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慣子如殺子」,說說陳凱倫夫婦的寶貝兒子陳銳
2010/01/25 10:01
瀏覽7,247
迴響12
推薦28
引用0

看到前童星、今慈濟大愛的陳凱倫兒子陳銳出事,總想起余天夫婦的寶貝兒子,都是獨子。

看到陳凱倫夫婦召開記者會,他太太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總想起余天競選立委期間,妻子李亞萍在鏡頭前的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陳凱倫既然附身於佛教團體,形象格外重要,所以要出來開記者招待會。

小肉球想到:養子不教誰之過。

*陳銳收押 陳凱倫心碎:會陪兒子走過去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9/5385343.shtml 
【聯合報╱記者王雅蘭、張宏業/台北報導】 2010.01.25 05:46 am 

長年從事公益活動並教導民眾向善的藝人陳凱倫(右)昨天和妻子一同舉行記者會,堅信兒子陳銳是誤交壞朋友才會混黑幫,夫妻倆在記者會上淚流滿面,希望社會能再給兒子悔改機會。

記者潘俊宏/攝影

 
大愛電視台主持人陳凱倫獨生子陳銳涉入幫派簽賭被捕,昨天下午陳凱倫緊握妻子黃莉屏的手開記者會,兩人眼睛紅腫,談到擔心愛子現況,聲淚俱下:「他曾經對我說過,爸,我陳銳做事,絕不會暴力討債。」陳凱倫覺得兒子有委屈,希望查清楚是否被陷害。

但心碎、千萬個不相信兒子會變壞的爸媽,挽回不了獨子被聲押獲准的命運。檢警依據相關被害人指認,懷疑陳銳另與其他校園組頭、幫派老大涉及多件暴力案件,且有十餘名共犯未到案,近日將有第二波偵查行動,案情持續擴大。

專案小組指出,偵訊時,陳銳態度謙和,與他在外逞兇鬥狠模樣判若兩人;檢警訊問他加入幫派原因、涉及暴力討債情節,他辯稱「我沒有加入幫派」,也不知天龍堂組織分工與成員身分。

檢警訊問陳銳是否認識東湖會會長陳弘昇等人,他供稱「有聽過這些人,但和他們不熟」,也不清楚陳有無開設震達資訊公司。檢警依據指證和監聽譯文,認為陳銳供詞避重就輕,研判他意圖包庇其他共犯並規避刑責而聲請羈押。

兒子被羈押,陳凱倫和黃莉屏是痛心無助的父母,「有些報導與我所知有出入,媒體這樣報導孩子,我好心痛…」黃莉屏邊說邊哭,陳凱倫也希望給「傻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可以很快走下去,「我們會陪他一起走。」

陳凱倫表示陳銳一直是善良天真的好孩子,約七個月前他和妻子黃莉屏開始覺得不對,因為陳銳放棄參加學校的期末考。另外,陳銳也帶過「壞」朋友到家裡,這些都讓黃莉屏決定帶兒子到大連讀國際學校,免得誤入歧途。

不過陳銳抗拒在大連的生活,天天打電話給陳凱倫,要求讓他回台灣,他一定會學好,在兒子連串保證下,陳凱倫心軟,才讓妻子帶他回台灣。

去年底陳銳傳過簡訊給陳凱倫:「爸,我今天沒回家,是因為有事在解決,我會給你們交代。對不起,這幾個月來帶給你們太多麻煩。」陳凱倫擔心他有委屈,希望司法還他公道。

陳凱倫一直忙於工作,過去拿金鐘獎那夜,兒子曾對他說:「爸,做你的兒子,好大的壓力。」他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兒子的情緒,因為陳銳這樣曝光在媒體下,將來這人生路要怎麼走下去?
 
*陳凱倫聲淚俱下談兒子:我想他有委屈 
【聯合報╱記者王雅蘭/即時報導】 2010.01.24 09:53 pm 

陳凱倫昨天在市議員歐陽龍、律師李永然陪同下開記者會,他聲淚俱下表示,不怕面對媒體和社會,身為一個父親,最擔心的就是兒子現在的情緒,「我想他有一些委屈,不甘心扛下一些事情。」陳凱倫希望盡快查楚孩子是不是被陷害,讓司法還他公道,也希望各界給孩子一個機會。

這,俺想,做父母的最應該檢討吧!檢警沒事不會找陳銳的麻煩,陳凱倫是公眾人物,檢警不會空穴來風。到這地頭,做父母的不檢討自己,尤其陳凱倫做慈濟大愛主持人,理當宣揚佛法,到這節骨眼,自己仍在迷途。

慣子如殺子,寵孩子等於戕害孩子。

小肉球看到電視記者會上,竟然連兒子理個光頭都要疼惜,口口聲聲兒子受委屈,又說朋友帶壞。別人的孩子不是孩子嗎?

