男優、主演女優賞(各1名)
頒發給該年發表的作品中主演的聲優。
配角賞 男優、女優(各2名)(原為各1名)
頒發給該年發表的作品中為配角或助演的聲優。
新人賞 男優、女優(各2名)(原為各1名)
頒給出道5年以內,對象在期間內表現優異值得贈與新人賞的聲優。
歌唱賞(1名)
可以由獎項內容看出男女的公平性,都是各一名或兩名。
十二、知名聲優一覽表——男女比例
聲優/三木真一郎
聲優/三石琴乃
聲優/下屋則子
聲優/中井和哉
聲優/中原麻衣
聲優/中尾衣里
聲優/中村悠一
聲優/中村繪里子
聲優/中田讓治
聲優/久川綾
聲優/井上喜久子
聲優/井上麻里奈
聲優/今井麻美
聲優/伊倉一惠
聲優/伊藤加奈惠
聲優/伊藤美紀
聲優/伊藤靜
聲優/佐藤利奈
聲優/佐藤聰美
聲優/保志總一朗
聲優/傅其慧
聲優/入野自由
聲優/劉傑
聲優/加藤英美里
聲優/古谷徹
聲優/名塚佳織
聲優/喜多村英梨
聲優/坂本真綾
聲優/堀江由衣
聲優/壽美菜子
聲優/大原沙耶香
聲優/子安武人
聲優/宮野真守
聲優/小山力也
聲優/小林優
聲優/小林沙苗
聲優/小清水亞美
聲優/小西克幸
聲優/小野大輔
聲優/屈中恆
聲優/山口勝平
聲優/山寺宏一
聲優/岡本信彦
聲優/川上倫子
聲優/川澄綾子
聲優/平川大輔
聲優/平野綾
聲優/廣橋涼
聲優/後藤沙緒里
聲優/後藤邑子
聲優/悠木碧
聲優/戶松遙
聲優/新井里美
聲優/新谷良子
聲優/日笠陽子
聲優/日野聰
聲優/早見沙織
聲優/朴璐美
聲優/杉田智和
聲優/松來未祐
聲優/松岡由貴
聲優/林原惠
聲優/柚木涼香
聲優/桑島法子
聲優/桑谷夏子
聲優/森川智之
聲優/森永理科
聲優/植田佳奈
聲優/檜山修之
聲優/櫻井孝宏
聲優/水樹奈奈
聲優/水橋香織
聲優/池澤春菜
聲優/池田秀一
聲優/浪川大輔
聲優/淺川悠
聲優/淺沼晉太郎
聲優/淺野真澄
聲優/清水愛
聲優/清水香里
聲優/渡邊明乃
聲優/澤城美雪
聲優/生天目仁美
聲優/田中敦子
聲優/田中理惠
聲優/田村由香里
聲優/白石涼子
聲優/皆川純子
聲優/真田麻美
聲優/矢島晶子
聲優/石班瑜
聲優/石田彰
聲優/神谷浩史
聲優/福井裕佳梨
聲優/福原香織
聲優/福圓美里
聲優/福山潤
聲優/竹内順子
聲優/竹達彩奈
聲優/笠原弘子
聲優/符爽
聲優/篠原惠美
聲優/綠川光
聲優/能登麻美子
聲優/花澤香菜
聲優/若本規夫
聲優/茅原實里
聲優/葛平
聲優/蒼月昇
聲優/藤原啟治
聲優/藤村步
聲優/豐口惠
聲優/豐崎愛生
聲優/賀宇傑
聲優/進藤尚美
聲優/遠藤綾
聲優/野上尤加奈
聲優/野中藍
聲優/金田朋子
聲優/釘宮理惠
聲優/鈴村健一
聲優/鈴置洋孝
聲優/門脇舞以
聲優/關俊彥
聲優/關智一
聲優/阪口大助
聲優/阿澄佳奈
聲優/雪野五月
聲優/高垣彩陽
聲優/齋藤千和
聲優/齋賀觀月
男女比例:
(男比女)49:82相當於,37.40% :62.60% ,由此可見知名的聲優條目中,還是以女性為大宗,除了聲音輕亮明晰與好聽之外,還有一點先前沒提到的,女性比男性更適合配少年音,甚至比起少年男性來配更豐富多元以及有經驗,因為即使稍有年紀的女性來配,仍然是很有味道,
聲優的養成不易,需要受過一定的專業訓練,並沒有那麼多表現優異的少年聲優,因此女性就時常擔負起常為主角的少年角色的聲優。
十三、其他聲優議題
1. 聲優的聲音是娼妓的聲音
既然只靠配音工作不能滿足大部分聲優的生活需要,出于生計所迫,許多聲優都從事過H(H,日文hentai的第一個字母,意義為色情)動畫和H遊戲,或者耽美(描述美男子之間的同性愛情)動畫和耽美廣播劇的配音工作。
在日本情色行業發達的特殊現狀下,H動畫和H遊戲一直有著穩定的銷量,耽美文化更是逐漸走向規模化,聲優們也從中獲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間。雖然很多知名的聲優會使用另外的藝名參與H動畫和耽美動畫的配音,但鐵桿粉絲們要分辨出他們的聲音並非難事。
值得一提的是,與受到道德壓力的女性聲優不同,很多男性聲優一旦在耽美動畫和耽美廣播劇中演出了人氣角色,反而更容易獲得女性粉絲的支持。知名聲優櫻井孝宏曾經坦承:“沒有耽美,就沒有現在的我。”以現實中的聲優們為主角的同人作品也逐漸形成了同人文化中的一個特殊分支。
雖然專業聲優已經日益成為ACG產業的一大支柱,但也有一些動畫會刻意使用非專業聲優來演繹角色。日本動畫電影大師宮崎峻,自從多年前的《紅豬》起就不再採用專業聲優,而是雇用舞臺劇演員或歌手。宮崎峻在拍《哈爾的移動城堡》的時候曾語驚四座:“聲優的聲音是娼妓的聲音。”這句話並不是針對聲優們的個人操守,而是指責這些專業聲優過分演技化,習慣于取悅觀眾,而不能產生出大師所追求的真實感。 (我必須說聲優配的H game,叫得比真人動聽,也較有藝術氣息,我則認為這種過分強調演技的聲應是藝術。)
在中國,配音行業也曾出現過李楊、童自榮等廣為人知的配音名角。在動漫愛好者中,國內配音演員最為人所稱道的是曾給《一休》《麥克瑞一號》等經典動畫配音的遼寧兒童藝術劇院的配音演員們。雖然如此,由于多年沒有新的譯制動畫大作問世,加上盜版和網絡的影響力,年輕的動漫迷們仍以日本聲優為崇拜的對象,他們自豪地稱自己為“戀聲癖”。 (補充:“戀聲癖”是大陸那邊的詞語,太俗氣了,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有另一種說法為「音控」或「聲廚」[控和廚,都是非常喜歡的意思]…不過這些網路都搜不到,但你若再某個特殊文化的圈子裡講,大家仍然聽得懂。)
“戀聲癖”們在網上有很多專屬的論壇,各聲優還有屬于自己的粉絲貼吧。其中以女性為主的聲優討論論壇,經常和耽美文化形成交集關係。
中國動漫迷中也涌現了很多以當聲優為理想的青少年,也許在不久的未來,他們將賦予成長中的中國動漫產業更多的可能性。 (意味著龐大的商業利益)
2. 有關聲優別名義
首先,化名一定都是配H game的時候用的,因為聲優配H game會關係到本人或事務所的形象。聲優河原木志穂曾在電台節目裡面提到:「使本人覺得配H game沒有問題、對用不用化名也沒有所謂,大部分事務所仍會強制旗下聲優使用化名,又或者是遊戲商主動向聲優提出『用這個化名不是比較好嗎?』的意見。」即代表例子有淺川悠:她自己曾說過「我用真名配成人遊戲也沒問題」,但因ArtsVision不容許這種做法,便造成一人有20個化名的景象。水橋かおり更加擁有40個用完即棄的化名。
因此隨便曝露聲優的化名是很不好的事,更曾有聲優因化名曝光而失去工作。想知道的人自己上google或者2ch查比較好,討論也不要太公開。當然靠聲線吃飯的人演技再怎麼好也是很容易被人認出來…所以大家都當作是公開秘密,大部分聲優也都不太會掩飾的,如伊藤靜早就自爆過曾配過18禁遊戲。所以在2ch的帖子或者ニコニコH game聲優相關動畫經常可看到有人說笑「這把聲線明明在哪聽過…」「御z*…咳咳」「不,這兩個人只是聲線相似而已!絕對不是同一人啊!」「是失散多年的雙胞胎姊妹!」*御前=伊藤靜
以上提到的是女性聲優,而男聲優則普遍比較不介意演H game,而且因為聲線較女聲優易認許多,所以化名很多都真的是鬧著玩的(代表例子嘛…請找找「先割れ」三人組),有些則是用了化名等於沒用。此時應該很多人都會好奇:那麼偷偷摸摸還是要出演H game,難道真的那麼好賺?其實H game並不是特別好賺,而是配動畫所得的收入實在太少,而且動畫與動畫之間有很大段空檔期,要利用便是多接遊戲的配音工作。
而比較有名的配H game亦不用化名的例子有榊原ゆい、一条和矢(北都南的老公)、栗林みな実、青葉りんご(藝名)、緒方惠美。光明正大,很有型啊!
