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比的白金漢宮 --- Zanana Enclosure,亨比 --- 2011.02.06
離開亨比大廟也等於暫時告別:羅摩衍那(Ramayana)、摩訶波羅多(Mahabharata)、濕婆(Shiva)、毗濕奴(Vishnu)、梵天(Brahma)、羅摩(Rama)、哈努曼(Hanuman)、.... 這些神話人物;繼續朝亨比南遺址群前去。
圖 2011.02.06 下午行程 ( 感謝團員曉強提供GPS軌跡 )
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既然亨比 Hampi 曾為一千零一夜故事中航海家辛巴達(Sinbad)追尋的夢土,為什麼還沒看到可以代表昔日維查耶那加爾帝國 ( Vijayanagar ) 的重要建築物?
圖 維查耶那加爾帝國與德干回教五國地理位置
如果以德干回教五國 ( Bidar、Bijapur、Golconda、Ahmednagar、Berar ) 聯軍來到勝利城(Vijayanagara,亨比古名),滅了維查耶那加爾帝國,” 人捉、屋拆;雞、鴨 、鳥都捉到沒半隻 ” 的必然行徑來交代也說不過去;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總不會連花崗岩建材也被戰火燒成灰了吧?
圖 在印度校外教學活動是免收門票
圖 師生之間
其實佔地 26 平方公里的亨比遺址群,不是只有看不完的神殿群而已,她可以再劃分為:神殿區、皇家中心區、後宮區、皇室貴族住宅區….等;因為之前都在亨比北部的遺址群裡參觀,這一區也稱神殿區,是印度教徒心中的聖地,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看到的當然以神殿為大宗囉。
接下來要參訪的南遺址群就是帝國昔日的京畿要地、 ”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所在地 … 後宮區( Zanana Enclosure )。
圖 Zanana Enclosure 衛星鳥瞰
圖 Zanana Enclosure 四周都設有瞭望台
圖 昔日王后的家也只剩地基
圖 地基上原有的華屋因戰火燒光了
後宮區(Zanana Enclosure),是與帝國王室的首次接觸;這個由高大花崗岩城墻圈起來的區域內有:王后宮(Queen's Palace)、蓮花宮(Lotus Mahal)、象廄(Elephant's Stable)、水塘 (tank)、瞭望台(watch towers)、水宮(Jal Mahal)、藏寶閣(Treasury Building )、… 等建築物;是國王女眷的居住區域。
王后宮位於 Zanana Enclosure 入口左側,佔地 46 公尺* 29 公尺,有一座三階層的石雕地基,是目前亨比園區內被發掘出面積最大的王宮遺址,可惜被戰火燒燬只剩下花崗岩地基。王后宮旁則是藏寶閣(Treasury Building ),當時是帝國的中央銀行。在城墻上設有的數座瞭望台目前也受損,但蓮花宮(Lotus Mahal)與象廄(Elephant's Stable)卻近乎完整的保存下來。
圖 蓮花宮前的水宮(Jal Mahal)是女眷獨享的遊泳池
( 圖引字 http://www.karnatakatourism.org/ )
圖 蓮花宮(Lotus Mahal)也是昔日國王與他最親近的國策顧問開會的會議廳
圖 蓮花宮(Lotus Mahal)以草地明珠的姿態引領著遊客的眼光
二層樓結構的蓮花宮座落在 Zanana Enclosure 入口處的右前方,是一座 印度 - 伊斯蘭(Indo - Islamic)風格的建築物,建築物本身融合了印度教神殿與伊斯蘭蘇丹建築元素,雖然部份已遭受破壞,卻是現存:維查耶那加爾帝國最完美的宮廷風格建築代表。
圖 蓮花宮(Lotus Mahal)旁也有一座古井
圖 蓮花宮是一座 印度 - 伊斯蘭(Indo - Islamic)風格的建築物
圖 Lotus Mahal 是現存:維查耶那加爾帝國最完美的宮廷風格建築代表
根據1799年的文獻記載,這裡平常是妃子們嘻戲的地方同時也兼做國王與他最親近的國策顧問開會的會議廳;" Lotus Mahal" 則是19世紀英國人殖民印度後,給她取的名字。
光聽名字 " Lotus Mahal " 就不難理解她的美:一走進 Zanana Enclosure ,她就以草地明珠的姿態引領著遊客的眼光,配上大片綠油油的草皮,她真的很美;她的美讓人無法裝做視若無睹,您一定認為我神殿看多了,只要不是神殿都是美!唉,該怎麼形容這種被誤解的痛苦…。
圖 建築物本身融合了印度教神殿與伊斯蘭蘇丹建築元素
圖 為便於騎乘大象用的平台
圖 拱門融合了印度教神殿與伊斯蘭蘇丹建築元素
影片 後宮區(Zanana Enclosure)
另一座被近乎完整的保存下來的建築物:象廄( Elephant's Stable )則是建於15世紀、座落在 Zanana Enclosure 後方。這個由11個房間連接成一長條的建築物也是以印度-伊斯蘭(Indo-Islamic)的建築風格呈現,在 Elephant's Stable 旁也有一棟風格類似的建築物---Guards Quarters,推論當初應該是國王觀看大象或御林軍操練的場所,目前則做博物館使用。
圖 Elephant's Stable 也是以 印度 - 伊斯蘭(Indo - Islamic)的建築風格呈現
圖 Guards Quarters 就在 Elephant's Stable 旁 現為博物館
Elephant's Stable 的各房間之間設有開放式的小門相連通,奇怪的是:屋頂被設計成類似伊斯蘭皇家陵寢常用的圓頂。一個脫離自伊斯蘭政權,以印度教為國教而創立的政教合一帝國 : 維查耶那加爾 ( Vijayanagar ) ,會去蓋這種形態的建物讓我百思不解....。
圖 空照圖 ( 引字http://www.karnatakatourism.org/ )
象廄內部挑高、空間都大的出奇,建材也是採用堅固的花崗岩,象廄外則有近千坪的平整綠地。如果讓皇宮外的平民入住,對他們來說應該也算得上是住豪宅吧。 ”只因身在帝王家 ” 的御用大象,當初不知道是否也有這種感覺?!
影片 Elephant's Sta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