這種不符合佛教教理的私心。按照佛教,一視同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陳凱倫夫婦應該向受其子欺凌的父母和子女道歉(照案情極可能如此,檢警不會無故找陳家麻煩),這才符合慈濟大愛精神。

感覺上,陳銳有點像《俠客行》裡的石中玉!

打出生,已慣成這樣所以出事。出了事,還在記者會上慣下去,實在太不智了。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情日記
自訂分類:雜記
迴響(12) :
12樓.
2010/03/27 11:41
感想

真正的慈濟,我的認為是把自己家庭先顧好.

不要出很大的狀況.導致社會群眾問題.

至於公益事情,

家庭的事情閒於下再去做.

但是,

我發現很多的慈濟人都是這種模式,

自己家庭不顧,老公病危,自己卻到廟宇去幫人量血壓.

自己家庭垃圾不處理,隨便放到鄰居家門口要鄰居幫她處理.

自己卻跑去忙自己的私事,還推給慈濟(根本在騙人)

總覺得,根本是拿慈濟當作逃避自己家庭問題.

等到出了社會問題,

還怪別人不夠正義.

慈濟裡面這種人太多了.

不懂反省自己,卻很會去怪別人一大堆.

很受不了這種慈濟人.

陳凱倫很慘呢,看新聞挖挖哇,說他因陳銳事丟了工作。

倒不是要他一定要把家庭先顧好,而是他在陳銳出事後的表現不佳。

他那場記者會是極大的敗筆,據說有高人指點,卻指點錯誤,造成他與社會認知的超大差距。

人哪能無過,哪能保證子女成龍成鳳,陳銳出事,並不表示他做慈濟人做的不好。

問題出在兒子已經犯法,他卻不承認兒子犯法,口口聲聲兒子善良,被人帶壞。

陳銳是帶頭的,替竹聯幫吸收很多人呢。

他越這樣,與社會觀感的差距越大,極度不利於他一向從事的公益工作。

小肉球2010/03/28 07:06回覆
11樓. Luke-Skywalker
2010/01/30 18:55
曾曠課200多節這不就是警訊嗎?
這孩子犯的是公訴罪也曾有能補救的機會
現在的警方辦案都是放線佈網
等到證據齊備、時機成熟時自然就會收網抓人
曾曠課200多節這不就是警訊嗎?
經常性曠課超過數週
應知道事情不怎麼單純了
在年輕時一步踏錯就會影響一生
屆時「已回首成百年身」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

陳凱倫早就知道陳銳已發生行為偏差了,所以才把陳銳送到大連去讀國際學校,但又熬不過陳銳天天越洋電話苦求讓他回台灣,就讀內湖高中,又熬不過陳銳讓他轉學到強恕中學。

根據強恕校方,陳銳在強恕的一學期560節課中則曠課高達266節,校方必寄曠課通知給家長,不知道為什麼陳凱倫夫婦不正視陳銳已變成問題少年的問題。

俺在本欄說過,俺覺得陳銳很像《俠客行》裡的石中玉,石中玉被父母寵壞,聰明伶俐,言辭便給,尤其最懂得怎麼支配父母的愛寵。

陳銳也聰明伶俐,也言辭便給,小小年紀懂得見人說人話,警察都說他有禮貌,但是在校園討債、做簽賭時肯定很沒有禮貌。

這孩子恐怕沒學到如何待人以誠,只學到如何操縱環境條件,小小年紀已失琿璞之心,這是俺比較擔心的地方。

小肉球2010/01/31 06:13回覆

10樓. 阿里88
2010/01/29 16:26
教育!!
我爸有個朋友  沒有工作  生活卻十分奢華
二三十年來靠騙吃騙喝弄了不少錢
但也全部花光  還欠下一屁股債 外加聲名狼藉
奇的是~父母仍然挺他
父母哪有錢給他  還不是去向親人要求幫忙
那怕兄弟姊妹已經很反感了也一樣

