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80週年,撫今追昔,最主要的現實意義是鑑往知來,推進中國融合型文明替代掠奪型文明,直至完全與最終勝利。
換句話說,人類的「帝國主義世紀」尚未告終,我們正面對它變本加厲的最後階段。
掠奪型文明在舊法西斯失敗後,變身為資本與國家複合性更高的「金融極權」,通過代理人與長臂管轄經營「戰爭經濟」,以所謂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和技術壟斷實施「隔離排他」,並以「雙標民主」來區分敵友。
也就是說,極權主義、種族主義、軍國主義等法西斯核心在金融霸權的華美包裝下,以金玉其外的新面目在二戰後繼續擴張掠奪型文明。然而從歷史經驗看,掠奪型文明的極致就是反噬與自毀。
由洛杉磯延燒起來的美國內亂暴露濫權擴張、種族對立和軍事暴力,其根源就是美國新法西斯的全球化掠奪難以為繼,所必然導致內外失序的結果。
反法西斯正義敘事掩蓋了什麼?
就國家組成型態來看,「美利堅合眾國」本身是歐洲人海外殖民掠奪五百年的最終成果──在滅絕北美95%數以千萬計的原住民過程中,由近代資本主義驅動組成這個超大型「聯邦銀行」。損人以利己,成為這個掠奪型資本聯邦組成國家的核心動力與最高信仰。
以圖利日本法西斯為例,從1931年到1941年侵華期間,美國是日本第一大貿易夥伴。1937年時,美日雙邊貿易額達 1.7億美元。日本進口石油的80%與進口鋼鐵的90%均來自美國,還有福特、通用、杜邦等企業的對日技術合作,以及摩根財團對日本的金融支持。
從1895年到1945年日本侵華的半世紀間,美國作為海外殖民掠奪的後起之秀,總是先在政治上宣布「中立」,以便進行經濟上的暗度陳倉,然後再利用戰後中國的虛弱進行深度盤剝。甲午戰爭後的「門戶開放」,以及抗戰勝利後的「中美商約」,都是讓美國擴大在華特權的明證。
美國在歐戰方面也是同樣的圖利邏輯。一戰爆發後,威爾遜政府先宣布「中立」,以便美國企業對交戰國進行貿易往來,大批軍火商和銀行家賺取交戰國的軍購利潤與貸款利息。當美國對交戰國出口額增加了4倍,協約國積欠美方債務達23億美元時,美國才為了確保利益安全而參戰。
二戰爆發後,羅斯福政府同樣採取一系列「中立」法案,但美國企業通過技術輸出、金融貸款和資源出口,在1941年底以前對軸心國賺取超過20億美元的利潤,同時極大鞏固了軸心國的侵略戰力。當戰爭工業產值節節上升,考慮到軸心國控制亞歐大陸後將威脅全球貿易利益的後果,以及為保障英法等百億美元債務國的安全,美國才正式轉向「反法西斯」。
綜觀20世紀前半葉的兩次世界大戰,投機主義的參戰模式為美國賺取了巨額經濟利潤,並為美國錨定戰後秩序的主導位置、鎖定價值體系的話語霸權,從而鞏固美國盤剝全球利益的權力。因此,二戰後除了中國和蘇聯,亞歐大陸上的多數國家都淪為美國附庸。
本質是美利堅資本掠奪聯邦的國家,在二戰「反法西斯」的旗幟掩護下掠奪全球,早已成為更極權、更擴張、更強調美國優先的「新法西斯」。
琉球問題,就是美國「新法西斯」面目的活標本。這個本該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獲得獨立的前王國,卻在戰後80年來成為美日雙重剝削的次殖民地。
美國不但在琉球布建全日本70%的軍事基地,美軍還享有治外法權;琉球人民不但沒有自決權,還沒有母語權。作為歷史上中國融合型文明的組成,當代琉球遭受的軍事殖民與種族壓迫,見證美國新法西斯與掠奪型文明的面目。
如果說,德日義法西斯是工業資本主義的軍事化型態,主要依賴領土掠奪;那麼美國新法西斯就是金融資本主義的全球化型態,主要依賴規則壟斷與技術壓制。
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的〈以史為鑒 共創未來〉指出:「80年前,包括中國、蘇聯在內的全世界正義力量同仇敵愾、英勇戰鬥,並肩打敗了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勢力。80年後的今天,單邊主義、霸權霸道霸淩行徑危害深重,人類又一次站在了團結還是分裂、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的十字路口。」
鑑往知來,習主席點明:「我們要以史為鑒,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深刻教訓和反法西斯戰爭的偉大勝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共同創造人類更加美好的未來。」
這是繼「反法西斯」軍事勝利80年後,由新中國領導被霸權霸道霸淩的受眾國家,要在新世紀的新型態戰爭上堅決抵抗「新法西斯」的一篇檄文!
