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如何處理?
外傷大致分為幾種,一是裂傷,一是擦傷,另外是挫傷。
不同的傷口當然有不同的處理方法。
~裂傷~是皮膚表面有不連續的傷口,或深或淺,有的傷口整齊,有的不整齊。處裡的方法先是清潔消毒,最好可無菌乾淨的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盡可能去除髒汙異物,因為傷口的處理"清潔"最重要,醫院也有用沙威龍之類的清潔液也可以使用。接著是消毒傷口,通常我們優碘消毒傷口,優碘比較不刺激,碘酒就刺激一點,一般傷口現在多半不用雙氧水消毒,雙氧水消毒會有泡泡,對皮膚傷口有刺激性,除了有些複雜的傷口,醫師會使用雙氧水之外,不建議自己使用;紫藥水與紅藥水目前也多不使用。臉上的傷口就不建議使用優碘,可用一些抗菌藥膏即可。
清潔消毒傷口之後,可能要考慮縫合傷口,傷口要縫合的目的有兩個,一是止血,二是要對齊傷口,使傷口平整。如果有這兩種需要,就要縫合傷口,如果是表淺性的裂傷,加壓就能止血,傷口又不深,可以對得齊,那就可以不縫合,包紮起來就可以,縫合要打局部麻醉,要拆線,會有縫線的痕跡(像蜈蚣腳一樣~難看!),能不縫就不要縫了,可是一定傷口要能止血對齊,而且要小心照顧,不然沒有縫線綁住,傷口一稍用力可能就裂開,就糟糕了!
縫合傷口一般都是用縫線,有各種不同材質,大致分為可吸收及不可吸收兩種,外面的傷口考慮縫線的強度多使用不可吸收的線,裡面(非表面)的縫合才使用可吸收的線(不需拆線)。不可吸收的線強度較差,用於皮膚表層怕傷口會容易裂開,而且吸收有時不完全會造成慢性纖維化凸起,使皮膚表面不平整,所以不用於表層縫合(記得不要再要求醫師用不拆線的縫合了!)。既然用不可吸收的線縫合了傷口,當然要拆掉,不過傷口位置不同大小深淺不同,拆線時間也不一樣,臉部通常5-7天,四肢身體大概7-10天,大而複雜的傷口常需2個星期以上。拆線的時間太早傷口可能癒合不完全容易裂開,太晚拆線的話,線會被包住,卡進肉裡,而且縫線印痕就會比較明顯;感染的傷口一般也會需要長一點時間來癒合,有些大的傷口拆線還要分幾次來拆,先拆一部分,ok了再拆另一部分。
也有非縫線的傷口處理方式,譬如像釘書針一樣用釘的,或是用像三秒膠的膠水用黏的,或是3M推出的一些防水膠帶等,各有優缺點,可視傷口種類不同來選用。
下次再談擦傷與挫傷部分囉~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