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當焦慮來襲
2025/05/05 19:50
瀏覽24
迴響0
推薦0
引用0
身邊親友無論是投資失利、產業危機、資產縮水,
還是擔心政局動盪,最近很多人都難逃焦慮心情。

有些人天性樂觀、撐得過,覺得反正大家都一樣;
但有些人本就情緒易受影響、容易鑽牛角尖,需要特別當心。
針對焦慮,提供「兩不一要」的心法作為參考:

(1) 別為了消除龐大的焦慮而立即決策

凡舉投資操作、生涯規劃,其實很多人都是為了消除焦慮而倉促決定,然後事後會更後悔。
比如說,因為怕買不到而匆促下訂預售屋;
因為難以承擔「到底要買還是不買」的焦慮與矛盾,就下手買了一件昂貴卻無場合穿的衣服;
又或者是,為了一時想逃離原生家庭就趕快嫁人……等等。
這些情況在日後都會發現:當時的焦慮確實解除了,但代價很大。

除非你已經快要生病了,消除焦慮源是你唯一選擇,那麼這代價就值得。
以後也別後悔,認清自己的性格,以後盡量避免心情會受強烈波動的投資方式。

(2) 不要花太多時間後悔

後悔難免。
但若發現自己一天想個五次,一次想個二十分鐘停不下來,思緒全被這後悔與懊惱情緒佔據,
那麼一定得踩煞車。
與其擔心焦慮損失,更重要的是確保自己不因為這焦慮懊惱而刺激過度,
導致身心失調——這是後續更大的代價。

不可控的因素無法掌握,但「自己轉移注意力」或「趕快向外求助」,是還能有些控制的部分。
後悔和懊惱,直接與憂鬱症或廣泛性焦慮症的激發相關,不可不慎。
若是家人有這現象,要趕快關心。

(3) 要接受「不可控」才是常態

特別是人生勝利組,
可能自小資質不錯、家境小康、父母關愛,人生道路一直以來都鋪排得順利,
可能很少經歷環境的不可控,也就是無規則可循、努力未必會有收穫。
這樣的人,很習慣控制局面,讓所有變數都因為自己的努力而被掌握。

但時局如此,社會變換的快速如此,世界變得愈來愈難預測。
當「不可控」變成常態,我們也得修改原先的生存策略。

得像農夫學習:盡人事,聽天命。

並非努力一定確保有報酬,變數也並非都可以控制。
追求的目標要修正——不再能追求「可控」,而是必須與「不可控的世界」共存。

這篇文章沒有結尾,因為我也還在練習與「不可控」共存中。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心靈
自訂分類:心靈成長系列
下一則: 無厘頭的反撲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