新法西斯布建全球反共反中的邏輯與困境
戰後80年來,在資本極權方面,美國38%的財富高度集中在1%的人口。2024年的總統選舉花費超過147億美元,主要獻金大戶仍然是20世紀為兩次大戰拱火的金融、科技、軍工、能源等行業的巨頭們,使政治徹底淪為美國資本驅動戰爭以圖利的魁儡,這是典型的準戰爭型壟斷體制。
在軍事擴張方面,美國軍事預算占全球軍費支出的40%,其軍事基地部署在全球80多個國家,是史上唯一實現「全球駐軍」的國家。通過戰爭與軍事干預,美國將內部資本積累的危機轉嫁為全球社會的瓦解與重構,在當代文明語境下來說,這是舊法西斯望塵莫及的新法西斯軍國主義。
在種族主義方面,美國實踐「帝國主義世紀」的文明等級論,其對外制裁或遏制「非西方國家」的行為,只是對內壓制「移民」、「反猶」與「黑命貴」的投射。所謂「民主自由」,只是「種族優越論」的變形包裝,是作為文明等級數據化的指標,是新法西斯推動「顏色革命」的工具。
在認知作戰方面,通過全球大型網路平台如Google、Facebook、Twitter、YouTube、Amazon等,美國掌握90%以上的全球社交平台後台數據與演算法控制權,為其打造全球符號控制與意識形態輸出體系。還有FBI與NSA長期監控國內外元首與特定對象的技術,在在表現美國現代數位化的新法西斯水平。
因此,美國已不是正常理解下的國家,而是一個資本主義走向新型法西斯化的現代裝置,其戰爭目的是為了保證美元霸權體系──全球金融吸血機制的存在,實現剝削型貨幣殖民主義。換句話說,美國是一部被超國家資本主義綁架的戰爭機器。
這就決定美國戰後80年來必然反共反中的邏輯──無法容忍共產主義以國家控制資本和市場秩序的模式,何況中國人還有從「天下為公」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基因。
所以二戰後,蘇聯成立「經濟互助委員會」,推行計畫經濟,拒絕美元體系的金融掠奪。在亞洲,中國大陸拒絕「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以及美國「301條款」的市場盤剝。面對不接受金融殖民、不開放市場供其掠奪的存在,美國一方面針對蘇聯發起「北約組織」,為馬歇爾計劃爭奪歐洲經濟護航;一方面又以「第一島鏈」圍堵中國大陸,以阻止反壟斷的共產主義發展壯大。
這樣一來,美國新法西斯在二戰後布建了遠大於軸心國能量的800個軍事基地,先將中國和蘇聯圍堵成「鐵幕」,再用「民主」、「自由」、「人權」等冷戰意識形態禁錮「鐵幕」外的世界。直到中國大陸改革開放,逐步融入美國主導的全球化秩序後,仍然要面對被冷戰禁錮改造的世界,包括台灣地區。
無可諱言,人類20世紀後半葉是繼「反法西斯」全球熱戰結束後,美國「新法西斯」在全球以冷戰反共、瓦解蘇聯、圍堵中國,來實現美式全球化掠奪體系的歷史。
然而,基於五千年融合型文明發展的內生動力與智慧,中國大陸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實現工業化,並逐步建立起自主產業鏈。在蘇聯結束後,中國作為全球獨家的融合型文明,挺身對抗掠奪型文明吞噬全球的企圖。今年領頭對抗美國掠奪全球的關稅戰,就是中國領導並發起反「新法西斯」鬥爭的表現。
川普的如意算盤,原是利用對全球加徵關稅來填補美國財政赤字,再通過降息讓美元貶值,以變相削減債務的實際價值,同時推高通脹以增加稅收。而美方底層民眾購買力的損害,則經由前述「關稅+降息」的組合操作來刺激本土生產,從而形成就業率對沖。