子安、綠川、山口勝平有時也不用化名配H game。
另外,在我[此 “我”非筆者。]逛2ch和ニコニコ時看到很多男性對知道有名女聲優也有份配H game時的反應。
第一種:「像靜和生天目那種明明賺夠了都還是繼續配H game,作為男性實在要心存感謝」
第二種:「○○○好像很久杳無音信,有點好奇她最近到底在幹什麼,一查出演作發現名義數不知什麼時候增加了幾個,實在是晴天霹靂…形象破滅了」(因為這人真的是最近才開始演H game,我不想太公開,超明顯提示是:跟中原麻衣感情超好、到百合程度的聲優)
我實在不知道男人對女聲優到底存在過什麼幻想,我認為只要不是太過分的凌辱或抜きゲー(不懂就不要懂),不過就是多幾個叫床or口技的演技而已,真的有那麼嚴重嗎?這方面男跟女的想法可能相差很遠呢。靜曾配過抜きゲー是無可否認的事實,但我知道時也沒什麼感覺…雖然我玩過的H game不過就那幾個有名作品,但我反而在看到她的出演作自09年開始降到接近零時有點失落啊,感覺現在的她好像缺了一部分似的。後藤邑子也是配H game出身,到2001年才以本名配動畫正式出道。錢很難賺,明白這點就夠了吧?
補充:對聲優來說其實配動畫的引人想入非非場面比配遊戲的H scene尷尬得多,最大原因是遊戲的每位角色的voice是分開收錄的,在場亦只有一位工作人員。伊藤靜:[アマガミ動畫第3集有森島はるか被舔膝後的場面,該集播放後引起很大話題,伊藤靜之後接受雜誌訪問] 「與另一位男聲優同場配音已經夠難受,聽到背後的嘻笑聲時簡直心碎了。」
筆者:由上資料可知,演出H game多是經濟因素,其中以女性聲優較注重自己和公司形象,男性聲優則沒有。在此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公司較會要求女性員工的形象,而不會要求男性,應該是因為日本對女性要守婦道、貞潔的傳統觀念仍然存在,外加日本的男性沙文主義(沙豬)高漲,因此對於同為聲優,在性別上就有雙重標準。
3. 相關作品
(1) 甜蜜聲優:《REC》(レック),台灣譯作 “甜蜜聲優”,香港譯作 “愛上配音員”,是日本的一部喜劇、愛情漫畫與動畫作品,原作者為「花見澤Q太郎」。
故事簡介:在「胃之上製菓」(胃ノ上製菓)任職的松丸文彥,在電影院前與從事聲優(配音)工作的恩田赤相識。當晚,松丸再度遇到因為住處不幸發生火災而無家可歸的赤,並將她帶回自己的公寓,進而展開了同居生活。不過,夢想即將實現的赤,卻與工作上一直不順利的松丸發生爭執。之後,在一次偶然的聚會中,兩人互相確認了彼此的心情,最終正式成為一對戀人。然而,由於聲優職業性質的關係,這段戀情不能對外公開,只能成為兩個人之間約定保守的秘密…。講述的即是一般公司小員工和一位走紅的聲優女友之間的生活故事,我們可以從中了解聲優的工作,以及男朋友對她工作的看法。相當有助於了解聲優。
(2) 打工聲優:《聲優初體驗!》(日語:こえでおしごと!)是日本的漫畫作品,作者是紺野あずれ。在WANI BOOKS的《Comic Gum》2008年7月號開始連載。於2010年7月號宣布動畫化,並分別在2010年11月及2011年5月發售OVA第1卷和第2卷。常用譯名:《打工聲優!》、《天籟之音》。
故事大綱:青柳柑奈是高校1年生。在16歳生日時,姐姐彌生拜託於姐姐的公司工作。但姐姐的公司是製作H-GAME,而柑奈的工作是為H-GAME配音…。這部片可以讓人了解做為一位H-GAME聲優的女性,如何在日常生活裡和他人介紹自己的職業,自己用什麼眼光看待這份工作等,據說聲效相當好,在觀看時請注意旁邊有人。
(3) 狂戀聲優寶貝:《狂戀聲優寶貝》(声で魅せてよベイビー)是Fami通文庫出版,木本雅彥撰寫的輕小說。插畫為ヤス。第八回Entame大獎小說部門佳作得獎作品。中文版由尖端出版社代理。
故事簡介:廣野昌幸是自許為孤高駭客的高中三年級學生。廣野為了購買敬重的駭客老爹出版的OS說明書而來到了同人誌即賣會會場,從而認識了偶像聲優專門學校一年級的腐女[非常喜歡BL的女性]姫野沙奈歌。由於各種原因,最後廣野假扮成姬野的男朋友。
姬野意外被選為宣傳節目司儀,並且獲得盛大成功。決定認真挑戰原本只不過是憧憬的聲優而參加試聽的姬野,卻漸漸被周圍孤立。同時,獲得獎學金的學生大關和義和椎名嬉理邀請姬野加入大關的劇團。決心加入的姬野,卻隨著練習的過程而變得軟弱,也疏遠了館野。孤獨一人的姬野中了伊葛雷司社長佐佐木企圖讓表演失敗的計謀,在登台當天行蹤不明。
公演當天的同時,廣野正在接受大學考試。得知姬野失蹤後,在大學考試結束後靠著自己的駭客能力,救出被軟禁的姬野並成功讓她參加演出。儘管演出粗糙而失敗,但認清自己的位置而成長的姬野決定認真和廣野交往。
(4) Sweet☆Line甜蜜陣線:《Sweet☆Line甜蜜陣線》(スイート☆ライン)是有沢まみず撰寫,如月水插畫的日本輕小說作品,由ASCII Media Works出版社之電擊文庫出版發行。中文版由台灣角川代理發行。
故事簡介:熱血高中生花澤正午,每當看到有才能的人,就會忍不住想替他加油。某天,新人聲優新島永遠搬進了正午家隔壁。永遠因為非常怕生,加上重度的男性恐懼症,在動畫錄音現場用電擊棒把一起配音的男性聲優給電昏了。這件事激怒了大牌動畫製作人豐國,對她下了最後通牒,如果沒辦法在兩星期後的試驗中合格,就要她退出聲優界。正午參觀了永遠的錄音現場,對永遠驚異的才能打動,決定幫她通過試驗。為了達成目標,正午決定和她開始共同生活……。
(5) 甜言蜜語:《甜言蜜語》(英文:Speech of Silence),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時裝電視劇,監製徐遇安。
劇情概要:唐棠年幼時遭逢意外,導致左邊耳聽力完全失去,右邊耳聽力僅餘三成,但並沒有自怨自艾,反而憑著過人的努力和開朗豁達的性格,加上後父齊勝的悉心扶助,終克服了聽障,培養出比正常人更懂得用心聆聽別人說話的性格。棠雖有聽障,但有讀唇的天份,更善於模仿各種聲音,棠長大後在配音領班高明引薦下向配音界發展。在摸索配音路途上,遇上新入行的梁啟言,卻由此產生一段刻骨銘心的關係。
以上介紹都是和聲優/配音員相關的作品,相信觀看後會對聲優/配音員有很大的了解。
十四、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9%85%8D%E9%9F%B3%E5%93%A1
