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日劇‧心得] Dr. 倫太郎第1集──不要努力
2015/05/05 22:42
瀏覽8,058
迴響1
推薦17
引用0

前年底因為看了『半澤直樹』和『王牌大律師』的關係,一口氣掉進堺雅人的坑無法自拔,但當時中毒頗深,每天一有空就卯起勁來補堺桑的戲,雖然想著要寫心得,卻總是拖到下一部都已經看完了還沒動筆。

就這樣一拖再拖,拖到我對堺桑的感覺都已經淡了,也就沒有再回頭補了。這讓我對堺桑一直懷有一股歉疚,想著總該為他寫一篇文章,好在這季日劇他終於重出江湖,可以有這個機會彌補一下。

不過這季日劇想追的太多,第一集沒有即時看,看網路上的堺飯討論,似乎不少人認為,它雖然畫面拍得很精緻,每一幕都美得像電影,但節奏緩慢,比起劇情,畫面更吸引人。

因此,老實說在看戲前,我並沒有抱著太大期待。

事實上,在看前半段的時候,我對它的評價都有點微妙。所謂微妙,指的是有些橋段拍得頗誇張,比如倫太郎阻止女OL跳樓的橋段,警察居然就這樣讓他闖進去了,頂樓上負責勸說的小警察,見倫太郎跟著越過圍欄,也沒有什麼阻止的動作,感覺有些脫離現實。

但是堺桑整個人所散發出的溫柔氣息,以及這部戲的精神治療主題,又很吸引我,讓我忍不住繼續往下看。看著看著,劇情逐漸穩健,我也就越來越投入劇情。到片尾畫面出現的時候,我已經愛上了這部戲。

導演的拍攝手法很棒,除了畫面美、構圖佳之外,整部戲節奏緊湊,幾個畫面就把登場人物的個性和關係介紹完畢,伏筆也處理得恰到好處,既不會太佔篇幅,也能適度勾起觀眾的興趣,是我近期看過的幾部戲中,最不拖泥帶水的。

這部戲的伏筆,算一算有:

1.倫太郎在醫院裡可能會面對的派系鬥爭(特別是與意見相左的宮川教授。小日向文世飾演的理事長看起來也是老狐狸)。

2.讓倫太郎一見鐘情的藝妓「夢乃」與母親的糾葛,以及她可能患有的精神病。

3.暗戀倫太郎的青梅竹馬兼同事(吉瀨美智子飾),與倫太郎、夢乃之間的三角關係。

而最核心的人物倫太郎,本身也擁有悲傷的過去。

他的母親究竟是怎麼死的?為什麼會讓他悲痛到曾經想要自殺?

倫太郎在劇尾的獨白,似乎預示他的精神狀況即將失衡、崩壞,這部分也令人好奇。

三、四條想來會貫串全劇的主線,及第一集所要集中描述的支線(解救自殺未遂的女OL),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卻發展得很自然,不會給人天外飛來一筆的突兀感,也沒有結構因此變得鬆散的問題,令人眼前一亮。

只是也因為伏線的劇情以沉重居多,主角倫太郎本人也彷彿站在懸崖上,看起來像救人濟世的菩薩,其實本身搖搖欲墜(他有時會讓我想起『大奧』裡的有功),因此雖然第一個事件解決得精彩,卻很難令人打從心底暢快,伏線裡潛藏的陰影,仍令人感到不安。

如果能走主角威能的戲,以解決單集的事件為主,走向單純一點,或許感動會比較純粹吧。

但也就難以貼近現實了。

這部戲有趣的地方,在於揭露出「精神醫師也是一個人」,也有七情六欲。即使能夠一眼看穿他人的精神問題,對症下藥給予適切治療,也需要另一個精神醫師來排解累積的心理壓力,也有自己過不了的內心關卡。

而倫太郎之所以會當上一個精神醫師,很有可能就是受他的母親之死影響。這部分多少有點變成老梗的危險,就看編導的功力是否足以掌控了。

在日劇版上看到的許多心得文,都是相關科系出身的網友所寫,內容非常專業,也補足了我不少知識。我自己雖然沒有這方面的學理背景,卻對精神分析一直很有興趣,更正確地說,是對「研究人」很有興趣。