更如意的可能是,在美元仍主導全球貿易的前提下,貿易戰所導致的國際「美元荒」,將迫使美元外匯儲備不足的國家貨幣貶值,陷入債務危機,而形成美國資本抄底的機會。畢竟損人以利己,恆是美國這個掠奪型資本聯邦體的核心動力和價值信仰。
只不過,川普的如意算盤也暴露美元體系的根本矛盾——依賴全球信任的債務貨幣無法長期透支信用。世人經過美方關稅戰的洗禮後,已更進一步形成「去美元化」時代的思想儲備,這為中方實施貿易反制與金融防禦戰平添了正當性與成熟的環境。
只要中方在推動區域經濟整合與軍工科技創新的基礎上,持續進行人民幣國際化與多元儲備貨幣體系的建立,一旦美方財政赤字與債務危機進一步惡化,加上超發美元進一步升高通膨,而導致國內進一步爆發政治與社會危機,那也就是迎接「去美元化」元年正式來臨的時刻。當前由洛杉磯延燒起來的動亂,就是美國新法西斯財政崩盤的序幕。
在中國融合型文明以實力拒絕美方收割的情勢下,美國債務驅動型金融對外掠奪失靈,壟斷資本受挫的欲望倒逼對內壓榨加大力度,補助萎縮,福利減少,失業增多,股民失利,移民遭殃,社會對立,暴力進場,……。一旦掠奪無法持續供養法西斯帝國,對外(比如中國)戰爭又沒必勝把握的話,內戰便會成為唯一出口。
我們對終結美元霸權的一步之遙深具信心,是基於對文明模式發展的認識──掠奪型文明的極致就是反噬與自毀,具體的底氣則來自中國抵抗掠奪型文明全球化的第一仗。
「抗美援朝」建立新中國持續推進反法西斯的正當性
直到戰後80年的今天,仍有人以為二戰勝利是美國、尤其是美國原子彈的勝利。川普這麼以為,日本和歐洲未反省的人這麼以為,台灣皇民派和民國派的人也這麼以為。
這麼以為的這些人的存在,恰恰說明「反法西斯戰爭」尚未最終勝利。戰後歷史也表明,80年前的軍事勝利只是霸權主體的替換,是掠奪型文明主導權的轉移,而不是帝國主義世紀與掠奪型文明的終結。
美國在二戰後期研製原子彈的初始動機是為了阻止德國超前稱霸,後來納粹敗亡,德國投降,日本獨木難支,原子彈的使用失去了必要性與正當性。邱吉爾、麥克阿瑟、艾森豪威爾、甚至研製原子彈的科學家們,都不同意對日本使用原子彈。
但早在1941年同英國訂立《大西洋憲章》那時,美國就表現藉參戰獨霸戰後全球秩序的圖謀。到了1945年7月下旬,日本大部分陸軍已被中國牽制,海空軍幾乎團滅,所謂的軸心國已是行將就木,只剩困獸猶鬥的日本「本土決戰計畫」。後者宣告破產,不是因為8月6日的廣島原爆,而是因為8月8日蘇聯對日宣戰。
所以,同盟國取勝在望,才是美方杜魯門等人對日使用原子彈的真實原因──奪取戰後秩序的最大主導權。8月8日蘇聯參戰,日本決定投降,加乘了8月9日美國原爆長崎的緊迫性。
換句話說,相較於美國對日本投下原子彈,在戰略上不如說是美國對盟國投下原子彈。這是由一脈相承的法西斯性格所決定的──用軍事上絕對的暴力壟斷和恫嚇來主宰絕對的利益,以避免他國、特別是避免蘇聯來參與瓜分。
因此,原爆日本──對都市平民進行無差別大規模殺戮,以技術壟斷和絕對毀滅來換取對參戰國最大的震懾效果──不是「反法西斯」的終章,而是「新法西斯」的序幕。
通過威力空前的「原子彈敘事」,美國將自己從戰時的法西斯合作者與投資者洗白為「救世主」,並吸納舊法西斯的精英階層、工業資本和軍國主義基因,將戰後日、德、義納為自己的附庸,進行回收利用與再升級──繼承並擴大法西斯式的軍事工業複合體,建立史無前例的全球原子彈級別的「新法西斯」。
世上唯一敢於應戰並擊敗「新法西斯」侵略的,是中國人民志願軍。
從文明模式的視野來看,「抗美援朝」既是新中國的立國之戰,也是抵抗「新法西斯」侵略的全球第一仗,是中國融合型文明抵禦歐美掠奪型文明的空前戰役──自1840年以來,中國獨立戰勝美國為主的歐美聯軍,為人類開闢有別於掠奪剝削體系的文明曙光──自此終結資本主義法西斯侵略中國的「熱戰」,轉而進入「冷戰」時期。
