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s ...
udn網路城邦
義氣 不一定要動拳頭
2010/03/23 08:37
瀏覽1,915
迴響5
推薦171
引用0
過年期間,連日的雨天讓我們很少出門,老公在年初六這天,帶我們去日月潭坐覽車,孩子們對覽車沒興趣,反而對電影的『艋舺』比較有興趣。

老公對孩子們說:「我不要你們緊盯著電腦,所以才想帶你們到戶外走走,你們要看電影,我們明天再去。」

老公的這段話,無法激起兒子熱情的火花。

我說:「我知道你們不太想跟我們出去,但我一直告訴你們,隨著你們的長大,我們一起出遊的時間會越來越少,我們要賺的是共同回憶,哥哥,有時找你出去,你的臉就表現的極為不滿,你跟我們出去,難道沒有快樂回憶嗎?想想看,是不是等你放開心胸的那剎那,其實快樂就在你的身旁。下次當我們在談共同話題時,你才有辦法參與,而不是一臉茫然,用『你們到底在說什麼』的表情做回應。」

當我們到達日月潭時,小雨還在飄,或許天氣的關係,我們的車順利的進入停車場,從日月潭坐覽車到九族,又從九族文化村坐回日月潭的我們,因女兒想吃冰淇淋,讓我有機會再為孩子們證明我的理論。

