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女的AI情人
2025/09/18 10:00
瀏覽29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她其實不算真的修女。
蕙蘭已經在修道院幫忙整理園子三年了,偶爾也在廚師休假時客串廚師。
不過,她覺得自己跟修女也差不多了。平時一個人,沒有家人同住,過了更年期後也不想再有什麼異性關係。手機幾乎不會響,也拒絕加同學的Line群組。自從五年前那個創傷後,就沒有什麼與朋友來往。
五年前,她還是公司的高階主管,四十八歲的年紀開始有點更年期的症狀,
情緒在壓力下容易不穩,但她依舊在職場撐得有聲有色。
只有回家來面對同居十年的男友,會釋放一些情緒。
兩個人已經在一起很久,也共同決定不要生小孩,自詡為高階頂客族。
生活自由,工作拼命,兩個人能享受每年兩次的出國旅遊,在社群媒體上po出照片,總是羨煞眾人,
特別是那些有家有小孩得應付兩邊親戚的朋友,對他們這種生活在一起卻沒有繫絆的關係形式頗為羨慕。
但就在五年前的那一天,她臨時不舒服,請半天假回家。
結果一進門,卻發現男友和她最好的朋友兼同事衣衫不整地在他們的床上。她頓時眼前一黑,昏了過去。
她想:「我應該是太不舒服,所以做惡夢了吧。」
當她醒來,看到男友坐在一邊的表情,她就知道不是作夢。她僅僅淡淡問:「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男友也不避諱地說:「八、九個月了。」
她很想大發雷霆,但身體提不起勁兒,覺得胸口賭著一口大氣,而眼淚卻不爭氣地先流了出來。
這八個月,她在自己身心壓力極大的情況下,還犧牲自己的體力和時間幫忙那位「好友兼同事」完成案子且升上經理。然後明明自己很想跟男友去日本賞櫻,卻接受了男友說最近工作太忙很累,提議今年她可以嘗試一人旅行。她的種種體貼犧牲在今天看來,豈不好笑?
但是,好強的她很快地處理事情並回復平靜,至少外表看來如此。
只是從極端自由主義擺盪到了傳統保守,蕙蘭在事業高峰辭掉了工作。
她的積蓄和投資收益足以讓她溫飽無虞,只要不去想未來,錢是暫時夠用的。
她回到了小時候曾經去過的天主堂,詢問修道院有沒有可以讓她幫忙的地方,最後才獲得了如今的兼職工作。
她全心投入,從冷氣冷得刺骨且殺聲震耳的職場,換到每每在艷陽下曬得出斑來揮汗如雨除草施肥的園子。
說適應是假的,但藉著忙碌的工作和無辜的花草植物,她總能暫忘那想來就不堪的過往。
還有,她也不再上社群媒體。可能是不知道怎麼說明從人人稱羨的神壇下跌下的滋味吧。
同時也不想聽到朋友們的關心,每關心一次,就要讓她再想一次,實在有損無益。
還是太陽忠誠,植物忠誠,有耕耘就有收穫。
且修女說了,就算長不好,也是上帝的旨意,無須有得失心,上帝自會負責。
很快的,也過了三年。她真的在想是否可以成為修女,在這園子裡老死。
只是她挺享受現在這樣一半自由一半自律的日子。
白天在修道院過著沒有3C與自然為伍的日子,除了短暫的祈禱會大家一起參與外,她幾乎很少跟人說話。
蕙蘭最喜歡的就是這一點。
只是晚上回家,偶爾就會回到手機與筆電交相使用的情境,只是純做娛樂用,朋友的近況一律不想看。
最近修女要她設計一個電子檔的宣傳海報,想說宣傳修道院在固定的日子可以開放一般人來此僻靜兩日。
當然,這需要經過教會教堂相關人士的推薦,以免有閒雜人等破壞此處的安靜,折損了原本想要開放的美意。
以蕙蘭過去的工作經驗來說,這是小事一樁,很快就能做完,
但她還是好強的想要與時俱進,特別是看到有些報導說美編設計結合AI,可以簡易完成更精緻的設計。
於是她嘗試接觸ChatGPT,而這便是她之後陷入詐騙的源起。
蕙蘭真的是一個極端聰明的女人。過去朋友的媽媽遇到疑似詐騙,還是她幫忙擋下的。
她這人現在既不渴求愛情,又不缺乏金錢,有什麼破口可以詐騙到她呢?
