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Day Adriatic Antiquities & Mediterranean Romance, Oosterdam, Oct., 10~31, 2024
10月6日我們自溫哥華搭機飛往希臘雅典, 另外四位旅伴則自台灣東飛, 相會在雅典機場。三天後才在 Piraeus 登上 Oosterdam, 開始為期 21天的地中海旅行, 共 8 國16 個城市。10月最後一天在西班牙巴塞隆拿下船, 開始 41天西 、葡兩國深度的內陸遊。
地中海遊輪也是個老行程, 2011年來陸陸續續走過3回了。以致於之後的有一段很長時間, 再也不曾駐足, 而把眼光瞄向了北歐及英國 南美 日本 亞洲。
整個行程一共72天。十月初離開加拿大時, 楓葉才剛剛開始變紅,12月16日晚上回到家時, 楓葉巳經落光, 溫度落到十度以下了。
這次行程不僅是最長的一次, 人數也是最多的一次; 旅伴裡有博士 、碩士, 四個旅美學人, 語言都不是問題, 沒有翻譯的需求, 工作量因此減輕了很多, 尤其是船上餐廳的點餐。 因此這次的旅行可以說是最輕鬆的一次了!!
只不過行前的準備却足足做了近半年。
在此再次向各位旅伴致謝, 因著大家的互相支持, 72天這麼長天期的旅行, 終於平平安安劃下完美的句點。
***
Day 4, October 11, 2024
船上第二天, sea day. 早上獨坐在 Lido. 正值早餐尖鋒時段, 餐廳儘是交談暢懷笑聲。
一杯咖啡、書、iPad, 藍天白雲, 一望無際汪洋裡, 意興遄飛, 文意大發。
抒懷心绪。
離開家已經五天了。五天之前人仍在北美洲, 如今人已在歐洲了, 船已離開希臘, 在地中海上, 正朝非洲方向移動。
天色漆暗中, 離開家。兒子在駕駛座上熟練的駕馭座駕, 車子在清晨空無一人街道上飛馳, 車速飛快。父子兩人在前, 太太在後座。過往情事也飛馳而過, 那時自美方學成歸國, 就業、創業、為人父, 陸續登場, 容不得人喘上一口氣。
自己開著車, 後車座上有小女兒, 太太懷中抱著兒子, 那已是三十多年前情事了!
多少事欲說已忘, 已然無法清晰追憶。
兒子開著車, 我靜坐著不發一語。如水華年的日子就如車窗外景緻飛馳而過, 再也無法追憶。
清晨夜色裡, 側视開車中的兒子, 看到一付堅毅的臉龐; 那曾經是安逸睡在自己懷中的幼兒, 曾經騎跨肩上的小男孩; 始知曾經的過往, 真的不會再回來了!
雁字回頭不是月滿西樓, 倒是一襲白髮;自己一直都走在一條名為失去, 名為過去的街道上而不自覺。
岳父岳母已辭世多年了, 他們把小女兒養大成人, 然後把她交給自己, 完成了交棒。任務了後, 悄然陸續退場。隨著年歲漸長, 自己也逐漸從認知階段, 無可奈之何的進入接受老去的階段。
再接下來的場景, 是自己得交棒退場了!
年輕時, 看書上說人生七十古來稀是一笑置之, 如今却笑不出了。孔夫子說七十從心所欲不逾矩, 那是從人生歷練裡悟出來的道理, 進而實踐。自己很清楚那可是此情無計可消除, 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 幾番掙扎之後方才知道的。
回想自己人生的軌跡居然就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說孔夫子是算命仙, 倒不如說是人情練達皆文章, 孔老夫子把人生看穿看透了!
自己仍在學習看懂人生。
Day 7, October 12, 2024
非洲僅僅是地理課本上的一個名詞, 直到 Oosterdam 駛入 Alexandra 港。
第一次來埃及, 滿滿的好奇心。
印象中的埃及僅有金字塔、象形文字、法老王、及六日戰爭中被以色列打的大敗的埃及軍隊。
Alexandra 港是埃及最主要的港口。亞歷山大圖書館是此行最主要的景點。
亞歷山大這個臨地中海的城市, 是一生中從未吃過敗仗的希臘軍事天才亞歷山大大帝所建立的。這位軍事奇才在他征服的地域上, 建立了二十餘座以他名字命名的城市。
亞歷山大港居然沒有 cruise terminal. 碼頭旁邊就是港務局大樓。下了船來, 得走一段約十來分鐘路, 方至港口檢查哨。車道旁破損的沿邊不見修理, 一路走出港口, 竟然只得衰敗兩字印象。
甫出港口, 計程車司機蜂擁而至, 原先計劃搭公車來看看當地居民衆生相。那天恰逢周末, 銀行不營業, 換不到埃及幣, 使用外幣是不允許的, 於是我們放棄搭車改為步行。走了一大段路後, 方擺脫鍥而不捨的計程車司機。也幸虧徒步, 方能仔仔細細的看到市容, 看見了傳統市場。
街道上的髒及亂大大的出乎意料, 人車爭道互不相讓, 空氣非常地渾濁, 汚染極為嚴重, 帶上口罩後, 喉嚨方覺舒適一些。
茶是埃及人日常的飲料。一路走來專為喝茶而設的處所隨處可見, 也算是另一個特色。中國自古以來也有茶館的設立, 做為喝茶聊天社交之用。日本式的茶館, 英文用 tea house 來稱呼, 中譯則為茶屋。日本人的高级茶屋往往又出现藝妓, 這點倒是和埃及、中國的茶館不同。中日茶舘只有純茶葉, 埃及則又不然。
上網搜尋得到:The most popular daily drink in Egypt, particularly for many Egyptians, is tea (both black and herbal), which is enjoyed throughout the day, often with meals and as a social beverage.
