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分裂始於國共內戰,七十年來,多少家庭離散?多少政黨及政壇人士,藉此從中國人的悲劇中獲取巨大利益?毫無疑問,數不勝數。兩蔣過世,統一竟從最高國家意志,淪為為國、民兩黨政權之爭,將省籍矛盾,升高為國籍矛盾,進而讓台灣走入愈走愈窄地方主義的死胡同,退無可退,又尷尬地轉身不得。
台灣人民被迫在統一與台獨之間選邊站隊,結果是肥了政客,瘦了台灣,台獨所以變成神主牌,實植基於揭穿就會露餡,露餡之後就見廉價選舉牌,是為少數政黨上層人物,不可動搖、不可放棄巧取豪奪經濟利益大餅的提款機,層出不窮的台獨理論,不但耗損人民精神,更使國家經濟向後轉,跑步走。
中國共產黨19大,日昨登場,一位鮮光亮麗如假包換,出身台灣、長在台灣的黨代表盧麗安,於會後在「黨代表通道」受訪,毫不做作、不隱諱,先以閩南語「大家好」,向記者們介紹自己「生長在寶島台灣,以身為台灣女兒為榮,以身為中國人為傲」,對記者質疑擔任中共黨代表就不愛台灣,盧麗安直呼「這個問題邏輯很好笑」,並指出「現在是2017年,不是1927、1937、1947年,要有信心、有勇氣,不要再糾結於過時的、對立的意識形態。如果真的胸懷台灣以及人民福祉,就要言行一致」。
盧麗安不但是正宗台灣人,而且還是來自南部較偏遠的旗山,更具草根,其人其言,讓不死抱不放,盡情以台獨提款的政客無言以對,台灣人是中國人,愛中國不影響愛台灣,「全部涵蓋部分」的邏輯,一語擊中、擊倒了台獨「愛中就是不愛台」的狹隘立論,「愛台灣、愛祖國大陸就像愛自己的爸爸媽媽」,盧麗安說來,如此自然沒有一絲虛假,盧麗安成為中共黨代表,現身說法正名了不對立並非不愛台。
盧麗安給台獨上了甚麼才是愛台一課外,並點出「兩岸融合發展是可能、可行的,人心的距離與誤會可以化解」。盧麗安以其外公為例指出「外公成長於日據時代,講閩南語,卻非常喜歡京劇,而外公自傳更透露,希望中華民族能夠站起來,中國人民不要再遭受戰爭苦難的盼望」,以此勉勵台灣人民「歷史無法選擇,但是現在可以把握,未來可以開創」。共創中國夢的偉大事業,此豪氣足以外溢華人世界、台灣人民心中,又豈是器小哉者能望盧麗安之項背,而盧麗安之愛大陸,當是更愛台灣的外溢昇華。
(本文摘要刊登中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