與中國漫長的融合型文明相比,歐美掠奪型文明在五百年間大致經歷重商資本主義領土化、工業資本主義軍事化、金融資本主義全球化三個階段,變化極快。當資本主義無法通過和平積累來滿足利潤需求時,就必然與暴力機器結合成法西斯化,包括美國的系統化暴力掠奪與種族化的等級秩序。
清王朝後期面臨的是重商法西斯與軍工法西斯的雙重打擊,以當時中國封建農業體制的能量,自是無力招架,犧牲慘重。但相比於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清末半殖民地還是保住了中國主體文明,甲午戰敗後的戊戌變法也間接推動了共和革命。
民國的建立,就是近代中國人試圖通過共和制度來實現救亡的具體結果。只是承接半殖民地的體質,加上在土地、社會、經濟和政治上的封建遺習,面對進化成更高級的軍工法西斯侵略,以及接踵而來的金融新法西斯霸權,決定了民國只能作為中國從傳統帝國轉向現代國家的歷史過渡階段。
在這不可或缺的轉型過渡階段,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下的中國人民通過對日本軍工法西斯侵略的殊死抵抗,以犧牲3500萬軍民的代價,全面激發了中華民族認同,奠定了建立現代國家的基礎,著名的〈義勇軍進行曲〉就是這時期的作品。
中共準確應對近現代中國的文明轉型需求,在歷史過渡的民國時期就開始嘗試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型態的努力,包括土地、軍事、組織動員和主權重建等方面。這些方面反映在中共對日抗戰時期,不得不走出有別於國民黨和民國政府的路線,並在後來的國共決戰中得到實踐證明與壯大。
如果不是這樣,中國人民志願軍就不可能戰勝吸納了法西斯軍工能量的新興金融法西斯霸權,完成人類史上第一次對新型法西斯侵略的正面阻擊。而戰勝美利堅資本聯軍,完全是國民黨陣營難以想像的文明成果。
近現代中國應對法西斯升級侵略的體制轉型
現今回顧起來,近現代中國體制的三階段轉型──清末→民國→共和國,其實是漫長的中國融合型文明面對歐美資本主義法西斯化急速升級的回應。
在應對歐美掠奪型文明急速升級(重商→軍工→金融)的侵略中,中國政權相應形成由被動崩潰而被動抵抗而主動復興的辯證發展,每一次更迭換代都是對歐美暴力進化的文明回答。
如今大家能侃侃而談「一帶一路」、「南方合作」、「去美元化」、「金磚國家擴容」、「人類命運共同體」等實踐融合型文明的願景,既不能忘卻80年前中國軍民以農業半封建社會的艱難條件戰勝日本軍工法西斯侵略,也要歸功新中國抗美援朝志願軍堅決抵禦新型金融法西斯從日本擴張至整個東亞的企圖。
正因為抗美援朝的勝利,才能將繼承並升級「大東亞共榮圈」的美國新法西斯阻卻於中國大陸之外,在日、韓、台、菲等東亞邊緣紛紛被美元體系「島鏈化」的同時,為中華民族爭取到自主發展的戰略時間。如今中方才能通過文化韌性與制度創新,為人類提供對抗全球剝削體系的文明替代方案。
包括全過程人民民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型舉國體制、一帶一路互聯互通、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全球安全倡議、綠色新能源供應鏈、數字平台公共化、人工智慧開源共享體系、……等等,堅守並發展這些由內到外的中國融合型文明,就是當今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的正當性。
