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http://romaniatourism.com/sample-itineraries.html)
București - Sinaia torsdag 28. mars 2013
用完早餐、退房後,車行老闆依約前來,簽訂為期八天的承租合約。待付款之時,又發生在摩洛哥租車的相同情況:不收信用卡。老公不得不趕緊衝向旅館外附近的提款機,領出一堆現鈔,總算完成手續。
緊接著,我們倆手推行李跟隨老闆來到車前,彼此仔細核對碰撞缺陷處;等老公拿到車鑰匙,倆人立即上路。此次旅遊羅馬尼亞,除了首都布加勒斯特(București)的住宿外,後續行程皆未做任何計畫;前晚才用在瑞士蘇黎世過境時新買的iPad訂房成功,因而驅車北上,前往第二大城布拉索夫(Braşov)。

抵達布拉索夫前,老公打算順道參觀錫納亞(Sinaia)鎮內的夏宮佩萊斯城堡(Peleş Castle);數十年前與它失之交臂,就一直念念不忘。
在交通繁忙的布加勒斯特市區折騰一陣後,才順利開到主要幹線,直朝目標前進。沿路殘餘的積雪,正是我們初抵羅馬尼亞當夜以後的傑作;原本春暖花開的三月底,莫名下了幾場暴風雪,使專程遠離挪威前來避冬的老公和我,彷彿被老天爺惡意捉弄似的無可奈何。
零星的攤位散佈於民家門外路邊,兜售塑膠袋掛起的一包包藥草,引起我們好奇,停下車來觀看。一位婦人哆嗦著身子於旁靦腆微笑,她的小攤子也販賣雞蛋、不知名的青菜和醃辣椒。

我們駐足晃了一會兒,決定買一包懸掛的藥草,看晚上投宿之處是否有辦法烹煮當茶喝。付款之際,耳聞一陣狗吠,尋聲探去,乍見一隻黑毛、白臉、白肚、白腳丫的大狗頸繫項圈,綁於緊閉的住屋大門前,對我們搖晃著尾巴。婦人回頭對牠嚷嚷幾聲,又和我們說了幾句羅馬尼亞文,雖不明其意,略可猜測那應是她的狗和住家吧。

「她看起來是吉普賽人,」回到車上,老公忍不住開口說:「還不是一樣有房子住、耕種、小本經營?」我知道老公針對挪威街頭充斥的吉普賽人批評。羅馬尼亞是吉普賽人的大本營,自加入歐盟後,大批吉普賽人得以自由遷徙歐盟諸國,總以「流浪的傳統民族性」為藉口,據地劃分乞討範圍,引發眾多社會問題。諷刺的是羅馬尼亞嚴格禁止國內的乞討行為,在首善之都三天以來,未見任何乞丐的影子;反觀挪威奧斯陸,吉普賽人成群結隊地分批順沿街道討錢、撞騙、偷竊,於湖邊搭帳露營生活,寒冬時曾一度霸佔奧斯陸的主教堂為棲身所;仗勢人權、衛道團體為之護航撐腰,在他國食髓知味而得寸進尺。
一路上行經不少鄉鎮、東正教教堂,總令我們一再停車欣賞、流連拍照。寒冷的天氣讓我們飢腸轆轆,見已晌午時分,也就義不容辭地再次歇腳,點份酥皮麵包,配杯熱咖啡,略填肚皮,暖暖身子。


隨後續往佩萊斯城堡夏宮的方向趕路。不知不覺漸漸駛入山區,皚皚白雪越積越高,古色古香的建築也愈來愈多,交織一片置身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山間村落的錯覺。


老公和我認為已離城堡不遠,正欲行駛前進上山的當下,突然瞥見一座教堂,典雅古樸的色調引人注目,讓我們再度停車,決定進去瞧個究竟。
一位像是管理員的男子見我們踏進大門,立即起身前來詢問:「入內參觀嗎?」我們點頭示意,待他收取費用後,手指我和老公先前所見的建築表示:「這是新教堂。」,隨即引領我們穿越庭院、門廊,來到一座白色小教堂前;掏出身上一串鑰匙尋覓,打開了精工雕琢的石門,便請我們進去參觀。

教堂內無一留白的彩繪圖案,和潔白樸實的外觀形成強烈對比,聖經裏的人物故事場景遍布每一角落,一時之間令我們眼花撩亂,不知該從何看起。
守門員在旁扼要說明,原來這是原始的老教堂,建於十七世紀末年。等我們拍照完畢,他隨手熄燈、鎖上大門後,帶我們重新步出後院,走回新教堂處。


事後方從旅遊書中得知,我們意外參訪了錫納亞當地知名的修道院景點;而錫納亞修道院(Sinaia Monastery)計有二十名僧侶,幽閉於此雅致、潔淨的院內隱居清修。
等我們上車、準備開往城堡之時,赫然發現車行老闆車上所留的羅馬尼亞行車路線圖書封面,竟然就是老公和我誤打誤撞參觀的錫納亞修道院哩!

