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 向 夢 土
-- 絲 綢 之 路 紀 行
寶 地 敦 煌
.
公元前111年,西漢於河西走廊最西端設立敦煌郡。敦煌,意為非常興盛。當時陽關大道上,東西商賈往來不絕於途,敦煌遂成為中西經濟文化交流的樞紐,也是「華戎所支」的國際都會。漢代,中原移民帶來先進的漢族文明,魏晉時生產技術和科學文化更加發展,佛教在此時期廣為傳播開來,敦煌地處中西交通要道,佛教益加興旺,佛教藝術也因此盛極一時。
有人比喻絲綢之路猶如人類文明史上,一串閃耀著中外人民的友誼和智慧之光的項鍊,敦煌則是項鍊上的一顆明珠。若說西安碑林是愛好中國書法者的聖殿,敦煌無異就是醉心中國佛學美術人士的藝術殿堂。
敦煌賓館典麗的壁畫
敦煌的佛教藝術殿堂莫高窟
.
敦煌佛教藝術的興起沿革,以及莫高窟現存歷代壁畫四萬五千餘平方米,彩塑2415身,其歷史與壁畫彩塑本身所蘊藉的藝術價值與所代表的人文精神,實非我這藝術門外漢的禿筆能加以評介。事實上,敦煌學早已成了一門專門學術,有些醉心敦煌藝術研究的外籍人士,特別是日本人,走敦煌就像「走廚房」一樣勤快,據說有往返數十趟的。所以說,像我這種蜻蜓點水式的觀光過客,實在是難以對敦煌藝術有所置喙的,去參觀這樣一座藝術殿堂,只能說是抱著一種朝聖的心態。參觀過少數幾個特別開放供遊客觀賞(禁止攝影)的洞窟後,也的確深為古代藝術工作者為藝術所付出的無數心力所感動。
隱身在鳴沙山下的莫高窟
.
不過,即使不為藝術,來敦煌這塊寶地純觀光一番也非常值得。離敦煌市區以南約
鳴沙山可說是大自然所彫塑的最偉大藝術品
沙漠中也有生命力強的美麗花朵,形似鴛尾
.
在沙山環抱之中,則有一條翠鑽般,形狀酷似一彎新月的清泉,名為月牙泉,長約
鳴沙山的月牙泉,像沙漠中的一顆藍鑽,當年岸邊無任何建築物,如今竟蓋了大片亭台樓閣,自然美景被破壞無遺,真是遺憾。
月牙泉邊的亭台樓閣(本圖片取自維基網站)
.
由於沙漠地帶白天溫度可高達四十度以上,因此去鳴沙山月牙泉遊玩,通常選在「晚間」天涼時分。在大西北地區,真正日落時間約在十一時左右,因此我們雖在六、七點用過晚餐後才去,還是可以在「光天化日」下玩個數小時。
到達鳴沙山風景區入門地方,即有上百隻駱駝棲息在那兒,等觀光客「來坐」。步行入山並不吃力,一般遊客為了好奇及好玩,多半還是喜歡騎駱駝入山,畢竟騎駱駝,聽駝鈴叮噹的機會並非任何時地均可得。我說入山,是駝隊係沿著山谷行進至月牙泉附近,並未「上山」,體力夠的方能續往沙山上爬。鳴沙山雖不高,但由於沙礫軟溜,踩上去不受力,爬上一步也許要陷下半步,拔腳時如同從泥沼中拔起,得費點力氣,這一爬一拔間,很費番勁。我平常缺乏運動,自知體力可能不濟,故與同樣有「自知之明」的馮菊枝,僅在月牙泉邊徜徉,看看泉水邊一溜蒼翠的蘆葦,或躺在沙海上看看蔚藍如洗的天空,也頗為愜意。
騎上駱駝,準備向鳴沙山進發囉
前輩作家朱西寧是我們「取經團」的師父,朱前輩已於1998年辭世
遊伴們抵達鳴沙山興奮歡呼
.
