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哪,吃到哪,是我在深圳自由行的宗旨,
吃本身也就是一種對當地的瞭解和體驗,
中午時刻喧囂嘈雜的深圳街頭,
人流攢動,上班族快步的奔走,似乎一刻都不能停歇,
來到了深圳的海岸城,眼前盡是高聳入雲的大廈,
深圳的經濟特區發展迅速,競爭的腳步有如時間陀螺般飛旋,
這裡,是深圳南山區的海岸城,數次的前往,卻依舊對它充滿好奇,
逛逛商店街,買了一只小米手環,這個新興的城市,人們繼續匆忙而行,
九月的深圳依舊很熱,而這裡也匯集了太多的美味,
我看到一間人群聚集很多的小餐館,看到招牌「鮮粿」是道地的汕頭口味,
也是傳承百年口味的一家老店,這讓我動心,同行的小女也推薦這一家,
排隊等了十來分鐘,我們被按排來到二樓的座位,點了二碗鮮粿和一些小菜,
我對汕頭的美味聞名已久也大感興趣,鮮粿更是汕頭人平時最平常最熟悉的食物,
吃完精神飽滿,回台當日的早晨又去吃了一頓早餐,
軟綿綿的鮮粿配上熬煮最小時的高湯,吃起來有點冒汗,小菜更是好吃,
鮮粿本身並不彈牙,但吃起來非常的過癮,吃完午餐又吃晚餐,
一直不停的吃晚餐也是在海岸城吃雲南菜,一家名叫「雲海餚」雲南菜館,
這二家菜館讓我吃到食物美味的驚喜,旅遊嘛,享美食,何樂不為?
這趟深圳自由行,大都與美食有關,不知不覺中,
練就了舌尖上的挑剔,也培養出一顆對於美食堅定不渝的心。
深圳這座城,逐漸走向繁華,經濟的飛速的向前,
人們從身邊匆匆擦過,連在路上的步伐都不由得加快了幾分。
將海岸城的美景和地標性的建築,
合拍在一起,街頭驚喜的小發現。
隨手一拍,商城內的美容試用品發送,
用自己的手機掃描後,出現一組序號,
再用手機的序號傳回,
就會得到一份「藍蔻」的最新產品的試用品,
同時試用者的資料也回到業者的資料庫中,
這種新頗有創意的方式,讓我好奇,也就拍下了畫面。
這「小米」的車輛後照鏡引起我的興趣,
接上電源透過網路可用語音選擇而需要的項目,
如音樂、影片、導航、撥打電話,
這些都會顯示在照後鏡的玻璃上,
小米的製品除了手機以外,現在也轉型發環日常用品,
產品的多樣,而且價格不貴,進步的程度讓我驚奇。
默默的慶倖自己做了正確的選擇,沒有帶數位相機,
全程以手機拍攝,手機幾乎能解決旅途中的一切問題,
也不用再像以往一樣,為必須隨身攜帶和充電器而糾結相機,
輕盈而隨性,才是旅行該有的模樣。
商業城內時尚的品牌很多,
但我獨對這間雨傘店面駐足停留,
優雅的店面,引領消費的朝流。
深圳是著有優勢的產業的城市,
也是一座新興的時尚之都。
太多的美味,彙集在一條街道上,說不清究竟哪一家更好吃,
哪一種才是最心動,乾脆跟隨著人流的方向前進,
在人群聚集最多的地方停留,或者相信第一眼的動心。
要知道,這裡的品項很多,
這次吃不上,可能就要再等下次光臨了。
在洶湧的人潮中穿梭,各種食物的香氣鋪面而來,
從街頭吃到街尾,空氣中彌漫著各式食材混合的香味。
看到這些美食,隔著玻璃就會讓人口水直流。
鏡頭拉近一點,食物的細節,拍照實在很有趣。
每樣都點了一份,臘腸、薰鵝、鵝翅,
回到住處當作宵夜,剛好。
不想帶相機,拿著個手機輕身出門,拍了許多的照片,
舌尖還帶著滋味和懷念,第一時間分享了出去。
在熙攘的海岸城、熙攘的人流中,「雲海餚」的裝簡單古式椅子,
所有的擺設仍沿用雲南的風格。
牛肝菌蒸土雞蛋,配上幾片臘肉,香氣撲鼻。
剛出鍋的烤肉,配上啤酒那就好吃極了,
足以滿足自己的味蕾。
看似普通的小吃,名叫檸檬葉乾椒牛肝菌,吃起來滿嘴餘香。
色香味美,剛上桌,先拍一張上傳分享。
香煎石屏豆腐出現,讓我眼晴一亮,
淡黃的顏色,裝在鐵質的烤碟中,
誘人食欲,先拍一張上傳再吃。
雲南的特色雞絲涼米線,傳統的特色小吃,
麵條Q彈,和佐料一起拌妥,再加點辣油,
不等入口,那撲鼻的香味,
就足以讓我口水直流嘍~
