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聯合晚報報導2015-02-02 16:31:01 :【台北市長柯文哲上周接受美國雜誌《外交政策》專訪時說「殖民時間愈久就愈進步」,引發爭議,柯文哲昨表示「是翻譯出問題」。】
不過美國方面一拿出錄音帶時,柯P就認錯了。所以扯了一個謊,就要用更多的謊來圓。當然,一票綠媒也跟著被打臉。綠媒白天還在幫柯P,說柯講的是對的,結果柯P稍後承認翻譯沒有問題,是他說錯了,一票綠媒就立馬被打臉。
我一直認為柯是一個非常古板封建的老派人物(例如他的洞洞說、櫃台說)。他因為生長於一個皇民二代的家中(他祖父是皇民),所以,有些觀點與岩里政男很有些類似。推測這也是岩某說出柯可以選總統的原因所在。照說,皇三代應該與日本的想像有些距離,但我認為他下意識裡有一種高級日本人的傲慢味道。這種味道在岩里政男(如岩某説釣於台島是日本的)、許文龍(如許說慰安婦都是自願的)、辜寬敏(如辜說穿裙子的不能做總統)、及一票為陳扁祈禱的長老會牧師身上都可以聞得到。
我查了一下維基 ,當時台灣600萬人中,具有皇民身份的不超過2%,即12萬人。
按:台灣總督府於1941-1945期間,加強推動皇民化運動,強烈要求台灣人說國語(日語)、穿和服、住日式房子、放棄台灣民間信仰、改信日本神道教並參拜神社、同時也要每日向日本天皇的居所膜拜。此外,總督府公佈「國語家庭」可享受特惠,公家機關得以優先任用、食物配給較多,連子女在升學競爭上也佔優勢。
所謂優惠,指每天可以有白米吃,按當時90%的台灣家庭都是以蕃薯簽為主,偶而才混雜著吃白米。但即便如此,也僅有2%的人願意改日本姓。
在洗腦式的皇民化運動中,皈依的皇民,在靈魂深處,早就視自己為真正日本人了。
所以,岩某每隔一陣子非去日本走一趟不可,甚至在高齡84歲,心藏裝了一堆支架時,還是要親自走一趟所謂的奧之細道。
按岩某小時候是台灣人,青年時入學,受日本教育,並改漢姓為皇民姓氏,開始自認是日本人。然後日本投降,國民黨來台。岩某為了生存,經過思想檢討,於是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最後他做了台灣總統,為了便於統治,遂改變主張,自認是台灣人。
這樣由台灣人,而日本人,而中國人,而回歸到台灣人。但其內心深處願意承認的,就是自己是真正的日本人(這可從岩某數次公開主張釣魚台島屬於日本,就看得出來)。所以他常講【我是「不是我」的我】,這樣你明白了嗎?
曾被日本殖民了50年的台灣皇民,(假設光復時已念小學三年級,且改為日本姓氏者,現在應當年紀都應在78歲以上)。我想他們都不免於岩里政男似的感慨。
科學家曾在加拉巴哥島上(達爾文曾在此研究),發現有幼鳥被遺棄,有別族的鳥収容此幼鳥。日後這幼鳥學的語言(鳴聲),就如牠的養父母一樣。然而,當牠長大後,新族的雌鳥由於牠的外形而不接受牠,牠回到原生父母之族,但它的鳴聲卻贏取不到同族的雌鳥共鳴。
皇民在日本人面前,多半好像矮了半截;但一遇到中國人時,就擺出瞧不起的眼色。我想這就是柯P說出「殖民越久,越進步」的話時的心態。
「漢人學得胡人語,站在城頭罵漢人」。就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