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目前絕對不要加入多元化計程車
2017/10/03 01:48
瀏覽43,292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我106年9月1分享於大車隊俱樂部的文章






目前絕對不要加入多元化計程車
多元化計程車不太適合專職的司機,比較適合兼差的司機。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多元化計程車不能夠路招,不能排班,就算是電招,也只能是信用卡綁定一種選擇。所以減少非常多的機會。雖然車隊會把用信用卡綁定的機場長途丟給多元化司機承接,但是司機不一定划算。
因為一趟機場跳錶價格約1200左右,被車隊抽走15%後,也只是千元上下。但是司機所付出的心力與時間成本極高。賺是有的賺,但絕對不是暴利,而是辛苦錢。
目前多元化司機並不多,在司機不多的情況下,車隊派的趟次都非常遠。2~3公里稀鬆平常,雖然手機會逼逼叫,但不是每趟都能接的。因為計程車不會飛,也沒有像總統車隊一樣有人開路,也不能闖紅燈。當乘客看到計程車離他這麼遠,乘客會毫不猶豫地取消,乘客本身不必負擔任何成本,頂多重叫一台,或隨手路招。但司機就可憐了,疲於奔命,累的不要不要的。
多元司機雖然不必繳交月費,以及其他亂七八糟玲琅滿目苛刻司機的費用,但是每趟次抽走15%,總費用絕對多過普通司機的費用,也就是說,多元化司機被剝削的更嚴重,而且被剝奪的,是路招及排班的機會,這兩種機會對於司機來講,是一筆可觀的收入。光是靠車隊給的趟次,絕對不及普通司機三種機會加在一起(路招,排班,車隊電招)。
普通司機有路招,電招,排班三種方式,支付車資有無數的支付方式,現金,悠遊卡,信用卡,孕婦券,乘車券。但是多元化只有APP叫車及綁定一種方式,侷限了多元化司機的收入選擇。
小黃的載客效率遠遠大於多元化,目前的確是如此。當小黃載客下客後,說不定馬上就有人路招上車,說不定馬上就有人電招叫車。如果是路招,幾乎沒有載客路程與時間成本。但是多元化不一樣,只能APP叫車,叫車後,司機趕過去,最少6分鐘,說不定還多於6分鐘。但在等逼之前,已經等了6分鐘,甚至更久。也就是說,載一個客人的時間成本約15分鐘,然後再載客,趟次再抽走15%。一個小時內,最多給你載2個客人,甚至只有1個客人。效率奇差無比。而且注意一點,就算給你滿載(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也一定會有15%的空車率,因為車隊要抽走15%。
一個計程車最大的效率化,就是客人下車後,馬上就有人上車,無論長短程,只要一直載下去,收入一定很可觀。因為空車率極低。而多元化被車隊抽走15%,也就是先天就有15%的空車率,再加上要趕去載客的時間成本,再加上客人上車後的載客旅程時間成本。從(等逼,客人叫車,趕去載客人,客人上車,客人下車),這過程是不可或缺的,浪費的時間比你想像的更多。更不用說被取消的機會多到離譜,簡直是一場災難。車隊對於任意取消的乘客,完全放任不管,成本由司機自己接收。
明天談談車隊想打造一支高級車隊,哪裡做錯了?車隊想學UBER,哪裡出現問題?我會說說我本身的看法,提供給各位隊員參考。
上面文若有語意不通看不懂的,說出來,我會再修飾一下。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工作職場
自訂分類:不分類
上一則: 乘客愛投訴
下一則: 多元計程車效率不好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