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小 畢業變難了
【聯合晚報╱記者王彩鸝╱台北報導】 2014/10/03
今年起 不及格 要補考
七大領域至少四項及格 才有畢業證書
國中小學生預定103學年度起實施補考制度,每學期結束時學科成績不及格就要補考,領取畢業證書的門檻也趨嚴;原本國中小畢業生七大學習領域只要三領域及格,就可拿到畢業證書;但從目前讀小三、國三的這屆學生開始,必須四領域及格才能領到畢業證書,否則只能拿結業證明。
國中小學生領取畢業證書的條件,原本規定缺曠課不超過總上課時數的三分之一、操行成績功過相抵後未滿三大過,以及三大學習領域成績在丙等(60分)以上就可以;但這麼寬鬆的規定,造成只要健體、藝術與人文、綜合三個領域及格,學科成績都不及格,也可以拿到畢業證書。
教育部國教署國中小組組長許麗娟說,及格領域更從三個增為四個,是為了重視國民教育的基本能力。
據評估調高標準後,無法拿到畢業證書的國中畢業生至少提高一成以上,有必要建立預警及補救配套措施;教育部日前預告修正國中小學成績評量準則,新增「補考」的規定,等教育部部務會議通過後,預定從已經開學的103學年度開始實施。
許麗娟表示,為了幫助學生都能順利拿到畢業證書,必須每學期都預警,因此新增國中小學生每學期領域成績不及格須補考的規定,在補救教學後進行補考,再從原始成績或補考成績「擇優採計」。
許麗娟說,補考的目的在協助學生有補救和進步的機會,至於補考的時間原則會在寒暑假期間進行,但教育部只訂成績評量準則,各縣市可自訂補充規定。因為國中小是義務教育,沒有留級制度,因此學生即使拿不到畢業證書,也不會影響後續升學。
另外,目前國中小學生若定期評量(段考)請假缺考需要補考,但補考成績怎麼打,各縣市做法不一,有縣市補考成績打八折,造成家長抗議,教育部統一規範缺考後補考成績以「實得分數」計算,不能再打折。
※延伸閱讀》
‧偏鄉國中 恐2/3拿不到畢業證書
‧小學生補考 家長教師反對
搶救基本學力 國中小成績沒達標要補考
|
2014/10/04 |
【聯合報╱記者林秀姿/台北報導】
|
|
目前國中小畢業生領畢業證書門檻包括三大項:上課總出席率至少達三分之二、獎懲未滿三大過,及學習領域成績要達到標準。學習領域又包括語文、健康體育、社會、藝術與人文、數學、自然與生活科技、綜合活動等七大領域。
三年前配合推動十二年國教免試入學,教育部為穩住國中小學生的學力品質,修訂「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學生成績評量準則」,規定七大學習領域中,至少要有四大領域總平均成績達丙等(六十分)以上,才能領畢業證書,從當年入學新生開始適用。
但外界擔心,國中小學生畢業門檻若從三領域提高到四領域,門檻變高,畢業就更難,反而增加學生壓力。教育部因此設計「補考制度」,讓學生「考到及格為止」。
原本國中小的補考制度由各縣市自訂,新學期起全國統一,對於沒達標的學生,教育部要求國中小設立預警制度,每學期都監控學習狀況,適時補救教學和補考。
教育部國教署國中小組長許麗娟說,為幫助學生順利拿到畢業證書,每學期都要預警,因此新增國中小學生每學期四領域以上成績若不及格,就要接受補救教學,然後再補考,再從原始成績或補考成績「擇優採計」。
許麗娟說,畢業門檻提高至四領域,不至於讓學生難畢業,因為七大領域中不全都是學科成績,還有許多生活化學習,家長和學生不需過度焦慮。
許麗娟還強調,國中小是義務教育,沒有留級制度,即使拿不到畢業證書,也不會影響升國中或考高中職,補考制度只是督促學生不要荒廢學力,補考時間也會在寒暑假進行。
- 📌 不容任何懈怠或背叛:以國家元首之尊投書媒體,具重要政治意涵,也引發外交以及兩岸關係未來發展之效應 📌
- 💕一柱擎天,扭轉乾坤 - 莒光立柱挺台灣💕滿腔熱血豪情在,為國為民為將來,一朝立起洪秀柱,翻轉時代國運開💕
- 💕 得道多「柱」,何須訪美 💕 品牌的差異化 & 中華民國國格的維繫與展現 💕「就職後再去」宣慰僑胞 💕
- ☸ 飲水思源,正本清源,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神農氏)→ 炎黃子孫 → 華夏民族 → 民族自覺 → 中華民族 ☸
- 錢穆:以綿延的觀點了解歷史,國人必對國史具有溫情和敬意 ⓅⓀ 54運動 → 新文化運動:凡中國固有(文化)必遭排斥
- CNN印度裔醫療記者古普塔(Sanjay Gupta,神經外科醫師)開顱手術,救回尼泊爾女孩 (↔ 歐巴馬政府Public Health Ser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