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吵架/談判/鬥爭/溝通的藝術與器度
2021/03/07 19:53
瀏覽95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2005/1/9

 最近去了一趟東北,買了一本小冊子「日俄戰爭在旅順」,對裡面的二段文字頗有所感:日本乃木大將給俄軍旅順要塞司令的勸降書,以及後來在受降典禮上的講話。回台之後,辜振甫辭世了,許多人悼念他。尤其感念他的文學底子在兩岸協商過程中展現的功力。這期的商業周刊更以「器度決定成就的高度」來頌讚辜振甫和施振榮。是的,「器度」,這正是我們要學的東西。

話說甲午戰爭之後,清朝割讓了台澎和遼東半島給日本。沙俄眼見遼東半島為日所奪,乃聯合德法干涉,歸還了遼東半島。嗣後沙俄強租旅順。日本看在眼裡,自是不爽,與俄談判破裂,遂於190428日發動攻擊,爆發日俄戰爭。首先海戰開打,日本海軍實施三次旅順港口閉塞戰(神風特攻隊之海軍版,自沈戰艦於港嘴,以閉塞俄艦出入),沈船17艘,才得成功。沙俄海軍突圍海參崴不成,又被日軍大敗於黃海,制海權遂歸日本。 

旅順口海戰,俄方計陣亡二員艦隊司令。海戰進入尾聲,陸戰接著登場。1904816日,日軍總指揮乃木希典和封鎖旅順口艦隊司令東鄉平八郎聯合具名,寫了一封勸降書給俄軍,全文如下: 

旅順口俄軍總司令麾下:

旅順口之光輝防禦,誠令舉世驚奇。但其海陸各方均被我優勢兵力所包圍,待援無望,縱有天才傑出之將領,忠勇善戰之士兵,要塞終亦必下!我軍已準備就緒,待命總攻,一旦海陸並進,要塞指日可破。戡為造福人類,避免無謂犧牲起見,特向鈞座提議著手投降談判。如蒙採納,即請於明日上午十時前示知。 

且看這段文字,殺氣十足,卻無人身攻擊或者抺黑,甚至還先讚佩對手的能耐。今日政爭與之相比,高下立判。

 老毛子看了這份勸降書,當場回絕:「這是同俄軍榮譽和尊嚴毫不相容,同要塞目前狀況不相符的,沒有討論的必要」。819日,乃木下令發動攻擊,其中203高地最為著名,乃木的二兒子也戰死於此。旅順之役,日本陸軍計投入11萬餘人,死傷近半,俄軍亦死傷近三萬人。190515日,俄軍終於投降。受降典禮上,乃木搶著先發言:「我們互相都為了自己國家互相對峙,如今停戰,有機會在此相會,我感到無上光榮。」 俄軍司令斯特塞爾接著說:「我也有同感」。並說:「我有一匹阿拉伯馬願意送您做為紀念。」乃木希典說:「感謝!我不能接受,請以戰利品交給我方,再轉交給我,精心餵養。」隨後雙方合照,做為紀錄。

 且看,雙方惡鬥之後,既不口出惡言,亦無羞辱。

 中國文學就更精妙了!三國時代,建安十八年正月(西元213年),號稱四十萬的曹軍進攻濡須口,頭陣先擊破孫權江西陣營,生擒了都督公孫陽,孫權率七萬軍團抵抗,相拒月餘。其後,孫權寫信給曹操,說:「春水方至,公宜速去」,又注:「足下不死,孤不得安」。曹操閱畢,告訴諸將:「孫權不欺孤也!」乃撤軍還朝。「春水方至,公宜速去」,寥寥數語,不知情者,還以為久未謀面朋友的問候語呢!當然,孫權還是忍不住說「足下不死,孤不得安」,真是夠坦白的了!

 辜振甫甚喜京劇,尤愛扮諸葛亮。京劇中的文藻華詞,想必對辜老影響深遠。蘇軾《念奴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謹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凐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這是何等風采!

 當年我在美國唸電腦,老師及學生一干人等,多是台灣來的。指導教授莊志洋老師,經常引用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群儒,消遣東吳第一謀士張昭的結語來「教訓」我們:「蓋國家大計,社稷安危,是有主謀。非比夸辯之徒,虛譽欺人,坐議立談,無人可及﹔臨機應變,百無一能:誠為天下笑耳!」城鄉所的學生經常被說「只會說,不會做」,正是相同病症(顯然這不是城鄉所的專利),值得省思。

 

看了這些案例,或可有助於規劃師的器度,溝通協調會有更優雅的身段。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