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
Excerpt:坂本龍一的《坂本圖書》-2
2025/08/21 05:31
瀏覽48
迴響0
推薦2
引用0
Excerpt:坂本龍一的《坂本圖書》-2
在本書最後收錄了坂本龍一和雜誌編輯鈴木正文的一場對談:〈2023年的坂本圖書〉,內容主要是針對坂本龍一當時正在讀的十本書,恰巧也提到讀書方法和買書藏書的問題,以下摘要分享。
書名:坂本圖書
作者:坂本龍一
譯者:高彩雯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24/10
【Excerpt】
〈2023年的坂本圖書〉
坂本龍一X鈴木正文
二〇二三年三月八日(週三)下午兩點過後,
案前放著坂本龍一最近正在讀的十本書,
二人開始對話。
《鷗外近代小說》森鷗外
《漱石全集》夏目漱石
《不合理故吾信》埴谷雄高
鈴木:如果不是坂本先生提到,我大概不會重讀永井荷風吧。
坂本:是。
鈴木:但是,聽到坂本先生最近在讀,我也想著要來讀讀看,剛好也讀了手邊荷風寫的《鷗外先生》.…….很有趣呢。
坂本:很有意思喔。
鈴木:但是聽到您同時讀荷風和鷗外,我可真的是有點意外呢。
坂本:如你所說,我本來對森鷗外沒什麼興趣。
鈴木:是這樣嘛?
坂本:上了國、高中左右,我開始對書本感興趣,家裡也多的是書。所以我也讀了一點,但壓倒性的是漱石。
鈴木:鷗外的話,大概是《性欲生活》
(Vita Sexualis)那類的吧。
坂本:嗯。另外,因為我很早熟,國中時也讀了布洛斯(William S.Burroughs)的《毒蟲》(junkic)之類。要說是讀嗎,還是看呢?是像「帥死了」、「『切割技法』(cut-up)嗎?」之類的感想(笑)。
鈴木:還真是早熟(笑)。
坂本:在那樣的自己的內在,說到近代日本文學,毫無疑問就是漱石了。我因為讀了漱石,後來才跟柄谷先生有了連結。柄谷先生的漱石評論是他的原點。
鈴木:沒看江藤淳那方面的作品?
坂本:高中的時候我覺得他「文章寫得真好啊」,是讀了一點,但沒有繼續追下去。
鈴木:我因為政治方面的偏見而討厭江藤淳,所以也沒讀。
坂本:我跟你一樣。
鈴木:那麼,那時候就從漱石開始,一路讀到柄谷先生了呢。
坂本:後來,因為那時候的潮流,我上高中以後就對政治有興趣,所以進了社研。
鈴木:社會科學研究會,啊,新宿高中的是叫做社會科學研究部吧!
坂本:新宿高中從戰前開始,社團教室就在某個舊校舍裡面。當時因為是立川砂川鬥爭的時候,二、三年級的學長流著血、包著繃帶回學校喔。看到他們的樣子,心裡竟然覺得「帥慘」(笑)。
鈴木:「帥慘」嗎(笑)。
坂本:我和裡面的三年級學長變得非常要好,那個學長搞政治,也寫文學。他也會寫和歌之類的。
鈴木:是嗎?
坂本:超酷的人,是很虛無的。我和那個人一起去圖書館,那時被他推薦「讀這個吧」,就是埴谷雄高的書。
鈴木:原來是這樣嗎?那是您父親編的書吧,一定是。
坂本: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埴谷雄高」的漢字呢!不過「haniya yutaka」這個名字的發音倒是常常聽到。因為父親經常提到「haniya先生」。我只覺得是個怪名字。可是,在圖書館裡,我頭一次用漢字認識了那個人。
鈴木:這事可真有趣。
坂本:那時候我拿到的是《虛空》。很沉迷,所以也就馬上跑去找了《不合理故吾信》。這本真的是很酷的書吧?是會讓人心想「這是什麼玩意」程度的帥氣。
鈴木:裝幀也很棒呢。
坂本:我也因為這本書才第一次知道原來有格言集這種形式的書。
鈴木:這樣啊。
坂本:後來我知道埴谷先生花了幾十年寫了《死靈》,而且他也是我父親最尊敬的作者,所以有一種他是親戚裡面了不起的大叔的感覺。
鈴木:當然會有這種感覺吧,那時候您父親正好是埴谷先生的責任編輯嗎?
