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電影筆記:索命黃道帶】疑雲密佈兇手蹤
2011/06/21 15:29
瀏覽3,215
迴響0
推薦8
引用0

【索命黃道帶】

看電影《索命黃道帶》最需要的是耐心,因為一連串的破案線索堆積起來,原以為兇手已經呼之欲出,但到片尾時結局依舊讓人疑點重重,腦海依舊不停地搜索前因後果,百思不得其解。黃道帶殺人事件出現在美國1960年代末及1970年代初期,迄今仍是一件謎案。很明顯地,兇手喜歡挑釁警方,在犯案之後,寄出密碼信給報社,要求媒體刊出信件。如若信件未刊出,則兇手會再繼續行兇。

儘管報社刊出了黃道帶的信件,兇手仍然持續行兇殺人,犯後仍舊寄密碼信給報社。黃道帶的連續殺人事件,引發美國人民的恐慌,即使警方投入大量人力與物力但對兇手的真實身份始終摸不著頭緒。《舊金山紀事報》的記者保羅(Robert Downey, Jr.飾)對此案投入大量心力,甚至有出人意表的言論。因此,當警方循線調查某位可疑人士亞瑟(John Carroll Lynch飾),眼見其手腕戴著黃道帶手錶,似乎極有可能此人為兇手,但卻欠缺直接證據。

【沉寂】


當案件陷入膠著、疑雲密佈,甚至黃道帶的消息不再佔據報紙版面後,保羅仍舊心心念念於此案,因而生活萎靡,連日常的工作都無法顧及,很自然地就被報社給資遣。看到保羅如此狀態,就像是人打電動非得破關不可,萬一破不了,難免意興闌珊。但對保羅而言,他則是傾注大量心力與精神在案件調查上,卻換來一場空,工作也丟了,生活品質低落,完全被不知名的兇手給掏空人生。

隨著保羅失去興致調查,當年還是新進人員的政治插畫家羅伯(Jake Gyllenhaal飾)卻從中接手,意欲揭開幕後兇手之謎。雖然一開始,他的調查促成其美好姻緣,逐漸地兇手銷聲匿跡,調查的警探也一一縮手,黃道帶殺人事件如同黑洞一般,吸光人的能量與精力,鮮有人想再插手其中。畢竟人每天仍有其生活要過,也有其他的案子比黃道帶殺人事件殺死更多的人。

因此,羅伯重啟調查似乎注定了另一場人生的悲劇。尤其當他有了小孩之後,除了既有的婚姻生活無能兼顧外,更忽略該有的親職活動。愈加投入調查的過程中,只是讓羅伯與親近的家人更趨疏離與冷淡。這情形彷彿重演以往報社同事保羅的生活,落得孤單與獨自一人。為了調查兇案,幾乎賠上人生大好青春與精華的歲月,只為了一名不知所蹤的兇手。

【悲劇下的轉機】

羅伯所幸並未像保羅一樣,最後的生活走向萎靡不振之狀。反倒在太太與小孩離去之後,專心於創作,將多年來的調查心得躍然紙上,成書之後,吸引廣大的讀者一探兇手的前因後果。遺憾地是,本案根據諸多線索應可以找出黃道帶兇手,但因欠缺決定性的證據,使得這樁懸案無法真正蓋棺論定,成了謎中謎。而羅伯多年的犧牲是否值得,這就見人見智。

這感覺好比上癮一樣,陷入其中,非尋得一確切答案不可。愛好電玩者,在升等的過程中,累積分數或金幣,無論是購買武器、添置法寶,總是想一破大魔王或闖關。因此,許多人沉浸在網路或電玩中,其目的是最後的快感,以此來比擬保羅、羅伯的調查人生並不為過。保羅、羅伯為黃道帶殺人事件付出重大代價,前者落魄潦倒,後者失去家庭,但羅伯逆轉了一部份的生活悲劇,出書揭密。

由於兇手始終沒有露餡,也證明此案之棘手程度,非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只是為了一個懸案,犧牲掉自己的人生與家庭,真令人不禁喟嘆,有些事失去了是不可能追回的。既然成了懸案,就讓它暫時束之高閣吧,當哪天時機成熟,或許案子又有新的風貌。近來台灣也有21年前的女童姦殺案,因加害者再度犯案,使得塵封多年的案子終於露出曙光。說不定,哪天黃道帶殺人事件,也有破案的一天!

↓↓↓資料來源:100/06/10《Nownews》「女童姦殺案21年未破DNA揪出兄弟狼」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休閒生活 影視戲劇
自訂分類:不分類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