雖說中國在抗日到抗美、迭代換朝對抗法西斯升級的文明轉型期間,遺留了台灣問題。但台灣問題遺留至今,說明中國融合型文明尚未在全球範圍超越掠奪型文明。這既有賴於中國自身的發展強盛,也需要國際環境慣性的改變。
畢竟人類世界被掠奪型文明主宰以來,品行低落、道德衰微,大多數國家已習慣甚至扈從慕強凌弱、欺善怕惡的生存方式。像中國這樣強而善的文明傳統,反而陌生不受待見。
文明、和諧、平等、公正、誠信、友善,這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並不是當前國際社會的正義信條,後者遵奉的是花錢買美援、保險又安全的事大主義和怙惡邏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孫中山這兩句話,放在當前依然算數。
鑑於80年前的軍事勝利,雖然阻卻了日本軍工法西斯的侵略狂潮,並光復台灣與東北地區,但後繼並升級的美國金融法西斯聯軍循著日本南北夾擊中國的侵華路徑重新再來。若不是毛澤東斷然命令志願軍出兵朝鮮、決戰境外,打破法西斯侵略軍的鉗形攻勢,恐怕中國東北、乃至中國全境都可能淪為日韓那樣的美國新殖民地。
固然,東南一隅的台灣脫離中國自主發展的文明轉型,且附庸在美國掠奪型文明的陣營,至今仍是法西斯侵華路徑上的前進據點。但這個事實說明單靠民國時期那樣用人命堆砌的軍事熱戰,或者對立零和的意識形態冷戰,已經無法戰勝新法西斯、實現台灣再光復。
新中國解放掠奪型文明的歷史任務
新中國的歷史任務是從多個層面去發展融合型文明,以全方位的價值超越來解放掠奪型文明。
這就是新世紀以來,「台灣當歸」從屬於民族復興與文明發展、而不是相反的戰略原因──儘管台灣脫出近現代中國文明轉型的歷史軌道之外,但在「智戰」時代,台灣既是美國設定來遏制中國發展的戰略陷阱,中方實現台灣再光復的路徑和節拍,就不可能在美方預設的有利模式內。
據路透社報導,繼成立太空軍後,川普二度上任幾天之內就下令實施「金穹」(Golden Dome)計畫,企圖以大量監視衛星和配備遠距雷射光束的攻擊衛星,構成攔截各式飛彈的太空衛星網。
若不論及資金和技術等條件限制,這種星戰式的意想如果成真,就能成全美方對任何國家實施先發攻擊,而不必顧慮遭受報復攻擊。
但是,「金穹」計畫也極可能是利用技術壟斷與軍事威懾,將「生存安全」定義為單邊優勢,通過「中國威脅論」迫使其他國家接受美方主導的規則,以盟友軍費「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淘金術──估計「金穹」總花費近一兆美元。換句話說,這可能是一次太空法西斯化的訛詐掠奪。
目前被川普標價「美國第51州」的加拿大就有意參與「金穹」,認為這個決定十分合理,並符合其國家利益。其後,除了日本,還可能有台灣當局接力進貢。
早在1996年,台灣方面就想加入美國的「戰區飛彈防禦」(TMD)系統,後者是由當時高能的通信系統和高技術飛彈組成。但因顧忌中國大陸的反對,美方採取名義上未將台灣納入TMD、實質上通過軍售與技術整合來逐步綁定台灣的策略,TMD思維因而深植台灣軍事政策的核心。
這種「殖民-依附關係」,是由台灣脫出中國文明轉型軌道的民國依附性遺習,加上美國新法西斯以軍事擴張與技術壟斷來壓制他國主權的慣性,所共同決定的落後型態。一旦台灣再對「金穹」計畫投懷送抱,那只是進一步數位化、自動化的「主奴關係」罷了。
