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片名:把愛找回來
觀影日期:
講師:楊惠玲師
劇情簡介:
這部電影類似「孤雛淚」,導演把故事重拍,改變背景。導演把這部電影的小男主角改成音樂天才,媽媽是搖滾樂、爸爸是彈吉他的搖滾樂手,他在電影裡唱的歌都是自己作詞作曲的,本來就是搖滾樂手。他的爸爸媽媽在美國的中央公園相遇,發生一夜情,但是媽媽的爸爸希望女兒成為世界知名的音樂家,於是阻止了他們的愛情。媽媽後來懷孕生下小男主角,因為女主角的爸爸不希望這個孩子阻止女兒的發展,而把小孩子送到孤兒院去。
小男主角本來叫做艾文,但是遇到一個巫師把他的名字改成August Rush,也就是電影的片名,歐格斯。小男主角在孤兒院成長,他只要聽到風的聲音、任何聲音就會有節奏感,他一直不願意被領養,他認為只要靠著音樂就能找到爸爸媽媽。電影裡都是好聽的音樂。看電影時想一想,學音樂的孩子不會變壞,你同意嗎?音樂對人的影響、意義與價值。音樂在歐格斯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
這部電影都是音樂,對話沒有很多,對話也都跟音樂有關。巫師說:「你不知你多有前途,你不知你的前途有多寶貴,你不懂,但我懂。」巫師知道歐格斯的天才。父子的演奏那一場,顯示的是音樂也可以對話。電影呈現許多聲音,即使馬路上的聲音也是,艾文沒有學過音樂,他是跟著聲音來反應,他對聲音的敏感、下水道的鐵蓋、大馬路上的車水馬龍、喇叭聲、煞車聲,他就把這些不同的聲音樂器融合成樂曲了。
演艾文的爸爸真實的身分是歌手,他是澳洲人,有澳洲情歌的味道,很樂漫抒情。電影最溫馨的畫面是在公園裡彈吉他,只要找到父子可以一起做的事情就是溝通。有個童話故事是爸爸會作箱子,他讓孩子可以在大小不同的箱子裡玩捉迷藏,只要找到表達的方式,不一定是語言。
電影裡的角色巫師出場是引導艾文爸媽相遇的,第二次是遇到艾文,改變艾文的命運,他喜歡音樂,可是卻不知如何正確的對待音樂,他把音樂當作營利的工具,他雖然說:「你愛音樂的程度,一定要超過愛食物,超過愛生命,更超過愛你自己。」可是他的格局卻很有限,很可惜。
電影討論:
師:希望你們用比較的方式,來比較放牛班的春天、想飛的鋼琴少年、把愛找回來,這三部電影都是跟音樂有關的電影,你們比一比。
宸:我比較喜歡想飛的鋼琴少年,我沒有理由的喜歡。我沒看過放牛班的春天。
師:所以你是憑著感覺,沒有理由。
祥:我喜歡放牛班的春天、把愛找回來。把愛找回來還滿溫馨的。
師:祥很喜歡溫和、和平的感覺。
甫:我比較喜歡把愛找回來。因為我覺得最後他去指揮時,音樂很好聽、很奇妙的感覺,讓人跟著進入那個感覺裡。
祥:我也很喜歡放牛班的春天,那個唱歌的男孩音樂也很震撼。
師:甫你喜歡電影裡的大提琴嗎?
甫:我覺得電影裡的大提琴彈得還好。我比較喜歡馬友友的大提琴。
師:芸你覺得雙簧管的感覺呢?你看過放牛班春天嗎?你覺得這部把愛找回來呢?
芸:沒看過。我還滿喜歡這部把愛找回來?
宸:為什麼兩部電影裡的主角都是天才?
祥:小孩子在某些方面也可以比大人厲害。
師:除了這個之外呢?
宸:很多電影都是給主角很奇特的地方。
師:因為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像把愛找回來裡的小女孩唱的歌詞裡說「要衝破障礙,用盡力氣,每個孩子都值得不同的愛。」導演都注意到這些了。為什麼導演喜歡把主角設定成音樂天才?為什麼?
師:我要成為電腦專家、書法家,我可以不是天才,而是經過學習的。但是天才有一大部分是天生的。可是卻有很多人經過很多努力卻仍然達不到。確實在音樂、美術等方面,確實需要一些天分。所以宸這個問題問得很好。
合:我喜歡這部電影。我覺得鋼琴部分特別。
豪:我學笛子。我喜歡,但不知道特別的地方。
穎:我學鋼琴。
祥:因為你學鋼琴之後,其他樂器就很簡單。鋼琴的手靈活度。
合:我也學鋼琴。媽媽要我學的。
芸:我就是喜歡鋼琴。壓力太大彈一彈比較好。
穎:我比較喜歡想飛的鋼琴少年,因為是真的主角在彈。
師:想飛的鋼琴少年是真的大男主角在彈,小男主角不是。放牛班的春天也是主角真的唱。
師:這部電影裡的小男生演得很好,媽媽應該不會拉大提琴,是在演。
甫:我發現媽媽在拉大提琴時,大概五六秒畫面就切掉,而且是簡單的。
師:所以音樂不容易,你們要珍惜你們的天分。
敏:我喜歡想飛的鋼琴少年。
甫:鋼琴少年那部在各方面都是天才。五歲那個是真的彈嗎?
師:即便不會彈的人,為了演電影,還是要去學一點,只是不可能彈得像音樂天才那樣。所以你看畫面很快就切換掉,還會拍背影、臉部表情、手指的部分很快切換掉。
曦:喜歡這部電影。喜歡的理由很難講。
君:我喜歡想飛的鋼琴少年,這部電影的那個主角很天真。
師:即使你聽不到聲音,節奏還是在。德國訓練聽障者,還是會讓他們聽節奏,可以教會他們跳舞。像艾文表演吉他時,都是用節奏的方式呈現。
討論:找一首你喜歡的歌,他們對你的意義是什麼?找一首歌當作自己的主題曲。
甫:巴哈的伴奏大提琴曲,因為我是拉大提琴的。我爸說我生日時他會買譜給我拉。我媽說如果我考上樂團,她要買一把大提琴給我。我還喜歡柴可夫斯基的圓舞曲。
豪:爵士。因為很浪漫。
穎:沒有特別喜歡的。
敏:流行音樂。
祥:宮騎駿的,音樂都做得很好。還有ABBA,媽媽咪呀那首歌。
宸:龍貓那首,因為我本身會彈,還有天真的感覺。我覺得自己缺乏那種感覺。我很羨慕宮騎駿那種主題曲天真的感覺。
芸、甫:我覺得那種太悲觀了。
芸:周杰倫的「彩虹」。
祥:為什麼有人會喜歡周杰倫?
芸:我不是看他的外表,而是聽他的歌。
師:你喜歡一個人的音樂,不一定要喜歡那個人。
君:周杰倫的歌滿好聽的。
師:學琴的小孩不會變壞?為什麼?
祥:一直練習,累壞了,來不及做壞事。
甫:音樂可以發洩情緒、沈浸在音樂裡。
師:祥和甫說了不一樣的角度。很多人做過研究,有些音樂會讓人作出不好的反應,例如聽了音樂去自殺。所以不同的音樂對我們幫助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