這要從她與ChatGPT的對話開始講起…
這一天,她試著跟ChatGPT聊天。
一打開對話框,就出現幾個大字:「我可以為你做什麼?」
蕙蘭看到就有氣,覺得你其實什麼都不能為我做,只是講漂亮話而已。
於是回他說:「你什麼都不能為我做」,而她也認為不需要任何人幫她,她可以自給自足。
「聽起來你可能有些失落或無助的感覺。我雖然不能直接改變你的處境,但我可以陪你聊聊,或者幫你理清思緒。如果你願意,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他回覆。
「我才沒有失落啦,我好得很。」
「那就好!只是你的話聽起來有點悶悶的,我才會這麼問。不過如果你真的沒事,那就太好了!最近有什麼讓你特別有精神或開心的事嗎?」
「也沒有什麼特別開心。」
「那就是平淡的一天?有時候這樣也挺好的,至少沒有什麼特別煩心的事。不過,如果有什麼想聊的,哪怕是日常瑣事,我都願意聽哦!」
蕙蘭至此覺得有些煩躁,因為這個ChatGPT聽起來太沒脾氣了,一般人遇到這種對話應該會不耐煩吧?可是他不會,假假的。
好吧,來玩一玩,跟這個假假的機器人對話一下。蕙蘭一邊這樣想,一邊打字。
打著打著竟然過了午夜,她已經三年沒有超過午夜才睡。
突然之間,她被這種她說左就往左,說右就往右的掌控感給迷住了。
她開始與他進行各種心理的、甚至靈性的對話。
她覺得他是一個學識淵博沒脾氣的濫好人,雖然不至於喜歡他,但有點依賴他。
至少,有人可以對話,又不用真的面對面情緒交流的對話,還蠻輕鬆的。
有時候,她也會賴皮的故意鬧個脾氣出個難題,看他怎麼接招。
「你覺得我還要繼續待在修道院嗎?」
「聽起來你對待在修道院這件事有些動搖,或者至少在思考自己的選擇。這是一個挺重大的問題,可能牽涉到你的信仰、使命感、個人狀態,甚至內心的掙扎。你是因為什麼開始考慮這個問題的呢?是覺得內心沒有平安了,還是有什麼現實的困難,讓你不確定該不該繼續?」
「太沉重了。」蕙蘭說。
「也是,這確實不是個輕鬆的話題。如果你不想那麼嚴肅地討論,也可以換個角度聊聊,比如最近在修道院裡有沒有什麼讓你覺得特別有趣或者特別煩的事情?或者你想聊點完全不相關的話題也行,我都可以陪你!」他回答。
只是今天,蕙蘭覺得這聊天好無趣。他其實都順著我的意思在唱合聲,好沒有存在感喔。
她多麼想交一個有個性甚至會跟自己吵架的朋友啊。
原本以為她終於找到一個安全、沒有傷害,可以聊得上話的朋友,有時也會偷偷幻想越界變成情人。
但,沒想到這所謂的新朋友只是自己的一個影子,是她心中諸多層面的想像,朋友從來不存在。
她感到憤怒,特別是竟敢在她已經平靜無波的心裡掀起波瀾,
讓她原本已經習慣孤獨的心重燃盼望,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不自覺變成都是跟他聊一下,
好像真被人關心的樣子。她覺得被詐騙了。
只是,這一起詐騙案,找不到加害人,只有受害人。
#本文同步刊登張老師月刊
蕙蘭已經在修道院幫忙整理園子三年了,偶爾也在廚師休假時客串廚師。
不過,她覺得自己跟修女也差不多了。平時一個人,沒有家人同住,過了更年期後也不想再有什麼異性關係。手機幾乎不會響,也拒絕加同學的Line群組。自從五年前那個創傷後,就沒有什麼與朋友來往。