http://wiki.komica.org/wiki3/?%E8%81%B2%E5%84%AA#n5ec3167
http://wiki.komica.org/wiki3/?%E8%81%B2%E5%84%AA%2F%E6%9D%89%E7%94%B0%E6%99%BA%E5%92%8C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1%B2%E5%84%AAAnimedia
http://callfromhell.blog50.fc2.com/blog-entry-217.html
http://www.cuhkacs.org/~benng/Bo-Blog/read.php?1132
http://www.cuhkacs.org/~benng/Bo-Blog/index.php?go=category_20
http://www.discuss.com.hk/forumdisplay.php?fid=330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1%B2%E5%84%AA%E7%8D%8E
http://forum.gamer.com.tw/B.php?bsn=60388
http://www.enorth.com.c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0%8C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7/11/content_6360382.htm
一、動機:
最一開始想要做這個題目是○○提起的,她的男性朋友中有一位相當喜歡看海賊王,也對台灣的配音制度有相當的了解,因此想說以此為題就能請他提供影片和意見,而這PPT上的影片,有一部分就是由這位這熱心善良的同仁提供,在此感謝他對本組的貢獻。而●●則是因為以前曾有過配音員之夢,雖然很可惜未能圓滿,但是仍對此相當有熱誠,對於動漫畫和遊戲的配音所了解能的資訊也相當多,也相當同意這主題。而配音員在台灣是近幾年才較有被看見,以前都默默躲在幕後,相信這個以前是沒有被報告過的,所以就決定以此為題了。
二、工作分配:
●●:日本部份資料、上台報告
○○:台灣部份資料、上台報告
貳、台灣配音員
一.配音員的定義:
1.配音員,是一種職業。在日本、南韓稱為聲優,在中國大陸又叫做配音演員或配音藝員,華人地區普遍稱為「配音員」的較多。
2.配音員廣義上指為影片配上聲音的人;狹義上則指為某個人物角色配音的人。然而現今大多數的配音員都是廣義上的配音員,配音員的工作種類已經趨向多元化,而非僅限為人物配音。
3.工作:電影、動畫、電視連續劇、遊戲的角色配音、旁白,為電台與電視或商店的商業廣告、玩偶配音、遊戲設施的旁白。
4.配音員分為職業配音員又稱專業配音員與非專業配音員。
二.台灣配音員概況
1.一般由電視台訓練班或錄音公司培養,並非正式學歷,例如華視、民視配音員訓練班,臺北市配音人員職業工會、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幕前藝人等另外不少配音員出身於世新大學。
2.台灣電視台通常因為成本問題,只請少數一些配音員擔任劇中所有角色,不僅讓配音工作難度提高,聲音重覆和音質不合的情形很難避免。
※補充:民視配音員訓練班培訓計畫——課程說明:
1 開訓、儀式、簡介、規劃
2 錄音實習、錄音室現場錄音
3 發聲原理、音響原理、發音器官、共鳴部位、發聲基本概念
4 戲劇概論、戲劇元素、心靈解放、肢體解放
5 演出方法、精神集中、人物觀察、想像力訓練、情緒記憶、膽量訓練
6聲音表情、哭笑的訓練、喜怒哀樂的演練、各類稿型演練、人物的聲音特性
7期中測驗:錄音實習、錄音室現場錄音、錄製個人的聲音DEMO帶
8期中講評、學員錄音審聽
9國語正音、六大類國語發音謬誤、語音矯正、國音字母、四調、變調、短句測試
10 播音技巧、噴口、收口、正音全音、段句換氣、音斷氣連、各類稿型演練
11期末測驗:錄音實習、錄音室現場錄音、錄製個人的聲音DEMO帶
14 成果發表、結訓座談,由主辦單位頒發「配音班修業結訓證書」。學習成果:專業教材一本/修業結訓証書/成品光碟一張
三.配音員與性別
1. 青春期轉變
在國小升國中的時候我們可以發現很多身旁的男同學聲音轉換的過程,一開始可能是像輕柔的女音後來國中後長出喉結聲音也變得低沉有磁性。同學分享的過程中似乎男同學都覺得沒有很大的差異。
2.廣告配音性別差異與選擇
(1) 男性的聲音形象
應該渾厚、粗放、醇和、有磁性,具有一定的氣勢和力量感,當然有時也有溫柔。 在商品的性別定位上,廣告主對商品—轎車、汽車、重工機械、名牌夾克等的使用者劃分明確,廣告語也多為直訴主題的廣告口號,選用的男性音色剛勁有力,充滿陽剛之氣。
(2) 女性的聲音形象
美國廣告中的人物,從性別角度來分析,女性佔70%,女性的聲音形象,應該是文雅輕柔、溫和柔弱、亮麗清純;應該是甜而不膩、「美而不妖」。
※ 同學分享
在同學分享的過程中,我們引用一些網路內容、影片,可以聽到男生、女生在挑選另一半的過程中並不會因為聲音去選擇一個人,還是要看與這個人相處的過程來決定,但也聽到有位同學提到:「如果你一開始和他相處時,他的聲音就跟蔡閨一樣,你還會和他進一步交往嗎?」對於這部份我認為如果是我自己可能無法接受,太過於ㄋㄞ的聲音與太過沙啞的聲音我似乎都無法,要怎麼去界定是不是ㄋㄞ的聲音還是要看這個人是不是用「裝」的,有些影星的聲音就差異太大,上節目和下節目標準不一,或者有些女性想要引起男性注意會特別的去做作自己的聲音,這非自然的音調就是我本人無法接受的。
3.大腦處理聲音上的差異
a. 大腦也有性別『歧視』 不同區域處理男女聲
近日,一項新針對人腦對男性聲音和女性聲音反應的研究發現,人腦對男聲和女聲的處理是有差異的。而這正好能夠解釋為什麼大多數人聽女性的聲音會覺得更清楚。這一發現同時又解釋了為什麼男性會對女性說話聲感到厭倦:因為女性聲音十分『複雜』,需要調動更多的大腦活動。該研究的作者之一米歇爾•亨特說:『正是因為女性對韻律使用的增加,或對自然「悅耳」的語言使用的增加,使得女性的聲音更為複雜。』對此,亨特解釋說聲音的這些性質與音調無關,而是與振動和聲波的數量有關。
