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樓的鄧杯杯在去年耶誕節當天含笑而去。
九十幾歲高齡。
約莫七年前,在電梯裡看到鄧杯杯鄧媽媽一起搭電梯,都是鄧媽媽與我寒暄,鄧杯杯沉默地站在旁邊,老兩口黃昏去散步,正巧遇到下班回來的我。
他們是標準的番薯配芋頭,鄧媽媽比鄧杯杯年輕近20歲。跟我爹我娘的組合一樣。
大約三年前,突然好一陣子都沒見到鄧杯杯,每次在電梯裡都是遇見鄧媽媽獨自一人,在早晨我要上班前。
有一回忍不住問了,鄧媽媽說:送安養院了,失智,就在附近,她每天走路過去看他,一早買了早餐就過去,中午回家吃中飯,睡個午覺,下午再過去安養院,黃昏回來。
就這樣來來去去,幾年過去了。
元旦過後好幾天,我下班回來,在社區中庭遇見鄧媽媽與女兒,我隨口寒暄,是不是又要過去看北杯了。她們母女對看一眼,然後尷尬地說鄧杯杯過世了,喪禮也迅速辦完了。我大吃一驚。
我說怎麼那麼突然!鄧媽媽說哪有突然,失智本來就會漸漸的全身退化、衰竭......!最終死亡。
鄧媽媽終於訴說鄧杯杯整個生病歷程,從開始記憶力錯亂到失智,認不得人,產生幻覺,到過世,歷經十年。
會送安養院是因為產生幻覺。
有一天,在做消防測試時,鄧杯杯突然說日本人打來了,他家住十樓,他開了自家門前小門廳的窗戶,拉開紗窗,就直接要「走」出去,家人攔都攔不住,幾乎要摔出去。夜裡睡到一半,就大喊「共產黨」來了,隨即奪門而出,也是準備從小門廳跳出去。
失智認不得人也就算了,這種幻覺使他日夜恐懼,陷入瘋癲,家人跟著擔憂受怕,鄧媽媽長期睡不好,自律神經失調,還胃潰瘍。最後全家人只好決議將鄧杯杯送安養院。
平安夜那天晚上,鄧杯杯心情出奇的好,據鄧媽媽描述,那晚家人講笑話給他聽,他笑一晚上,雖然他已不認得這些家人了。夜裡就在睡夢中離世,第二天一早才被發現。這樣也算善終。
前天是軍人節,想起了樓下鄧杯杯,以及自己的父親。他們年輕時,保衛國家,一生都為夢靨所苦,我曾經寫過先父總是在夢裡大叫,而鄧杯杯在失智以後僅記得年輕時戰火的焦慮。
我們這一代何其幸運免於戰火之下的不安,怎麼能不感念先父及鄧杯杯這一輩的奉獻。
他們在定居台灣之後,仍然熱愛國家,熱愛這片土地。
燕子口
燕子口
燕子口
長春祠
八月上旬,與家人去花蓮旅遊,最後一日,行走於燕子口,看著這條榮民鑿出來的道路,百感交集。榮民一生都奉獻給國家。
之後,來到長春祠,只能遠眺,因為步道正在維修,無法入內參觀。望著供奉開發燕子口而犧牲的榮民及工程師的長春祠,忍不住雙手合十,在原地行禮。
再過幾日是父親逝世紀念日(他不是知名偉人,似乎只能用忌日這樣的字眼。),作為軍人的女兒,我以他為驕傲。
PS:
這篇好久以前就寫了部分,後面再加了上個月花蓮行的一小部分。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 7樓. 盹龜雞~ 謙謙 使君子2019/10/13 01:06多漂亮的一家人旅行 ! 要多晒晒 !
前陣子有格友來留言,看了我這張照片才知道我的年紀不小!
哈~本來就不小!
只有盹姊姊一直覺得我是「小」蒂兒。呵呵!