從「TMD」到未實現的「Golden Dome」,無不反映美方以絕對武力威懾並壓制中俄、從而壟斷全球利益的戰略企圖,這是美方80年來一以貫之的「原爆思維」再體現,是五百年來掠奪型文明的軍工天花板。
然而中方憑藉強大的製造能力與完整的工業體系,只用低成本、高創新與規模化量產的極音速武器,以數千顆低軌衛星群形成量子衛星通信網,加上蜂群無人機等不對稱戰法,即可破解「金穹」高成本的防禦系統──如果真有「金穹」的話。
這種不對稱戰法,是以融合型文明的人民性相對掠奪型文明的資本性而言。比如人工智能,美方以技術壟斷、數據霸權和AI規則制定來建立「美國生成-全球使用-美國收割」的新型數位帝國;中方就以技術自主、數據整合、推動全球AI治理方案來提供「算法公地+治理共建+資源共擁」的文明價值。
在金融方面也如此,美國利用美元世界貨幣的地位,掌控全球貿易的結算權與定價權,拿捏全球資本流動,並通過發債來輸出赤字和通膨。中國的目標則是通過人民幣國際化建立「多元結算、自主融資、公平交易」的金融秩序,來解放「美國消費–全球買單」的奴役機制。
融合型文明發展出的舉國體制與全產業鏈優勢,使中方能集中資源各個突破美方封鎖的領域,從而獲取「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話語權,更好地在全球範圍解放服務於「美國優先」的技術壟斷、軍事綁架和金融剝削。
這樣一來,由掠奪型文明輸出全球的民主自由人權等冷戰意識形態催眠術,也將面對全過程民本治理、以集體發展優化個人自由、基於生存經濟的人權、資本服務於民生的權利基礎等全面覺醒。
在政治制度到思想方式全面解放的過程中,選舉民主將被證明是一種片面性、局部性、資本性的落後型態。美台兩端虛妄的民主同盟和價值優越,也將淪為民主笑談與價值自卑。
解放法西斯與台灣回歸
台灣問題是美國新法西斯全球化使然,幫助美國實現正常化,與台灣回歸祖國高度相關。
美國新法西斯掠奪型文明最大的戰略敗筆,就是無限度地以掠奪為最主要的生存方式。債務壓力山大的川普政府推出《大美法案》,借提高債務上限來應急的同時,卻仍舊以剝削窮人的社會補助來增加富豪的收入。這種積習難改的掠奪型文明內部矛盾,將是解放美國新法西斯的主要依據。
對外方面,美國以中國融合型文明為敵,是自找不對稱的苦頭吃。
原子彈自他被發明的那一天起,就已經自我毀滅。從70多年前的朝鮮戰爭開始,美方對中國所有的極限施壓與恫嚇,只一再反襯「紙老虎」的面目。如今他以為可以橫行無阻的貨幣戰爭,已演變成貨與幣的較量──在脫鉤斷鍊的路線下,反而助力持有實體經濟的中方獲取應得的市場份額與國際地位,以及美元的衰落──這將是解放美國新法西斯的主要條件。
換句話說,不論從內因還是外因來看,掠奪型文明走向自毀成為一種歷史規律,也是解放法西斯國家的主要路徑。中國融合型文明的存在,以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方向,只是歷史文明進階的備案,而不是為了消滅某個國家。
「台灣當歸」正是在這種歷史與文明進程上的邏輯證成。解放美台主奴關係,就在於中國大陸與美方發生內外綜合實力逆轉的時刻。
鑒於持久戰與統一戰線是抗戰勝利與反法西斯鬥爭的歷史經驗,憑藉中方可談可戰的文明韌性與體制強度,將決定美方戰略下套的徒勞,從而決定冒進速勝的論調不足恃。
畢竟人民幣在當前全球外匯儲備的佔比還不到3%,全球大宗商品逾80%仍依賴美元定價。在確保無損或低損統一所需的經濟與軍事條件成熟前,中美雙方比拚的就是誰耐得住角力、誰等得到對方出錯。
