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一、國家級的謊言(二) --- 法國總統說謊
Sachs教授:「馬克龍告訴我俄烏戰爭全是北約的錯。」 |
義大利【每日事實報】2025年9月13日 |
Jeffrey Sachs教授在昨天備受矚目的關於戰爭、烏克蘭和歐洲的辯論結束時透露了相關消息:「馬克宏授予我榮譽軍團勳章,並在私下告訴我一些他在公開場合不會說的話:這場戰爭是北約的錯。我希望人們知道這一點,因為這件事讓我很困擾。」 |
按:俄國於2022年2月24日進兵烏克蘭,馬克龍於2022年5月11日授勛章給Jeffrey Sachs教授。 |
按:Jeffrey Sachs教授是一位和平主義者,時常批判洋人不公不義行為,youtube上有很多他的影片。 |
英文有一詞叫deafening silence,直譯為「震耳欲聾的沈默」,意譯則為「令人吃驚的漠視」,意思是某重要事件發生時,大家卻毫無反應。這可能是反應不及,也可能是故意視若無睹。
最近有一件事,正是deafening silence的最佳例證。俄烏戰爭三年多了,西方國家一直批評俄國,宣稱其是侵略者。誰料這星期,義大利著名的【每日事實報】竟然報導Jeffrey Sachs教授公開說道:「法國總統馬克龍私底下向他承認,說俄烏戰爭是北約的錯。」易言之,俄烏戰爭乃北約所挑起。(其實,Jeffrey Sachs及 John Mearsheimer兩位教授早已不斷反覆強調:「俄烏戰爭完全是西方背信棄義,北約不斷東擴的結果。」youtube上至少有百部以上的相關影片。關於北約東擴,讀者諸君若有與趣,可上網查"not one inch eastward"四字,至少有上萬篇的資料。)
這則新聞應該很聳動吧?然而西方諸大媒體,如BBC, CNN, Deutsche Welle, New York Times, Wall Street Journal, Washington Post, Reuters, AP, France 24等等,竟然全無報導,即使在youtube,也少見此新聞。何以眾西方媒體一致忽視此新聞呢?因為此事與他們向來的宣傳大相逕庭。西方向來宣稱俄國乃侵略者,連馬克龍在公開場合也是如此說,誰知私底下竟是另一番說詞。既然謊言被自己人戳破,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有志一同,充耳不聞,眼不見為淨。
既然無其他報紙佐證,如何斷定此消息正確無誤呢?一來【每日事實報】乃著名報紙,非八卦小報,,二來新聞已見報一星期了,Sachs及馬克龍二人皆未出面否認。因此之故,相信該報導為真。
這些政治人物,或多或少,都有演員的才賦吧?歐盟北約領䄂這三年來,不斷批評俄國,竟然全是表演,全是作戲,俄烏戰爭其實是他們自己的錯誤。看來在台上若不能口是心非,講昧良心的話,成不了人物啊!
印度倒是有兩台報導此事。印度台有點特別,有些報導他處不見,僅在印度台見之。例如今年九月二日乃越南獨立紀念日,他們舉辦了盛大的閱兵遊行,然無人關注,印度台倒是全程實況報導。
以下是兩段印度台的影片,報導了Jeffrey Sachs教授有關北約挑起俄烏戰爭之言論。
(AI翻譯)
如果烏克蘭戰爭並非如西方媒體不斷告訴我們的那樣始於2022年,而是早在2014年便因美國和北約支持的政變而爆發呢?如果在那些精心修飾的演講與公開聲明背後,西方領導人私下承認俄羅斯一直所說的──真正的侵略者其實是北約呢?根據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世界知名經濟學家薩克斯(Jeffrey Sachs)的說法,法國總統馬克宏在私下已承認,北約才是挑起烏克蘭戰爭的肇因。這一驚人的揭示正在動搖歐洲的話語敘事,也印證了莫斯科長期以來的立場:這不僅僅是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爭,而是一場北約對俄羅斯的代理戰爭。