坂本:不知道是不是直接負責,但我想他們應該很熟。
*
坂本:森鷗外我幾乎沒啥興趣……就看了《舞姬》之類的吧。
鈴木:《舞姬》那真的是很過分的事。
坂本:對啊。聽到是true story,就會覺得「這傢伙搞什麼啊」(笑)。他不僅是軍醫,還是陸軍醫療的最高層啊。
鈴木:而且,他那時候可是拿國家的錢到德國去的耶。
坂本:太差勁了吧。因為這層反感,所以很少讀他的作品(笑)。是一直到了最近才開始讀了點鷗外。這幾年因為讀了很多永井荷風,荷風很尊敬鷗外,鷗外也很照顧荷風。然後知道鷗外住過的觀潮樓。觀潮樓,這名字真好。
鈴木:現在的千駄木周邊,以前好像可以遠眺東京灣呢。
坂本:真是好地方呢。聽說很多詩人聚集在那裡,荷風也經常去,像是「三田文學」之類,他們在那裡做了好多事。
鈴木:美好的時代啊。
坂本:荷風也寫到,自己要寫小說的時候會先讀鷗外的作品再下筆。要寫藝術評論時,會讀鷗外翻譯的藝術相關書籍。而且聽說有文學青年來的時候,荷風會先跟他們說「去讀鷗外全集」。
鈴木:似乎是那樣呢。
坂本:最早的鷗外全集有三十八卷呢。小說、翻譯、評論都放了進去,每一本分量都很厚,花了龐大的精力寫的。
鈴木:很不得了呢。
坂本:鷗外在醫院工作到傍晚,結束工作回到家以後,晚上寫這些作品,啊,怎麼說呢,簡直是超乎常人啊。
鈴木:是比時代走得更前面的人,荷風也這麼寫過。鷗外五十一歲左右退休,按著也開始寫時代考證的作品呢。
坂本:像是《澀江抽齋》之類。石川說《澀江抽齋》是日本近代文學裡最好的文章。石川淳也很愛鷗外,受了很大影響。
*
坂本:鷗外的小說很有意思,但是會有種像是在看連續劇一樣的感覺。
鈴木:原來如此。
坂本:怎麼說哪……會讓人感覺是一種知性的工作。然後,是對鷗外的反動嗎?我又很想讀漱石作品,於是開始讀了。現在正在讀《行人》,果然不一樣啊。
鈴木:有什麼不一樣?
坂本:鷗外非常擅長風景描寫。可是,如果說作為戲劇,步步逼近人心的反而是漱石。漱石的作品比較能打動我的心。我覺得那是因為公務人員的鷗外,和把官方工作全部辭掉、成為「一個人」的漱石的差別吧。還有,漱石對當時與其說是精神病學、不如說是心理學層面的敏銳的探索精神也打動了我。所以我現在是一邊想著鷗外,一邊讀著漱石(笑)。
鈴木:最早讀《行人》是什麼時候呢?
坂本: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吧?
鈴木:覺得有意思嗎?
坂本:不太懂,也不覺得有趣。
鈴木:是吧(笑)。
坂本:那時候讀了覺得有意思的是《三四郎》和《心》之類的。但到了中年,愛上了《草枕》,重讀了好幾次。
鈴木:那是四十歲前後?
坂本:再大一點吧。四十五歲左右。
鈴木:是去紐約的時候嗎?
坂本:嗯,啊,漱石真是說不完哪。
鈴木:《行人》您覺得是哪邊好?
坂本:哥哥越來越瘋狂的部分。陷入神經衰弱。讀的時候甚至覺得害怕。因為是報紙連載的作品,他花了很多頁數,緩慢地推進。讀著讀著,很揪心哪!
