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1795-1 (英譯本第49頁)
2019/02/12 03:17
瀏覽707
迴響0
推薦11
引用0

本頁內容轉載自


http://underachieversoverachivement.blogspot.tw/2010/10/blog-post.html

惠慶宮 - 恨中錄 1795-1 (英譯本第49頁)

  孩提時代進入宮廷之後(*洪氏十歲便與同齡的思悼世子成婚),每天早晚我都和我的父母親交換書信問候彼此,而那些書信本該由我的家族所收藏。然而,在我進宮前[註1] ,父親[**] 曾告誡我,”宮外的書信在宮裡流傳是不對的。在信中頭尾寫下任何問候語也是不恰當的。在妳讀完家裡捎來的消息後,直接回信在同一張紙上,這樣應對的方式會是最好的。” 按照父親(洪鳳漢)的指示,我正在母親每天早晚兩次往返送入宮中的書信開頭上,直接寫下我的回覆。父親的信件,甚至我兄弟姊妹的書信我都是用這種方式回覆的。父親也曾告誡族人,不得在家裡收藏來自宮廷的信件。因此,我的家族會收集我的信件,每到一段特定的時日,便以清水洗去我所有的墨跡[***] 。所以,在我家族的收藏之中,沒有任何我留下的隻字片語。

  我最年長的侄子洪守榮 [1],對此深表遺憾,並一再地要求我,” 我們家裡沒有任何娘娘您的墨寶,如果您肯為我們寫點甚麼的話,我們就可以將它留傳後世了。”

 

 

[*] 當她於1744年嫁給思悼世子時,他們都是10歲。

[註1] 英文版原文 upon my departure,其字面上的解釋為 「在我即將離開之際」。手抄本作「入闕以後」。

[**] 洪鳳漢

[***] 以水洗去墨跡為消除所寫(字跡)的標準方式。於是紙張被重複利用。

[1] 洪守榮是洪樂仁—惠慶宮的哥哥—的長子。洪樂仁是洪鳳漢的長子。洪守榮是洪氏家族在那一分支的繼承人。

本頁內容為 「閒中漫錄」手抄本第1冊,第3 、4圖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藝文活動
自訂分類:恨中錄 更1版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