怪怪的菜品,名叫黑三剁,口味酸辣,肉色紅潤,肉質軟糯,肥而不膩,
鮮香異常,雲南的美味真是多樣,讓我口味無窮。
這烤豆腐,也是一道特色小吃,
用筷子挾起來,在辣醬裡一蘸,
豆腐外皮特別香脆,裡面又滑嫩,
人間美味不過如此。
版納拌折耳根,是一種菇茵,
這台灣沒有,當然我絕對不能錯過,
有股特殊的清草味道,我可愛吃極了。
從街頭小吃,到豪華餐廳,從標新立異的搞怪美食,
到傳統至巷子裡的百年老店,
在深圳總能邂逅那款屬於自己喜歡的滋味。
選擇鮮粿,一來,因為有最喜歡也享嚐試的汕頭口味,
二來,因為這裡是傳承百年的老味道。
店面也是不算大,一眼能夠望穿,裝修的風格帶著濃濃的懷舊風格,
似乎坐在其間吃飯,都要注意店面的風雅,
慢享細品,才是對得起食材本身的講究與師傅的烹飪。
要知道,這裡的品項很多,這次吃不上,可能就要再等下次光臨了。
我被直接被引至了二樓的角落,
幾乎其它的桌位,都寫了名留位,
有些欣喜,趕緊坐下,開始等待美食上桌,期待美味佳餚人口。
一樣點了一份,這普通的炸豆腐吃到心滿意足,唇齒間還留著餘香。
吃完炸豆乾渾身舒暢,只覺不虛此行,
那時的心情真叫一個美!
一座城市美食水準,對於食材孜孜不倦追求的精髓,
點了最經典的雲吞面,坐在小小的店裡,
大口吃著鮮嫩彈牙的鮮蝦雲吞,
汲起爽滑的雲吞溜下肚,再來一口濃香醇厚的湯汁。
很多菜都在好吃的美味在菜單上,自己並不知道,
要熟客才知道,鮮粿的品類,不算多,
卻是道道分量充足,貨真價實。
最受歡迎的通常是傳統的蝦餃、腸粉和荷葉飯,一如百年年前的味道。
鮮粿寶貝,新鮮的貝,搭配口感細膩的肉片,魚丸,湯鮮淳香,
也許多年後,關於深圳的記憶會漸漸消散,
唯有那份享用美食的滿足感,依舊還會在。
最新鮮的食材,最簡單的做法,
最經典的味道,才是最經得起歲月的考驗。
旅遊時沒有什麼,能夠比食物帶來的滿足,
那是除了景點以外的另種留戀。
- 9樓. ono2017/11/03 18:14
一道道美食讓人直嚥口水
一張照片的說服力
有時會勝過千言萬語
老哥似乎迷上了手機拍照
而且作品越來越棒
如Bianca所說,我們應該早日「悟道」
把笨重的相機留在防潮箱裡
把美景留在腦海裡
做一個輕鬆自在的旅人
手機在生活中,給了我們很大程度的安全感,出門也許會不帶錢,但絕不會不帶手機。
現在的手機好像很少利用來接打電話,手機擁有很強的攝影功能,
對於我來說,也是日常生活和旅行中的有利拍照工具,
也許品質上不如單反,但它使用簡單、隨身攜帶、隨時記錄、即時分享的特點,
當遇到好風情時可隨時攝影師,會用全景模式,會用連拍模式,
更能隨時自拍,記錄更多的細節,掌握一些技巧,手機拍出的照片,同樣會刷爆朋友圈的,
旅行中的美食與美景同時出現在你的鏡頭中,何嘗不是一種最好的記錄。
航迷老叟 於 2017/11/04 10:16回覆 - 8樓. Bianca2017/11/02 14:32
走到哪吃到哪,味蕾的滿足,也是旅途中的感動與美好記憶!
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同時展現在飲食之中,食不厭精地發展出各種精緻美味的料理。看著大哥大快朵頤地享受這些美食,不禁讓我垂涎欲滴!不論大菜或小吃,除了色香味美,更吸引人的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傳統料理佳餚,這些傳承百年的平民小吃,最能吃出獨特的老味道來,也是認識一個地方的最佳途徑之一。
走在摩登的深圳,欣賞海岸都會的美麗優雅,隨處品嘗地方美味.....,這樣悠閒愜意的旅行方式讓我好心動啊!尤其是拋開笨重的數位相機,隨身只帶著手機,享受一機在手無所不能的輕鬆快意,這旅途就更加輕快逍遙了!
在國內旅遊時我可以如此,但出國旅行我總是以最高規格要求,才會把自己折騰到手腕受傷!放下,才得以解脫,大哥悟道了!我得好好調整心態.....
