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不太想談女人男人、愛情與事業這類問題,
因為學問太大,不是我能了的..........
但為了瑪麗亞卡拉絲,今天得花點腦筋去好好想一想。
這幾天,持續閱讀她的傳記,因為想寫一點關於她的故事;
不過,這位20世紀最偉大,也最有爭議的女高音,一生充滿了傳奇,精彩的故事,也充滿了矛盾與掙扎.......
就像希臘神話,她註定要演一齣淒美的大悲劇!
有誰能用短短的幾千字,講述她的人生呢?
在此願意用一些小故事,一點一點的、分別跟大家分享,
這是對她的敬愛,也是讀她的傳記的“收穫”與“無比的樂趣”。
無庸置疑,她是一個天才,也是一個用功努力的天才。
瑪麗亞卡拉絲的故事,必須從她的母親說起........
如果不是有母親嚴厲的鞭策,
她只會是芸芸眾生中另一個瑪麗亞,而不會是“瑪麗亞卡拉絲”!
但,若不是她母親的堅持、固執和自私,
她的悲劇人生,或有極大不同的可能........
瑪麗亞未誕生前,母親麗莎曾有過一個兒子衛斯理,
很遺憾在三歲時,因感染傷寒不幸夭折,
母親傷心欲絕之餘,不斷祈禱上蒼再給她一個兒子,
那時他們剛剛移民到了紐約,不久年輕的媽媽果真有了身孕......
不過,夫妻倆完全沒有想到,生下的會是個女兒,
他們將瑪麗亞當作兒子一樣的期待著,
所有嬰兒用品都是給男孩準備的,手織的小衣服都是藍色的.......
1923年12月2日,她父母期待的兒子落空了,
她是一個12磅半的巨嬰,麗莎手織的衣服,即使是粉紅色她也穿不下......
她母親的第一個動作是別過臉,望著窗外的暴風雪,說:“把她帶走!”
四天後,母親終於肯見她了,也終於屈服在她黑色的大眼睛下。
不過後來,她們母女間的關係一直都非常的緊張,
而她們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似乎也永遠難以化解......
這就是卡拉絲與生俱來的悲劇吧?瑪麗亞的天賦遺傳來自外祖父彼卓上校,他一生戎馬,
在巴爾幹戰爭時,以“唱歌的司令官”聞名;
他隨時隨地都在唱歌,不唱時也會哼歌,有人說他連打架時也唱歌。
上校從未聽過一齣完整的威爾第的“弄臣”,只聽過其中的詠嘆調“這個或那個?”,
那是他最喜歡的曲子,他聽過就學會了,
有一次他被人起鬨,要他唱歌時,
他擺好架式認真地唱著“這個或那個?”,把大家都迷著了!
其中有一位是前來開演唱會的義大利男高音,
在聽完上校的歌後,悄悄地黯然離開,他取消第二天的演唱會,讓聽眾退票,........
彼卓上校的了不起的天賦,可惜未能傳給他心愛的女兒麗莎,
但50年後,他的外孫女瑪麗亞卡拉絲,成為世紀金嗓子!
麗莎雖然沒有天賦,但是她渴望成為一個演員,
出生軍人家庭,又住在希臘的偏遠地區,要從事演藝工作簡直是做白日夢!
於是,她選擇嫁給可以帶她脫離困境的,雅典大學藥劑系畢業的青年喬治,
她父親是反對的,但她卻在父親心臟病去世後第16天,當了新嫁娘。
後來他們搬到梅里格拉,在那開了一家13個郡中唯一的藥局,
所以很快的,他們賺了很多的錢,之後又搬到雅典........
在雅典生下長女賈姬,麗莎才18歲半,三年後生了兒子衛斯理。
她父親的預言沒錯,麗莎並不快樂,
喬治對名利、權勢沒有野心,生意越做越大時,
他的野心就如一隻蜜蜂不能抗拒花朵,他只想探索周邊的女人.......