鈴木:跟這相比,鷗外就⋯⋯
坂本:很簡短呢。
鈴木:也不是會放感情的筆致。
坂本:我想是相對客觀的寫法。因為鷗外是科學家啊。設定雖然有趣,但因為是客觀性的,感覺不是很深刻。所以雖說是很享受,但從這點來看,像是在看電視劇一樣,所以就會想讀點更深入的東西。
……
《夷齋風雅》石川淳
……
《默示》富澤赤美男
……
《晴天木屐》永井荷風
……
《意識與本質——尋索精神上的東洋》井筒俊彥
……
《無門關》西村惠信譯注
《井筒俊彥 英文著作翻譯集
老子道德經》
《中國的思想[XII]莊子》
鈴木:從井筒俊彥進入《無門關》嗎?
坂本:井筒先生是更久以前就讀了,但要說是從井筒先生入手,其實是想要更深入理解唯識論和中觀論,不過,我還是感覺跟禪比較合,所以就改讀《無門關》了。
鈴木:合不合也是很有意思呢(笑)。
坂本:禪很像是中國結合了原本就有的道教和佛教的東西,老子和莊子。是沒有比較的必要,兩者很不一樣。要說的話,我對莊子更有興趣。
鈴木:為什麼對莊子更有興趣?
坂本:讀了井筒先生用英文翻譯的《老子道德經》,我又改觀了。可以說是一種親切感嗎?老子寫了很龐雜,像是神話般的內容,也有像是人生訓示類的論述,其中還有像是意識的本質。我覺得莊子比較有趣。
鈴木:禪也是,要歸於無很不容易啊。
坂本:完全歸於無很難,不過像是呼吸之類的還算可以。我住院的時候,在病床上躺著,痛的時候,我就會說:「這個痛楚是無」,很認真地實踐了喔(笑)。
鈴木:去年嗎?
坂本:嗯。
鈴木:結果怎麼樣呢?
坂本:痛就是痛啊(笑)。可是,那只是自己的意識在疼痛,只要客觀思考,那種像控制了一切的疼痛感就會稍微遠離了。
鈴木:對坂本先生來說,是實踐性的呢。
坂本:所以,今年的生日我才想深入研究「存在與意識」啊。
鈴木:其他還讀了什麼?
坂本:所謂的本體論,在西洋哲學是從初期開始的重要問題。像是「存在是什麼?」最早建構本體論體系的是亞里斯多德,所以我也開始讀《形上學》。
鈴木:也讀了那個嗎?
坂本:會認為難度很高吧?
鈴木:感覺要理解好像有點麻煩。
坂本:開始讀了以後,非常有趣呢。讀得很順喔。
鈴木:原來是這樣啊。
坂本:然後,在想接下來是康德吧,也開始讀起康德了。不過生日過後又開始重讀埴谷先生了。
鈴木:所以就是《不合理故吾信》對吧。
坂本:不只是那本,我也想讀《死靈》的第五卷和第九卷。全集我放在紐約了,所以我在這邊也買了。還想讀很多書喔。也有漱石、鷗外以外的流派,都混在一起讀(笑)。
鈴木:您是同時讀好幾本書的吧。
坂本:當然。所以也有很多剛翻開的書。
鈴木:會集中讀完一本書嗎?
坂本:以前試過那樣做,但做不太到。我會一邊同時讀各種書,雖然讀到一半,會放回去書架,再拿出來,或是換換書架的排列。因為我感興趣的主題一直在變化,所以新書也增加得很快……
鈴木:因為買新書會有安心感,就會稍微堆著。
坂本:對對,我也是堆書派。
鈴木:現在是在這堆書裡跳來跳去讀嗎?
坂本:讀了鷗外,又回頭讀讀荷風,途中也穿插讀讀莊子和老子,讀一讀也去看看埴谷先生。說起來,真的是在這邊的書堆裡跳來跳去。
鈴木:對了,那您現在每天讀書的時間大約有多少?