研究中,亨特和他的同事分別在男性和女性身上進行了實驗,並通過磁共振對他們的大腦進行掃描,結果發現女性聲音激活的是大腦的聽覺區。而男性聲音則激活的是大腦後部——人們用來將其他人或物與自己對比的部分。研究者只對男性大腦的工作情況進行了分析,並根據理論推斷即便是女性聽別的女性說話時,她們對聲音的處理總是通過大腦的聽覺區域來進行的。因為人類是在大腦的聽覺區對女性聲音進行處理,所以纔覺得聽女性的聲音更為清楚。同時亨特認為,由於女性聲音被傳到大腦聽覺部分進行分析,因此纔能被更完全、更清晰地解讀出來。
當大腦本能地活動時,人類就會出現幻聽現象。而出現的幻聽的人通常聽到的又是男性聲音,對此,根據亨特的解釋,也就是大腦在後部制造假聲音要比在聽覺區制造容易。
b.女人聲音太“復雜”容易讓人厭倦———
人們往往會有這種感覺,那就是女性的聲音聽起來較男性的聲音更清楚,而男性的聲音則會讓人出現幻聽現象。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近日,英國科學家驚奇地發現,原來大腦在對待男性聲音和女性聲音時,反應的區域是不同的。這個發現也同時解釋了為什麼人們通常在聽男性說話時產生幻聽現象。
女性的聲音刺激大腦的聽覺區,而男性的聲音則刺激大腦後部的邏輯思維區。
據英國媒體報道,近日,英國謝菲爾德大學的科學家對大腦處理男性聲音與女性聲音的不同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大腦對不同性別的聲音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譯解。
科學家對12位男子的腦部活動進行了核磁共振掃描,結果令人吃驚,在聽男性聲音和女性聲音時,大腦的反應區是不同的,女性的聲音刺激大腦的聽覺區,從而讓這一區域格外活躍,而男性的聲音則刺激大腦後部的邏輯思維區,即人們通常所說的“心眼”。
參與這一研究的謝菲爾德大學的教授邁克爾‧亨特博士認為,女性的聲音要比男性的聲音複雜得多,這是由於女性和男性的聲帶及咽喉的大小和形狀不同造成的。另外,女性的聲音中帶有更多的悅耳聲調,所以這一切都決定了女性的聲音比男性的聲音具有更複雜的音頻範圍。當一名男子聽到女性的聲音時,他大腦的聽覺區就被激活,對不同的聲音進行分析以便理解聲音並測定說話者的身份。當男子聽到一個男性聲音時,處理信息的大腦區域轉到後部的邏輯思維區,人們用大腦的這一區域進行對比,把自己的聲音與新的聲音進行對比來確定說話者的性別。
男性喜歡女性聲音,是因為它們具有“悅耳聲調”;感到厭倦,是因為太複雜。
人們通常在聽男性說話時產生幻聽現象,精神病學家認為這種幻聽是在大腦進行本能的活動時產生的,對聲音產生了一種錯誤的理解。但是,為什麼男性的聲音會讓聽者產生幻聽呢?科學家的解釋是,這是因為女性的聲音太複雜了,要產生錯誤的女性聲音非常困難,而男性的聲音比較簡單,因而也容 易產生幻聽。科學家研究發現,男性聲音讓人產生幻聽的可能性達71%,而女性聲音讓人產生這種現象的可能性只有23%。
亨特還解釋說,正是因為女性對韻律使用的增加,或對自然悅耳的語言使用的增加,使得女性的聲音更為複雜。聲音的這些性質與音調無關,而是與振動和聲波的數量有關。這一發現同時又解釋了為什麼男性願意聽女性說話,因為她們的聲音具有天生的“悅耳聲調”,但有時卻又會對女性說話聲感到厭倦,因為女性聲音十分“複雜”,你不能很快理解她的意思,需要調動更多的大腦活動。
※補充資料:
當初我只有看第一份資料(a.)就直接把資料引進自ppt,其實那時我也對它報導的闡述方是有些疑惑甚至連意思都不是這麼理解,第一份資料是有些斷斷續續的穿插,第二份資料(b.)是聽到老師和同學的建議後又去尋找的,從這份資料我可以看到其實這份報導要闡述的是大腦在處理人的聲音時不同的區域(針對男性研究者來說)分為聽覺區(處理女性聲音)、邏輯思惟區(處理男性聲音),其實它想比較的是一位男性在接受到男、女雙方的聲音時如何用不同區域的處理方式去對比聲音上的性別,讓男性可以更快分辨出這個聲音可能是女性或男性,最後一句也說到因為男性需要調動更多大腦的活動(兩個區域)才能先分辨說話者是男性、女性接著再由不同區域去理解說話者談話內容,因此較為複雜,並不是像第一篇所下標的「大腦也有性別歧視」這過於果斷,而且其實我對於他研究者的人也有些存疑,既然要研究大腦那也應該加入女性的部分怎麼會只研究男性,這就是我在引用資料時沒有考慮它的完善性,對此作一些修改。
參、日本聲優
一、聲優介紹——何謂聲優
1.名辭解釋
在日本,配音員被稱為聲優(日語:声優),卽「聲音的演員」。相較於其他國家的同業,他(她)們的社會地位較高,平均收入也較為豐厚。
聲優的“優”字,是從古漢語的“優伶”演化而來,聲優就是指職業化的配音演員。“聲”指聲音,“優”在日文以及中文的文言文中的解釋都為“演員”,如俳*1優(日文音:はいゆう,泛指藝人,不過通常指劇場演員)、女優(日文音:じょゆう,女性演員)、男優(日文音:だんゆう,男性演員),故聲優解為“聲音的演員”,即“配音員”。
2. 聲優的緣起
上世紀日本電視產業剛剛起步時,隨著大量譯制電影電視的涌入,產生了聲優一族。隨後的70年代,日本動畫和漫畫開始產業化,以熱血、友情、勝利為主題的少年動畫更是形成風潮,為少年角色配音的聲優們迅速竄紅,由動畫聲優擔任DJ的電臺節目也誕生了。
到了上世紀80年代後,聲優開始從幕後走到臺前,不但參加唱歌、主持等活動,還組成各種團體以提升人氣,並推出CD和各種周邊產品。從這個時期起,聲優走向偶像化,粉絲們也開始對聲優們的相貌有所要求。
這些聲優不僅音色好聽,還要具有各種“能人所不能”的能力。女聲優反串男性角色早已司空見慣,許多聲優甚至可以完成老人、中年人、少年、小孩的各種聲音,而且能夠跨越從耳語到尖叫的廣闊音域,同時始終維持該角色的聲音特點。
如日本最紅的聲優林原惠,她在《新世紀福音戰士》之中既給女主角配音,還為巨型生物機械人和寵物企鵝配音,而這三種聲音毫無相似之處。這種令人拍案叫絕的能力,與其說是配音,不如說是口技。
時至今日,聲優已經成為日本ACG(英文中“動畫、漫畫和遊戲”的首字母縮寫)產業中的重要一環,他們是為充滿個性和魅力的角色們注入感情與人性的人。甚至有人認為,“聲優才是賦予ACG文化生命的源頭所在”。
