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六從中產階級家庭長大,他在餵奶時期就被訓練成規律哭泣的嬰孩;他三歲,因為打破花瓶而挨揍,他不知道花瓶有何重要性,也不知道威權兩字怎麼寫,但他學會了對父權低頭;他四歲,還不明瞭禮貌的定義時就會跟鄰居說謝謝;五歲,被父母送去補習英文、鋼琴、繪畫…,及早結束了他短暫的玩樂。
七歲,梁小六上小學,因為不頂嘴又能坐在椅子上安靜一整天,挨打時毫不反抗,所以非常得到老師的喜愛;八歲,在班上成績優異,但常因未能達到滿分而挨揍;九歲,因多次參加比賽得名,而被選為模範生;十歲,同學們尚在自我探索時期,他就已在台上演講「忠孝」與「愛國」;十一歲,他開始立志要進入第一志願,並且向父母提出補習的要求;十二歲時,同學和老師起衝突,因其不願參加老師開的補習班,梁小六內心認為同學此舉只會拖累全班,因此要他閉嘴。
十三歲,梁小六上國中,一天花十二小時在課業和補習上;十四歲,梁小六的成績維持在班上前三名,但他仍不滿意;十五歲,梁小六以全校最高分考取第一志願,他的名字被人人掛在嘴上,並且被奉為天才;十六歲,如願進入明星高中 ,從此活在有限視野裡,尚不知這所集結了學科能力佼佼者之外的地方有著什麼樣的光景;十七歲,因為順從、聽話、乖巧、閒暇之餘都在讀書,被導師稱為其他人的榜樣;滿十八歲那年,進了最高學府,受到功利主義的薰陶,他對成績異常重視,因為除了成績,他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十九歲的梁小六,熟讀法律,精通歷史,還會默背人權宣言,他同時贊成髮禁和體罰,他以自己是這麼經歷過來的而感到驕傲;二十歲,因為認同學校嚴厲對待學生的手段,而被某些同學指責服從威權,梁小六嚴正否認,他和多數大眾一樣自稱重視人權,但是從來不肯反抗不公義。
之後,沒什麼好說的了,梁小六從軍去,相信這是最適合他的工作,因為他後來當上了將軍。
- 4樓.2008/08/15 13:48頗有感觸的一章
好有感覺的一章,可惜的是,像這樣的人,沒有都當將軍,甚至連兵都不是。
很多是上班族、工人、小販、運匠。
更可悲的,很多是立法委員、官員、心理學家、紀錄片導演、甚至老師,然後基於種種包含國家興盛等理由,把這個東西複製給下一代。
是呀,就是惡性循環。 草殤 於 2008/08/18 21:20回覆 - 3樓. 玨2008/05/28 18:49問好!!
真是值得沈思的一篇文章!!
或許,從軍真的是他最好的選擇,因為軍人只要會服從命令就好了。是啊,會對威權低頭的人,往往也是贊同階級觀念的人,這種人去當軍人再適合不過。 草殤 於 2008/05/29 04:21回覆 - 2樓. 約定(十三月)2008/05/13 04:50我看的不只是 " 標題 " 吧~~
" 他在餵奶時期就被訓練成規律哭泣的嬰孩 " ~ 光是這句話就讓我嘖嘖稱奇
隨即看了文章分類為 "另類創作"
那麼
是否就無需列入個人心情的走向
而
我也無需有正常邏輯的思考模式出來
是吧
~~ 約定 ~~
- 1樓. 約定(十三月)2008/05/09 07:42真的是 天才 ^^
您的文章寫的真好
我就非常笨拙不懂該如何寫出這樣的文采
我以後會常來您家呼吸呼吸看能否吸取到一些靈氣
~~ 打著如意算盤的 約定 ~~
你其實只看了標題吧
草殤 於 2008/05/12 23:5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