坂本:兩、三個小時左右吧。也有想看的電影和影集,還有想聽的音樂。真的很不容易呢。好忙(笑)。
在本書最後收錄了坂本龍一和雜誌編輯鈴木正文的一場對談:〈2023年的坂本圖書〉,內容主要是針對坂本龍一當時正在讀的十本書,恰巧也提到讀書方法和買書藏書的問題,以下摘要分享。
書名:坂本圖書
作者:坂本龍一
譯者:高彩雯
出版社:大塊文化
出版日期:2024/10
【Excerpt】
〈2023年的坂本圖書〉
坂本龍一X鈴木正文
二〇二三年三月八日(週三)下午兩點過後,
案前放著坂本龍一最近正在讀的十本書,
二人開始對話。
《鷗外近代小說》森鷗外
《漱石全集》夏目漱石
《不合理故吾信》埴谷雄高
鈴木:如果不是坂本先生提到,我大概不會重讀永井荷風吧。
坂本:是。
鈴木:但是,聽到坂本先生最近在讀,我也想著要來讀讀看,剛好也讀了手邊荷風寫的《鷗外先生》.…….很有趣呢。
坂本:很有意思喔。
鈴木:但是聽到您同時讀荷風和鷗外,我可真的是有點意外呢。
坂本:如你所說,我本來對森鷗外沒什麼興趣。
鈴木:是這樣嘛?
坂本:上了國、高中左右,我開始對書本感興趣,家裡也多的是書。所以我也讀了一點,但壓倒性的是漱石。
鈴木:鷗外的話,大概是《性欲生活》
(Vita Sexualis)那類的吧。
坂本:嗯。另外,因為我很早熟,國中時也讀了布洛斯(William S.Burroughs)的《毒蟲》(junkic)之類。要說是讀嗎,還是看呢?是像「帥死了」、「『切割技法』(cut-up)嗎?」之類的感想(笑)。
鈴木:還真是早熟(笑)。
坂本:在那樣的自己的內在,說到近代日本文學,毫無疑問就是漱石了。我因為讀了漱石,後來才跟柄谷先生有了連結。柄谷先生的漱石評論是他的原點。
鈴木:沒看江藤淳那方面的作品?
坂本:高中的時候我覺得他「文章寫得真好啊」,是讀了一點,但沒有繼續追下去。
鈴木:我因為政治方面的偏見而討厭江藤淳,所以也沒讀。
坂本:我跟你一樣。
鈴木:那麼,那時候就從漱石開始,一路讀到柄谷先生了呢。
坂本:後來,因為那時候的潮流,我上高中以後就對政治有興趣,所以進了社研。
鈴木:社會科學研究會,啊,新宿高中的是叫做社會科學研究部吧!
坂本:新宿高中從戰前開始,社團教室就在某個舊校舍裡面。當時因為是立川砂川鬥爭的時候,二、三年級的學長流著血、包著繃帶回學校喔。看到他們的樣子,心裡竟然覺得「帥慘」(笑)。
鈴木:「帥慘」嗎(笑)。
坂本:我和裡面的三年級學長變得非常要好,那個學長搞政治,也寫文學。他也會寫和歌之類的。
鈴木:是嗎?
坂本:超酷的人,是很虛無的。我和那個人一起去圖書館,那時被他推薦「讀這個吧」,就是埴谷雄高的書。
鈴木:原來是這樣嗎?那是您父親編的書吧,一定是。
坂本: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埴谷雄高」的漢字呢!不過「haniya yutaka」這個名字的發音倒是常常聽到。因為父親經常提到「haniya先生」。我只覺得是個怪名字。可是,在圖書館裡,我頭一次用漢字認識了那個人。
鈴木:這事可真有趣。
坂本:那時候我拿到的是《虛空》。很沉迷,所以也就馬上跑去找了《不合理故吾信》。這本真的是很酷的書吧?是會讓人心想「這是什麼玩意」程度的帥氣。
鈴木:裝幀也很棒呢。
坂本:我也因為這本書才第一次知道原來有格言集這種形式的書。
鈴木:這樣啊。
坂本:後來我知道埴谷先生花了幾十年寫了《死靈》,而且他也是我父親最尊敬的作者,所以有一種他是親戚裡面了不起的大叔的感覺。
鈴木:當然會有這種感覺吧,那時候您父親正好是埴谷先生的責任編輯嗎?
