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再汲汲營營的人,不時仍會停下自問:什麼是生命的意義?
言及生命的意義,有著許多至清至高的闡釋,而言及人此生的目的,亦不乏各種崇敬的解讀,但之於我這日復一日再平凡也不過的存在,那些個所謂的答案總讓我感到聖潔的無法於現實中無敵,無法滿足。
此類無法被滿足的問題,有時在不再專注思索之後,反而會在某個身體依著貫性持續動作而心緒已然飄蕩於時空之外時,突然隱隱感到有了點頭緒。
兒子雖才快滿三歳,但無論是體格還是神情,在外都讓人以為他是個四歳多的小小孩,尤其是他的言語。
在超市收銀機前等結帳,他先喚了我接著用手指了指結帳出口處,「把拔~我去外面等你喔~」,口氣一如在收銀機前常見的對話。
同兒子嬉鬧一陣,他突然抱著我,「把拔~你真是我的好朋友!」。我帶著得意追問:「那馬麻是你的好朋友,還是我是你的好朋友?」,兒子「嗯」地想了幾秒:「嗯…馬麻」,於是我假裝生氣「什麼!!那我要走了!!」,兒子想也不想馬上接腔:「那你走吧~」。
出國前在收拾行理的奶奶對一屁股坐進行李箱中的他說:「哎~奶奶整理出國的東西很辛苦吔!」,他頭也不抬的只管把東西掏出來:「而且奶奶出國很興奮」,雖滑稽但卻也挺真實而更逗人了。
語彙使用的精準一如成人的還有:
當我晚飯後在他眼前消失一陣後帶著啤酒打開大門進屋時,他會說:「把拔,你”剛剛”去買啤酒嗎?」;
當在街上聞到食物氣味我問兒子說:「你覺得這是炒飯的味道嗎?」,他會一付老氣橫秋樣說:「”也許”是”也許”不是」;
當我見著他吃飯沒用手扶著餐碗而責備他,他會一付賴皮樣說:「不好意思啦~」;
有時我罵他調皮,他直接回我兩個字:「才怪!」。
每每觀察自兒子在言語上的操使,都讓我在說上他幾句皮蛋一類的數落之餘,暗暗在心頭驚喜。外人常驚訝於兒子的語言能力而稱讚他聰明,但我覺得除了兒子本身資質不錯外,更應歸因於我們夫妻倆在教養兒子上的些許堅持。
的確,嬰孩兒能懂的詞彙極少,而語意更是須經一定的生活體驗才能掌握,但同樣不容忽視的事實是,多大年紀才能懂得什麼樣的詞意是個無從得知其答案的問題,但孩子純淨的極易受生活環境所形塑更是毫無疑問,所以打從兒子出世後,我們夫妻倆就有了不對兒子說疊字的共識,像是什麼,蓋「被被」,喝「水水」,吃「飯飯」,會不會「熱熱」,有沒有「痛痛」等等詞句除非出自外人口,否則必不出現在我家中,更別提那「狗狗」,「羊羊」,「牛牛」等等贅而失真的名詞了。
儘管在言語上我將兒子以大人對待,但在某些方面或卻讓人覺得似過於保護,像是我極少帶著兒子參加朋友的餐宴就是。
原因很簡單,如此稚齡的孩子或能因有感於人事物之新鮮而玩耍一陣,但終究會因不耐久待陌生環境,或其它因受限於言語能力而未能讓大人明瞭之不快而想要離去,但想要離去卻又不能,自然想以鬧如願。不強求孩子再待而提前離去的父母或滿足了孩子,但不只會掃了自己的興,也可能在孩子吵鬧的同時早已澆了正熱的場面一盆冷水,極失禮。
而隨著兒子長大,有著相當語言能力後,更叫我想避開此種社交活動的原因是,若有年紀相仿的孩子同處於席間,三不五時必會有自認為貼心的旁人伴隨著父母勸誘吵鬧孩子的行動而起:「弟弟(妹妹),你看看那個小朋友好乖喔,都坐好好的沒有亂動喔…」(當然,這句話也常出自於父母之口),但其實這句話很有問題:試想,極有主見的青春期的孩子,甚至只要回想稍大的自己,不都曾不願參加父母與其親友的聚會?而原因簡單明確:「無聊」!
更別說如此稚齡的孩子根本是在毫無選擇下讓父母(或父母為應親友之邀求)帶來,而參加一個非屬於他生活圈的社交活動亦本不屬於他初萌芽人生的一部分(孩子是獨立的個體,非父母之一部分),想離開餐宴又有何錯,更與「乖」無干!這情境.直像叫人哄去等著被數落的,不是嗎?
