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得很快,老師就要退休了,回想上老師的課已是三十年前的事,很榮幸曾接受老師的教導。老師是改變我一生的關鍵人物,因家境不算好,我一進大學就沒打算要讀研究所,原計畫畢業當兵退伍後就去賺錢,結果因溫老師的引導,很意外的走入作研究的路,更沒想到一頭栽進去,就一直待到現在,甚至也成為一位教師,很感謝老師的教導。
大二時有一天,老師忽然來約談我,我心想這下糟了,是不是我作了什麼壞事被老師抓到了,這位同學們心目中正直嚴謹的老師來找我,大概不會有什麼好事,心中忐忑不安,見老師時是打算要去聽訓話,沒想到老師是要給我工作做,且每個月還要給我工作費,那時我打工兼家教,聽到每個月有錢領,當然義不容辭欣然同意,:-),加上工作大多是寫程式的工作,而我向來喜歡寫程式,也就因此進入溫家班,且一直與溫家班保持聯絡至今。雖然我並沒有讀母系研究所,沒有真正讓老師指導學位研究論文,但溫家班的重大活動都會視我為一份子,不會忘了我。
不過,那個時代寫程式,回想起來像是原始時代,為了寫程式,我與系館幫(註1)當時的幫主老望一起去學打字,打字可不是用現在的電腦鍵盤,而是那種老式打字機,需要用力按敲且聲音很有節奏感的那種古董級打字機,學打字也不是為了打電腦鍵盤,而是用來打卡片(用一種專用的打孔打字機),那時寫程式要先打在一張張的小卡片上,不小心打錯一個字,就要重打,然後才讓一個偉大神奇的讀卡機讀入(那時很佩服讀卡機能在短時間讀入那麼多卡片),之後再讓一個佔了整個房間更偉大的超級 (其實速度比現在最便宜的Notebook都還要龜速) 電腦去編譯,編譯要排程等待紙本報表出來才能看結果,每改一次程式就要重來一次,很難想像我當年居然還玩得頗高興。那時常常習慣半夜趕程式,也因此老師有一天在交代工作時,發明了二個新名詞:上半夜與下半夜,交辦工作內容不同,溫家班自此有了上半夜與下半夜,不知這二個名詞有沒有沿用至學弟妹,其實這是因我習慣在晚上工作,白天除了上課以外,大部分時間都不太容易找到我,所以老師只能交待我晚上工作。
我恐怕是少數與溫老師同在一辦公室很久的學生,那時因我不是研究生,當然不能有研究生的位置,老師因而放了一個桌子在他辦公室讓我可以放報表等東西(其實也可能是因我很難找,所以老師乾脆把我放在他的辦公室,如此就不怕找不到我了,:-)。也因而受到老師的教導很多,與師母及二位溫公子也都很熟悉,老師作事的嚴謹度及負責的態度,一直是我望塵莫及的學習對象,我想以後也很難再遇到類似的老師。
大三時,廢水研討會在成大舉辦,那時老師發表了一篇有關應用時序分析法於河川WQI的論文,因我有協助寫程式分析數據,故老師也把我的名字掛上去,那是我生平第一個著作,至今我仍然留存複本。那時很多研究生都被指導教授安排要上台去報告研究內容,也有一些學長請我幫忙寫程式分析數據,看他們埋頭努力準備報告的投影片,系館幫一時都沒有人要打拱豬、乒乓球或泡茶聊天,那時我常開學長姐玩笑,勾引他們下來一起玩。但沒想到幾天後,老師居然也要我上台報告那篇論文,因報告人大多是老師或專家,不然至少也是研究生,故我還特別向老師再確認一次,這下輪到我緊張了,變成其他系館幫幫員在開我玩笑,因為我不敢陪他們玩了,生平第一次準備投影片上台報告研究論文,還好可能因我較沒有心理壓力,那時我想反正我才大三,若報告不好是應該的,有機會見見場面也很好,也就順利完成報告,沒讓老師太丟臉。那時沒想到報告這個論文對我以後幫助很大。
在這期間也隨著老師作了一些河川研究,老師是國內學界研究河川污染的領導人物,與台大李公哲老師在當時有個像大俠式的「北李南溫」稱號,也感謝這二位大俠,讓台灣河川有機會作了一些改善。我也因此有機會隨老師勘查一些河川,這期間當然也有很多值得懷念的時光,不過,限於篇幅,以後有機會再說故事。其實台灣的河川溪流很多,很可惜長年來沒有受到重視及好好保護,我很喜歡海洋,也很喜歡河川,這些都是台灣的寶貴資產,只可惜未能在我們這一代把大部分河川救回來,期望更多溫家班的學弟妹能把國內的河川救回來還給下一代。
畢業後我沒有考研究所(應該也考不上,:-),退伍前雖然有些猶豫,但大多時候還是想去工作賺錢,直到退伍後才認真決定想出國,準備一年後才出國,其實我的成績雖然排名班上第9,但並不算頂尖,那時我申請UIUC,我的指導教授還明白的在信中告知我,因我的成績離其他申請同學太遠,入學機會不大,那時UIUC收由台灣直接去的學生名額很少,且通常是給台大成績頂尖的畢業生。後來我把幫跟老師作研究的經驗整理出來,當然也包括那次論文報告,前後寄了七封信,最後才讓UIUC接受我的申請,我恐怕是第一位成績不太好仍能進入UIUC的學生,那時我去UIUC也真的很大膽,借錢出國,打算一個學期後若沒有獎學金或找不到打工機會就回國(因我的家境不可能支持我在國外讀書),但沒想到第二個月指導教授就硬擠出一份獎學金給我,就此解決了經濟問題,順利畢業,而這其實要歸功於老師讓我提早接觸研究工作,我在溫家班已培養出研究能力,後來還擠下一位印度留學生而拿到獎學金,原本抱著要出國去受苦一陣子,沒想到因為老師的教導,讓我在美國不需要打工就能完成學業。
回國這些年來,雖然新竹離成大頗遠,愈來愈沒有機會回母系看看,但由於老師的老家在新竹,反而有機會常在新竹看到老師及師母,相信老師退休後,會有更多機會與他在新竹碰面。
感謝這位永遠的老師給我的教導與協助,在這個洋人的平安夜日子裡敬祝老師退休後也都能平安喜樂!!!
註1:「系館幫」是當年常待在系館的一群人自己封的,包括老K、阿焜及一些研究生等,常常在一起吃喝玩樂,那時研究生是為了趕論文,而像我及阿焜,並沒有趕論文的壓力,加上研究生都很照顧我們,所以在系館幫可是很享受,較遺憾的事只有那時打乒乓球一直想追上一位李學長(不是溫家班的),可惜直到畢業都沒挑戰成功。
此文獻給我的恩師成大環工系 溫清光教授 寫於2009.12.24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