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大選開票後,碰到新黨黨主席郁幕明,問他開票夜,有沒有到馬蕭總部去致意道賀?郁幕明講的很清淡,他說:如果馬英九敗了,他會飛奔趕過去;但馬英九贏了,他就不過去了。
再過兩天,到了國民黨智庫,問起劉兆玄的秘書
再問在旁邊的國民黨智庫執行長蔡勳雄的秘書
還有好多位在選舉期間,替馬英九規畫過政策、出過點子的人,勝選那一晚,都沒有擠在馬英九的身邊‧‧‧
他們的理由都只有一個:雪中該送炭;錦上不添花。
考量的,不僅是個人自我的教養修為,而是,他們都知道,吹捧贏家,對贏家並不是好事。
一位在過去一年,常陪著馬英九下鄉 Long Stay ,蒐集民情回台北補強政策內容的前朝政務官如此說:哪有什麼需要高興的,勝選,只是最簡單的挑戰,接下來要治國,一關比一關更難過,吹捧馬英九吹過頭了,社會溺愛他,要是讓馬英九誤以為自己果然是「英明神武」,很可能就會重蹈陳水扁80%聲望,慘跌到18%的苦難。
也許,社會上,像郁幕明、劉兆玄、蔡勳雄‧‧‧這些戒慎恐懼的人所在多有。但社會終究還是
再這樣下去,恐怕,連馬英九穿哪個牌子的內褲?都可以打上「獨家新聞」,大肆吹捧了。
吹捧,會形成一種新民粹,就是馬英九永遠都是對的、就是對馬英九永遠可以更包容。
328下午,在一家電視台的攝影棚的休息時間,我就和一位可被視為是「馬家軍」的泛藍民代有了爭論。我認為,報章報導,馬大姐馬以南到南部去,竟大剌剌地面對群眾陳情,收下還「保證」會轉交給馬英九和馬蕭總部去處理。
怎麼可以這樣子?馬以南無任何官職,只不過是馬英九的姐姐罷了,怎麼可以承諾這種公權力之事,這不就是一種「非正式權力」可以指揮「公權力」的徵兆嗎?
同台的一位民進黨中生代,認同我的看法,他有感而發:當年,吳淑珍也是這樣的「熱心」,結果,管的事越來越大,官箴也逐步崩壞,認為馬以南這樣的行為,馬英九應該要想個制度上的規範去處理。
本是良善建言,沒想到「馬家軍」立委不同意了,他認為我們太吹毛求疵,這位在選前,也很擔心馬以南會給馬英九「惹麻煩」的立委竟說,以馬家的「教養」,他們應該「自有分寸」,不需要擔心,還指責我不該用「顯微鏡」去看馬以南的這種行為。
330下午,由南台灣論壇舉辦的「期待新總統、台灣向前行」座談會,在高雄國軍英雄館舉行,立委、學者都期望五二0之後,新的領導人要捐棄仇恨,讓台灣的道德重整。高雄大學教授王鳳生是主持人之一,王鳳生為馬英九背書,推崇馬總統必有能力扭轉過去民眾對社會的失望與落寞。
捧馬造神風中,馬家的「教養」就可以掛保證?錦上頻添花的風潮中,突然,我為馬英九擔憂,也對台灣的未來,憂心起來了‧‧‧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8樓. sunism2008/04/03 03:58RE: 溺愛馬英九的造神風!
其實這場選舉的本質是仇恨;對扁政權貪腐、無能、與切割人民感情的仇恨。
一如八年前,人民對於黑金與威權的仇恨。
其實這場選舉的手段是清算:把鎖定在過去,對過去打成績、而不是把眼光放在十年二十年後的未來,為這個國家與子民的未來找出路。就如同孫運璿、李國鼎一樣,有能力、也有那份擔當,擘畫出三十年後台灣的發展命脈。
一如八年前,人民企圖從清算找到正義、與找到未來一樣愚蠢。
其實這場選戰裡,馬團隊沒有他們想像中的偉大。
真正超強的輔選「馬團隊」是民進黨,最大的助選員兼樁腳是陳水扁,這是一場勝負早定的選舉。
一如八年前的李登輝,更早之前被「輔選」掉的黃大洲。
其實-----「雪中該送炭;錦上不添花」這種做為人最起碼的人格無須被稱頌;如果您說的這些人有點風骨、有點知識份子的良心的話;他們理當早點告訴、勸誡、或以不如歸去,明確的告訴馬英九,哪些是他該做的?哪些是他不該做的。
馬以南不是太大的問題,比較起其他更大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或遲或早,總會暴露在陽光下,被歷史一一檢驗。
有識者都知道現在造神是造過了頭了;一如八年前在溺愛與造神中毀了陳水扁、也毀了民進黨、更毀了這個島嶼生存的機會;
台灣再不能進入一次瘋狂、再容不得二度造神、再禁不起四年的空轉與毀滅。
我相信黃先生您是有良心的。
但是,當瘋狂造神節目以仇恨動員扼殺了四年一次人民僅有的檢驗與要求機會
當拿錢辦事的「名嘴」用「做不好換人做「看看」」,要求人民開出空白支票時。
眼見這個國家愈來愈不可解的困局與絕路。
黃先生,我相信你是有良心的:遠比很多「名嘴」有良心得多。
但是,一年前當你負手、微笑、以悠然的姿態走入桃園那場造神廟會的主席台前時,
你可曾思考過這一切已發生的?與還未發生的 ?
