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10花蓮七星柴魚博物館
地址:花蓮縣新城鄉大漢村七星街148號
電話:03-8236100
花蓮七星潭雖名稱上加了個「潭」字,但並不是潭,而是花蓮市北側風景秀麗的弧形海岸線。
此地早期黑潮帶來了巨型的海洋生物,鯨、豚、曼波魚和鰹魚等,曾靠著專精的柴魚製作經驗,繁榮風光一時,近年來雖然漁業活動沒落,但在花蓮縣政府的規劃建設下,結合在地漁業文化的體現,新增不少民宿旅館和餐廳,成為另類的熱門觀光休憩景點。
「七星柴魚博物館」原是早期的柴魚老工廠,透過各方人士的集結努力,重新翻修,終於在2003年的盛夏夢想成真,成為台灣第一座以柴魚製作產業為主題記錄的地方性博物館。
這裡就是七星柴魚博物館,海風大,鯉魚旗在空中飄揚。
這個七彩意象Logo,有魚群在大海優游的意境。
可愛站牌與吉祥物-擁有柴魚製作技藝的柴魚伯及善於運用曼波魚烹調小吃的曼波嬸。
博物館外有間餐廳,用餐區的漁船造型很特別。
「黑潮本舖」販賣一些特色商品。
既然來到柴魚博物館,至少要了解一下製造柴魚的過程吧!館內設有自助導覽的解說牌,舊有的空間維護的相當完好,如果不趕時間,可以慢慢閒逛。
50元的門票其實含有30元的抵用券,可換購店內商品,所以也還算合理。
【一樓:烘房/柴薪儲存展示區】
一腳踏進充滿暖意的柴魚工場,迎面而來的是終年因燻煙而呈現焦黑的斑駁、低矮建築體,保留手工烤柴魚的風貌。此區地板每隔一小段就用鐵條取代樓面地板,可以直接看到地下室儲藏柴薪的樣子,十分特殊,另外這裡的天花板很低,要隨時注意,才不會撞到頭。
【二樓:柴魚製作主題】
有很多製造柴魚的魚種有鮪魚、鯖魚、鰹魚等。可以看到來自台灣和日本的柴魚製造流程、相關烘焙柴薪和衍生食品等等,都是相當珍貴的資料典藏。
【三樓:余宗柏故事館】
七星柴魚博物館十週年的三樓成立了「余宗柏故事館」,將其創辦人一路走來的拚鬥人生透過文字與文物一一呈現,故事館就跟著余宗柏一起回顧了從兒時、成家、立業到展業的故事。
【海洋牧場】
依循博物館的規劃動線,我們又回到一樓,這裡還有一個展示各種美麗海水魚的水族館,顏色很鮮豔,整個空間洋溢著悠靜的大海氣氛。
最後我們在「黑潮曼波」的販賣部買了鹹甜口味獨特的柴魚沙其瑪及柴魚丁角,口感很不錯!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