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屬薔薇科(Rosaceae)火刺木屬(Pyracantha)的狀元紅及石斑木屬(Rhaphiolepis)的厚葉石斑木、田代氏石斑木的花朵不大,都是以白色系為主調,在春季的三至五月裡,常是花團錦簇熱鬧登場。其排場,在許多大咖的名花爭艷的場域中,顯得毫不遜色,且同時獲得蜂、蝶、鳥的青睞,吸引了我的目光!
石斑木(上二)、狀元紅(上三、四)一樹繁花,不讓四月雪(上五)流蘇獨占鰲頭。
三月入春以來,台北雖有多波寒流來襲,不若前幾年,春天的氣息來得比較早。惟或許是植物求存本能,或許是不甘蟄伏,許多花樹的花兒反而因為春光乍暖都趕早報到了。
原本會拖遲至四月以後才會見到的木棉花,三月不遲疑,紛紛搶著亮相了。再加上原本就會在三、四月間開花的杜鵑、含笑、羊蹄甲、樟樹、苦楝、紫藤……感覺觸目所及,繁花處處,讓人目不暇給。
被稱為四月雪的流蘇,在三月裡就見花開了;而同是白色花系,本被排在三至五月才開花的石斑木、狀元紅居然也不讓四月雪流蘇獨占鰲頭,一樹繁花。
石斑木+小長喙天蛾+西洋蜂+旖斑蝶(琉球青斑蝶)+白粉蝶。
或許,不像玫瑰那麼風姿綽約吸引眾人的目光,也没有木棉、流蘇、羊蹄甲、紫藤那麼高的知名度和人氣。同屬薔薇科(Rosaceae)火刺木屬(Pyracantha)的狀元紅及石斑木屬(Rhaphiolepis)的厚葉石斑木、田代氏石斑木的花朵不大,都是以白色系為主調,在春季的三至五月裡,常是花團錦簇熱鬧登場。其排場,在許多大咖的名花爭艷的場域中,顯得毫不遜色,且同時獲得蜂、蝶、鳥的青睞,吸引了我的目光!
狀元紅花+麻雀+紅冠水雞。
同科的植物,兩者均是灌木或小喬木,均可做為園藝觀賞用:盆栽、綠籬或庭園栽植美化;加上開花的時間相近,花形也相似,如果未經過查證辨認,一時還真容易混淆無法分辨呢。
仔細觀察,狀元紅花瓣近圓形,白色;雄蕊 20,花藥黃色;而厚葉石斑木花冠白色,花瓣前端不整齊凹裂;雄蕊多數,長短不一,花初開時雄蕊的花絲白色,之後轉為紫紅色,園區可見的厚葉石斑木(花瓣前端不整齊凹裂)、田代氏石斑木(花瓣卵狀菱形)均是台灣固有種。有人說,石斑木是報春花,花語是敏銳。又有一說,石斑木在花語中象徵著堅韌與持久。它常被用於傳統節慶和婚禮中,象徵長久的幸福。
狀元紅(熟果紅)、石斑木(熟果紫黑色)兩者的果子皆可食。
狀元紅、石斑木兩者的果子皆可食。狀元紅果不僅可以欣賞,還可以釀酒,甚至可以磨成粉代替米糧,在大陸另有「救兵糧」的別稱。且成熟的狀元紅豔紅亮麗,十分吸引目光;而厚葉石斑木果實成熟時則為紫黑色。
附錄—狀元紅(火棘)、厚葉石斑木、田代氏石斑木基本資料
狀元紅白色花瓣近圓形+食蚜蠅。
狀元紅(火棘)
‧英文名稱:Fire-thorn
‧學名:Pyracantha fortuneana Maxim. Cotoneaster formosana Hayata.
‧科名:薔薇科(Rosaceae)火刺木屬(Pyracantha)
‧別名:火棘(中國植物誌),台東火刺木、台灣火刺木、狀元紅(台灣);救軍糧、赤果、純陽子、火把果、紅子、救兵糧、水沙子、豆金娘、小紅子。
‧原產地:中國、南歐、西亞等地、台東、花蓮。
‧莖:高達 3 公尺。側枝短,先端成刺狀,嫩枝外被銹色短柔毛,老枝無毛。
狀元紅果+緣點白粉蝶,狀元紅果+白頭翁+鵲鴝+藪鳥+黃尾鴝+白腹鶇+赤腹鶇。
‧葉:葉互生,在短枝上簇生;葉柄短,無毛或嫩時有柔毛;葉片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 1.5~6 公分,寬 0.5~2 公分,先端圓鈍或微凹,有時具短尖頭,基部楔形,不延連於葉柄,邊緣有鈍鋸齒,近基部全緣。
‧花:花兩性,集成復繖房花序;花梗長約 1 公分;萼筒鐘狀;萼片 5 ,三角形,先端鈍;花瓣近圓形,白色;雄蕊 20 ,花藥黃色;花柱 5 ,離生,子房上部密生白色柔毛。花期 3~5 月。
‧果實:果實近球形,直徑約 0.5 公分,橘紅色或深紅色。果期 8~11 月。
厚葉石斑木葉全緣或先端疏鋸齒緣。花瓣前端不整齊凹裂+石墻蝶+台灣黃斑蛺蝶。
厚葉石斑木(石斑木)
‧英文名稱:Yedda Hawthorn,Whole-leaf Hawthorn,Indian Hawthorn
‧學名:Rhaphiolepis indica (L.) Lindl. ex Ker var. umbellata (Thunb. ex Murray) Ohashi
Rhaphiolepis integerrima Hook. & Arn. var. mertensii (Sieb. & Zucc.) Makino ex Koidz.
