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在西邊暈黃的落日,透過圍籬及行道樹投射過來,正好把爬上圍籬的蔓藤枝葉勾勒出一幅背光的剪影圖。「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蔓藤可相識?競相上圍籬。
鑽營繞纏霑雨露,攀高附籬得延伸。開枝散葉悄聞問,根深蒂固得繁衍。
由枝葉背光的倒影,你能看出幾種不同的蔓藤植物?
黃昏,途經台北新生公園的棒球場,因為新冠疫情,球場似久已沒有比賽及練球的活動了,場內一片寂靜;遠在西邊暈黃的落日,透過圍籬及行道樹投射過來,正好把爬上圍籬的蔓藤枝葉勾勒出一幅背光的剪影圖。「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蔓藤可相識?競相上圍籬。
由枝葉的形態樣貌,你能看出幾種不同的蔓藤植物呢?
宋代理學的鼻祖周敦頤寫了一篇〈愛蓮說〉,描述:「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而蔓藤之屬,則恰恰與蓮花自清相反,特愛蔓枝紛雜糾葛不清,為生存圖強可以鑽縫找隙、攀附大樹及圍籬,開枝散葉,正是「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Life will find its way out.)」最好的詮釋吧。
有感,有<蔓藤在野>詩一首以為記。
<蔓藤在野>
蔓藤天性身段軟,匍匐前進尋生機。曠野風吹曝日曬,僻處一隅蹇齷齪。
鑽營繞纏霑雨露,攀高附籬得延伸。開枝散葉悄聞問,根深蒂固得繁衍。
累月經年倖得逞,縱橫四方鬧紛雜。可惜粗俗無華實,難登大雅遭棄嫌。
台北植物園由樹上垂掛下來的錦屏藤長長的氣生根,真的可以形成龐大可觀的「屏幕」,夕陽斜照,形勢頗為壯觀。
延伸閱讀
<旅遊見聞>石頭苔蘚蔓藤造景藝術 別具情趣
http://blog.udn.com/jong2020/170590494
<旅遊花樹記事>蔓藤在野—小花蔓澤蘭、銳葉牽牛、黃藥子
http://blog.udn.com/jong2020/167746815
<旅遊花樹記事>蔓藤在野—垂果瓜、三角葉西番蓮
http://blog.udn.com/jong2020/170452523
<旅遊花樹記事>看「華風」盆栽展-九重葛勾起思鄉念母情
https://blog.udn.com/jong2020/179496321
<旅遊花樹記事>台灣澤蘭與小紫、端紫斑蝶的交會(附詩)
http://blog.udn.com/jong2020/169921374
<旅遊花樹記事>薜茘與愛玉子你儂我儂 野外混種特徵兼有
http://blog.udn.com/jong2020/154809122
<旅遊花樹記事>錫葉藤許願藤 蜂蝶鳥來訪結緣 吉祥好運來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