Tea is drunk morning, noon, and night in Egypt. Tea is an everyday necessity, served with every meal, and enjoyed by every social class. In fact, tea is the second cheapest beverage after water!
In Egypt, popular non-alcoholic drinks include Karkadeh (hibiscus tea), Shai (tea), Sobia (coconut drink), Asab (sugarcane juice), and various fruit juices. 這一點倒是不同於華人的習慣, 華人的茶是不加入水果的。
說到茶館, 尚有一事令自己不知道如何言語表述。想要找個男厕, 遍尋未果, 遂進入左近的一間茶館。老闆指著店铺前面的一個小空間, 自己嚇了一大跳。廁所居然面對街道, 僅以薄薄水泥牆分隔, 廁所大小也僅容一人站立, 背後一片布縵隔開。
如果不是那片水泥牆, 自己等於是面對行人撒尿了!
店铺也引起自己的注意, 尤其是雜貨店。有限的空間裡, 儘可能塞滿待售商品, 擺放到店铺外頭, 甚至佔據人行道。已經習慣北美商店陈設的自己, 那種雜亂不堪、擁擠的感覺油然而生。
說街道上的髒及亂, 並不是貼切的敘述, 隨地丟棄雜物方是贴近事實的描述。當地居民似乎習以為常, 不以為意。我們走過的主道或小街幾乎沒有一條路是乾淨的。
離開市場後, 拐入 Midan al-Tahrir 大街, 說主要大街是有根據的。街兩旁巍巍然矗立著典型希臘羅馬風格的大廈, columns、capitals 及pemdements 一應俱全, 昔日輝煌的光彩在如今衰敗的外表下依稀可見。街中間的狹長綠地裡, 騎馬彫像依然矗立著, 只是彫像旁的零亂, 讓人不能恭維。
我一直瞪著大眼睛, 望著這一地的衰敗。
太太說:她為埃及感到悲傷。
曾經的四大文明古國。
習慣與文化制約是兩回事。倉廩足而後知禮義, 對比今天的台灣街道和六、七十年前台灣的街道最足以說明;說那時期的日本人非常鄙視台灣人, 不是沒有原因的。
從走出港口再回到港區, 市容景觀除了髒亂外, 衰敗破舊又是另一個特點。當這兩個因素同時出现時, 視覺衝擊已經不是巨大深刻, 而是震驚了!
知道不會有再來的念頭了, 雖然沒去開羅, 也沒去金字塔。
書上說埃及曾經是一個富足強大的文明古國。
怎麼可能衰敗到這種地步呢?貪污、政治腐敗嗎?
埃及的歷史比希臘更早也更久。兩個國家曾有的光榮都永遠走入了歷史, 兩個國家都彷彿是已入風燭殘年的老年人。走在街道上, 感觸如潮水般湧來; 江蕙有首歌, 歌詞是「沒有永遠紅的花蕊」。祖先的光榮強大, 父輩的能幹, 和後代的能力截然是兩碼事, 兩者沒有因果關連。好逸惡勞及人性趨使使得富有的人不會永遠富有, 貧窮人的後代也不會永遠貧窮。
所以說世道是公平的。
自己很早就看穿了這點, 在事業最頂峯日進斗金時, 就已萌生了退意。人生的抉擇往往出現在過與不及之間, 快樂與痛苦就在這份認知裡。
自己對兒女的期許, 或是资產的遺留, 也就只有這五個字:平常心面對。
那是他她們的人生, 他她們的課題;不是父母的課題, 更遑論是責任。
※※※
第一次看到的景像總是新鮮感十足。
市場上有活生生的兔子, 方知當地人吃兔肉。土耳其人吃羊肉是在伊斯坦堡首見的, 知道埃及人吃兔肉則是在亞歷山大港。
長方形鐵籠上有一堆活蹦亂跳的家兔, 旁邊居然置擺著已宰殺去皮後的兔肉。這種對比太強烈太震撼了。對太太說:「你可以想像嗎?如果有一種體型大人類四、五十倍的生物, 他們把人肉當成蛋白質;人類男女老少裸體被置放在鐵籠上供挑選, 旁邊置放著去掉皮膚的大腿肉、切半的身驅....」
太太瞪了我一眼。
心中尋思著那些免子知道旁邊的就是他們被分屍切塊的同類嗎?或許從彼此都有的相同氣味可以知道吧!