去花蓮玩了四天,我懶得撐傘,也沒抹防曬,所以曬得很黑,最近才稍微白回來一點。
我只有下雨才撐傘。
蒂兒 於 2019/10/13 09:41回覆會曬黑是自找的。
- 6樓. 李安納 魯昂之旅2019/10/02 15:40軍人兒女
我也是軍人的兒女,父親一生為國為民,也一生活在戰爭的夢魘中。
他們為台灣這塊土地流血流汗,也在這塊土地生兒育女。
而現在有些人卻視他們為米蟲,無感恩之心,讓我為他們叫屈。
安納
好久不見。
我知道您也是軍人的女兒,很久以前還看過您的文章,知道您是軍校畢業。
有時候我也會難過我們的軍人父親被人辱罵,我們的父親們被罵米蟲,是政客操弄,還好大部分的人還是感恩國軍的付出的。相信明理之人還是比盲目的人多。
蒂兒 於 2019/10/02 19:46回覆 - 5樓. 穆仙弦 - 古人如何判斷上吊氣絕者有救否?2019/10/01 06:56
老人家出現幻覺,應是老年人瞻妄症。
家中長輩失智,又有幻覺,嚴重到會去做傻事,這真是讓子孫提心吊膽,難以招架。
- 4樓. 浮生2019/09/27 19:45失智人口不斷攀升,有的是自然逐漸老化,有的是忽然生病所引起,家母當時因為腦出血引起中風,因為年事已高無法完全清除血塊,幾經輾轉就失智了,她老人家記得的都是她娘家少女時期的事,完全記不得我這個照顧她的兒子,三年多前終於離苦得樂。這種病,一般家庭若要自己照顧得有適當的喘息替換,不然也會累垮的。早年跟隨國民政府來台的老兵,他們的貢獻不容抹滅,值得我們尊敬與感謝。我外婆晚年也有輕微失智,親人都還認得,就是發生什麼事總是忘記,時空錯亂,日夜不分。
這都算了,最可怕的就是吃過飯了又不記得,老是吵著我們不給她飯吃,硬是吃了,夜裡就肚子發脹,喊痛,折騰我們都沒法睡覺。第二天她睡一天,夜裡又起來遊蕩,出去了迷路回不來,鬧到天亮了,鄰近發現了,才帶她回來。
一直循環發生這種事,我們還要背負不孝之名。 蒂兒 於 2019/09/29 12:48回覆 - 3樓. 無限生命 生命無限2019/09/07 04:48
如斯這個國家的當家 有何顏面來享受他的生活
所有軍公教人員在他的眼中比狗不如
罷了罷了
但是不吐又不快
感傷的議題 不看不說不寫不聽
只好在你的園地發洩 抱歉
- 2樓. 飛雪2019/09/06 13:44
看蒂兒寫這篇很感動
寫出了許多老兵在臺灣的生活與無奈
尤其經歷戰亂的他們
內心對戰爭的恐懼是永無法抹去的
居住在這塊土地的人真該好好感謝這些老兵
當初如果沒有他們的犧牲,也沒有今天的臺灣
知道蒂兒和蒂把拔感情深厚
相信蒂把拔看到妳今天的成就與懂事
在天上會很欣慰的
這些老兵有的是大學生投筆從戎,有的是念軍校(我爸就是),有的是家中男丁太多,各種不同因素而從軍,但他們是愛國的。用實際行動。
其實,我爸他們在從軍時是不怕死的,那些夢靨應該是與袍澤好友生離死別,所留下的傷痛。每次出任務,總有人回不來。
隻身來台又日夜思念家鄉親人。
這些憂愁都化作潛意識了。
看鄧杯杯失智,甚麼事情都忘光了,唯獨這些戰爭影像深沉到無法磨滅。
~~~
週末要北上了,每年父親過世的日子,我們都會去"山上"看他,然後兄弟姊妹在一起吃頓飯。
我父親在中秋節前兩天走的,那年在中秋節前一週,他還跟大妹討論要買甚麼口味的月餅,哪知幾天後就因醫療疏失而讓父親陷入昏迷,又過了三天,他就離世。
後來有幾年,我都不想過中秋節,也刻意不吃月餅。
蒂兒 於 2019/09/06 20:02回覆 - 1樓. ansu2019/09/06 13:30壽終正寢
能在安睡中離世,這是最美的事;不勞煩人,反得人讚賞,即使辦理後事,也是喜喪,真好.
身體沒有承受過多病痛而離世者,算是好命。 蒂兒 於 2019/09/06 19:51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