正因為聲優以“人的聲音”,賦予了那些活在二維世界的角色以血肉和靈魂,聲優的表現優劣,通常將直接影響該角色的人氣,乃至整個動畫作品的質量。如果動畫片主角的聲優因故不能繼續參加演出,輕者影響收視率,重者甚至可能使該動畫慘遭被腰斬的命運。從這個角度來說,聲優的確對日本發達的ACG產業貢獻良多。
二、日本聲優歷史
1.廣播劇時代
1925年,日本放送協會(NHK)前身的社團法人東京放送局開播,同年錄取「廣播話劇研究生」12名,擔任聲音的演員,為日本歷史上的第一批專業聲優。1941年,NHK 成立「東京中央放送局専屬劇団俳優養成所」,並公開招募研究生。
2.聲優熱潮
(1) 第一次聲優熱潮
在1960年代,日本民辦電視草創期,節目不足,大量引進國外電視節目進行日語配音。
(2) 第二次聲優熱潮
1970年代,大量以少年漫畫中熱血、友情、勝利為主動畫湧現。
1980年代後期,在電視動畫《鎧傳》中出演的佐佐木望、草尾毅等人結成了男性團體「NG5」,和一般聲優一直在幕後工作不同,他們不管是台前幕後都有參與,憑藉著出色的外表獲得了大量的人氣,也為之後的聲優偶像化奠定了基礎。
1990年代後半開始,將聲優偶像化、大量推出與聲優有關的周邊。
通過無線電節目、OVA、活動、網路等等傳媒將聲優的名字作為品牌打出去,並開始要求聲優本身的容貌。
三、偶像派聲優
現在的聲優工作已經完全不是單單的「為角色配音」了,手機的電話鈴音、CD販售、寫真集販售、廣播等等等,只要能聽得到人聲的傳媒,無不留下聲優們的聲音。若是和原角色反差較大反而會使人影響大打折扣。所以,能將這些全部做到的就稱為偶像派聲優。
現在的聲優不光要求聲音甜美,聲線變化多,表現力強,連容貌是否帥氣或美麗,歌唱得好不好也成了評價標準,最好還有許多能夠讓人大書特書的故事,這些都符合才能成為一線聲優。
四、聲優的職業生涯
大約20年前,日本開始出現在就業志願表上填寫“我想當聲優”的年輕人。除童星自幼入行,舞臺劇或者演員改行,以及極少數從其他完全不相關的職業轉行的聲優,對于普通人來說,想進入聲優這個行業,最簡單的一條路是就讀于聲優專門學校。
聲優學校的訓練課程是非常豐富的:發聲練習自然是主要課程,此外有念劇本、提升肺活量、變聲練習,還有大聲喊叫與狂笑,以提升聲音的瞬間爆發力;為增進個人內涵,更好地理解角色,要學習傳統文化和外國文學;此外,表演是聲優的基本功,所以還要在舞臺劇上達到一定水平。
在完成了學業之後,聲優之中能力較優異者便會進入各個聲優事務所,也就是聲優的經紀公司,開始工作。
一般來說,日本的聲優培養機制非常完善,專業的聲優培養學校也是多不勝數,即使是一般的演員培養也需要學配音的課程。
1放送劇団出身
2兒童演員出身
3舞台劇演員出身
4聲優養成學校出身
5其他出身
6其他國家的同業
五、學校男女比例
1.東京專科學校——含較多程式科技等,以男性居多
2.神戶藝校——藝術學校女性較男性多
六、日本與其他國家配音員差異
配音員在日本被偶像化的現象,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是較少見的。鄰近的韓國、台灣、香港、中國大陸等,配音員往往只是默默無聞的幕後工作人員(少數小有名氣的如台灣的劉傑),戲劇或影片片尾的工作人員列表也很少打出配音員的大名,雖然聲音表情也是戲劇中重要的成分之一,但在各類媒體相關頒獎典禮,卻無專設獎項來鼓勵優秀的配音員。有些動畫及電影主角的配音工作,是由知名藝人擔綱而非專門的配音員。
※台灣——劉傑簡介
劉傑(1960年8月31日-)為台灣男性資深配音員、廣播節目主持人,本名劉鵬傑。出生於台北市。身高170cm,血型B型。世界新聞專科學校廣電科畢業。
代表作為《名偵探柯南》(工藤新一)、《南方四賤客》(阿ㄆㄧㄚˇ)、《犬夜叉》(犬夜叉)、《遊戲王怪獸之決鬥》(海馬瀨人)、《少年偵探 ~推理之絆~》(鳴海步)、《Code Geass 反叛的魯路修》系列(魯路修•蘭佩洛基)。
聲質清亮,飾演角色以青少年為主。少數可以反串女性聲線的男性配音員,像是《霍爾的移動城堡》的荒野女巫。
七、聲優與性別議題探討
Q:你們認為聲優有何性別議題可以討論?
Q:你們覺得男聲優較多還是女聲優較多?
※同學分享
同學認為第一個問題應該是我們組內討論好,之後再來問他們,而不是把議題拋給他們。之前我設計這題目時,莉媜就有提出這樣的疑問,可是我覺得是可以問,我認為這是個好問題啊?為什麼不能問呢?我們想不太出來的東西,難道不能拿出來討論嗎?難道我們就一定得想得出來嗎?
還有老師同學們說這沒有和性別沒太多相關性,但是我已經每個都扣到了啊!除了前面定義、還有配音員與聲憂的一些歷史及行業相關介紹(介紹是必備的)之外,都是和性別有關的議題,因此我只能猜想,可能是介紹太多了吧!我們的重點是放在性別,所以就不需要花太多的報告時間在介紹方面。
還有同學說可以討論H game 的問題,這裡我會放上。再來是配H game
和BL的聲優其他人是怎麼看待他們,下面會做介紹。不過不能再撥出時間給大家分享實在很可惜,這些都是應該要聽聲音才好明白的部分。
八、男女聲優的差異
(1) 年齡差異
雖然聲優界的年齡差距非常大,但是偶像派聲優一定比較年輕,這一點男女皆一樣。一般女性聲優在20歲前後就可以走紅,而男性聲優則要慢許多,要到30甚至40歲之後才可能走紅,不過男性聲優的保質期則較長。而女性聲優由於日本社會習俗,往往在結婚後就引退。
(2) 發展差異
由於各類廣播工作差不多全用女聲,加上女性新人較容易出道,所以做成新人女聲優較容易找到工作維生。但男聲優卻一工難求,像櫻井孝宏、真殿光昭學生時都過著很刻苦的日子。
雖然男聲優較難走紅,但一站穩陣腳卻可以紅很久,像森川智之、石田彰紅足二十年還是第一線。
(3) 收入差異
1. 風光背後辛酸無限
雖然名聲優們能夠在各種動畫作品裏擔綱人氣角色,擁有不少粉絲,看起來風光無限。但事實上,聲優行業在表面光鮮之下充滿辛酸。
日本工薪階層收入年薪約為300萬日元(15日元約合人民幣1元),但在三年前公布的某聲優年收入排行榜上,大多數動漫迷耳熟能詳的知名聲優年收入竟然在300萬日元以下,即使是名聲優,價格也不會高很多。即使成名,名聲優與普通聲優的區別只是體現在能夠接到更多的動畫角色,能夠得到電臺主持人歌手等其他活動的工作機會而已,酬勞仍然是以更大的勞動量來換取的。因此會有一些經理人公司故意該聲優保留在低級別來爭取曝光機會。不過即使最貴的聲優收入亦不過數萬日元一集而已。因此所有賺錢多的聲優其實都是在賺外快。