坂本:不知道是不是直接負責,但我想他們應該很熟。
*
坂本:森鷗外我幾乎沒啥興趣……就看了《舞姬》之類的吧。
鈴木:《舞姬》那真的是很過分的事。
坂本:對啊。聽到是true story,就會覺得「這傢伙搞什麼啊」(笑)。他不僅是軍醫,還是陸軍醫療的最高層啊。
鈴木:而且,他那時候可是拿國家的錢到德國去的耶。
坂本:太差勁了吧。因為這層反感,所以很少讀他的作品(笑)。是一直到了最近才開始讀了點鷗外。這幾年因為讀了很多永井荷風,荷風很尊敬鷗外,鷗外也很照顧荷風。然後知道鷗外住過的觀潮樓。觀潮樓,這名字真好。
鈴木:現在的千駄木周邊,以前好像可以遠眺東京灣呢。
坂本:真是好地方呢。聽說很多詩人聚集在那裡,荷風也經常去,像是「三田文學」之類,他們在那裡做了好多事。
鈴木:美好的時代啊。
坂本:荷風也寫到,自己要寫小說的時候會先讀鷗外的作品再下筆。要寫藝術評論時,會讀鷗外翻譯的藝術相關書籍。而且聽說有文學青年來的時候,荷風會先跟他們說「去讀鷗外全集」。
鈴木:似乎是那樣呢。
坂本:最早的鷗外全集有三十八卷呢。小說、翻譯、評論都放了進去,每一本分量都很厚,花了龐大的精力寫的。
鈴木:很不得了呢。
坂本:鷗外在醫院工作到傍晚,結束工作回到家以後,晚上寫這些作品,啊,怎麼說呢,簡直是超乎常人啊。
鈴木:是比時代走得更前面的人,荷風也這麼寫過。鷗外五十一歲左右退休,按著也開始寫時代考證的作品呢。
坂本:像是《澀江抽齋》之類。石川說《澀江抽齋》是日本近代文學裡最好的文章。石川淳也很愛鷗外,受了很大影響。
*
坂本:鷗外的小說很有意思,但是會有種像是在看連續劇一樣的感覺。
鈴木:原來如此。
坂本:怎麼說哪……會讓人感覺是一種知性的工作。然後,是對鷗外的反動嗎?我又很想讀漱石作品,於是開始讀了。現在正在讀《行人》,果然不一樣啊。
鈴木:有什麼不一樣?
坂本:鷗外非常擅長風景描寫。可是,如果說作為戲劇,步步逼近人心的反而是漱石。漱石的作品比較能打動我的心。我覺得那是因為公務人員的鷗外,和把官方工作全部辭掉、成為「一個人」的漱石的差別吧。還有,漱石對當時與其說是精神病學、不如說是心理學層面的敏銳的探索精神也打動了我。所以我現在是一邊想著鷗外,一邊讀著漱石(笑)。
鈴木:最早讀《行人》是什麼時候呢?
坂本:大學一年級的時候吧?
鈴木:覺得有意思嗎?
坂本:不太懂,也不覺得有趣。
鈴木:是吧(笑)。
坂本:那時候讀了覺得有意思的是《三四郎》和《心》之類的。但到了中年,愛上了《草枕》,重讀了好幾次。
鈴木:那是四十歲前後?
坂本:再大一點吧。四十五歲左右。
鈴木:是去紐約的時候嗎?
坂本:嗯,啊,漱石真是說不完哪。
鈴木:《行人》您覺得是哪邊好?
坂本:哥哥越來越瘋狂的部分。陷入神經衰弱。讀的時候甚至覺得害怕。因為是報紙連載的作品,他花了很多頁數,緩慢地推進。讀著讀著,很揪心哪!