熟悉唐詩的人當記得「出塞」一詩:「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另一首即前面所提的「渭城曲」,兩首愁煞人的詩,把關外的一徑荒涼表露無遺。詩中提及的玉門關與陽關,各據敦煌西北、西南七十餘公里處。玉門關遺址又稱小方盤城,保存較為完整,因時間有限未克前往一遊。陽關去了,由於該處曾遭洪水沖刷過,關址已不復可尋,只遺下寬數公尺,隱約可辨識的城垣殘基。這裡的砂礫有點特別,五顏六色的,在陽光照射下,靄靄生暉,煞是好看。據說砂礫下埋存有陶片、箭簇、古錢等,有過「古董灘」之稱。
與馮菊枝(圖左)共讚嘆浩瀚無邊的沙漠景象
在陽關故址的馬上「英姿」
沙漠中的綠洲,水源亦見充沛
日本人仿造敦煌古城拍攝電影「敦煌」的影城
在柳園火車站候車,手中捧的是生長在野地上的一種小花
.
陽關遊過,也正是我們揮別敦煌準備「西出」的時候了。從柳園搭火車,追逐著夕陽,正式向西域之旅的首站吐魯番挺進。
(原載1989年8、9月號聯合報系刊,本文收入《去玩》一書)
續篇:走向夢土 - 1989絲綢之路紀行(7) - 西域風情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16樓. 韶關2012/12/10 01:57夢幻
百科全書才見到的月牙泉,敦煌古城,騎駱駝...
哇,此景夢幻只應天上有~
對現代人來說,只要時間等允許,去一趟絲路走訪敦煌月牙泉騎駱駝真的不再夢幻了。不過月牙泉生態被破壞已今非昔比,是教人難過的。* 六月 * 於 2012/12/10 23:03回覆
- 15樓.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2012/12/10 00:08居然還生得出這頗美麗的花叢...
。
- 14樓. 思于2012/12/09 00:27請幫忙刪除前一則留言
不好意思打錯字啦
站在沙丘前拍照
風一吹
會不會滿臉沙
好奇ㄌㄟ
如果風大颳起風吹沙時,想來是會把人吹得灰頭土臉的,我們那天去時天氣晴朗無風,運氣還不錯。上集寫在戈壁沙漠遇到沙風暴,如果不是躲在車子裡,人真會被颳走的。
* 六月 * 於 2012/12/09 17:07回覆 - 13樓. 看雲2012/12/07 19:16騎士
六月姐那一趟
騎馬又騎駱駝
到底哪一種
比較好騎?
- 12樓. 琇子2012/12/07 10:57羨慕
六月
妳真讓我除了羨慕還是羨慕
敦煌佛教藝術殿堂莫高窟
好想親眼目睹
- 11樓.2012/12/06 10:14一切都蠻新鮮的
九月下旬才與老妻同遊絲路,看到妳的照片及文章,於我心有戚戚焉!彷彿當時的景象又回到眼前!時隔23年,中共今日的富有今非昔比,絲路沿線風光大概與我早年所見大異其趣了,也希望能看到你的圖文分享。
* 六月 * 於 2012/12/07 10:33回覆 - 10樓. 阿鍾哥2012/12/05 16:15鄉愁
西出陽關
我遇到故人嗎 ?
- 9樓. 大支魚2012/12/04 21:12絲路
絲路敦煌這些地方有生之年真的值得走一趟 - 8樓. .原采2012/12/04 18:17不忍
有圖、有文、有音樂~~~您是怎麼辦到的. 讓我不忍只看一遍~我已無力去遊了. 謝謝妳.使我能紙上遊~~~
謝謝采姐的謬讚。論做檔案采姐比我強得太多,我至今都還不會做「會動」的檔案呢。采姐的閱歷也廣,很多見聞更是我望塵莫及的。
* 六月 * 於 2012/12/07 09:41回覆 - 7樓. JKTsai 老鼠嫁女兒2012/12/04 12:25黃沙一片
我笑太太的絲綢之旅,花錢跑去和一片黄吵合照!
哈哈!旅人有時的確是愚蠢的,常花錢找罪受。記得走絲路那趟,除了在酒泉睡得不太安穩餘都睡得不錯,主要是白天去看了許多「荒漠」走許多路,被「操」累了。
* 六月 * 於 2012/12/07 09:36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