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 可 見 光 光 譜 ♥♥ 紫 外 線 名 稱 的 由 來 ♥♥ 電 磁 波 譜 ♥♥
2013/04/16 22:30
瀏覽27,304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電 磁 波  譜

一個物體的電磁波譜專指的是這物體所發射或吸收的電磁輻射(又稱電磁波)的特徵頻率分佈。

電磁波譜頻率從低到高分別列為無線電波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伽瑪射線

人類眼睛可以觀測到波長大約在 400 奈米和 700 奈米之間的電磁輻射,稱為可見光。

 

根據共振原理,。。。電視行動電話無線網路業餘無線電,都使用無線電波來傳遞信息。

 

 

 

可見光

可見光是頻率在400 THz (760 nm)至790 THz (380 nm)之間的電磁輻射,可以被人類眼睛偵測感知。可見光的頻域也是太陽和其它類似的恆星所發射的大部份輻射的頻域。這大概不是湊巧,而是生物演化形成的事實。

彩虹是一種光學現象。當太陽光入射於大氣層後,被水滴折射反射,在天空形成了可以辨明為紅色橙色黃色綠色藍色靛色紫色的七彩光譜。

 

紫外線 UV),也稱化學線。

名稱的來源:名稱的意義是〝 超 越 紫 色,而紫色是可見光中的顏色中波長最短的。

紫外光的波長比紫色可見光短,但比X射線長的電磁輻射,波長範圍在100奈米至400奈米,能量從3電子伏特至124電子伏特。它的名稱是因為在光譜中電磁波頻率比肉眼可見的紫色還要高而得名。

 

 紫外線在日常生活中的分類: 

·    近紫外線(UVA):長波紫外線A光,波長介於315~400奈米,可穿透雲層、玻璃進入室內及車內,會射入皮膚的真皮層,造成曬紅和曬傷,也是皮膚老化和出現皺紋的主因。

·    中紫外線(UVB):中波紫外線B光,波長介於280~315奈米,會被平流層臭氧所吸收,會引起曬傷及皮膚紅腫熱痛,UVB致癌性最強。

·    遠紫外線(UVC):短波紫外線C光,波長介於100~280奈米,波長更短、更危險,可被臭氧層所阻隔不會到達地球表面,較不會侵害人體肌膚。

 

天然來源的紫外線:太陽輻射出的紫外線包括UVAUVB、和UVC頻帶。地球的臭氧層阻絕了97-99%穿透大氣層的紫外線輻射。到達地球表面的紫外線98.7%UVA (UVC和更高能的輻射會促成臭氧的生成,並且形成臭氧層)

引自: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4%AB%E5%A4%96%E7%BA%BF  

 

伽馬射線

伽馬射線是由保羅·維拉德(Paul Villard)於1900年研究元素發射的輻射時發現的。伽馬射線是能量最高的光子,其頻率沒有定義上限。天文學家時常會研究高能量天文體發射的伽馬射線。從測得的數據,可以了解天文體的結構與行為。伽馬射線輻照(irradiation)能夠滅菌,可以用於保持食品和種子的新鮮。在醫學方面,伽馬射線可以用於像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一類的診斷圖像癌症放射線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