但在其它層面,在不少人眼人也許我顯得極不稱職,好比飲食,我甚少絶禁,例如:我不禁運動飲料及可樂,但我會讓兒子習慣於飲用時間之規定;
我不禁薯條、炸雞、泡麵及洋芋片等,但我會視兒子飲食習慣的變化而約束。
至於活動方面,對才兩歲多的他我則更少限制了,唯一的衡量標準是「兒子活動中的潛在危險是他自己,及身旁的大人所能預防及控制」。好比說,才兩歳多的他我必不允許他接觸對比他大上個好幾歳的孩子都仍具危險性的盪鞦韆,而由於深知稚齡孩子基於好奇心會想要嚐試讓他感到新奇卻也許暗藏危險的事物,我壓根會避免讓兒子見到盪鞦韆的場合,只因為他見著了必定會想玩但卻又不能玩,終究會招來無論如何解釋也仍讓才兩歳多的他感到莫名其妙的「不行」,這對一個未經世事的兩歳的孩子而言,有如一個成年人所遭遇之專制無理。
「但這些,和生命的意義有何關係?」,當停下早習於追趕兒子在草坪上奔跑的腳步時,回想著方才的靈光一閃,我不禁自問,但一時間沒有答案。
同兒子坐在草坪旁的階梯上共喝一瓶可樂,在我接口喝時他突然說:「快喝完了就不要喝完啦(”若是快喝到底了就別喝光”的意思)」。
再次驚喜於兩歳多兒子的表達能力之瞬間,我同時亦得意於對兒子仍稍不完整之表達的心領神會,而接著,我感到對方才於草坪上追逐時所生之靈光一閃有了更深的體悟,道理之脈絡浮現:「或許,愈是探索生命意義的同時,愈只是將一個平實單純至極的問題形塑成至高無上卻難親近瞭解的一個名詞,但其實這問題的答案只在當能最踏實地實踐生命的過程中尋得。」。
若是沒有兒子在我身旁,想必我甚難察覺到那早存於對諸多世事一知半解下的清晰邏輯,更不知該自何處開始觸碰難得的道理。
身旁的兒子接過可樂後同我談著眼前的兩棵剝皮樹誰小誰大,接著又問著遠處馬路上的車陣是否因為紅灯而停下,然後又在我接過可樂時叮嚀我別喝光,這生命中短短的幾分鐘,因為再次著了兒子的道而感動,同時亦感動於親身踏實地走過人生而得以開始識得生命真貌所感受到的「真好」。

- 33樓. 陳正華 牧師2015/01/30 14:14
可愛的小男孩,
可愛的小老爸...
- 32樓. 天路(今日當如何)2015/01/23 03:52教學相長!若沒有兒子, 也許我的人生體悟不到這段。 不能正經 於 2015/01/23 04:11回覆
- 31樓. 史爹2011/06/06 11:03巴比
有你才好!一句英文, You complete me. 怠慢,雅文共賞,遲來的恭喜! - 30樓. 看雲2011/05/15 02:49準備出書
把這一套育兒經收集起來
將來出書一定比虎媽的戰歌受歡迎
如果小不夠大,還可以幫忙作序:有你,真好!
- 29樓. blue phoenix單飛的雙人旅行2010/08/25 21:12我也常覺得
生養小孩
讓我自己更成熟
變成一個更好的大人
有些人因為某些原因選擇不生或是只生一個
真的很可惜
我家三個女兒從小打來吵去
但是感情很好
美國的小兒科醫生愛說
父母給子女最好的禮物
是手足
那真是金錢難換的禮物
blue phoenix
- 28樓. 不能正經2010/06/03 05:40感謝電小二推薦
2010/06/02 19:28 Dear 不能正經(meetjoeblack):
特前來恭喜您所發表「有你,真好!」一文,已經登上聯合新聞網首頁,生活天氣|貼心下午茶,歡迎有空前往觀看。^_^非常謝謝您的好文分享,此推薦是利用轉址的方式連結到您的文章。如此文有原因不希望被推薦,請到電小二訪客簿留言,會盡快協助取下。
電小二 - 27樓. 新天新地2010/05/30 18:53爸媽經
又一篇可上UDN爸爸篇
養育兒女有小心謹慎是好的 但終究父母的愛才是穩定成長的環境 有了孩子 思索生命是再自然也不過了 看到你們的孩子想到自己的孩子當年 還有股安慰 祝福你們兩夫妻能有機會去附近的教會聚會 那才是世間愛的大本營 孩子三及八歲定人格 願上帝祝福闔家世世代代 直到永遠!
"父母穩定及持久的愛",才是能讓孩子穩定成長的基礎,有了兒子後,更覺人生的修練才正開始... 不能正經 於 2010/05/31 15:50回覆 - 26樓. 如果還能看見彩虹2010/05/22 21:55不說疊字的好處?
我和你有個共通點, 我和孩子說話也極少說疊字, 我不知是否有關係,但是他們從小的表達能力一直比同齡小孩好.相信表達能力和少用疊字是有相當關係的,就好學生國文程度的高低,和施教內容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是一樣的道理。 不能正經 於 2010/05/24 10:33回覆 - 25樓. 成小碧2010/05/19 12:51
- 24樓. 東村James2010/05/19 12:17聰明
您這孩子真聰明﹐JAMES那雙包女娃﹐兩歲半了﹐還是傻呼呼的。
我覺得,孩子的純淨並不等於無知,父母應別先認定孩子能作什麼,不能作什麼,而是在讓孩子的不斷嚐試中協助孩子補強欠缺的,精進擅長的! 不能正經 於 2010/05/19 13:10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