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外的候鳥飛回台灣,最想回味的通常也不是什麼大菜,而是那些從小吃到大的台灣小吃。台灣的小吃是庶民文化的經典代表之作。樣式之多,種類之廣,真的是想來都會流口水。大家從小吃這些長大的,所以真的是一輩子魂縈夢牽的美食記憶。
這次飛回台灣,除了台北之外,照例要回老家大甲住上幾天。大甲這幾年拜鎮瀾宮之賜,遊客不少。新的飲食選擇不少。不過這次回來,最想吃的還是那些從小吃到大的老店老食。這次回台灣好像是回來餵豬的,一路吃個不停。
現在各地的小吃經過電視台美食節目的造神運動,每家都要貼上一大堆XXX電台報導,XXX訪問過的廣告。好像美食不上電視就不算美食。很多新店舊店,好吃難吃,一般遊客光看那些自吹自捧的造神宣傳,也很難分得清楚。還好這次回來,發現很多從小吃到大的老店都還在,卯起來吃,吃得很高興。
來看看大甲在地人心目中好吃的老店美食吧。
粉腸。用地瓜粉和水,加赤肉調的內餡,拿豬小腸來灌。煮熟放涼了沾蒜蓉醬油膏吃。在地人都是吃這家「順伯」王禮順和他太太易月賣的粉腸長大的。店就在媽祖廟側面的第一公有市場的巷子裡。
從小吃到大,總是直覺地以為大家都吃這個。一直要到大學北上求學,才知道除了有些宜蘭來的同學之外,很多台北小孩子連聽都没聽過這個。那個時候才真正知道原來小吃也是有地域差異的。
現在在夜市裡還有這攤標榜是老店的小攤「康家阿嬤ㄟ粉腸」也賣粉腸。因為位置顯眼,很多外地的遊客會來買。不過這攤小的時候真的是没聽過。
「順伯」對面的這家豆花攤也是從小吃到現在的。這攤通常只賣到中午過後,賣完就收攤了。
賣冷熱兩款豆花,就是傳統的花生豆花,不囉嗦。它們的花生煮得軟綿,好吃哩。左邊那碗是冷的,右邊那碗是熱的。我一向是覺得熱的有加薑汁比較好吃。
紅豆餅。媽祖廟附近有不少攤,爸媽說這家「媽祖廟榕樹下」的好吃。
真的是會爆漿的!餡料也不會太甜。
如果有出來擺攤的時候就是在媽祖廟後方的這座老洋房的騎樓下。這種Art Deco的日據時代洋房實在是很有味道。不過現在這種樓房即便在大甲也不多見了。老洋房裡是一家叫「建德」的牙醫診所。這次回來發現老醫生竟然還在營業。我小時候的第一顆牙就是在這裡拔的!
炸稞。這家就在老家的附近,從以前大家都還是老房子的時候吃到現在大家都改建新樓房。就在這個騎樓下賣,房子也是老闆自家的。老闆叫阿吉仔。没店名,所以大家都直接把老闆的名字當店名。
他們除了這款炸肉稞之外,也買炸蚵嗲,炸鹹稞和炸米糕稞。通通是小地方古早味的美食。幾十年的老店,没有招牌的。外地人比較不知道,本地人的生意一樣作的嚇嚇叫。地址在文武路37號,離媽祖廟很近,不難找的。
炸稞店的對面是這家大甲「鍾」的臭豆腐。這家是老攤,以前在土地銀行的騎樓下擺攤。幾年前買下了這幢樓房之後才搬過來的。現在這個環境吃起來舒服多了。
從以前就很愛它們的臭豆腐和泡菜。
也賣麵和湯一類的吃食。
大甲老字號的肉圓店不少。這幾年幾家老店在在地人心目中的排行略有消長。小時候比較常吃的是「周記」的肉圓。「周記」最早是由一個爺爺挑擔在街頭賣。我吃的時候已經傳給兩個兒子在店面賣,其中的哥哥有點駝背,所以大家也叫他們「駝背肉圓」。以前那個年代叫人「駝背」也没什麼貶損的意思,純粹是街坊鄰居大家有什麼特徵就叫什麼。現在這麼叫大概要被告的。不過「周記」現在交給第三代以後聽說個頭越來越小,皮也不太Q。這次回來只要說到肉圓,大家心目中的首選好像都變在夜市裡的另一家老店「東港肉圓」。所以這次吃到的是「東港肉圓」。
真的是皮Q好吃,吃肉圓喜歡吃包筍丁的。這家的筍丁和肉塊都給的很大方。這個好吃到三天裡吃了兩次。不過這家「東港肉圓」傍晚才會出來擺攤的,白天來玩的遊客大概吃不到。
營養三明治。這種炸過,夾滷蛋,火腿,小黃瓜,美乃滋的台式熱狗大概也算是台灣對飲食界的貢獻之一吧。這是老爹從老牌麵包店「喜利廉」買回來給我當早餐的。台式麵包店真是天殺的有創意。
好啦,這不算是大甲的小吃,不過有人自從來台灣吃了一次以後,對這個念念不忘。這次很可憐,没跟到,所以特地照相讓他在美國對這個念念不忘的「Rose Apple」流一下口水。
順便加送媽媽自己的滷肉一鍋。看看這個火候,美吧!媽媽的愛心還是最好吃的啦!
