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箋寄情(五)武陵春曉
這時節,沿中橫宜蘭支線循蘭陽溪谷上行,經過南山部落,可以看見台地上播種的高冷蔬菜正要長出新葉。
大地是畫布,菜農是畫師,他們用腳印在田壟間畫出漂亮的線條,看了這景像,馬 亞心中只祈求「風調雨順」好讓這些蔬菜水果能快快長大吧!
輕風搖搖、翠柳依依的武陵農場春意甚濃,從七家灣溪吹來的風裡帶著甜甜的香味,混著各種花卉的氣息,櫻花、桃花、杜鵑、海芋、桂花、金盞花、櫻草花、紫藤花,這是一種春天的味道。
站在開滿白色梨花和淡紅色蘋果花的樹下,忍不住想起泰戈爾的詩:
“ How far are you from me, O Fruit? ” 你離我有多遠,哦~果實?
“ I am hidden in your heart, O Flower.” 我就藏在你的心裡,哦~花兒
多美的詩句,‥‥
賞花的季節沒有果!
結實的季節沒有花!
但梨山上的小販正以冬藏的碩大雪梨和有機蜜蘋果向遊客招手,看著這些多汁清甜的水果,讓人好想大大咬一口。
嘴吃去年的果!
眼看今春的花!
讓花與果浪漫的相遇,這種感覺十分有趣。
真沒想到就連櫻花謝了,結出小小的櫻花籽,都被醃成了「櫻花果」啦!
武陵農場的高冷蔬菜、溫帶水果和茶葉都是有名的物產,老兵農場種的青蔥傳承了「黃埔精神」,用它來做蔥油餅、蔥爆肉絲,辛香夠勁,嚐得出「親愛精誠、團結合結、奮鬥犧牲」的味道。
縱使武陵青蔥開花,也像條鐵肩漢子,不同於蘭陽溪畔三星蔥的清白鮮甜,柔媚多姿是個小家娘子。
因「櫻花鉤吻鮭」而聲名大噪的「七家灣溪」水質清澈,水色澄麗,是台灣中部大甲溪上游最出名的一條溪。
「濯纓亭」位於七家灣溪與有勝溪的匯流處,是一座茅草頂的小亭子,留有書畫前輩高逸鴻的題名,並有一方石刻記載著「濯纓亭」命名的由來:
「凜於榮民一生戎馬,爾今爾後,將洗滌征袍,解甲歸田,故題書濯纓亭」。
站在「濯纓亭」上吹風,感覺特別好,像是走進了大斧劈皴的圖畫中。
文人雅士允文弄墨為此地留下「武陵勝境」的藝術沈思
退伍榮民披荊斬棘為此地種出「豐盈飽滿」的蔬菜水果
遙想當年這一群群「武陵人」來此闢建海島上的「桃花源」,從血灑疆埸到胼手耕作,從輾轉流亡到安居樂業,就像數千年前在七家灣溪畔的先民一般,生活在這片好山好水之間。
藝術大師說:「一幅好山水畫,要可以觀、可以遊、可以居」,武陵農場的山與水正符合藝術家們的要求是「可以觀、可以遊、可以居」的好地方。
生活在武陵農場的人,正在為七家灣遺址的塵土再敷一層台灣山地居民的歷史新頁。
春天到武陵農場看花,清晨馬 亞推開窗,聽見梨花、蘋果花在山坡上大合唱:
武陵人,你在哪裡?‥‥‥
武陵人,你在哪裡?‥‥‥
我在你的心裡!‥‥‥
我在你的心裡!‥‥‥
我在你的心裡!‥‥‥
快跟馬 亞到武陵農場看花吧!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