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總統產生了,舉國都很希望新總統去拼經濟,這是人民盼了很久的事.
無可厚非,但時代不同了,面對未來,拼經濟的思維必須要作一些改變了.
尤其是在全球化下,很容易讓領導者走錯路.拼經濟以前最常看的指標就是
GDP(平均國民所得).
然而GDP已不是一個好指標了.美國經濟趨緩,但其實GDP仍上漲,
台灣人民覺得經濟不好,物價上漲薪水不漲,但其實GDP也是上揚,
日本及南韓也都是有類似的情形.GDP都上漲,但老百姓郤覺得更窮生活的更辛苦,
美國不但GDP仍上漲,更造就了全世界數一數二富可敵國的富豪,
但不少老百姓卻在次級房貸下無法翻身.甚至有整條街被銀行趕出門變成空城景象.
如果只以GDP成長率作為拼經濟的最主要思維,很容易誘使新政府走錯路.
我個人極痛恨全球化,但我也知道我們很難對抗全球化.在全球化下,
能以最有效率的全球分工合作方式及科技,最能賺全世界的錢,對GDP的成長也最有效.
先不談這種企業可能不環保或間接^燾削勞工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若這種企業的利潤
沒有與全民分享,並不見得會對社會有什麼幫助.一些企業賺更多錢,
但其實並沒有增加國內的就業機會,工廠都在國外,更沒有交多少稅,
這種企業對社會其實沒什麼幫助.
我們過去都以大國思維為主,留學生也多是以留美歐日等大國為主.
也因而很多作法都是習慣性的向大國學習,但其實我們應該要認知台灣是一個小國家,
現在我們已看到美國及日本的沒落,我們需要思考一下我們的作法與思維,
要多向小國學習,其實歐洲的前十名富有國家,除了英國以外,都是人口比我們
少的國家.馬英九先生當選記者會宣示擬效法新加坡,籌組清廉的政府,
這是很值得肯定,黑金及貪腐政權一直是台灣人民很多年來心中的痛.
也是更容易讓國家走錯路的主因.然而除了清廉政府,
小國有更多值得我們參考或學習的經驗.
例如愛爾蘭,這個國家是目前歐洲很富有的國家,它也沒有什麼資源,
更曾經發生大饑荒.在愛爾蘭很窮時該國並沒有以拼傳統經濟為主要思維,
而是去改善教育,讓每個勞工階級的小孩都能免費讀到高中.有優質的人民.
才造就今天的愛爾蘭,而曾被評全世界競爭第一的小國芬蘭,也有類似的情形,
這個不是英語系且工業落後的國家,甚至當年該國的經濟還是曾經被台灣及
其他亞洲三小龍所打敗.失業率高達16%,但那時他們並沒有以拼傳統的經濟為目標,
而是去改善教育,告訴老百姓時代不同了.
要面對未來,教育要有所改變.成功的改革教育.也造就今天的芬蘭.
芬蘭雖然是被評競爭力強的國家.但並不強調競爭,反而是重視合作.
沒有去拼傳統經濟,但經濟也已是歐洲前十名.這都是值得新政府思考的地方.
台灣的少子化速度很快.每一個小孩都必須視為我們的寶貝,
否則在小孩急速減少下,如果沒有優質且能合作的下一代,他們將會負擔沈重.
尤其是還有約六分之一外籍新娘的新台灣之子,更是要好好教育,讓他們成為我們面對全球化的助力,可與外籍新娘的母國合作,而不是變成社會的負擔.
所以把教育弄好,才能有久遠的美好經濟.這是愛爾蘭及芬蘭的成功經驗,
也是小國能作得比大國還好的事.
拼經濟另一個該做的事是要加強環境保護,不少政府官員常常有一個錯誤的觀念,
以為作好環保會影響經濟,其實這是錯誤的想法,也很容易證明,全世界經濟比我們好
的國家,環保還找不到比我們差的國家.台灣雖然沒有什麼石油或礦產資源,
但台灣由北到南是動植物資源很有特色的地方.從熱帶到寒帶的動植物都可以在台灣
看到,真的是一個美麗之島.紐西蘭靠著豐富的景歡資源,吸引了[魔戒]去該國拍攝.
生態旅遊成為重點,讓該國的經濟更是因此持續成長中.
即使是以工業化的國家而言,更是要重視環保,在WTO下,
所有跨國貿易障礙幾乎都被移除了.只有環保是一個合法的國際貿易障礙,
例如歐盟的WEEE/ROHS等,而在溫室氣體地球暖化的危機感下,
環保更是國際社會所重視的議題.亦即若科技不走向環保,在全球的經濟巿場也將被排斥.
最近中國大陸也加強環保,也因此即將有一些企業在大陸生存不下去.
這些企業若回來且仍然不想重視環保,對台灣不見得是福氣.
呼籲520之後的新政府要以邁向永續為主軸,把教育及環保也一起作好,才是真正的拼
經濟,台灣的政治人物往往只看執政的那幾年,甚至有的地方首長明示,任何超過他任內的計畫都不必討論.總是不願意去看更遠的未來,即使是一些己知且可預期的未來問題,
也不願去面對及謀求長遠的改善方案. 也因而導致有一些首長以小利爭取選民的支持
這種短視的作風,其實對國家的長遠成長是很不利的.期望新的領導人有不一樣的作風,
帶領台灣邁向永續,讓我們有個美好的共同未來.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