鈴木:跟這相比,鷗外就⋯⋯
坂本:很簡短呢。
鈴木:也不是會放感情的筆致。
坂本:我想是相對客觀的寫法。因為鷗外是科學家啊。設定雖然有趣,但因為是客觀性的,感覺不是很深刻。所以雖說是很享受,但從這點來看,像是在看電視劇一樣,所以就會想讀點更深入的東西。
……
《夷齋風雅》石川淳
……
《默示》富澤赤美男
……
《晴天木屐》永井荷風
……
《意識與本質——尋索精神上的東洋》井筒俊彥
……
《無門關》西村惠信譯注
《井筒俊彥 英文著作翻譯集
老子道德經》
《中國的思想[XII]莊子》
鈴木:從井筒俊彥進入《無門關》嗎?
坂本:井筒先生是更久以前就讀了,但要說是從井筒先生入手,其實是想要更深入理解唯識論和中觀論,不過,我還是感覺跟禪比較合,所以就改讀《無門關》了。
鈴木:合不合也是很有意思呢(笑)。
坂本:禪很像是中國結合了原本就有的道教和佛教的東西,老子和莊子。是沒有比較的必要,兩者很不一樣。要說的話,我對莊子更有興趣。
鈴木:為什麼對莊子更有興趣?
坂本:讀了井筒先生用英文翻譯的《老子道德經》,我又改觀了。可以說是一種親切感嗎?老子寫了很龐雜,像是神話般的內容,也有像是人生訓示類的論述,其中還有像是意識的本質。我覺得莊子比較有趣。
鈴木:禪也是,要歸於無很不容易啊。
坂本:完全歸於無很難,不過像是呼吸之類的還算可以。我住院的時候,在病床上躺著,痛的時候,我就會說:「這個痛楚是無」,很認真地實踐了喔(笑)。
鈴木:去年嗎?
坂本:嗯。
鈴木:結果怎麼樣呢?
坂本:痛就是痛啊(笑)。可是,那只是自己的意識在疼痛,只要客觀思考,那種像控制了一切的疼痛感就會稍微遠離了。
鈴木:對坂本先生來說,是實踐性的呢。
坂本:所以,今年的生日我才想深入研究「存在與意識」啊。
鈴木:其他還讀了什麼?
坂本:所謂的本體論,在西洋哲學是從初期開始的重要問題。像是「存在是什麼?」最早建構本體論體系的是亞里斯多德,所以我也開始讀《形上學》。
鈴木:也讀了那個嗎?
坂本:會認為難度很高吧?
鈴木:感覺要理解好像有點麻煩。
坂本:開始讀了以後,非常有趣呢。讀得很順喔。
鈴木:原來是這樣啊。
坂本:然後,在想接下來是康德吧,也開始讀起康德了。不過生日過後又開始重讀埴谷先生了。
鈴木:所以就是《不合理故吾信》對吧。
坂本:不只是那本,我也想讀《死靈》的第五卷和第九卷。全集我放在紐約了,所以我在這邊也買了。還想讀很多書喔。也有漱石、鷗外以外的流派,都混在一起讀(笑)。
鈴木:您是同時讀好幾本書的吧。
坂本:當然。所以也有很多剛翻開的書。
鈴木:會集中讀完一本書嗎?
坂本:以前試過那樣做,但做不太到。我會一邊同時讀各種書,雖然讀到一半,會放回去書架,再拿出來,或是換換書架的排列。因為我感興趣的主題一直在變化,所以新書也增加得很快……
鈴木:因為買新書會有安心感,就會稍微堆著。
坂本:對對,我也是堆書派。
鈴木:現在是在這堆書裡跳來跳去讀嗎?
坂本:讀了鷗外,又回頭讀讀荷風,途中也穿插讀讀莊子和老子,讀一讀也去看看埴谷先生。說起來,真的是在這邊的書堆裡跳來跳去。
鈴木:對了,那您現在每天讀書的時間大約有多少?
坂本:兩、三個小時左右吧。也有想看的電影和影集,還有想聽的音樂。真的很不容易呢。好忙(笑)。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