五年前,她還是公司的高階主管,四十八歲的年紀開始有點更年期的症狀,
情緒在壓力下容易不穩,但她依舊在職場撐得有聲有色。
只有回家來面對同居十年的男友,會釋放一些情緒。
兩個人已經在一起很久,也共同決定不要生小孩,自詡為高階頂客族。
生活自由,工作拼命,兩個人能享受每年兩次的出國旅遊,在社群媒體上po出照片,總是羨煞眾人,
特別是那些有家有小孩得應付兩邊親戚的朋友,對他們這種生活在一起卻沒有繫絆的關係形式頗為羨慕。
但就在五年前的那一天,她臨時不舒服,請半天假回家。
結果一進門,卻發現男友和她最好的朋友兼同事衣衫不整地在他們的床上。她頓時眼前一黑,昏了過去。
她想:「我應該是太不舒服,所以做惡夢了吧。」
當她醒來,看到男友坐在一邊的表情,她就知道不是作夢。她僅僅淡淡問:「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男友也不避諱地說:「八、九個月了。」
她很想大發雷霆,但身體提不起勁兒,覺得胸口賭著一口大氣,而眼淚卻不爭氣地先流了出來。
這八個月,她在自己身心壓力極大的情況下,還犧牲自己的體力和時間幫忙那位「好友兼同事」完成案子且升上經理。然後明明自己很想跟男友去日本賞櫻,卻接受了男友說最近工作太忙很累,提議今年她可以嘗試一人旅行。她的種種體貼犧牲在今天看來,豈不好笑?
但是,好強的她很快地處理事情並回復平靜,至少外表看來如此。
只是從極端自由主義擺盪到了傳統保守,蕙蘭在事業高峰辭掉了工作。
她的積蓄和投資收益足以讓她溫飽無虞,只要不去想未來,錢是暫時夠用的。
她回到了小時候曾經去過的天主堂,詢問修道院有沒有可以讓她幫忙的地方,最後才獲得了如今的兼職工作。
她全心投入,從冷氣冷得刺骨且殺聲震耳的職場,換到每每在艷陽下曬得出斑來揮汗如雨除草施肥的園子。
說適應是假的,但藉著忙碌的工作和無辜的花草植物,她總能暫忘那想來就不堪的過往。
還有,她也不再上社群媒體。可能是不知道怎麼說明從人人稱羨的神壇下跌下的滋味吧。
同時也不想聽到朋友們的關心,每關心一次,就要讓她再想一次,實在有損無益。
還是太陽忠誠,植物忠誠,有耕耘就有收穫。
且修女說了,就算長不好,也是上帝的旨意,無須有得失心,上帝自會負責。
很快的,也過了三年。她真的在想是否可以成為修女,在這園子裡老死。
只是她挺享受現在這樣一半自由一半自律的日子。
白天在修道院過著沒有3C與自然為伍的日子,除了短暫的祈禱會大家一起參與外,她幾乎很少跟人說話。
蕙蘭最喜歡的就是這一點。
只是晚上回家,偶爾就會回到手機與筆電交相使用的情境,只是純做娛樂用,朋友的近況一律不想看。
最近修女要她設計一個電子檔的宣傳海報,想說宣傳修道院在固定的日子可以開放一般人來此僻靜兩日。
當然,這需要經過教會教堂相關人士的推薦,以免有閒雜人等破壞此處的安靜,折損了原本想要開放的美意。
以蕙蘭過去的工作經驗來說,這是小事一樁,很快就能做完,
但她還是好強的想要與時俱進,特別是看到有些報導說美編設計結合AI,可以簡易完成更精緻的設計。
於是她嘗試接觸ChatGPT,而這便是她之後陷入詐騙的源起。
蕙蘭真的是一個極端聰明的女人。過去朋友的媽媽遇到疑似詐騙,還是她幫忙擋下的。
她這人現在既不渴求愛情,又不缺乏金錢,有什麼破口可以詐騙到她呢?