手傷狀況已改善許多,謝謝大哥的關照!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同樣的這句話運用在旅遊時也不為過,但如果只知道當地的食和品嚐並只會讓我留下記憶,從小就會背那句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美食當前,總能有所思,有饞性的我,食前觀察、吃中思想、品後體味......在深圳吃到的有百年歷史的潮洲味,看似平淡無奇的家常菜肴,只有入了嘴,才感受到神奇。
來到深圳也吃了不少的美食,或濃重,或平淡;或繁華,或清麗,這頓潮洲味有熟悉的閩南家鄉味,代代相傳的做法也一直沒變。
深圳沒有什麼城市歷史沉澱的特點,在現代的變遷中,見證著來往的熙攘世人,有交換、包容特性,如今,歲月的潮來潮往,不論是尊貴大菜,還是凝固在歷史中的種種小吃,都伴隨著遊人,我也不能免俗的旅程結束後,閒話吃喝,也分享,普通的菜色,只有入嘴後,才層層疊疊散發魅力,且又不擾人地逗弄著食客的感官,我拿著手機卻英雄無用武之地,腦海裡仍殘留著一波波的驚奇饗食。
使用手機讓旅遊變得更有趣,街拍、旅拍、自拍,手機是最好的隨身機、巧妙的人景相融,手機是最好的隨身機,熟悉自己的手機拍照功能,我現在也正在摸索之中,雖影像品質上不如相機,但它使用簡單、隨身攜帶、隨時記錄、即時處理和分享的特點,用來書寫格文分享我覺得足夠了,我用手機拍照將旅行中的美食與美景同時出現在鏡頭中,何嘗不是另一種最好的記錄。
手腕受傷是需要慢慢的休養,可以思考以手機拍照,科技的進步手機上的相機也越來越強悍的,手機上的一些新技術也會讓攝影變得更有趣。
航迷老叟 於 2017/11/03 09:45回覆 - 7樓. 重陽2017/11/01 23:04
看了格友的美食介紹, 實在是很誘人!
手機拍的效果不輸相機, 有時旅遊還是以輕鬆自在為主.
出遊手上的相機換上手機,也只是換上一個拍攝工具,
熟悉手機和一些攝影觀念,出遊用手機拍照上網路分享足夠了,
當然手機比起專業的相機來說,還是有些限制的啦~
航迷老叟 於 2017/11/02 09:49回覆 - 6樓. 幸福☆Anita_暫離,暑假再回來2017/10/31 18:06
我好像挑錯時間來賞文了,肚子很不爭氣的咕嚕咕嚕叫呢!
每一道菜,在您簡短的文字間誘惑著我的食慾
我似乎能瞧見您滿足的面容
真如您說的…這是除了景點以外的另一種留戀。
如果格友說我是個好吃鬼,我也承認,也不認為那是種恭維,
確確實實我就是愛吃,到了一個地方總會找當地的小吃嚐嚐,
飲食對於一個地方也就是一種文化,而且每道飲食都有典故。
航迷老叟 於 2017/11/02 09:44回覆 - 5樓. 多硯坊 (休)2017/10/31 13:55
新興都市中多為外來人口
南北美食就滙集深圳了在此可嚐遍中華各地名菜
大街小巷中都有舌尖的驚豔 - 4樓. 茉子伊2017/10/31 13:00
您手機攝影下的風景、食物...畫面,完全不輸給數位相機的品質
而且還更多了方便、少了帶一堆東西的糾結
看來,這方面得要跟您多多學習、看齊了...
謝謝您的分享,您文中介紹的每道料理,看起來都讓人垂涎欲滴呢....
手機的功能愈來愈強大,相機、手機都是拍照的工具,
有了相機的概念運用到現在的手機上,也能拍出不錯的效果,
但比起專業的照相器材來說,手機的功能還是有限制的,
我覺得拍照上傳格文已經足夠了,用手機指花朵有景深的效果我最近就常使用。
航迷老叟 於 2017/10/31 15:30回覆 - 3樓. tzi2017/10/31 08:49看了,真羨慕,美食能夠帶給人 愉悅的心情。
- 2樓. 竹子2017/10/30 16:21
你又去了一趟深圳?
記得2年前你曾在廣州住過一段日子?
航迷老叟很喜歡美食,走到哪裡吃到哪裡
能吃也是一種福氣啊,畢竟我們都是有年紀的人了~
每年都會以自由行等方式到大陸走走,主要的是探視親友,也順便遊艇,
來到深圳是個中繼點,從這裡乘座高鐵至青島、北京都很方便,
沿途訪友也免不了吃吃喝喝,這趟我沒帶數位相機,全程都以手拿機拍攝,輕輕鬆鬆,
廣州、深圳都是非常進步的城市,有景觀更有美食,也是很適宜居住的城市。
航迷老叟 於 2017/10/30 17:42回覆 - 1樓. 星海辰歌 ✿ 泉2017/10/30 12:55
天氣冷了,看見有熱湯的美食,就會不自覺也想來一碗
料看起來很多,彷彿聞到陣陣香味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