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粿」或「糕」(在東南亞的華人圈子裡「粿」和「糕」通常是可以互換的詞,既便是寫成「糕」,也是以閩南語唸成「粿」)在南洋的飲食文化裡是個不可或缺的基本元素之一,這全因東南亞的中國移民以泉漳,潮汕,廣東,客家一帶的族裔為主,而這一個區塊正是在中國飲食裡作米製品的高手。檳城最出名的「娘惹糕」Nyonya Kuih便是在中國傳統作「粿」的手法裡加入了東南亞在地的食材像是碟豆花,椰奶,斑蘭葉等等,發展出一套「峇峇娘惹」出名的的「粿」文化來。這種娘惹糕能甜能鹹,五顏六色的相貌相當討人喜愛,就連台灣人很熟悉的紅龜粿也在娘惹糕的行列當中。
在這些「粿」裡「曼煎糕」應該是比較特別的。大部份的娘惹糕都是蒸粿,「曼煎糕」却是煎的。這也是它諸多名字像是「慢煎粿」,「麵煎粿」,「面煎餅」,「麥仔煎」和「麵粉煎」裡都帶著個「煎」字的原因。而且娘惹糕一般都是米製品,曼煎糕則是用發酵的麵粉去煎的。曼煎糕一般相信源自福建沿海一帶,這從它在印尼的客家人之間被叫作「福佬粄」Hoklopan就看得出來。客家人稱「粿」為「粄」,「福佬粄」的意思就是說「那些福建人的粿」。
曼煎糕傳到了東南亞以後流傳甚廣,樣貌也多了起來。馬來人叫它Apam balik,印尼人也有叫它Apam balik的。它有時候被煎成一個大圓餅,對折之後切片吃;有時候以小平底鍋煎成小巧的一人份,對折之後就可以吃了。也有煎成兩個大餅,中間加了餡料之後夾起來的。這東西一般作成甜食,在馬來西亞常見的餡料是糖,花生,蛋,或是罐頭玉米粒(罐頭玉米粒這玩意真是多才多藝)。曼煎糕在台灣其實也很流行,名字一樣混亂,在台灣常常以「麥仔煎」或是「麵煎粿」的名字出現。台灣的曼煎糕經過日治時代的影響,往往有用紅豆餡作餡料的。曼煎糕一但用了紅豆餡之後不論是口感或是味道其實也和日式銅鑼燒如出一轍。
在檳城要吃曼煎糕的話這家在汕頭街上的是很出名的一攤。主要是因為它的隔壁就是另一攤出名的「汕頭街木炭炒粿角」Kimberley Street Char Koay Kak,大家通常都是兩攤一起吃。這兩家一直到現在都還堅持傳統,用老式燒柴火的推車在賣。「汕頭街古早味炭烤曼煎糕」的老闆用6口炭燒的小爐子同時煎曼煎糕,他嫻熟的技藝出神入化,光是看他煎糕的技巧就值回票價了。
「汕頭街古早味炭烤曼煎糕」Kimberley Road Ban Chang Kueh的攤位。
這攤就在「汕頭街木炭炒粿角」Kimberley Street Char Koay Kak的隔壁,兩攤一起吃很方便。
曼煎糕可以加的餡料口味:花生,花生+玉米,花生+蛋,或是花生+玉米+蛋。亞洲人用罐頭玉米粒真是用得出神入化,在甜食鹹食裡都可以用上它,非常多才多藝。
老闆好厲害,用這種帶鍋蓋的炭燒小爐子一口氣同時煎6口鍋子。
檳城的小吃攤都太習慣遊客照相了。老闆看到我在照相還特地把6口鍋子的蓋子都掀開讓我照(跪)。
今天點了一個綜合的曼煎糕,也就是花生+玉米+蛋,什麼都加。
在旅行中最喜歡從背後觀察這些充滿了生命力的庶民飲食文化和歷史了。
一個檳城街頭的曼煎糕,也是一頁福建沿海移民漂洋過海來南洋安身立命的歷史軌跡。
地址:Kimberley Street (at Cintra Street) , George Town, 10200 George Town, Pulau Pinang, Malaysia
延伸閱讀:【檳城老味道】從台南滷麵到檳城福建麵的閩南記憶 青屋蝦麵滷Green House Prawn Mee Corner
延伸閱讀:【檳城老味道】以炭火沿續世代街頭傳統 汕頭街木炭炒粿角Kimberley Street Char Koay Kak
延伸閱讀:【檳城老味道】炭烤閩南銅羅燒 汕頭街古早味炭烤曼煎糕Kimberley Road Ban Chang Kueh
延伸閱讀:【檳城老味道】叻沙,薄餅,和豬腸粉一網打盡 愉園餐室Joo Hooi Café
延伸閱讀:【檳城老味道】檳城必吃冰品 檳榔律馳名潮州煎蕊Penang Road Famous Teochew Chendul
延伸閱讀:【檳城老味道】你的「雞卷」是他的「五香」和我的「滷肉」 群賓茶餐室Kafe Kheng Pin
延伸閱讀:【檳城老味道】波登蓋章認證,極樂寺山下的檳城之最 亞依淡巴刹叻沙Pasar Air Itam Laksa
延伸閱讀:【檳城老味道】老姐妹一甲子的咖哩麵 暹羅姐妹咖哩麵Air Itam Sister Curry Mee
延伸閱讀:【檳城老味道】全球50大街頭美食,阿風伯的炒粿條 暹羅路炒粿條Siam Road Char Koay Teow
延伸閱讀:【檳城老味道】中國菜在南洋,安娣娘惹菜的好滋味【米其林一星】Auntie Gaik Leans Old School Eatery
延伸閱讀:【檳城老味道】光陰的味道,百年老字號榴槤紅豆冰 格成Kek Seng Kafe
想追蹤文章按這裡就對了!
下一則: 馬來西亞《檳城》-【檳城老味道】以炭火沿續世代街頭傳統 汕頭街木炭炒粿角Kimberley Street Char Koay Kak
- 捷克《布拉格》-穿梭猶太區,看布拉格猶太人的千年歷史1【世界文化遺産】 梅瑟會堂Maisel Synagogue, 平卡斯會堂Pinkas Synagogue, 老猶太公墓Old Jewish Cemetery
- 捷克《布拉格》-布拉格新藝術風代表作,當代捷克獨立的濫觴地【世界文化遺産】 市民會館Municipal House
- 捷克《布拉格》-喝捷克啤酒體驗捷克傳統菜的熱門酒館Lokál Dlouhááá
- 捷克《布拉格》-以東方碗盤打造水晶燈,一日歐洲上流美貴婦體驗【世界文化遺産】 克拉姆-葛拉斯宮Clam-Gallas Palace
- 捷克《布拉格》-漫步舊城廣場,體驗唯美布拉格3【世界文化遺産】 舊市政廳Old Town Hall, 天文鐘Astronomical Clock
- 捷克《布拉格》-漫步舊城廣場,體驗唯美布拉格1【世界文化遺産】 舊城廣場Old Town Square, 胡斯紀念雕像Jan Hus Memorial, 黑死病紀念柱Marian colum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