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看了<關渡宮的財神爺這樣說>,憶起有一本中研院的田野調查《西河的社會變遷》,想把書送出去,說不定會有另一篇奇談,書沒送成,翻一翻覺得有些內容頗堪回味,所以摘錄部份內容給大家參考50年前的西河(關渡),您若有機會走訪關渡,除了看風景拜拜,撫今思昔也是不錯的。下列過去的事都已經改變或不存在了,就稱之消逝的年代。
1. 西河地方原是平埔族Katagalan的聚居地,漢人在西河村從事墾殖為時甚早,大約在康雍年間已小有規模,直到道光四年(1824)黃姓居民獻地重建媽祖宮,才真正表示西河村已有漢人聚居從事農墾。居民祖籍大部分是泉州人,小部分是漳州人。
2. 消失的行業:
a. 撈煤炭。基隆河上游山區開採煤礦,下雨後煤屑被沖刷到河床,居民划木船撈煤屑,每條船可載到三、四千斤,運回西河或淡水附近出售,光復幾年後採礦遞減,撈煤逐漸消失了。
b. 養鴨。副業,養鴨不是供應鴨肉而是鴨蛋,因餵食一些捕撈的小魚小蝦或貝類,故鴨蛋蛋黃是紅色的,價格高,受歡迎。民50年後河水漸受工業廢水汙染,且民52年淡水河口拓寬施工,養鴨難以為繼,很多人家趁機把鴨子賣掉了。
3. 漁業,漁撈區域為淡水河水域稱"小海",船小不能出海。一船兩個人,若非同家人,所得四六分。落潮時出海(淡水河口),漲潮時回航。海域捕撈的船多時,有"過排"的共識以維持秩序,即所有船隻分成左右兩隊,撒網交互前進,收網後再回頭,重複交叉前進。漁獲種類很多,主要的收穫是鰻苗、蛤苗與烏魚苗,佔收入90%。
4. 招贅婚流行,幾乎每家都可以找出招贅的例子,因此也幾乎每家都有兩姓以上的神祉牌位供奉。漢人一般習俗,不同姓氏的公媽牌不能並列,但西河並不如此,都放一齊,不隔開也無上下桌之分(只有一個例外)。
5. 社會性的志願社群:
a. 換帖兄弟會。早期很少,光復初期較多,後來又不流行了。因西河是移民社會,換帖會替代了部分傳統的宗族功能。
b. 父母會。性質與換帖會相似,只是功能範圍窄一點,主要目的為父母去世時安排喪事。
c. 文館。娛樂性團體,分兩派,一派叫和樂社,以演歌仔戲為主;一派叫新安社,又稱古亭會,以南管為主。後來都被電視打敗了。
6. 日據時期的地域範圍,塭底(山仔后)、渡船頭、中北街(干豆)、店仔尾等四個聚落。另有土地公埔(浸米埕)、油車內(土壠間)及店仔口三個小地名。民52年拓寬工程將塭底、渡船頭及三將軍角的居民遷移到新村。
7. 馬祖宮具有261年長遠的歷史,初期只是一個茅屋小廟,後來雖屢次重修改建為大廟,直到民42年以前還是由魏錦同一人管理,42年由陳瑞堂為主持人後,才具有群體的形式。
相傳媽祖廟原先是由一個林姓和尚,私奉媽祖金身渡台,駐錫西河而後建廟於靈山,該和尚等媽祖廟一切就緒之後,沒多就又回唐山,廟務交由他的一個魏姓徒弟主持。
日據時,有一次得知某一竊盜與西河廟有關,並於廟裡搜出許多槍械,日本人一氣之下,殺了幾個地方頭人後放火燒廟,媽祖廟當然也在被焚之列,沒有多久由北投區長領頭重建。
山神福德洞,有一則傳說,在早期該廟僧尼最困苦無以為生時,曾經有米流出。原是個小山洞,日據時期為了防空鑿大,現在闢為山神祠,供奉有山神一尊、土地公三尊。
8. 平時到玉女宮的信徒,向玉女乞求香灰及敬茶的很多,特別是求賜敬茶的佔絕大多數,據說玉女娘的敬茶很靈,轟傳一時,曾經驚動警察採取化驗敬茶的行動。....除了乞求爐丹與敬茶外,還有解厄的儀式。
9. 西河的有應公廟共有三個:一在中北街與基督書院之間的山腰上,一在集會所旁邊,另一個在西河火車站隧道的北方緊鄰馬路旁。
10. 民59年,西河人口總數2908,出生率29.9℅,死亡率6.57℅。(北投戶政所)
<說明>《西河的社會變遷》文崇一、許嘉明等 64年6月 中研院民族所。
1.書中村名及人名均是杜撰,"西河"就是關渡。2.摘要不是完整論述,可能斷章取義。
- 3樓. 花鼠妹2025/09/27 20:29
原來舊時的關渡竟然這麼有趣.
隨著時代的變遷,一些事物也消逝在時光的長河裡。
感謝分享
民國60年之後開始出超,經濟慢慢起來,純樸的日子也逐漸消失了。謝謝回應 米若絲 於 2025/09/28 05:21回覆 - 2樓. 旭日初昇 暫 離2025/09/26 11:28
感謝米兄的摘錄分享,
此文可作為50年前的西河(關渡),消逝的年代的見證與回味。
以前的田野調查報告雖已過時,但有些內容可當成歷史文獻來參考,例如,從招贅婚普遍可見,關渡的人口有濃厚的平埔族血統。而當時有三個有應公廟,則顯示當地有不少的無名屍骨,怎麼造成的 ?
謝謝回應 米若絲 於 2025/09/26 12:10回覆 - 1樓. 阿丙0.62025/09/26 09:37謝謝米若絲大哥分享 消逝的年代
時光流失總難免,人文化成可得舊夢重溫,
米若絲大哥文筆佳,讀來輕鬆卻很有收獲,
其中,關於3.漁業的落潮出海、漲潮回航,
想起商人的低買高賣,股市也似潮落潮起,
另外宗教與政治的難分難捨,也印象深刻。
阿丙兄的肯定,感謝啦 ! 米若絲 於 2025/09/26 12:00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