照片裡幾家店的資訊:
順伯粉腸:
地址:第一公有零售市場側面(靠鎮瀾宮的一側)
豆花:
地址:第一公有零售市場側面(靠鎮瀾宮的一側)
媽祖廟榕樹下紅豆餅:
地址:台中市大甲區蔣公路79號建德牙醫診所騎樓下
炸稞:
地址:台中市大甲區文武路37號
大甲鍾臭豆腐:
地址:臺中市大甲區文武路46號
周記肉圓:
地址:台中市大甲區育德路200號
東港肉圓:
地址:台中市大甲區雁門路和蔣公路口
喜利廉自然烘焙館:
地址:台中市大甲區經國路321號(光田店)
媽媽的滷肉:
地址:開玩笑,讓你知道了那我還吃什麼?
延伸閱讀:焦桐筆下的鳳梨酥 聯翔及其它大甲糕餅店
延伸閱讀:縱貫線的「辦桌」 大甲潮港城
- 18樓. 玉米2017/05/16 01:10
東港現在已經有店面了~~
PS.最想吃滷肉+1
真的啊?好久没回台灣了,下次有回大甲的話一定去看看新的東港2.0版! Gloomy Bear 於 2017/05/17 03:04回覆 - 17樓. 達2016/04/11 18:26內文中紅豆餅已不是小時候那一攤了,原阿伯紅豆餅已遷回至地下道(後車站)轉彎處,味道還是傳承以前的古早味。(wangdar@gmail.com )這攤是爸媽新推薦的,其實對小時候吃那攤也没什麼印象了。下次回台灣的話再去找找地下道那家,看味道像不像小時候吃的!謝謝啦! Gloomy Bear 於 2016/04/21 05:51回覆
- 16樓.2014/07/14 16:36
http://kirs8023.mysinablog.com/
http://blog.udn.com/kirs8023/article
http://blog.nownews.com/blog.php?bid=63706
http://blog.youthwant.com.tw/b.php?bid=68486
http://kirs8023.pixnet.net/blog
http://blog.xuite.net/kirs8023/blog
http://blog.qooza.hk/viiss
http://blog.yam.com/haoxi8023
http://www.coolgaa.com/home.php? mod=space&uid=3303&do=index您張貼廣告下班以後就可以去吃個夠囉! Gloomy Bear 於 2014/07/15 00:21回覆 - 15樓. 美國留學中2014/02/12 19:04半夜睡不著覺,搜尋順伯粉腸連到你這裡來,除了令堂的滷肉和三明治沒吃過,其它的都好想飛回去吃.......呵呵,該不會又是一個在外頭流浪的大甲人吧?難得在我的格子裡遇到同鄉的耶! Gloomy Bear 於 2014/02/14 00:15回覆
- 14樓. 夏鈴2013/05/11 15:53遺漏調的美食
不知道你有沒有吃過在城隍廟同排的另一角有間早餐店賣的燒餅ㄇ??
那間至今已滿30年了~不過市場重蓋過之後也換位子了~
有回大甲可以找找看唷!!
城隍廟那頭的「新菜市場」現在改建得我都認不得囉!下次回去的時候找找看。謝謝囉! Gloomy Bear 於 2013/05/12 01:22回覆 - 13樓. 此甕非彼on2011/03/16 06:55肚子餓
看到最後發現最想吃的是您母親的那鍋滷肉, 肥的我想可以一次解決3碗飯!是啊,媽媽的愛心還是最好吃的啦!Gloomy Bear 於 2011/03/16 23:07回覆
- 12樓. 武俠夢微2011/03/04 01:38不是大甲人也嚐過大甲美食
托大學室友的福, 學生時代常往大甲跑以求得白吃白喝的機會
文中所提各式美味, 除了府上故作神秘狀的魯肉之外
其餘當年還真是一個都不能少, 一隻都沒放過
如今閱讀本文, 尤其身在異鄉,
回憶乍然湧現~ 我餓了~
哇,真的是很難得,不是大甲人還能吃遍這些在地人眼中的老店美食,也算是厲害厲害! Gloomy Bear 於 2011/03/04 23:43回覆 - 11樓. 沙漠之花2011/02/06 09:41我的口水都被逼出來了,流得到處都是了啦!
没關係,在沙漠裡流一點口水,給花灌溉灌溉,花才會長得漂亮!
Gloomy Bear 於 2011/02/07 04:25回覆 - 10樓. 也是大甲人2011/02/04 04:24想吃到心痛
我也是大甲長大的,現在住舊金山,之前看你分享這邊的美食,心動之餘都還吃得到!這次看到粉腸炸蚵嗲跟肉圓,想吃到心痛,決定浮出水面跟你說聲謝謝!.....你分享的都是好物。哇,超感動中。。。
Gloomy Bear 於 2011/02/04 08:17回覆不僅是同鄉的,而且我們混的地頭還是差不多的!真的是在外面跑這麼久,從來也没碰上過大甲人。下次我有機會回舊金山的話來開個同鄉會好了,至少還有我們兩個可以參加!
- 9樓. Gioia2011/02/02 22:06兔年心想事成!
這陣子勤做台傭呢,除夕夜年夜飯畢休工了,才上網逛.
呵!您可是地球繞半圈啦!我記憶中的大甲是帽子外銷工廠,銷義大利還需要配額Quota呢...那附近的清水,通霄,龍井...那個經濟起飛的年代,生氣勃勃,現在應該是安靜悠閒的世外桃源吧....
Gioia新年快樂啊!有除夕可以過即使是作台傭也是幸福的,不像我們這些在外頭流浪的!
是啊,我還記的小的時候看外祖母坐在三合院裡編草帽的那雙巧手。現在不要說真正的藺草少見,還能手工編這個的大概也找不到多少人了。完全是機器編出來的塑膠帽,差很多的!
Gloomy Bear 於 2011/02/02 23:5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