眾人眼中只會講大話的騙子無賴 在他父母的心中
仍是乖小孩  (即使已經五十幾歲了)
如果不是從小到大  不停寵他 也不會搞到現在這樣



溺愛其實是出於私心,並不真正為孩子好,而是一種扭曲,每多溺愛一分則多剝奪孩子人格健全成長一分。

你說的那對父母,到孩子已五十多歲,仍如此溺愛他,是因為他們與那孩子的關係已陷於五十多年的窠臼,除了溺愛之外還加上五十多年的「習慣模式」,親子都無法跳脫了。

小肉球2010/01/30 17:59回覆
9樓. 精衛填海
2010/01/27 12:50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孟子》。儒家的仁愛在於要有人溺己溺精神。佛家強調的眾生平等,比儒家更進一步。

大部份人都是凡夫俗子,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真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很難的。

不過對小孩確實不能過分溺愛,那真的是害了他。可是每位父母要做到不溺愛小孩的沒幾個,多多少少有點。

那個當然,既然把孩子生出到這個世間,不愛自己的孩子的父母是違反自然定律的父母。

但是孩子生了,養了,還必須去教化。

孩子能否社會化(socialization),父母須付絕對責任,學校是父母的委託人,所以才有家長會嘛,凡事要家長簽名嘛。

孩子作奸犯科,表示孩子反社會(anti-social),他或她的行為已破壞社會的和諧,他或她的自由已損害到別人的自由,她或她的人格已演變成社會的問題。

那麼,做父母的,就應該檢討自己的教養方式。

俺很奇怪一點:陳家並非富裕,陳銳周身名牌(高中生一週進帳四五萬元),上下學包計程車代步,做父母的怎麼不問他錢從哪裡來?

另一點:後續新聞云,同夥供出陳銳進入黑幫做校園簽賭和討債小組頭,曾黑吃黑吃掉四十萬台幣債款,被上頭發現,陳凱倫出面以廿萬擺平。但記者會上,陳凱倫說他不知道兒子在校園胡來,做慈濟大愛主持人卻說謊作出妄語了嗎?

http://video.chinatimes.com/video-cate-cnt.aspx?cid=4&nid=25580
藝人陳凱倫兒子陳銳涉入的校園黑幫案件,連日來引起社會關注。陳銳因為涉及暴力討債,被收押之後,26日首度現身,陳凱倫原本對外界表示,不知道兒子深入校園吸收幫派份子,但是警方了解之後,陳凱倫疑似曾經出面替陳銳擺平黑吃黑的40萬,顯然早已知道獨生子涉入暴力討債,卻有所隱瞞。

小肉球2010/01/28 06:11回覆
8樓. 路人甲
2010/01/26 19:56
123

陳凱倫夫婦應該向受其子欺凌的父母和子女道歉

這句話說得好!!!

是啊,小肉球剛剛看到陳銳被檢警抓起來的新聞時,就想到他父親陳凱倫必會開記者會,俺當時就想到陳凱倫開記者會應著重在公益形象的損失控制(damage control)。

如何停損:

一,鄭重向校園同學和同學父母道歉。

二,承認兒子錯誤,感謝檢警辛勞,但留下疑問空間(如:我不敢想像陳銳會這樣做,我要好好問問他,我要好好明白來龍去脈...)

三,適度表示疼愛兒子,社會公眾非常明白自己的小孩子出軌,做父母的會如何痛苦,這種痛苦的表達在以上前提下是絕對可以取得社會共鳴的。

可是俺看到他們夫婦的記者會,心想:糟了!

小肉球2010/01/28 05:55回覆

7樓. 愛麗絲維維 - 維伊
2010/01/26 18:04
沒錯
我在看新聞畫面時想法跟妳一樣!
小肉球覺得陳凱倫開記者會前沒好好去想一想,沒去找范可欽這樣的形象大師去談一談,以致開了記者會還不如不開記者會。 小肉球2010/01/28 05:47回覆
6樓.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
2010/01/26 11:38
“半部《論語》治天下”半部治家

治家難度同治天下,
媽媽偉大,
因母儀天下也.
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theory/2007-01/27/content_5659957.htm

大商之道—— 半部論語治天下(2009-12-25 15:57:22)
陶朱商經石中玉,
鬼谷兵法璧有瑕。
大商之道何處尋?
半部論語治天下!