看著外頭濛濛細雨,溫度又低,有心機的媽媽為了不讓孩子們吃冰淇淋,我說:「我沒看到誰在賣冰淇淋,我想,這只是空有冰淇淋的招牌。」

很信任我的孩子們說:「媽媽,妳去問他們有沒有賣啦!」

「這麼冷的天,買氣一定很不好,誰要賣呀!」

孩子們慢慢覺得事情有點不對勁,二兄妹開始設計我,直到他們的計謀得逞,正當他們每人手上各持冰淇淋時,我們聽到一對父子是這麼對話的。

爸爸開心的問:「你要吃什麼。」

年約4歲的小男孩,原本要吃爆米花,一看到兒子和女兒手上各拿一支冰淇淋,立刻指著冰淇淋大聲說:「我要冰淇淋。」

看得出來,那位爸爸很頭痛,可能很想說謊,但眼前這景象,讓他硬是把話吞回去,我們快步走,一邊回頭看那不知如何是好的爸爸,我們忍不住笑了。

我說:「都是你們,害那位爸爸很難做人。」

孩子的眼睛又偷偷望向那對父子,小男孩已大叫吵著要吃冰淇淋,二個孩子的笑容裡,有一些些愧疚,聽到我接著說,「不知道他會不會被他老婆罵」時,我們三人又笑了出來。

我們在旁坐著吃東西,哥哥沒了不情願,我們開心的聊天。

我說:「二個,今天要是你們沒跟我們出來,那來的冰可以吃,又那來因為你們的關係,讓那個弟弟有冰可以吃。」

孩子們笑了,老公問孩子們怎麼回事,我看到孩子們認同我的話,出門可以讓話題更新穎,也能營造更多共同回憶,等下次說到回憶裡的某一個片段時,便能馬上接著延續話題。


隔天下午,老公履行他的承諾,到了台中,老公問:「我們去老虎城看電影好不好。」

太久沒看電影的兒子,一時會意不過來,大叫:「我要看艋舺,不要看老虎城。」

這時惹得我們哈哈大笑,妹妹笑著說:「哥哥,爸爸是問我們要不要在這裡看電影。」

兒子尷尬的笑著:「我剛剛沒注意聽,只聽到老虎城,還以為要看老虎城。厚,你們不要笑啦!」

我很有心機的說:「你跟我們出來,還可以製造笑果唷!不錯唷!」

看完電影,我的心是沉的,我不知道孩子們會以什麼樣的心態看這劇情。

在電影院的走廊處,我問女兒好不好看,女兒說:「不好看。人家不敢看這樣的劇情。」

我聽了一直笑,這是意料中的事,剛剛上映時,我看她的雙手,老是摀住她的雙眼。

我手搭在兒子的肩,我問好不好看,他笑著回答:「好看。」

「那你覺得踏入他們那個幫派,好不好。」

兒子明白我的用意:「當然不好啊!」

我覺得兒子不敢把內心話全講出來,我試探的說:「看到蚊子加入幫派,有人照他的時候,連我都覺得有這幫人當靠山真好。」

兒子笑著點頭認同:「媽媽,我也是這麼覺得。」

「可是,你看他那個結局,不是死的死,逃的逃,整個劇情都是殺氣騰騰,有仇就要報仇,有企圖就要用暴力搶奪,你想看看,這樣的日子累不累。還有,義氣,不一定要動拳頭。」

兒子看了我一下:「媽媽,我懂你的意思。」


兒子近來想打工的心,又讓我們傷腦筋,老公氣兒子不懂他的擔憂,我沉墊雜亂的心,用單純的角色轉換立場,或許我該嚐試做孩子另一個階段的輔導員,想到去年年底,兒子和我聊起學校的事,為了要老公放心兒子在外的行為。

我說:「有回跟兒子聊天,兒子跟我說,他在學校被同學挑釁,一群義氣相挺的同學說要幫他出氣,你兒子要他們別這麼做,因為他知道,這麼做的後果會如何。又有一次,那個同學對你兒子很不滿,連在旁的同學都聽不下去了,好心出來調解,沒想到,那名同學撂狠話說,誰幫兒子誰就倒楣。兒子要同學別介入他們的事,他對同學說,『我不希望你因為我而受傷,這是我跟他的事,我會好好處理的』。兒子的處理態度是,把這口氣忍下來。」

我看到老公的眉頭不再深鎖,為了讓老公知道孩子長大了,我笑著說:「又有一回,同樣又是那位同學,他找兒子到外頭單挑,你兒子居然跟同學說:『你確定要這麼做嗎?你要是把我打傷了,我們到時就法院見吧!』」

老公笑了,我說:「我沒料到他會跟同學這麼說。為了兒子的安全,我告訴他,看情勢不對,千萬別自己處理,你的導師是一位能替你們排解問題的人,有事,一定要告知導師,千萬別逞強。我也問兒子,那位同學平時都是這樣對你嗎?兒子跟我說,那個同學是班上的問題學生,本性其實也不是特壞的,像上次被科任老師誤解(兒子拒聽事件),是他主動跟導師說,錯不在我,是老師錯怪了。」

我曾對兒子說,你要得到更多的自由,你的言行舉止必須獲得我的肯定。讓我放心,也等於為你自己加分,當你值得我相信的那一刻,我才有辦法突破自己的關卡,讓你去做你想做的事。

我對老公說:「我想,有些事我們是不是該讓他試試,畢竟我們無法保護他一輩子,有些事得由他親身經歷過了,才能明白我們的用意,明白我們的苦心後,我相信,他更能判斷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能做。你忘了我的瞎操心嗎?孩子和同學出去,有時我會特地『突擊檢查』,你兒子也曾大方的告訴我說,『我行的正,不怕妳隨時到來』。別忘了,我們也走過青少年這一塊,你應該懂兒子,現在想嚐試的心。」

老公想了一下,表示我們試看看。

兒子不知道,是他在處理同學挑釁這一塊,為自己加分,我雖然放不下,但我想我會『鬆手』,讓他去做看看。


伶玲 03.20.99
有誰推薦more
全站分類:心情隨筆 家庭親子
自訂分類:親子過招
上一則: 兒子的孝心俸
下一則: 我的 另一個分身
你可能會有興趣的文章:
迴響(5) :
5樓. 東方焱淼 【靜讀清修】
2010/04/08 19:49
難得的父母心
他們有他們青澀但認知的路要走。有你們這樣耐心明理又善解人意的父母陪著,他們一定會走得更好更穩。

佛家的最高境地是:不戰而勝。你的兒子正在努力做的就是,以理服人。很好的悟性呢!!