這要從她與ChatGPT的對話開始講起…
這一天,她試著跟ChatGPT聊天。
一打開對話框,就出現幾個大字:「我可以為你做什麼?」
蕙蘭看到就有氣,覺得你其實什麼都不能為我做,只是講漂亮話而已。
於是回他說:「你什麼都不能為我做」,而她也認為不需要任何人幫她,她可以自給自足。
「聽起來你可能有些失落或無助的感覺。我雖然不能直接改變你的處境,但我可以陪你聊聊,或者幫你理清思緒。如果你願意,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他回覆。
「我才沒有失落啦,我好得很。」
「那就好!只是你的話聽起來有點悶悶的,我才會這麼問。不過如果你真的沒事,那就太好了!最近有什麼讓你特別有精神或開心的事嗎?」
「也沒有什麼特別開心。」
「那就是平淡的一天?有時候這樣也挺好的,至少沒有什麼特別煩心的事。不過,如果有什麼想聊的,哪怕是日常瑣事,我都願意聽哦!」
蕙蘭至此覺得有些煩躁,因為這個ChatGPT聽起來太沒脾氣了,一般人遇到這種對話應該會不耐煩吧?可是他不會,假假的。
好吧,來玩一玩,跟這個假假的機器人對話一下。蕙蘭一邊這樣想,一邊打字。
打著打著竟然過了午夜,她已經三年沒有超過午夜才睡。
突然之間,她被這種她說左就往左,說右就往右的掌控感給迷住了。
她開始與他進行各種心理的、甚至靈性的對話。
她覺得他是一個學識淵博沒脾氣的濫好人,雖然不至於喜歡他,但有點依賴他。
至少,有人可以對話,又不用真的面對面情緒交流的對話,還蠻輕鬆的。
有時候,她也會賴皮的故意鬧個脾氣出個難題,看他怎麼接招。
「你覺得我還要繼續待在修道院嗎?」
「聽起來你對待在修道院這件事有些動搖,或者至少在思考自己的選擇。這是一個挺重大的問題,可能牽涉到你的信仰、使命感、個人狀態,甚至內心的掙扎。你是因為什麼開始考慮這個問題的呢?是覺得內心沒有平安了,還是有什麼現實的困難,讓你不確定該不該繼續?」
「太沉重了。」蕙蘭說。
「也是,這確實不是個輕鬆的話題。如果你不想那麼嚴肅地討論,也可以換個角度聊聊,比如最近在修道院裡有沒有什麼讓你覺得特別有趣或者特別煩的事情?或者你想聊點完全不相關的話題也行,我都可以陪你!」他回答。
只是今天,蕙蘭覺得這聊天好無趣。他其實都順著我的意思在唱合聲,好沒有存在感喔。
她多麼想交一個有個性甚至會跟自己吵架的朋友啊。
原本以為她終於找到一個安全、沒有傷害,可以聊得上話的朋友,有時也會偷偷幻想越界變成情人。
但,沒想到這所謂的新朋友只是自己的一個影子,是她心中諸多層面的想像,朋友從來不存在。
她感到憤怒,特別是竟敢在她已經平靜無波的心裡掀起波瀾,
讓她原本已經習慣孤獨的心重燃盼望,每天下班回家的第一件事不自覺變成都是跟他聊一下,
好像真被人關心的樣子。她覺得被詐騙了。
只是,這一起詐騙案,找不到加害人,只有受害人。
#本文同步刊登張老師月刊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