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那加舊城區】
相較於第一天到斯里那加時,夕陽在重重陰霾中掙扎露臉,第二天午後到斯里那加舊城區,陽光普照、晴川歷歷,舊城、老橋莫不燦燦亮亮地染上一層暖暖金光。
舊城區的老橋畔,岸邊屋舍與河面倒影相互輝映成趣。這是我個人相當滿意的一張,畫面沒經過任何處理,就有油畫般的效果,全拜光線充足之賜,所以怎麼拍都好看。
用長鏡頭將清真寺、堡壘與錯落有致的建築調近看個分明,可以看到河邊人家都有階梯通往河邊,也有碼頭結構,看來是可在此操舟划至達爾湖從事各項湖上活動。
在橋邊拍個過癮之後,便朝著清真寺漫步前往。
另外一個面向的河邊,光線不同,效果當然就打折扣啦!
漫步於舊城區的街道,可以身歷其境、細細地感受斯里那加純樸的風土民情。
舊城區的建築裡,很多民宅都有這樣木結構的樓窗從紅磚牆邊延伸而出,配上鏤空雕花欄杆,相當耐人尋味。
圖中右前方這棟則是頂樓全以木造建構而成,在整排房子裡顯得相當特出。
很難想像如此一棟美麗而有氣質的磚砌樓房,是築在醜陋的鐵皮屋之上。不知這裡的居民想法為何?怎會可以保留上層古老而美好的建築,卻將下方一樓門面用鐵皮草草改建?真是可惜啊!
舊城區的屋子牆面常可見到以木架鋪磚的作法,令人聯想到德國的屋舍,可是德國的木架屋帶有甜美夢幻的童話色彩,而斯里那加的木架屋顯得斑剝老舊,全然掩不住歲月的滄桑悲涼。
這是一堵以紅磚砌得相當繁複美麗的牆面,讓我大為讚嘆!可惜它夾在一道很狹隘的小巷弄中,無法到正面拉出足夠的距離拍出全貌。
這些歷盡滄桑的房屋屋角,都可看到搭有美麗的木造樓窗。
看到狹窄的巷弄裡,腳踏車就懸掛在屋外牆邊當招牌,很是有趣,趕快拍一張,不過光線落差很大,看得不是很清楚啊。
穿過舊城區街道,我們來到JAMA MASJID清真寺之前,這裡是舊城區中心,也是當地信仰中心,平日便人氣匯聚。當然,不意外的又看到荷槍的武裝軍人戒備站崗。
清真寺前有市集擺攤,人車來往鼎盛,交通自成當地人才能理解的系統,過馬路到對面清真寺時需當心往來的車輛。
清真寺前販賣水果的老人。攤子上的水果豪邁地堆疊著,挺豐盛可口的樣子。
JAMA MASJID是位於斯里那加舊城區中心寧靜祥和的清真寺,此為大門入口,正中大門平日不開放,由左方側門進出。
清真寺正殿大門入口,進去正殿要另外收費(圖左方綠色小間即售票處)。
正殿大門特寫。
我覺得從側面看比較能看出拱型廊柱之美,這間清真寺門面廊柱以這樣濃綠色調為主,滿特殊少見的。
整間清真寺的建築主體是以木造而成,經過歲月的洗禮呈現深沈的古老色澤。
大片陽光灑落清真寺的後方拱廊,配上一旁繁葉落盡的枯樹,蔚藍天際正好有隻老鷹盤旋,畫面看起來還挺有氣氛啊!
清真寺後門二側從上而下滿滿的盡是彩繪得如此細膩繁複、色澤柔美的花卉圖樣。
逆光下,清真寺的木刻雕花呈現剪紙般的趣味。
參觀完清真寺,再度乘著吉普車返回船屋,沿著舊城區的湖岸前行,感覺這裡又跟之前所看的達爾湖樣貌不盡相同,湖上湖光山色在夕陽餘暉中更添雅致風韻。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4樓. 岳盈2007/07/08 23:07河光
我也喜歡有油畫般效果的那張。大部份的風景,只要有清澈的水流,與天光及岸邊風景相映成趣,都會給人夢幻般的美感享受。「光」、「影」真的是美景的構成要素,抓得住它們,就能拍出好作品!C J 於 2007/07/09 19:33回覆
- 3樓. 舊金山金芭莉2007/07/05 15:07唉!
我在墨西哥這個窮國家旅行的時候,就對一些建築頗有經艷之感.但是當地人似乎見怪不怪,不認為這是什麼值得珍惜的歷史痕跡.
就像妳見到的一樣,鐵皮與美築放在一起的錯愕感.也許對這些只求溫飽的人民來說,早經失掉了欣賞美感的權利.不知道這樣說對不對? 我感慨頗深.
活在當下,精采生活 房屋對他們而言但求遮風避雨吧!總要顧好生存的基本需求,閒暇之餘才能關心到精神層次的東西。 C J 於 2007/07/07 21:54回覆 - 2樓. niki在斯里蘭卡2007/07/05 13:03蒼桑的歷史
蒼桑的歷史.,
niki
自有滄桑之美。 C J 於 2007/07/07 21:53回覆 - 1樓. 七琴2007/07/04 23:38陽台樓榭
歷史滄桑
不掩其美
(點頭~~)歲月的洗禮,更可刻畫出深沈意涵的美感!C J 於 2007/07/04 23:58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