相關文章:羅馬尼亞 - 第三天 Bucharest
羅馬尼亞 - 第一、二天 Bucharest (感謝電小二2013/04/19的錯愛)
相關相片:羅馬尼亞 - Bucharest - Sinaia
- 5樓. 中秋節 寒露 與雙十國慶日2015/03/30 09:47
說是旅途裡的巧遇 不如說是你們多年深度旅遊積留生成的慧眼 。山區裡的建築風貌和新興市區差很多, 說不定正是略有路途 才保留了這些舊建築莊園沒被拆建。
錫納亞修道院新舊兩區 塔樓拱門建築物,外牆顏色不同 給人的感覺不一樣。 第一眼以為白色教堂是冬日積雪, 再看圖片裡 那冷冽的粉牆 才知道與門面不同風格。 很能感受到你們從白教堂進入屋內 神聖溫馨的衝擊。雖然新教堂富麗輝煌, 我雖非教徒 看著十七世紀的彩繪壁畫 還是很慶幸她們被完好保留下來。
嗯!我特別喜歡舊教堂外觀的潔白,很純淨的感覺;內部的彩繪壁畫,讓我們相當完全想像不到。
可能我和我老公與這些悠久的歷史建築有股奇妙的緣份,才會在隨興的旅遊中不期而遇。
童言 於 2015/03/31 01:24回覆 - 4樓. Bianca2015/01/31 22:26
這場春天的雪如果是讓台灣去的Bianca遇到,肯定要喜出望外樂不可支!但是老天愛開玩笑,偏偏讓前來避冬的童言碰上!

在羅馬尼亞印證了一件事,吉普賽人不一定非得過著"吉普賽"式的生活,歐洲各地的吉普賽人真的令人頭大!
那把藥草妳煮了嗎?喝起來感覺如何勒?

就是說呀!換成妳的話,絕對兩樣情。

我老公常說,住在海外的異鄉人,往往是他們本國最差的代言人,就像我、挪威的吉普賽人、立陶宛人、波蘭人......等等。
那藥草茶的味道啊,先賣個關子,後續的文章將會自動揭曉。但恐怕要有相當的耐心,因為我現在寫旅遊文章的速度和妳差不多。
請不要太好奇,把我要寫的東西先追根究底挖了出來。
童言 於 2015/02/02 07:37回覆
- 3樓. 牛仔3號2015/01/30 20:25
修道院真是遇得巧!
舊教堂內屋頂的彩繪、呈螺紋狀的聖經故事⋯
十分特別!
謝謝牛仔3號。
巧遇錫納亞的修道院,見到舊教堂內的精彩聖經故事壁畫,應該是冥冥中註定的機緣。
近兩年後方提筆寫文記錄,翻閱照片的同時,彷彿重遊舊地,依然回味無窮!
童言 於 2015/01/31 02:11回覆 - 2樓. 洪明傑〔洪杰〕2015/01/30 00:27
呵呵~~婦人的小攤子 真的是小

吉普賽人 一個特殊的民族 寧可居無定所四處流浪
應該有一個異於其他民族的生活哲學

就是說呀,小到只用小方桌放些雞蛋,架子掛著藥草,放幾箱青菜、草藥的,加上地上的一桶醃辣椒。
吉普賽人浪跡天涯的生活方式,在古代可能無可厚非;但在現代化的工商社會,繼續這般模式,總讓人質疑心態不正確,尤其好手好腳卻寧願乞討過活,令人不屑滴。
童言 於 2015/01/30 02:03回覆
- 1樓. behappy2015/01/29 08:48誤打誤撞的自助旅行,就會有許多驚喜.是滴!這也是我們羅馬尼亞行,未事先預訂旅館的原因之一。 童言 於 2015/01/29 17:54回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