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資訊透明 毒物無所遁形
2011/04/05 11:57
瀏覽436
迴響0
推薦1
引用0
資訊透明 毒物無所遁形

看到聯合報整版專題報導非法棄置廢棄物,頗感慨經過這麼多年了,問題仍然存在。

非法棄置有害廢棄物,一直是環保界長年的痛,我在當學生時就知這問題,那時工廠林立,但環保觀念很差,所以有害廢棄物亂倒是常有的事。

那時的主管機關,也沒有什麼好辦法,那是一個簡單的算術問題,估算一下廢棄物的產生量及處理廠的可處理量,就知道不可能完全處理,超出的量就只好每年讓它失蹤,導致多年後的今天,要列管很多非法棄置場及投入很多經費作整治。

當年若認真處理此事,恐怕只有讓工廠關門,而在那個只知拚經濟的年代,此事一直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加上政府一直沒有積極面對及處理,讓問題一直存在。

其實廿多年來,時代已進步很多了,國內也有足夠的處理廠了,應該足以處理所有有害廢棄物,實在不應該再有非法棄置的情形。

環保署也已建立了資料庫,甚至還用「聯單管制」每一個清運與處理的環節。基本上,我們的制度已經不輸給先進國家了,唯一最大的差別就是資訊公開

資訊不公開下,即使有很好的聯單管制,表面上好像都管制了;但非法棄置的部分,是不會申報的,無從管制,也不會出現在環保署所管制的資料庫中。但若一旦公開資訊,除非一家工廠的技術領先全世界,否則異常的廢棄物量,就很容易攤在陽光下,也很容易被查覺。

非法棄置的情形,要從源頭去改善,只要產生有害廢棄物的工廠,不敢讓其產生的廢棄物非法棄置或偷排廢水,才能根本禁絕這些問題。

資訊公開還有什麼益處,記得美國前總統柯林頓曾很得意的公開說,他沒有做什麼事,只是公開資訊,就讓全美國毒性物質使用量減少四成,有害廢棄物的量,當然也隨之減少。美國公開資訊之後,在一比較之下,就知道那些工廠的表現較差,較不環保,公開之後所有工廠都會很認真的提升環保技術,減少廢棄物的產生量,更難作出非法棄置的事。建議打算選總統的參選人應該儘快納入政見中。

【2011-04-04/聯合報/A15版/民意論壇】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