而麗莎非常強烈,想生兒子的念頭,
主要源於,衛斯理曾讓她有外遇的丈夫變得戀家,
只要有衛斯理在,夫妻倆都感受到家庭的溫暖......
她母親才會因此,盼望能再擁有一個兒子,以挽救婚姻。
麗莎在紐約的日子越來越難過,當華爾街金融崩潰時,
喬治不得不出售他的藥局,公寓越搬越小,錢的問題第一次浮出檯面,
麗莎堅持讓兩個女兒繼續學習鋼琴、學習芭蕾,
喬治卻覺得這很無聊,是不必要的奢侈、是麗莎的虛榮與野心作祟.......
與其說瑪麗亞的成就,是天生註定成為聲樂家的,
還不如說,那是母親麗莎嚴加督促的結果,
關於這點,我們無論如何得深深感謝她的母親。
原來瑪麗亞的夢想,是要做一個牙醫,
但麗莎卻決心要她成為聲樂家,而且是一個偉大的聲樂家,
在她心中,根深蒂固的認為:一個享譽全球的聲樂家,
擁有金錢就代表擁有愛、幸福、名聲與地位......
這個信念,也成為她固執並堅持鞭策瑪麗亞的主要力量。
瑪麗亞12歲時,雖然還說想做牙醫,
但她發現,母親給她鋪的路是唱歌........
她也知道,這條路是她唯一可以引人注意的路,甚至是受歡迎的路。
當然,因為麗莎有個非常疼愛她的父親“唱歌的司令官”,
她非常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天才歌唱家.........
大女兒賈姬長得很美麗,也深得她的喜愛,讓瑪麗亞一輩子活在姐姐的陰影下,
不過麗莎知道,賈姬資質平庸,跟她一樣缺少天賦,
只有瑪麗亞才遺傳到彼卓上校的歌唱才華。
她記得非常清楚,瑪麗亞十歲時,一個黃昏:
窗子是打開的,蕾絲花邊的窗簾隨風飄著,她彈著鋼琴唱“啊,白鴿!”
街上玩耍的孩子安靜下來,窗外擠滿了人,
大家都不肯離去,非常專注地聆聽和熱情的鼓掌,直到瑪麗亞不唱為止.......
這一幕使麗莎非常滿足,那個黃昏彷彿讓她重溫~
當年坐在父親膝上,聽他唱“弄臣”詠嘆調的美好時光。
她母親為了栽培她,決定帶她回希臘,
她想借助娘家與音樂界的關係,找到好老師教導她的女兒,
讓她手中這塊珍稀瑰寶,早日被精心打磨成器.......
更重要的是,回希臘之後,就沒有丈夫在一旁嘮嘮叨叨的反對了!
其實說起來,麗莎也算是一個不錯的母親,
在她自己還是小女孩的時候就結了婚,做了媽媽,
難免會有些不成熟的思想與行為,
比如,她為了要幫女兒追逐名利,總要她去參加電台的節目演出,
參加各種兒童節目的競賽和表演,......
瑪麗亞的紐約的童年回憶,幾乎是淒涼與自憐的。
長大之後,她曾說:“應該立法禁止把小孩當作大人”,
“不應該剝奪一個孩子的童年........”
瑪麗亞被剝奪的何止是童年,還有母親無條件的愛啊!
她總是說,“只有唱歌時,我才感覺到被愛。”
因為缺乏愛,她以食物來填補心靈的空虛,
麗莎因無法給予瑪麗亞需要的愛,便給她充分的食物,以紓解自己的罪惡感,
瑪麗亞食量驚人,但是睡到半夜醒來,
還會把糖果、蛋糕、冰淇淋拿到床上大吃一頓才又睡覺;
她把自己吃成一個小胖妹,是個沒有自信的醜小鴨,
“又醜又胖、又蠢,令人討厭!”
不過,她的母親也不全是那麼霸道和不講理.........