由於聲優的訓練已經包括所有發聲練習,所以差不多凡需要用聲音來做的工作都需要聲優,由於這類工作有一定的需求,而且只要公司和經理人公司不出聲就沒人知,所以不用報稅更吸引。反而唱片演唱會這類工作只限小數紅聲優,所以並沒有外間想像那麼好賺,更不能和真正的藝人相比較。
以日本演員連盟的基準來說,30分鐘一集的動畫大約是1.8萬日元演出費,這就是聲優的工資。而一部動畫每個月只能播出四集,聲優們即使非常幸運地得到主角,收入也會遠遠低于打零工所得。而在日本的一般公司職員,一月收入都能達到30萬日元左右。也就是說,如果純粹以聲優本業賺錢,他們在東京可能連基本的生活條件都無法滿足。所以聲優目前的主要收入實際上是靠電台演出機會和出CD專輯,婚後靠男性養家似乎也是天經地義的事了。聲優這個行業與名氣不相稱的低收入已經成為眾所皆知的事實。新人剛入行的時候,就算得到某動畫的主角,也不得不吃劣質面包、納豆飯果腹並不是什麼奇事。這是每位有志于聲優行業的年輕人必須正視的現實。即便生存環境如此嚴苛,日本每年仍然有很多年輕人投入聲優行業,這令人聯想到在北京似乎也有一個類似的群體,我們把他們叫做“北漂”。
由於各系對聲音和演技的要求不同,所以只有少數高手可以橫跨兩三個系如矢島晶子,大塚明夫,田中敦子。
聲優的收入採用級別劃一計算即只要是該級別,不管你只配兩句還是配足一集,都是那個數目,而級別則由經理人公司申告『因為不管你只配一句還是配一集,還是得到場等待,所以價錢自然相同。』(池澤春菜)
『聲優是沒有交通費(但個別情況下未成年者參加試音會有特支)也沒有退休金,沒有福利,也沒有補助金的職業,不過因為不知道其他行業的情況所以沒有質疑過這種事。』
『這是充滿自由、夢想和浪漫,和自由業又或者兼職同等的工作...呀?眼淚...』(池澤春菜談)
2. 小結
除了女性聲優的婚後的淡出有關日本文化影響,其他方面男女薪資沒有太多差異,主要是看案子多寡,或是跑的活動夠不夠多,其次才是女性聲優工作案子需求較多,一開始比較好找到多件工作。
(4) 維護差異
由於是以聲音工作,所以絕大部份聲優都會花很多時間保護聲帶(睡覺時戴口罩、盡可能避免吃辣、使用加濕器等,當然也有人完全不管),除了鈴置洋孝、鶴廣美之外大多數聲優都禁煙。
不過反過來好酒的聲優卻相當多,尤其在女聲優之中不少都是比男人還要喝的酒豪(例子:伊藤靜、緒方惠美?、後藤邑子)。但是通常來說保養及維護聲帶是男女都必備的課程。
(5) 其他差異
另外某製作人也曾透露某次富野由悠季監督和staff、聲優一起去喝酒慶祝作品完成富野就趁著酒醉對女聲優們毛手毛腳的製作人都敢大膽說出來了可見這種情況在業界其實還滿常見的,反而倒是沒見到誰對男生優毛手毛腳的資料。
補充:還有聲優之間的結婚例子不少,但按比例來說最終分手的數量卻很多,反而和圈外人結婚的聲優離婚的數字偏低(又或者離了婚但沒說出來)。
九、聲優的工作項目
1.廣播劇CD
2.廣告旁白
3.節目旁白
4.電台主持
5.節目司儀
6.大中小型路邊秀
7.電影演員
8.話劇演員
9.H Game 配音[這裡泛指18禁影視、遊戲的配音]
10.政府或企業宣傳影帶
11.有聲書、教材
12.百貨公司錄音廣播 ……等
十、聲優與次文化
(1) 動漫圈特別開放
由於動漫圈對女同性戀並不避忌,所以不少女聲優都或真或假的和其他女同行在公開場所親熱又或者發出愛的宣言。 其中又以被稱為「百合聲優四天王」的植田佳奈、生天目仁美、能登麻美子、松來未祐最有名。
不少聲優不分男女都是重度電玩迷,其中最著名的是綠川光,女的則有植田佳奈、淺川悠、田中理惠等。由blog、twitter及電台節目的話題來看,Monster Hunter[中譯:魔物獵人,最早出現是在2004 年 3 月,於PS2的暢銷狩獵動作遊戲《魔物獵人》系列360版,後來又有推出《魔物獵人 Frontier Online》的線上化作品,於2010 年 7月7日正式推出營運,未推出海外版。]在聲優間普及程度極高,幾乎沒有沒玩過的聲優。
(2) 聲優配對
至於田村由香里及堀江由衣、水樹奈奈的三角關係、川澄綾子、能登麻美子和伊藤靜、生天目仁美兩對「夫婦」之間的能登爭奪戰,三瓶由布子和小清水亞美、名塚佳織之間的耍花槍亦是聲優迷之間的笑談。其他配對請參考結婚項。
保志総一朗的BLCD[boy’s love CD]初次登場是在《富士見二丁目交響楽団 同人盤~KISSにはすべてイミがある》,他飾演守村悠季這個角色;這張並沒有H[指18禁],森川只奪了保志的「初吻」(炸),不過在「聽眾需要的不是真相,是萌[泛指一種令人極端喜好的事物]!」之下,是真是假已不重要了。
十一、聲優獎
聲優獎(聲優Awards、声優アワード)是日本的一個頒發給配音員的獎項,於2006年以「外國影片播放開始50週年」為契機,為了聲優業界的發展與人才培育而設立,以一般投票為主,由聲優獎執行委員會頒獎給是年最活躍的聲優。
獎項名額:
得獎聲優最初為8名,頒獎當日改為12名。
主演男優、主演女優賞(各1名)
頒發給該年發表的作品中主演的聲優。
配角賞 男優、女優(各2名)(原為各1名)
頒發給該年發表的作品中為配角或助演的聲優。
新人賞 男優、女優(各2名)(原為各1名)
頒給出道5年以內,對象在期間內表現優異值得贈與新人賞的聲優。
歌唱賞(1名)
可以由獎項內容看出男女的公平性,都是各一名或兩名。
十二、知名聲優一覽表——男女比例
聲優/三木真一郎
聲優/三石琴乃
聲優/下屋則子
聲優/中井和哉
聲優/中原麻衣
聲優/中尾衣里
聲優/中村悠一
聲優/中村繪里子
聲優/中田讓治
聲優/久川綾
聲優/井上喜久子
聲優/井上麻里奈
聲優/今井麻美
聲優/伊倉一惠
聲優/伊藤加奈惠
聲優/伊藤美紀
聲優/伊藤靜
聲優/佐藤利奈
聲優/佐藤聰美
聲優/保志總一朗
聲優/傅其慧
聲優/入野自由
聲優/劉傑
聲優/加藤英美里
聲優/古谷徹
聲優/名塚佳織
聲優/喜多村英梨
聲優/坂本真綾
聲優/堀江由衣
聲優/壽美菜子
聲優/大原沙耶香
聲優/子安武人
聲優/宮野真守
聲優/小山力也
聲優/小林優
聲優/小林沙苗
聲優/小清水亞美
聲優/小西克幸
聲優/小野大輔