- 17樓. 朋友2008/04/02 10:13用心良苦
我覺得您有點措詞不當
如果馬英九的姐姐不該做這些事
你可以直言勸諫
這不會有什麼不妥
你把危機什麼的說出來
給人的感覺好像你要縱容別人做壞事
等他做了
你就說
你看我說對了吧
其實如果真心對台灣好
你就該直說
「沒有行政權的人不該拍胸脯保證什麼」
可見你的用心不是很好
- 16樓. 沒有主題2008/04/02 10:06批評執政者是為了國家好
曾看過一本書,有一個人特別喜歡挑上位者的毛病,然後舉出的理由是,這是為了國家好,又看到八年來陳水扁的下場,看起來這句話很有道理,希望所有媒體能成為萬年在野黨,是國家的烏鴉,而不是化妝品。
沒有獨立思考就不能夠談民主與自由
東西雖然不多,但會日漸充實
blog
http://blog.udn.com/longreach
- 15樓. tlt2008/04/01 15:04徒法不足以自行
我相信教養決定了這個人的大部份言行, 但我不知馬先生所受的教養是否能達到民眾要求的那樣高標準的道德. 請各位莫忽視教養問題, 尤其是下一代的教養.
黨產之所以讓人詬病, 主要是對 "有志於兩黨政治正常運作的人, 以及與之對壘的政黨" 出現理想上的實現難度與競爭上的相對不公平. 這是問題的基本所在, 如果黨產經立法制約, 不得投入不公平的政黨競賽中, 黨產可用於輔助推動國家經濟建設, 如此, 就可去除前述的問題點.
話說回來, 教養還是很重要的, 空有法令制度, 但沒教養的人知法玩法, "諸法皆空".
知道 "教養" 的含義與重要性嗎? 或者啥是 "教養"?
- 14樓.2008/04/01 14:15尊重各種言論,但立場的確會影響言論
對馬英九批評,就被打成「詛咒馬英九變成下一個陳水扁」,
這跟當年所謂唱衰陳水扁或台灣有啥不同?
隨著民主的深化,人民對政治人物的要求自然會提高,
要不然民主根本不會進步,因為大家都期待聖君名主的出現而已。
例如周美青應否續任兆豐金高階主管職務,與她要不要工作,本屬二事
我當然贊成她繼續工作,但擔任這個職務妥當與否,就是另外一件事
人們對吳淑珍要求的標準,難道不應該適用於周美青嗎?
還是只憑「馬家教養好」這種鄉愿的理由,就能差別對待?
- 13樓.2008/04/01 12:15同感
好不好等 520 以後大家就知道了...這個沒啥好爭論
不過馬以南的事我跟您有相同看法,迴避是該有的大剌剌的收下確實有失分寸。
必竟我也會擔心~
- 12樓. 莎柏2008/04/01 10:56搞不懂你們在氣憤什麼
在大多數人決定改變後,也不過八天,你們就詛天咒地似地唱衰新執政團體,
車都還沒開,憑什麼就認定會摔車。
沒能力為國家進步做什麼貢獻的人,請住口。(惡境禁惡語)
讓各人去做本份之事。
畢竟再怎麼差勁的人,怎麼爛的執政,
善良的百性也忍淚揪心地,給了他八年去耀武揚威;
新人上路,先給他二、三年去努力,才算公平。
- 11樓. 林瑞昌2008/04/01 09:05下次投票前請再想清楚
馬英九說要把黨產歸零,結果卻是要把黨產「全部賣掉」,這叫「歸零」?把不法所得財物處分掉,不是在處分贓物嗎?至於賣掉黨產之所得,竟是拿來「用於黨務之用後再歸零」,到最後還是把國家公有財物拿給國民黨私用!請看中國時報下列之報導:
中國時報 2008.04.01
黨產未真正歸零 留話柄
林諭林/特稿國民黨下定決心擺脫黨產問題,且提出年底前「黨產歸零」的具體時間表,對一個長年享受黨產利益的政黨來說,似有改革決心。但對照曾經擔任國民黨黨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召集人陳長文建議的「黨產歸零」,國民黨的認知顯有不同,也恐留下未來揮之不去的伏筆。
陳長文建議國民黨,除了黨工退休、資遣等必要費用,其他悉數捐給國家或用為公益;但這建議當時未獲採納,陳長文因而辭去召集人。如今馬英九與國民黨接納了陳長文的概念,卻未完全落實,勢將落人話柄。
既已執政,今年底國民黨應能順利出脫中投,但是有兩百多億元淨值的中投,執政黨如果出售,其和商界關係必將引人側目。民意的期待,可能寧願執政黨捐出黨產,而不是執政後,還在進行黨產買賣。
- 10樓.2008/04/01 08:57先聽其言觀其行
溺愛, 造神, 這些都是來自外在因素. 非馬英九能夠掌控. 不應據此評論. 且看未來施政優劣, 再提建言也不遲. - 9樓. Peacock2008/04/01 07:52理未易明,善未易察。
過一年,再來檢視,容易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