像是之前有一本書,教人透過肢體語言觀察對方的心理狀態,我就興致盎然地買來看了。雖然看完不久就忘光,日常生活很難拿來實踐,依然樂此不疲。

因此看這部戲的另一個好處是,能夠從倫太郎的診療中,找到更多與人相處時的訣竅。

倫太郎說,這社會上的每個人,無論是窮是富,看起來是否健康,都或多或少有著心理問題。這並不是說每個人都「病了」,而是各人有各人的「心的個性」,只要設法貼近這些獨立的「個性」,與之產生共鳴,就能將有如一盤散沙的心,好好地統整起來。

也就是說,即使自己面對的不是一個精神病患,只是家人或朋友,也能用倫太郎的方法,適度地紓解他們鬱悶的情緒。

生活上一定常會遇到親友訴苦的狀況,無論是因為工作上的壓力,還是感情上的糾葛,如何處理,總是令人傷透腦筋,就怕一個說錯話,就會弄巧成拙,搞得他們情緒更低落,甚至破壞彼此的感情。

就政要的那次諮商來看,我覺得倫太郎的作法,就算套到日常生活中,也很好用。

──首先要貼近對方的心,產生共鳴。

戲中,政要(新聞發言人)沮喪地說:「我已經再也撐不下去了,好想辭職...」

倫太郎用充滿感情的眼神看著他,柔聲說:「池先生,你真的非常努力了。」

這一段對話給我的感覺是:不要急著否定或勸阻對方,而是先肯定他的努力,讓他覺得自己被理解、接受了。

──把對方追求的東西,不著痕跡地交給他,時機也很重要。

政要聽了倫太郎的話,大哭起來,倫太郎抽了衛生紙給他,接著說:「你已經努力到不能再努力的程度了,還是辭職吧。」

政要聞言惱羞成怒,大吼:「我要是做得到的話,還需要這麼痛苦嗎?」

倫太郎直點頭說:「確實是這樣呢。」

這一段給我的感覺是:對方在情緒沮喪的情況下所說的話,往往只是賭氣,其實並不真的想做。這也是人的一種矛盾心理,雖然覺得難受,但又有某些部分是割捨不下的,因此抱怨或訴苦,其實只是希望得到對方的支持,以博得心安,說服自己繼續堅持下去而已。

因此,對方說出賭氣的話時,與其開始勸他「你不可以辭職啊,你辭職了會...」,倒不如順著話頭說:「既然這麼痛苦,還是辭了比較好吧。」藉此引出他的真心話。而在對方發怒的時候,不被他激怒:「辭職不是你自己說要的嗎?不然你想怎樣嘛!」而是肯定他、理解他,才能讓他內心的鬱悶,得到一定的紓解。

畢竟人訴苦時,很少真的是希望對方給建議,好讓狀況獲得改善,大多都只是希望有人能聽聽自己的辛苦,讚嘆佩服一下自己的付出,給予一些理解與安慰罷了。

──這時,絕不可以避開對方的視線。根據情況,即使同為男性,也要溫柔地握住對方的手。

政要在倫太郎的安慰下,情緒滿到極點,叫了一聲「醫生!」就要撲上前擁抱他。

但倫太郎在那之前,已經巧妙地起身避開,轉而坐到他旁邊,打開保溫水壺,倒了一杯熱騰騰的茶給他。

這樣一來,對方的情緒就不會失控,反而能夠適度地冷靜下來。

這一段給我最大的感觸是,「共鳴」真的很重要。

試想,當你高高興興地和一個人分享你的快樂,對方卻無法理解這種事有什麼好開心的;當你難過地向一個人傾訴你的挫折,對方卻認為這點小事何必大驚小怪,甚至給你一些有的沒的建議,懷疑是你不夠努力、不夠堅強、是你自己的問題,「傾訴」不但不能排解壓力,反而會造成內心更大的負擔。

最後,很可能乾脆大小事都積在心裡,沒病也悶出病來了。

有時,我們只是單純地希望有個人能拍拍自己的手,堅定地看著自己的眼睛,說:「我知道你已經很努力了,就是因為太努力,你才會這麼痛苦。所以不要再努力了。」

有時,我們只是希望有個人能微笑著對自己說:

