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麵發,
二十九,貼倒酉,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年”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歡樂、吉祥、團圓,所有美好的詞語都可以形容它。
與現在的“年三十”才放假的情況不同,
對於很多“上了年紀”的人來說,“過年”其實從臘八就開始了……
“臘八由來”
臘八節歷史悠久,古為“臘日節”,
即臘祭之日,是歲末(臘月)
祭祀神靈和祖先的一個重要節日,唐代以前十分興盛。
由於“臘日節”沒有固定的日期,
且自東漢以來佛教文化日益興盛,
因此在宋代時“臘日節”逐漸衰落並與“佛祖成道日”
合二為一,統稱為“臘八節”。
由此而形成的臘八節既是民眾傳統節日又是佛教的節日,
至今仍有很多大型寺廟會在這一天“施粥”以結善緣。
“臘八食俗”
臘八節日食俗豐富多彩,
最主要的是喝臘八粥、吃臘八蒜、煮臘八面。
此外,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區還有臘八豆腐、臘八肉等。
食臘八粥
食臘八粥習俗是臘八節流傳至今的主要節俗,
臘八粥又有“細臘八”和“粗臘八”之分,
各地使用的食材種類雖有差異,但主要包括米豆和果品兩類。
在過去,很多人家在臘八粥熬好之後,
第一件事情是先敬奉祖先和神靈,
然後才能全家人享用,以求平安康泰;
另外,還要再中午前,將自家粥贈予親友,以圖和睦。
於佛家來講,臘八粥還是一種宗教節日美食。
相傳,在釋迦摩尼在得道成佛之前,
踏足各地過著苦行生活,
有一天,不堪解餓疲憊的他昏倒在地,
恰好遇到一位牧羊女送來了乳糜(即粥)餵食,
性命這才得以救還,之後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靜坐沉思,
於臘月初八得道成佛。
人們為了紀念釋迦摩尼,就把他得道的日子定為“臘八節”,
而仿效牧女熬製的粥稱為“臘八粥”。
吃臘八蒜
我國許多地區有泡製“臘八蒜”的習俗。
在臘八這天,將剝皮後的小粒紫皮蒜用水洗過、晾乾,
放在可密封的容器中,倒入米醋,封口保存。
待除夕時開封,就著臘八蒜和臘八醋吃上一頓餃子,
是很多北方人對“過年”的記憶。
泡製臘八蒜的習俗與古代的收賬有關。
因為臘八節臨近年關,過去商家在臘八這天要攏賬,
清算收支,俗稱“臘八算”,
而這一天也正是債主要債的日子,
民謠雲:“臘八粥、臘八蒜,
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
因“蒜”與“算”同音,
於是欠債的人家便用“蒜”代替“算”,以示忌諱。
債主也在臘八這天一大早派伙計給欠債的人家送去賬單,
有的還一併送些“臘八蒜”,
含蓄地告訴欠債人到年底了,該清賬了。
其他習俗
此外,安徽黔縣民間有臘八節製作臘八豆腐的習俗;
鳳凰古城苗族會以
打糍粑、醃臘肉、唱苗歌等儀式活動來慶祝臘八;
我國北方一些以麵食為主的地區,人們喜歡吃臘八面;
青海西寧則會在臘八節吃麥仁飯。
“臘八粥怎麼熬
最養人”
臘八粥食材有講究
穀類是基礎原料,常用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
豆類是必備配料,常用的有黃豆、赤小豆;
果仁果仁具有食療作用,尤其是花生和核桃。
老中醫教你添料
若要皮膚好,粥裡放紅棗。
若要不失眠,粥裡添白蓮。
腰酸腎氣虛,煮粥放板栗。
心虛氣不足,粥加桂圓肉。
頭昏多汗症,粥裡加薏仁。
潤肺又止咳,粥裡加百合。
烏髮又補腎,粥加核桃仁。
若要降血壓,煮粥加荷葉。
健脾助消化,煮粥添山楂。
夢多又健忘,粥裡加蛋黃。
消化不良多米少豆,糖尿病者少米多豆。
心腦血管病選薏米黃豆,少兒別忘果仁果乾。
孕婦不吃桂圓山楂,還要小心薏米杏仁。
“臘八美食
做法大全”
http://www.sohu.com/a/218563318_488913
- 3樓. 星海辰歌 ✿ 泉2018/01/27 08:29
祝福夢荷姐,連假愉快!!
夢荷 *經絡不通,補什麼都沒用! 於 2018/01/31 07:46回覆 - 2樓. 夢荷 *經絡不通,補什麼都沒用!2018/01/26 13:06
為什麼造口業的果報很嚴重?如何避免?
夢荷 *經絡不通,補什麼都沒用! 於 2018/01/26 13:06回覆 - 1樓. ★我的祖國2018/01/25 11:51
資料很齊全。夢荷 *經絡不通,補什麼都沒用! 於 2018/01/25 12:02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