聲優/屈中恆
聲優/山口勝平
聲優/山寺宏一
聲優/岡本信彦
聲優/川上倫子
聲優/川澄綾子
聲優/平川大輔
聲優/平野綾
聲優/廣橋涼
聲優/後藤沙緒里
聲優/後藤邑子
聲優/悠木碧
聲優/戶松遙
聲優/新井里美
聲優/新谷良子
聲優/日笠陽子
聲優/日野聰
聲優/早見沙織
聲優/朴璐美
聲優/杉田智和
聲優/松來未祐
聲優/松岡由貴
聲優/林原惠
聲優/柚木涼香
聲優/桑島法子
聲優/桑谷夏子
聲優/森川智之
聲優/森永理科
聲優/植田佳奈
聲優/檜山修之
聲優/櫻井孝宏
聲優/水樹奈奈
聲優/水橋香織
聲優/池澤春菜
聲優/池田秀一
聲優/浪川大輔
聲優/淺川悠
聲優/淺沼晉太郎
聲優/淺野真澄
聲優/清水愛
聲優/清水香里
聲優/渡邊明乃
聲優/澤城美雪
聲優/生天目仁美
聲優/田中敦子
聲優/田中理惠
聲優/田村由香里
聲優/白石涼子
聲優/皆川純子
聲優/真田麻美
聲優/矢島晶子
聲優/石班瑜
聲優/石田彰
聲優/神谷浩史
聲優/福井裕佳梨
聲優/福原香織
聲優/福圓美里
聲優/福山潤
聲優/竹内順子
聲優/竹達彩奈
聲優/笠原弘子
聲優/符爽
聲優/篠原惠美
聲優/綠川光
聲優/能登麻美子
聲優/花澤香菜
聲優/若本規夫
聲優/茅原實里
聲優/葛平
聲優/蒼月昇
聲優/藤原啟治
聲優/藤村步
聲優/豐口惠
聲優/豐崎愛生
聲優/賀宇傑
聲優/進藤尚美
聲優/遠藤綾
聲優/野上尤加奈
聲優/野中藍
聲優/金田朋子
聲優/釘宮理惠
聲優/鈴村健一
聲優/鈴置洋孝
聲優/門脇舞以
聲優/關俊彥
聲優/關智一
聲優/阪口大助
聲優/阿澄佳奈
聲優/雪野五月
聲優/高垣彩陽
聲優/齋藤千和
聲優/齋賀觀月
男女比例:
(男比女)49:82相當於,37.40% :62.60% ,由此可見知名的聲優條目中,還是以女性為大宗,除了聲音輕亮明晰與好聽之外,還有一點先前沒提到的,女性比男性更適合配少年音,甚至比起少年男性來配更豐富多元以及有經驗,因為即使稍有年紀的女性來配,仍然是很有味道,
聲優的養成不易,需要受過一定的專業訓練,並沒有那麼多表現優異的少年聲優,因此女性就時常擔負起常為主角的少年角色的聲優。
十三、其他聲優議題
1. 聲優的聲音是娼妓的聲音
既然只靠配音工作不能滿足大部分聲優的生活需要,出于生計所迫,許多聲優都從事過H(H,日文hentai的第一個字母,意義為色情)動畫和H遊戲,或者耽美(描述美男子之間的同性愛情)動畫和耽美廣播劇的配音工作。
在日本情色行業發達的特殊現狀下,H動畫和H遊戲一直有著穩定的銷量,耽美文化更是逐漸走向規模化,聲優們也從中獲得了一定的生存空間。雖然很多知名的聲優會使用另外的藝名參與H動畫和耽美動畫的配音,但鐵桿粉絲們要分辨出他們的聲音並非難事。
值得一提的是,與受到道德壓力的女性聲優不同,很多男性聲優一旦在耽美動畫和耽美廣播劇中演出了人氣角色,反而更容易獲得女性粉絲的支持。知名聲優櫻井孝宏曾經坦承:“沒有耽美,就沒有現在的我。”以現實中的聲優們為主角的同人作品也逐漸形成了同人文化中的一個特殊分支。
雖然專業聲優已經日益成為ACG產業的一大支柱,但也有一些動畫會刻意使用非專業聲優來演繹角色。日本動畫電影大師宮崎峻,自從多年前的《紅豬》起就不再採用專業聲優,而是雇用舞臺劇演員或歌手。宮崎峻在拍《哈爾的移動城堡》的時候曾語驚四座:“聲優的聲音是娼妓的聲音。”這句話並不是針對聲優們的個人操守,而是指責這些專業聲優過分演技化,習慣于取悅觀眾,而不能產生出大師所追求的真實感。 (我必須說聲優配的H game,叫得比真人動聽,也較有藝術氣息,我則認為這種過分強調演技的聲應是藝術。)
在中國,配音行業也曾出現過李楊、童自榮等廣為人知的配音名角。在動漫愛好者中,國內配音演員最為人所稱道的是曾給《一休》《麥克瑞一號》等經典動畫配音的遼寧兒童藝術劇院的配音演員們。雖然如此,由于多年沒有新的譯制動畫大作問世,加上盜版和網絡的影響力,年輕的動漫迷們仍以日本聲優為崇拜的對象,他們自豪地稱自己為“戀聲癖”。 (補充:“戀聲癖”是大陸那邊的詞語,太俗氣了,我還是第一次見到;有另一種說法為「音控」或「聲廚」[控和廚,都是非常喜歡的意思]…不過這些網路都搜不到,但你若再某個特殊文化的圈子裡講,大家仍然聽得懂。)
“戀聲癖”們在網上有很多專屬的論壇,各聲優還有屬于自己的粉絲貼吧。其中以女性為主的聲優討論論壇,經常和耽美文化形成交集關係。
中國動漫迷中也涌現了很多以當聲優為理想的青少年,也許在不久的未來,他們將賦予成長中的中國動漫產業更多的可能性。 (意味著龐大的商業利益)
2. 有關聲優別名義
首先,化名一定都是配H game的時候用的,因為聲優配H game會關係到本人或事務所的形象。聲優河原木志穂曾在電台節目裡面提到:「使本人覺得配H game沒有問題、對用不用化名也沒有所謂,大部分事務所仍會強制旗下聲優使用化名,又或者是遊戲商主動向聲優提出『用這個化名不是比較好嗎?』的意見。」即代表例子有淺川悠:她自己曾說過「我用真名配成人遊戲也沒問題」,但因ArtsVision不容許這種做法,便造成一人有20個化名的景象。水橋かおり更加擁有40個用完即棄的化名。
因此隨便曝露聲優的化名是很不好的事,更曾有聲優因化名曝光而失去工作。想知道的人自己上google或者2ch查比較好,討論也不要太公開。當然靠聲線吃飯的人演技再怎麼好也是很容易被人認出來…所以大家都當作是公開秘密,大部分聲優也都不太會掩飾的,如伊藤靜早就自爆過曾配過18禁遊戲。所以在2ch的帖子或者ニコニコH game聲優相關動畫經常可看到有人說笑「這把聲線明明在哪聽過…」「御z*…咳咳」「不,這兩個人只是聲線相似而已!絕對不是同一人啊!」「是失散多年的雙胞胎姊妹!」*御前=伊藤靜
以上提到的是女性聲優,而男聲優則普遍比較不介意演H game,而且因為聲線較女聲優易認許多,所以化名很多都真的是鬧著玩的(代表例子嘛…請找找「先割れ」三人組),有些則是用了化名等於沒用。此時應該很多人都會好奇:那麼偷偷摸摸還是要出演H game,難道真的那麼好賺?其實H game並不是特別好賺,而是配動畫所得的收入實在太少,而且動畫與動畫之間有很大段空檔期,要利用便是多接遊戲的配音工作。
而比較有名的配H game亦不用化名的例子有榊原ゆい、一条和矢(北都南的老公)、栗林みな実、青葉りんご(藝名)、緒方惠美。光明正大,很有型啊!