當不嚴肅要求女兒時,也是一個不錯的媽咪,
她會帶女兒去中央公園聽音樂會,坐地鐵上圖書館,
一個星期還去兩次,督促女兒們閱讀一些“偉大的書”,
特別是托爾斯泰、雨果、杜斯妥也夫斯基等等.......
她自己從來不看這些書,但她相信這些書會讓女兒更偉大。
而圖書館成了瑪麗亞的伊甸園,她在歌劇唱片架上找到了安慰,
每次她都要花10分錢借兩張帶回家聽。
曾經看過一個專訪視頻,
瑪麗亞卡拉絲對自己的成就,歸功於她母親的督促,
相信說這話時,她是真心誠意的.........
不過,為什麼她們總是無法好好相處呢?
母女兩人意見永遠相左,
麗莎曾出書指控女兒不孝,瑪麗亞卻來個相應不理......
這是瑪麗亞的悲劇人生,對麗莎來說,又何嘗不是?
上面那一期以卡拉絲作封面的時代雜誌中,
裡面有四頁專訪,其中有她的朋友也有她的敵人,
文中有是真的,有些是杜撰的,讓瑪麗亞最生氣的是,
母親居然將她最後寫給她的一封信,讓時代雜誌摘錄發表:
“別來煩我們,我賺的錢是我的,妳還年輕,可以工作養活自己。
如果妳沒辦法養活自己,去跳樓好了。”
說這樣狠的話,可見她平日對母親的積怨有多深了!
她總是說,她不能原諒麗莎奪走她的童年,
“在我該玩的時候,我卻要唱歌賺錢,我為他們打算,他們卻不替我著想”。
這一對母女的關係,真是情何以堪啊?
我讀的這本傳記“卡拉絲的愛恨之歌”,
原作者是希臘人阿雷娜史塔辛諾波洛斯 Arianna Stassinopoulos,
由施寄青翻譯 陳國修校訂,全書222頁,
《大呂出版社~大呂音樂叢刊~中華民國77年初版》;
作者花了兩年時間閱讀文字資料,並到處旅行採訪卡拉絲的親友,
內容豐富,第一手資料也很多,翻譯文筆也非常流暢幽默、精彩。
它不僅是一本傳記,也可以說是一本引人入勝的好小說........
如果說,瑪麗亞卡拉絲的一生,是一部動人的歌劇,
那今天介紹的,只是暖場的序曲吧;
其他更精采的小故事,將會陸續整理後推出。
謝謝分享!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2樓. ynn6002019/03/08 22:49
讀了你一系列關於卡拉絲的生平与事業, 愛情的傳奇, 真動人.
以往就只知道船王歐納西斯有這麼個情婦而已, 好平面的印象.
看過這一系列, 她突然變得好立體. 而對人生的感慨也非比尋常.
還真不知道她的姐姐也叫賈姬. 是命運的捉弄吧?
感謝費神寫來分享.^-^
ynn
午安!真高興讓我知道你喜歡!
對我來說意義重大,也是最大的獎賞了!感謝。
我寫卡拉絲,常常熬到廢寢忘食的,有時會自問還要繼續嗎?
不過寫到今天,已近尾聲,感覺更多的是,自己也從中獲得了極大的快樂啊.......
謝謝光臨與分享,週末愉快!
lillian 於 2019/03/09 11:53回覆 - 1樓. 夏爾克2018/12/30 08:14期待期待...去年那部她的電影我也有看,我是她的粉絲,最近在寫托斯卡的文章,把她唱的托斯卡聽了好幾遍,實在太讚了。
唉呀,有她的傳記電影啊?我怎麼不知道呢.....
好可惜,居然錯過了,很好奇,是誰演卡拉絲啊?
最近我也常聽她的托斯卡,
她有一個跟“托斯卡”有關的小故事,很浪漫喔,
賣個關子,下次說吧!
謝謝分享,午安!
lillian 於 2018/12/30 14:2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