一旦中方GDP總量成長為美方的兩倍,或14億人口的平均GDP超過美方的1/2,加上五、六代戰機核航母打擊群輻射全球(包括美國東岸)各地的部署能力完工,而人民幣在全球的實力也與中國經濟地位相襯時,承受金融資本驅動的美軍自會撤出台海乃至整片西太平洋區域。
那時,中國大陸就是全球規模最大、風險最小的經貿市場,台海兩岸人均GDP也已逆轉。更重要的是,美債問題或者說美國金融法西斯的自毀性掠奪,很可能引爆全球經濟危機。這場危機必然加快中國成為全球第一經貿市場,導致中美實力與地位在國際間的再平衡,包括對人民幣與美元的清理和重分配。
當人民幣成為全球最主要的避險標的,在融合型文明與人民幣國際化的雙重發展下,依附美元體系的台幣不免走向邊緣化、被整合或退出歷史舞台的命運。那麼,「台灣當歸」的表現方式,就會是台人主動申領中國公民身分證,而且是加乘目前20萬名台人居住證的速度。
這種水到渠成的方式主要依賴大陸方面的發展,但也有賴於島上有識之士的共同推動。「反帝統一戰線」、「愛國不分先後」,這些80年前成長出來的歷史名詞,仍然具備今後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現實意義。
因此,包括赴陸網紅、教師、藝人,以及島上的「黨外在野大聯盟」等非台獨組織,都值得樂觀其成。張立齊、陸配、愛國藝人遭台當局非法剝奪人權的事例,正反映「台獨」陣營對統戰見效的恐懼。
自2022年開始的圍島軍演常態化,已經保證美日法西斯與「台獨」附庸無從進行軍事冒進,後者只能眼睜睜見到中華民族融合型文明的復興水到渠成,以及他們自身法西斯鐐銬的解放。
結語
80年前中國人民對日抗戰勝利,是對侵華法西斯掠奪台灣的回應。隨著時代演進,新中國在新型態戰爭上抗美勝利以實現台灣再光復,則是推進反新法西斯歷史任務的最終勝利。
從文明模式的視野來看,日德義舊法西斯的失敗,只是掠奪型文明的暫時中挫,美國繼承並升級法西斯邏輯,形成更精密更完備的全球盤剝體系。與此相應,從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升級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對美抗戰,則是現代中國融合型文明對抗掠奪型文明綿延百多年反法西斯侵略的歷史。
中國五千年融合型文明的復興,是人類遭受五百年掠奪型文明宰制以來,唯一出現足以替代剝削體系的生存方式。就台灣而言,掠奪型文明並沒有融合發展台灣的義務,只有剝削與利用台灣的需要;台灣本是華夏融合型文明精耕細作的組成,卻在近現代中國體制轉型的過程中淪為落後的外力抓手。
因此,從歷史的正當性和連續性來看,「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不但是國際秩序的正義所繫,也是回應僭稱「中華民國」的台澎金馬地區唯一有效的答案。而實現台灣再光復、完成台灣回歸,既是解放美國新法西斯的標誌性工程,也是近現代日美侵華法西斯相繼決定的歷史和地理路徑。
阻止台灣在智戰時代走向反智的唯一能者,是廣大中國人民。這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現實意義。
綁架台灣的美國,是殖民擴張與資本主義結合的產物,美利堅聯邦體制服務於資源掠奪和資本控制,與中國文明型統一國家分別代表兩種不同的歷史路徑和文明理念。前者依賴掠奪維持霸權,後者依靠融合實現復興。
是美國優先還是人類命運共同體,事關21世紀以後全球秩序變革的選擇。
202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