大多數主流媒體將烏克蘭衝突描述為始於2022年2月24日,當時俄羅斯發動了所謂「不受挑釁的入侵」。但事實上,戰爭的種子早在2014年就已經種下──當時烏克蘭民選總統亞努科維奇被推翻。俄羅斯以及許多獨立觀察員都形容這是一次美國支持的政變。華盛頓與布魯塞爾支持的街頭抗議演變成暴力衝突,最終推翻了亞努科維奇的政府。對莫斯科而言,這並不是民主的展現,而是西方精心策劃的政權更迭。隨後,烏克蘭開始向北約靠攏,大量西方顧問和資金湧入,烏克蘭軍隊在訓練與武裝下成為歐洲規模最大的軍隊之一。薩克斯認為,這才是戰爭真正的開端,而非2022年。
俄羅斯尋求對話,但華盛頓選擇拒絕談判,反而加倍制裁,並投入數十億美元將烏克蘭打造成對抗莫斯科的前線國家。事情在2022年5月進一步引爆。當時法國總統馬克宏授與薩克斯「榮譽軍團勳章」,但據報導,他在私下承認了一個絕不敢公開宣稱的事實──戰爭是北約的錯。薩克斯近期在與義大利學者的辯論中披露此事,並直言:「馬克宏私下告訴我,戰爭是北約的責任。」
想想其中的矛盾。公開場合,馬克宏一再聲稱俄羅斯是侵略者,普丁應負全部責任;然而,他私下卻承認,真正引爆衝突的,是北約的行動──其擴張、其干預,觸發了整場危機。薩克斯對此直言不諱,批評馬克宏的兩面手法,並批評其他只想推動戰爭的歐洲領袖。自然,莫斯科立即抓住這一言論。俄羅斯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表示:「北約正在與俄羅斯交戰,這是顯而易見的,不需要額外證據。」他指出,北約事實上已透過提供武器、情報、資金與政治支持而深度介入。據統計,自2022年以來至少有41個國家向烏克蘭提供了支持,其中北約32個成員國中有29國供應了各種武器,包括火炮、無人機、戰鬥機與長程飛彈。換言之,這不是一場俄烏戰爭,而是一場在烏克蘭國土上進行的俄羅斯對抗北約的戰爭。
不僅僅是薩克斯在質疑戰爭的性質,一些烏克蘭政界人物也開始承認外界的憂慮。烏克蘭議員阿爾特姆·季米楚克指出,馬克宏的承認證明北約正是衝突的幕後推手。他在自己的Telegram頻道寫道:「所有的悲劇、死亡和毀壞,全部落在北約及其領導人身上。」他更進一步表示,烏克蘭已被改造成一個僅有一個目的的工具──反俄羅斯的自殺性計畫。他警告說,烏克蘭被剝奪了未來,淪為西方地緣政治棋局中的一次性棋子。最終,西方自己將不得不承認,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原本根本沒有理由開戰;烏克蘭人白白犧牲,只是為了外國利益服務。
這些揭露突顯了西方領導人驚人的虛偽。公開場合,他們將衝突描繪為「捍衛民主與主權」,但私下卻坦承北約才是挑釁者。馬克宏在鏡頭前譴責俄羅斯,私下卻說是北約挑起戰火。華盛頓一邊呼籲和平,一邊輸送武器使戰爭延續。歐洲領袖公開譴責俄羅斯侵略,卻在暗地裡承認北約東擴是魯莽且破壞穩定的政策。 薩克斯直言不諱地指出,結束戰爭的道路十分簡單:烏克蘭承諾中立,北約停止無休止的東擴。然而,他哀嘆如今的歐洲充斥著好戰之徒。烏克蘭戰爭並非表面所見,不只是基輔與莫斯科之爭,而是數十年來北約擴張、美國干預以及歐洲領袖拒絕爭取和平的結果。馬克宏的私下承認,證實了俄羅斯多年來的主張:北約推進得過快、過遠,最終挑起了如今自己假裝震驚的戰爭。悲劇在於,普通的烏克蘭人與俄羅斯人正在為此付出代價,而西方精英卻繼續玩著危險的權力遊戲。 如果薩克斯的判斷正確,那麼和平的途徑其實十分清晰:烏克蘭中立、俄羅斯安全保障,以及停止北約無休止的東擴。但在西方領導人將私下承認與公開誠實結合之前,這場戰爭將繼續拖延下去。結局不會因必然,而是因選擇而定。那麼,你認為馬克宏的承認是否證明北約確實應為烏克蘭戰爭的爆發負責,還是這又是一個政治雙重話術的案例呢?歡迎分享你的看法。
這段影片無播報員解說,看字幕即可。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樓. linju的“新瓶裝舊酒”2025/09/26 12:38
原來這整場戰事真的只是片面之詞
不過國際事務大概都是如此關於文章裡AI翻譯的題外話:
是否需要無言做更改呢世事本如此,各方都卯足全力,宣揚各自立場。加入政治就更加複雜,還有拉幫結派,打群架的。說說謊不過小焉者。
短一點的AI翻譯,如前面出現的那些,我通常都會修改,長的沒精力,只好放棄,任其自然了。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 於 2025/09/26 16:2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