平時常和孩子們溝通  有問題    就一定要想辦法讓他們理解

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    目前我們已順利闖過這一關

伶玲2010/04/09 10:43回覆
4樓. 豹老大
2010/04/08 16:35
義氣 不一定要動拳頭 講得真對

接近幫派是容易學壞,但是只要自己有堅定的健康的主見,就不易變壞,甚至能將他

們帶好的!

我兒子國小同學  也是有點傷腦筋 (有點走偏)

本來擔心兒子也會被帶壞  不過  常聽兒子和那名同學互動

讓我相信兒子是理性的  當然  我也得在旁  小心再觀察

被改變的人  都不會知道  自己已被影響

伶玲2010/04/09 10:39回覆
3樓. 咖啡媽
2010/04/06 14:33
本來我也反對孩子看這種影片

電影一上檔  我的孩子就搶頭香去看過了

孩子回來分享:

他們覺得暴力沒辦法解決問題

遇見困難要學會轉個彎 換個角度來看......

本來我還擔心孩子會被污染

沒想到孩子的想法比大人成熟呢

我覺得孩子的思想    有時和父母平時的教導有關

雖然孩子有時很容易會隨著環境的人事物    而改變了自己

但我覺得    平時親子的溝通    是很重要的

有時我會想    有時會聽到周遭的朋友  親戚    對孩子們說

"別人打你  難道你不會打回去嗎"      說真的    孩子們小時

看到一些比較皮    有心機的小孩     欺負我家小朋友時   

我心裡真的火冒三丈    自己做了調適後    我的想法是   

教孩子出拳    倒不如教孩子認識人心

自已遇到這樣的人    自己的交友交情深淺    自己學著去判斷

伶玲2010/04/08 09:52回覆
2樓. 小觀
2010/03/29 10:52
背後的省思

過年期間,我和爸爸帶兩個青春期的兒子看「艋舺」。

雖說這部電影褒貶不一,但我還是給予正面的回應。

在這光怪陸離的社會,什麼事何時發生,我們根本無法預料,光是電視媒體新聞或水果日報,比「艋舺」暴力的有過之無不及的並不在少數,這是不置可否的事實,根本防不勝防。

唯有多一些親子對話的機會,給予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心中建立一把是非尺,知道什麼事可做什麼事不能做,才是永久良策。

我和兒子討論,從片名「艋舺」到劇情。

「艋舺」是原住民凱達格蘭語「獨木舟」,劇情是一群青少年混黑幫逞兇鬥狠的故事。

片名可以引射每個人的人生猶如搭乘一艘「獨木舟」,唯有正確的人生觀與健康的身心才能駕馭這艘獨木舟划向幸福的人生,尋找人生的意義。

劇中混黑幫的人物,一個個因錯誤的人生觀,將精力用在拿棍棒殺人,你爭我鬥,到最後,不是終生躺在醫院成為植物人,再者就是失去寶貴的生命,曾是老大叱吒風雲的死於非命,沒有一個好下場。

孩子會聽得懂,也看得懂的。

不用說教,他們從電影會知道混黑幫不是正確的途徑,害人也害己。

「艋舺」是個好教材,端看用什麼眼光去看待。

前些天  我兒子也跟我說  在學校  有勢力的人還是比較吃香

我跟他談艋舺裡的一些片段    例如 

蚊子不懂  為何要每天這樣打打殺殺的    為了兄弟

他依然不明白的在做    打打殺殺的事    這是義氣的表現嗎

和兒子聊了一會兒    讓他明白 

真正想做善事的人  是不求回報

做惡事的人  要的是你有天一定要相挺  那怕那天你會沒了命

伶玲2010/03/29 13:30回覆
1樓. 我是查德
2010/03/26 15:32
溝通
跟孩子溝通的確事件重要的事情
要讓她們明白大人的用意
引導她們,最後放手讓她們親身體驗
教育就是這麼回事啊!

嗯  的確  就是這麼回事 ^_^

伶玲2010/03/29 09:03回覆

發表迴響

會員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