‧科名:薔薇科(Rosaceae)石斑木屬(Rhaphiolepis)
‧別名:厚葉石斑木、革葉石斑木、繖花石斑木、石斑木
‧原產地:台灣、日本南部、琉球、小笠原群島、韓國
‧分佈:台灣島北部近基隆海濱地區、蘭嶼和綠島。
厚葉石斑木+白粉蝶求偶。
‧特性:厚葉石斑木為本島固有的植物,常綠小喬木或灌木,小枝叢生。枝條端直又瘦長,幼枝灰白、光滑,老枝有裂紋。葉厚革質,光滑倒卵形,長 4.5~7 公分,寬 1~3.5 公分,先端圓形,全緣或先端疏鋸齒緣。基部寬楔形,全緣,葉緣略向葉背反捲。圓錐花序被褐色毛;花瓣篦狀倒卵形。果球形,徑 0.6~1 公分。花期為 3~5 月。
田代氏石斑木花瓣卵狀菱形+西洋蜂。
田代氏石斑木(石斑木)
‧英文名稱:Tashiro Indian Hawthorn,Tashios Hawthorn
‧學名:Rhaphiolepis indica (L.) Lindl. ex Ker var. tashiroi Hayata ex Matsum.
‧科名:薔薇科(Rosaceae)石斑木屬(Rhaphiolepis)
‧別名:田代氏石斑木、假厚皮香、台灣白杏花、印度石斑木、刻脈石斑木、春花木、尖梅花,石斑木(中國樹木分類學),車輪梅(植物學大辭典),春花、鑿角(廣東土名),雷公樹(福建土名),白杏花(臺灣土名),山花木、石棠木(廣西土名)
‧原產地:中國及印度,台灣固有變種,產於北、中部低海拔地區。
‧分佈:台灣北、中部山地林間或溪邊木叢中。
田代氏石斑木葉緣為粗鋸齒狀+白粉蝶。
‧特性:石斑木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枝條細長。單葉,輪生,具短柄;葉片長 5~7 公分,寬約 1.5~2 公分,倒卵形或長橢圓形,葉基楔形並向下延生,葉尖突尖或鈍形,葉緣為粗鋸齒狀。花序為圓錐花序,頂生,疏花,外被鐵褐色柔毛;苞片線狀披針形,長約 0.6~0.8 公分;花萼為筒形,5 裂,裂片披針形,被長緣毛;花瓣長菱形,長約 0.9 公分;雄蕊多數;花柱 2 裂。花期 6~8 月。果實為仁果,徑約 0.5 公分,球形,成熟時黑色。本變種之分布較廣,中國大陸亦產之,其葉呈楔狀倒卵形,乃易於區分。用途同恆春石斑木,果可食,根藥用,治跌打損傷,樹供栽培觀賞,為優良的薪炭柴。
(資料綜合取材自莊溪<認識植物>)
延伸閱讀
<旅遊花樹記事>狀元紅秋來果紅冠群芳 花果吸引蝶鳥棲食(附詩)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81306719
<心情風景>送你四月的浪漫-白流蘇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3228582
<城鄉組曲>今年台北的三月天不淡(附:2024年玫瑰、2024、2025年杜鵑花季瀏覽集錦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8691214
<都會賞鳥>木棉花邀鳥的盛宴-白頭翁、麻雀、喜鵲、樹鵲、藍鵲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3122707
<旅遊花樹記事>春之頌 蝶戀花-白花、南國小薊篇(附詩)
http://blog.udn.com/jong2020/157694318
<旅遊花樹記事>你聞到含笑(孝)花香了嗎?(把握居家照顧權益)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80424679
<旅遊花樹記事>遇見合歡花樹的感懷(大姊的故事)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80832496
<藝文志>杜鵑、櫻花及綠繡眼-論影像的真偽與虛實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3528643
<旅遊花樹記事>閒看新生公園造景裝飾抒懷(兒童遊樂設施增吸引力)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