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看見 問題學生,還是 學生問題?
2008/09/24 18:06
瀏覽2,109
迴響5
推薦31
引用2
教育人球》人球有校念 還是常曠課

針對市議員吳思瑤等人指控五所國中將一名行為偏差學生當成「教育人球」,各校都表示和實際情況有出入。  

明德國中總務主任蘇麗鴻表示,該生本質並不壞,由於學校的輔導策略效果不佳,再加上該生導師為男老師,對常規要求難免嚴厲,該生認為老師針對他,心生抗拒;該生剛好又談戀愛,與師長起衝突,經輔導後建議家長轉學,學生的母親也同意。

至善國中教務主任柯景煌表示,但根據教育局國教科了解,當時至善國中考慮到人力恐不足以輔導該生,再加上該生不在學區內,希望他能到其他學校就讀。

至於市議員所指的「拒絕派員參加轉校協調會」,則是因當天校長、主任都到校外開會。

士林國中教務主任陳素勤說,當時並未拒絕該生就讀,該生到校時服儀情況非常糟糕,希望能先帶回家整理好儀容後,隔天再來,但隔天家長與學生未到校。

陽明高中國中部主任陳佑昌解釋;導師提到基測快到了,除有暑期輔導外,下午還要留校自習,沒想到家長認為孩子對學習興趣不大,恐無法適應,因此未到校就讀。

最後該生在教育局召開轉學協調會下,以專案方式處理,轉入北市一國中就讀。該國中教務主任表示,該生六月中下旬轉進該校,九月開學後,上課出席情況不佳,校方將請輔導室介入輔導,並開多元能力課程,以個別上課的方式,讓不能適應的學生可以用另類、有趣的教學方式學習。

【2008/09/24 聯合報】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4530566.shtml

--------------------------------------------------------------------

煩老師的個案小山(請先閱讀:腦袋裡裝了感動 肩膀上多了重擔敎別人的孩子 vs. 敎自己的孩子)也有類似新聞主角的行為,拒學、衝突,多方的輔導介入。

每每和同仁提起類似的個案,標準的作法就是轉介一些單位進行輔導,像煩老師的學校有一位專任的輔導老師,也是可以求救的資源;如果能申請到心理治療師,那會被認為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尋求外援固然很重要,但煩老師想的是,誰願意真正接納這個孩子?

每間學校都有難處,都有申請不到資源的時候,而來支援的輔導老師,或是資源班老師能處理這個"個案",接納這個孩子,然班上的同學接納了嗎?級任老師接納了嗎?

外表越是強悍、冷酷,越是自我防衛的孩子,越需要我們的愛和接納。

有老師跟我說,心理治療是專業領域,當學生的困擾,已經超過我們的能力所能協助,我們必須依賴專業人員,轉學也是在某種情境下的最後手段,這樣的觀點我是同意的。

然而我們更要思考,我們真的盡了我們的能力了嗎?能讓學生找到人生目標的,真的是那些受過專業心理諮商訓練、拿到國家證照、靠鐘點費過日子的心理師、諮商師嗎?我們沒有能力,新的學校就有能力?還是只是我們吝嗇給他多一些關愛、多一些指引?

往往我們以為那是"問題學生",卻沒看見"學生問題",這樣的學生不是只會和老師做對、找別人麻煩,而是他用他所會的方式,向外求救,希望引起注意,希望能得到關心,往往大家沒幫助解決學生的問題和困擾,而只是把問題學生解決掉。

當孩子只能用曠課、和大人作對,來證明他的傑出、他的與眾不同,表示可能要給他比別人多幾百倍的鼓勵和關心,才能建立起正向的行為,而身為孩子的長輩,不應該輕言放棄。

有誰推薦more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5) :
5樓. 海豚灣
2008/09/28 01:00
我看見一個發出求救訊息的學生

        你的這篇文章讓我心有戚戚焉,我曾寫過一篇網誌(做學生的貴人老師),其實想表達的也是這樣的想法。

        一個失去關愛的學生,在內心深處同樣有著需要被關心、被重視、被接納、被尊重、被肯定的需求,當這樣的需求不被滿足時,他只好透過破壞性的表現來生存,以吸引別人的關心與重視。

        一個專業的諮商心理師雖然能做到接納、同理及心理治療的部分,但卻也僅能侷限在那短短的50分鐘晤談時間裡。如果學生的導師、任課老師以及身旁的人都能辨識出他的行為的背後意義,將偏差行為視為是他所發出的求救訊息,以友善尊重的態度對待他,讓他逐漸卸下心防、修正對人扭曲的認知,也許他就不會是問題學生了。


Ruru~憂傷與你同感,快樂比你開心!與你同吟苦樂,互為心情知己!

我參加心理諮商師的研習,主講者說,只要他對個案學生生氣,罵過他之類的,立刻要換諮商師,一但有了感情,也必須抽離,這是他們的專業要求。

我並不否定心理諮商的效果,只是那樣的模式對於某些人有長期效用,而更多的人所需要的,如您所言,其實只是更多的友善、尊重。

特教小燈泡-煩老師2008/09/28 18:03回覆
4樓. 氣質家長
2008/09/26 09:41
你抓到重點了
沒錯! 學生需要關懷和愛 ,不是需要專業. 學生只要面對家長和老師, 而那些心理諮商等專業人員應該是家長或老師去尋求更多方法的地方, 家長或老師學得更多方法後,再自己來輔導學生, 不應該直接把學生丟給專業人員.
是啊~家長和老師必須學會調整,學會有彈性~ 特教小燈泡-煩老師2008/09/26 14:03回覆
3樓. 企管武者
2008/09/24 22:23
不容易阿

我每次想到那個設計老師打人的學生

我就在想

現在的社會怎麼了

學生打老師 理所當然   老師拋頭顱灑熱血也不能吭一聲

老師打學生屁股兩下  學生一輩子的自尊就完了  老師不磕頭認錯就得捲舖蓋

玻璃學生怎麼來的? 人本要不要派老師來學校實做給各位老師觀摩?

家長讓孩子衣衫不整的到學校,擺明了不管

家長都不管了,學校哪肯管,等家長想管了再說吧

...奇怪 我又不是學校老師 我在氣什麼氣


文則明 武則強

別氣別氣~棋王王一生不說過,棋盤擺斜的也得下,世界上很多事不都斜的...

認真走自己的路,改變能改變的吧!

特教小燈泡-煩老師2008/09/24 22:48回覆

2樓. 美美兒
2008/09/24 21:50
again??

那ㄍ 那ㄍ 那ㄍ   that  that  that

...................


再一次,怎麼連說三次! 特教小燈泡-煩老師2008/09/24 21:57回覆
1樓. 美美兒
2008/09/24 20:34
用心助孩子

問題學生來自於逃避與放棄解決學生問題

不管是問題學生or學生問題

願意用心接手解決,孩子可以在溫暖的世界裡蛻變成功的


你可以說那個再一次!(You can say that again!) 特教小燈泡-煩老師2008/09/24 21:1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