知道是一回事, 又能怎麼辦又是另外一回事。
2025年 3月 19日有一則中東消息。停火期間以色列又空襲加薩走廊, 造成平民四百多人喪生, 五百多人受傷的新聞。
住在戰亂地區的平民百姓無處可去, 理解是一回事, 能怎麼辦又是另外一回事。
近日看到新加坡一個教授談台海危機文章。他說以中國和東南亞之間的貿易為例, 在2000年中國和東協的貿易只有 400億美元, 2022年已經達到了 9750億美元, 東南亞國家不可能犧牲約1兆美元的貿易。
他也提到像巴西這樣遙遠的國家, 20年前巴西要用1年的時間才能向中國大陸出口 10億美元, 現在巴西只需要 60小時就能向中國大陸出口 10億美元,「你們卻要求巴西人做出選擇?」
台積電被迫在美設廠總投資額達 1650億美元, 台灣的總統却說樂觀其成。當台積電成為了美積電之後, 台灣還剩什麼來吸引美軍介入?
知道是一回事, 又能怎麼辦又是另外一回事。
※※※
船停留在亞歷山大港,也只有六七個小時, 聲名顯赫的亞歷山大圖書館是我們主要的景點。
步行一大段路後, 有感空氣實在不適合步行, 我們坐上馬車去圖書館。
托勒密王朝 Ptolemaic dynasty 在這裡建立了一座當時地中海區域裡最大的圖書館, 可惜的是之後圖書館毀於火災及兵災, 歷史沒有任何有關此圖書館外形的記錄。今天所看到的亞歷山大圖書館是現代人所設計的, 外觀倒不甚一起眼, 內部設計倒是令人耳目一新, 颇有可赞美之處。
圖書館收費倒是第一次看到。外國觀光客得刷卡付費方能進入。
托勒密王朝的國王是原亞歷山大大帝的四個主要將領之一, 封在埃及。電影 "埃及艷后" 便是托勒密王朝的法老王。仍然記得那部電影是由 Elizabeth Taylor 及 Richard Burton 主演的, 如今倆人屍骨何存?
古希腊文明之所以有今天的影響力及地位, 就是因為希腊出了位偉人, 雖然他英年就早逝:亞歷山大大帝。藉著軍威及尊重當地的文化, 古希腊文明不僅影響希臘半島,也進入亞洲及非洲。之後羅馬人如此崇拜希臘文明也是如此的結果。
說歷史捉弄人類, 或者應當說人類總是健忘、總是努力地給自己製造悲劇, 努力的給自己帶來不幸。亞歷山大大帝英年早逝, 把橫跨三大洲的疆域分封給四大將領, 結果遺腹子死於四大將領之一兒子的手裡。
因為習俗, 埃及艷后 Cleopatra 嫁給親弟弟, 為了獨享王權, 消滅弟弟, 她攀上了凱撒大帝, 為他生了一個兒子。凱撒大帝被刺之後, 事情急轉直下, 她很快又攀上了凱撒大帝最主要的將領安東尼, 也為他生了二個兒子。凱撒大帝的義子屋大維和安東尼兩軍交戰, 安東尼兵敗自殺。埃及艷后也自殺。屋大維殺了凱撒大帝和埃及艷后的唯一兒子, 殺掉了唯一能和他爭帝位的人選。
亞歷山大大帝和凱撒大帝的兒子被殺的原因都源於父親, 他們的不幸都在於擁有一個最高權勢的父親。孩子是無辜的, 所以正確的說法是父親 “親手” 製造了兒子被殺的誘因。
歷史上這種例子太多了!而且不分中外, 不分人種。財閥巨富裡, 父親一旦過世, 後代相殘告官的老戲碼立即上演。精明如彼輩之人怎會看不懂這層道理呢?又把過與不及的戲碼遺留給子女, 讓他們再廝殺一回, 再傷一次兄弟姐妹情。親情一旦破裂, 永遠就再回不來了。父母輩總認定遺留財富給後代子孫, 才是保護 愛護他們, 所以有生之年努力掙錢, 即便是財富已經太多了, 仍然孜孜不倦的努力著。人們總是以自己觀點來為子女預謀他們的人生, 認定子孫對幸福 快樂的定義, 恒然和父母相同。悲劇就如此的一代傳一代, 直到永永遠遠。 為子女創設的基金尤為可怕, 那是禍延數代, 千金之子恒然不具謀生能力的。
人真的愚蠢!!
為什麼讀書?能看清楚事情, 預為籌謀罷了!
船走在地中海上, 我的時間也走在地中海上;船航行過去了, 不能再回首, 我的生命也不能再回來。
及早退休, 及時享受。人生本當如是。
Life is for living 說的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