子安、綠川、山口勝平有時也不用化名配H game。
另外,在我[此 “我”非筆者。]逛2ch和ニコニコ時看到很多男性對知道有名女聲優也有份配H game時的反應。
第一種:「像靜和生天目那種明明賺夠了都還是繼續配H game,作為男性實在要心存感謝」
第二種:「○○○好像很久杳無音信,有點好奇她最近到底在幹什麼,一查出演作發現名義數不知什麼時候增加了幾個,實在是晴天霹靂…形象破滅了」(因為這人真的是最近才開始演H game,我不想太公開,超明顯提示是:跟中原麻衣感情超好、到百合程度的聲優)
我實在不知道男人對女聲優到底存在過什麼幻想,我認為只要不是太過分的凌辱或抜きゲー(不懂就不要懂),不過就是多幾個叫床or口技的演技而已,真的有那麼嚴重嗎?這方面男跟女的想法可能相差很遠呢。靜曾配過抜きゲー是無可否認的事實,但我知道時也沒什麼感覺…雖然我玩過的H game不過就那幾個有名作品,但我反而在看到她的出演作自09年開始降到接近零時有點失落啊,感覺現在的她好像缺了一部分似的。後藤邑子也是配H game出身,到2001年才以本名配動畫正式出道。錢很難賺,明白這點就夠了吧?
補充:對聲優來說其實配動畫的引人想入非非場面比配遊戲的H scene尷尬得多,最大原因是遊戲的每位角色的voice是分開收錄的,在場亦只有一位工作人員。伊藤靜:[アマガミ動畫第3集有森島はるか被舔膝後的場面,該集播放後引起很大話題,伊藤靜之後接受雜誌訪問] 「與另一位男聲優同場配音已經夠難受,聽到背後的嘻笑聲時簡直心碎了。」
筆者:由上資料可知,演出H game多是經濟因素,其中以女性聲優較注重自己和公司形象,男性聲優則沒有。在此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問題,就是公司較會要求女性員工的形象,而不會要求男性,應該是因為日本對女性要守婦道、貞潔的傳統觀念仍然存在,外加日本的男性沙文主義(沙豬)高漲,因此對於同為聲優,在性別上就有雙重標準。
3. 相關作品
(1) 甜蜜聲優:《REC》(レック),台灣譯作 “甜蜜聲優”,香港譯作 “愛上配音員”,是日本的一部喜劇、愛情漫畫與動畫作品,原作者為「花見澤Q太郎」。
故事簡介:在「胃之上製菓」(胃ノ上製菓)任職的松丸文彥,在電影院前與從事聲優(配音)工作的恩田赤相識。當晚,松丸再度遇到因為住處不幸發生火災而無家可歸的赤,並將她帶回自己的公寓,進而展開了同居生活。不過,夢想即將實現的赤,卻與工作上一直不順利的松丸發生爭執。之後,在一次偶然的聚會中,兩人互相確認了彼此的心情,最終正式成為一對戀人。然而,由於聲優職業性質的關係,這段戀情不能對外公開,只能成為兩個人之間約定保守的秘密…。講述的即是一般公司小員工和一位走紅的聲優女友之間的生活故事,我們可以從中了解聲優的工作,以及男朋友對她工作的看法。相當有助於了解聲優。
(2) 打工聲優:《聲優初體驗!》(日語:こえでおしごと!)是日本的漫畫作品,作者是紺野あずれ。在WANI BOOKS的《Comic Gum》2008年7月號開始連載。於2010年7月號宣布動畫化,並分別在2010年11月及2011年5月發售OVA第1卷和第2卷。常用譯名:《打工聲優!》、《天籟之音》。
故事大綱:青柳柑奈是高校1年生。在16歳生日時,姐姐彌生拜託於姐姐的公司工作。但姐姐的公司是製作H-GAME,而柑奈的工作是為H-GAME配音…。這部片可以讓人了解做為一位H-GAME聲優的女性,如何在日常生活裡和他人介紹自己的職業,自己用什麼眼光看待這份工作等,據說聲效相當好,在觀看時請注意旁邊有人。
(3) 狂戀聲優寶貝:《狂戀聲優寶貝》(声で魅せてよベイビー)是Fami通文庫出版,木本雅彥撰寫的輕小說。插畫為ヤス。第八回Entame大獎小說部門佳作得獎作品。中文版由尖端出版社代理。
故事簡介:廣野昌幸是自許為孤高駭客的高中三年級學生。廣野為了購買敬重的駭客老爹出版的OS說明書而來到了同人誌即賣會會場,從而認識了偶像聲優專門學校一年級的腐女[非常喜歡BL的女性]姫野沙奈歌。由於各種原因,最後廣野假扮成姬野的男朋友。
姬野意外被選為宣傳節目司儀,並且獲得盛大成功。決定認真挑戰原本只不過是憧憬的聲優而參加試聽的姬野,卻漸漸被周圍孤立。同時,獲得獎學金的學生大關和義和椎名嬉理邀請姬野加入大關的劇團。決心加入的姬野,卻隨著練習的過程而變得軟弱,也疏遠了館野。孤獨一人的姬野中了伊葛雷司社長佐佐木企圖讓表演失敗的計謀,在登台當天行蹤不明。
公演當天的同時,廣野正在接受大學考試。得知姬野失蹤後,在大學考試結束後靠著自己的駭客能力,救出被軟禁的姬野並成功讓她參加演出。儘管演出粗糙而失敗,但認清自己的位置而成長的姬野決定認真和廣野交往。
(4) Sweet☆Line甜蜜陣線:《Sweet☆Line甜蜜陣線》(スイート☆ライン)是有沢まみず撰寫,如月水插畫的日本輕小說作品,由ASCII Media Works出版社之電擊文庫出版發行。中文版由台灣角川代理發行。
故事簡介:熱血高中生花澤正午,每當看到有才能的人,就會忍不住想替他加油。某天,新人聲優新島永遠搬進了正午家隔壁。永遠因為非常怕生,加上重度的男性恐懼症,在動畫錄音現場用電擊棒把一起配音的男性聲優給電昏了。這件事激怒了大牌動畫製作人豐國,對她下了最後通牒,如果沒辦法在兩星期後的試驗中合格,就要她退出聲優界。正午參觀了永遠的錄音現場,對永遠驚異的才能打動,決定幫她通過試驗。為了達成目標,正午決定和她開始共同生活……。
(5) 甜言蜜語:《甜言蜜語》(英文:Speech of Silence),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時裝電視劇,監製徐遇安。
劇情概要:唐棠年幼時遭逢意外,導致左邊耳聽力完全失去,右邊耳聽力僅餘三成,但並沒有自怨自艾,反而憑著過人的努力和開朗豁達的性格,加上後父齊勝的悉心扶助,終克服了聽障,培養出比正常人更懂得用心聆聽別人說話的性格。棠雖有聽障,但有讀唇的天份,更善於模仿各種聲音,棠長大後在配音領班高明引薦下向配音界發展。在摸索配音路途上,遇上新入行的梁啟言,卻由此產生一段刻骨銘心的關係。
以上介紹都是和聲優/配音員相關的作品,相信觀看後會對聲優/配音員有很大的了解。
十四、資料來源: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7%A5%E6%9C%AC%E9%85%8D%E9%9F%B3%E5%93%A1
http://wiki.komica.org/wiki3/?%E8%81%B2%E5%84%AA#n5ec3167
http://wiki.komica.org/wiki3/?%E8%81%B2%E5%84%AA%2F%E6%9D%89%E7%94%B0%E6%99%BA%E5%92%8C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1%B2%E5%84%AAAnimedia
http://callfromhell.blog50.fc2.com/blog-entry-217.html
http://www.cuhkacs.org/~benng/Bo-Blog/read.php?1132
http://www.cuhkacs.org/~benng/Bo-Blog/index.php?go=category_20
http://www.discuss.com.hk/forumdisplay.php?fid=330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1%B2%E5%84%AA%E7%8D%8E
http://forum.gamer.com.tw/B.php?bsn=60388
http://www.enorth.com.cn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0%8C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7/11/content_63603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