「要一起喝杯茶嗎?」

「只要你想傾訴,我隨時都在這裡,這扇門隨時都為你開著。」

只要想到有個人在背後支持著自己,全然接受自己的一切,即便現實中還是充滿各種考驗,似乎也能產生勇氣去面對了。

自殺未遂的女OL,說她已經感覺不到痛了,因此,她在手腕畫下一道又一道的傷痕。

那不是因為她已經失去痛覺,而是因為內心的痛楚更深、更大,使她忽略了肉體上的痛苦。

我很喜歡倫太郎要她緊緊握住冰塊,讓她用體溫將冰塊融化那一段。

冰塊握在手上,是一種刺入心肺的痛,只有一塊或許還好,但若是一塊又一塊地加上去,那痛苦想必令人難以忍受。

但是,冰塊總有融化的一天,當它化為水從指縫滲下,痛楚也會漸漸消失、淡去。

時間會治癒一切傷痛,直到能夠笑著把它當成玩笑話來說為止。

只是,要融化冰塊,需要溫暖的體溫。

也不能讓冰塊累積到變成冰山那樣千年不化的程度。

因此女OL能即時遇見倫太郎,真的是太好了。

我暗自期許,自己也能成為像倫太郎那樣,融化他人冰塊的人。

倫太郎的主張「不要努力」,就顯眼地寫在他的著作和訪談封面上頭。

我想,這絕不是要大家都當一個懶散的人。而是現代人之所以過得不快樂,滿心憂鬱,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往往是因為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了。

想要比別人賺更多的錢、想要比別人過得更好、想要讓自己變得比別人更優秀、想要成為一個更好的人...大大小小的原因,讓人一直在努力。小時候努力拿到好成績、出社會了努力找到好工作、之後要找到好伴侶、生個有出息的好孩子...

大家不是不努力,而是太努力了。勉強自己太多,最後往往因為結果不如意,而變得鬱鬱寡歡。

只是,要放下這些好勝心、自尊心,或者說得正面一點,上進心,又談何容易呢。

或許自己很難做到,但我想,當我安慰別人的時候,我會試著別說:「加油喔!一起努力!」

而是說:「我知道你很努力了。我會一直支持你,當你的啦啦隊!

[其他碎碎念]

1. 第一次看搞笑團體「針千本」的近藤春菜演戲,演得真好,完全感覺不出來是戲劇新手,難怪會被堺桑豎起大姆指稱讚。這次她會演出,據說也是堺桑欽點的。事實證明,她的可塑性真的很高,很期待她未來在戲劇上的發展。

2. 小日向文世因為長相的關係,演老奸巨滑的角色,乍看還是有點違和感。不過他跟堺桑這兩個「微笑大師」的對手戲,還蠻令人期待的。

3. 吉瀨美智子和內田有紀這兩個美女,目前看來都還是花瓶階級,希望之後角色能有更多發揮空間。

4. 蒼井優論長相不夠美豔,演萬人迷的花魁好像少了一點什麼,但是她的演技還是那麼出色,將夢乃的悲傷、狂氣、傲氣與嫵媚,演得活靈活現,存在感十足。當她哭起來的時候,光是糾結的眉梢與哀怨的眼波,就動人心弦,令人忍不住跟著鼻酸。難怪倫太郎會一眼就被她吸引。

5. 以前在『木更津貓眼』戲份不輕的酒井若菜(演斑比的女朋友),之後星途一直不順,直到最近才漸漸有些發展。戲中她演倫太郎的妹妹,只出現了短短一幕。其實我一直都蠻喜歡她的,希望她在後幾集能有更多戲份。

6. 最後就是高畑純子了,雖然之前不是沒看她演過壞女人,但像這樣壞到骨子裡的還真是頭一次看到,有一種另類的眼前一亮的感受。

 

總之,期待下一集!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影視戲劇
自訂分類:觀劇心得感想
迴響(1) :
1樓. 寧靜姐
2015/05/06 18:44

我3集都看完了,算喜歡這劇,因為它是精神科醫生的劇本,隱含許多現代人的迷失。

第一集不是,不要努力,而是不要努力過頭了。

我們周邊不是有許多拼命三郎,非常認真,事事求完美的人,這種人,結果反而得罪ㄧ些只有五分努力的人而受排擠

我覺得我自己就是努力過頭的人,頗有共鳴的。

喔喔~我二三集都還找不到時間看呢!這季想追的劇太多了~

"不要努力"只是一個有衝擊性的標語,意思其實就如您所說的那樣,是不要給自己太多壓力了。

其實我也是那樣的人,所以看這部超有共鳴的。

lyo2015/05/07 18:40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