范蠡既能治國用兵,又能齊家保身,是先秦時期罕見的智士,史書概括其平生“與時逐而不責于人”。

    從漢武帝獨尊儒術、抵制商人開始,我國長達兩千餘年的封建傳統中,均以“士(這裡的士,不是廣泛的知識份子,而是儒家知識份子)、農、工、商”為列,士為首,商為末,即使在商業發達的宋朝,尚有商人穿鞋必須著一黑一白之劣規,故范蠡一生雖有輝煌業績,卻在以後的歷史長河中無緣與歷史名人共同載入史冊(除史記外)。但在司馬遷的記載中,我們至少可以看出,在漢初以前,人們對商人並沒有這麼歧視,所以他能被記載到《史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9d0ae0100ge6v.html

趙普讀半部論語,就能輔佐宋太祖治天下,是因為他讀論語讀到了心裡。

其實用不著半部論語。

一,《金剛經》云「四句偈等」,有人持經文中的四句,即已了悟見佛。

二,《老殘遊記》的逸雲將四句減為兩句,因六祖慧能持經中兩句即開悟見佛(因無所住,而生其心)。

三,其實兩句都用不著。某高僧雲遊入山,見一山居老嫗周身散發佛光,高僧驚為天人,向老嫗問道,老嫗答說我一字不識,平生只知唸佛號,亦不甚解佛號之深義,唯只知勤唸佛號唸到一心不亂、淨念相繼。

嘻嘻,第三點是淨土宗很愛講的故事。

小肉球2010/01/28 05:32回覆
5樓. Coco
2010/01/26 01:15
力不從心

我想, 妳們大概還沒有小孩,

要不,就是很有福氣的有一個乖小孩,

沒有正常的父母想要自己的小孩變這樣,

真的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

不是好爸媽就一定有好小孩,

也不是壞爸媽就沒有好小孩.

這是很無奈的一件事

小肉球領養兩個小孩,一個是過世五姐的獨生女,被慣壞,母親病逝,父親續弦,又被冷落壞,以致行為發生偏差,俺家族不管她,俺接收。另一是寄養在俺這裡的,母逝父犯法坐牢。一個11歲,另個16歲。

親愛的Coco,愛不是慣咧!小肉球和他們兩個小東西糾纏過,真要命咧!

小燕會欺負凱凱,氣死俺,凱凱偷過東西,逃過家,哎喲喂.....雨夜,像找走失的狗狗一樣,俺拼命去找咧,找回來,先餵飽洗好澡,讓他睡,睡醒再講道理!嘻嘻,小肉球戰勝!

俺和孩子們講道理。這,與對待流浪狗是一樣的,讓他們的內心小宇宙連結到外在大宇宙,把被世人破壞掉的連結接續起來,讓他們看自己看人世恢復條理秩序。

規律最重要,說一是一,說二是二,世界並不圍繞自己而旋轉。

以陳銳為例,行為已出偏差,造成社會問題,不能再嬌寵下去。

小肉球2010/01/26 06:55回覆
4樓. Apple *
2010/01/25 21:48
家不齊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家不齊, 回家去!

Apple

小肉球要說的是:

佛法無他,必須了悟無我無常。陳凱倫曾負債六千萬台幣,辛苦工作,依附慈濟取得某種形象,以及代言,俺不認同的是兒子闖禍後仍然包庇。

開記者會,說兒子受委屈,疼惜他必須被理光頭,兒子善良被別人帶壞。

想想什麼叫做討債集團吧,討債集團的作業程序和手法是什麼吧。在高中校園裡,或校園外,什麼叫做討債吧。一週進帳四五萬,包計程車上學,又不是在美國,怎麼會不知道,哪來的錢。

真怪了!又愛,又忽視,這叫做什麼呀。出事,還這樣!

小肉球2010/01/26 09:47回覆

3樓. JamieChao
2010/01/25 21:19
己身做起
有時常想,很多人忙著在外做"功德",但是卻沒有先把自己的家裡管好,讓家裡出亂子,或亂子出外擾人,有點本末倒置。

佛家重視

出了事,還這樣,真是一對糊塗父母。

小肉球2010/01/26 09:50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