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Dumm的梅蘭妮應該並不笨
2021/01/28 10:52
瀏覽1,772
迴響7
推薦61
引用0
梅蘭妮有個怪怪的姓。德語是Dumm,直譯就是「笨」的意思。不知道這個姓氏是怎麽演變過來的。有種容易被人嘲諷甚至會遭遇霸凌的不祥感覺。
我並不認識她本人。其實,我只是她曾經讀過的文本之接手人。也就是說,我在某個機緣下買到了一本有著她署名的二手書。很顯然,當時的她應該是個文科高中生。那本書是必讀的,大概每個人都得買一本,或是從父母書架上找得到。到我手上的版本是1994年的再刷版。1947年首次發表的作品轉眼已傳世七十四年了,顯然是一本經典之作,而且是二戰後的廢墟文學代表作——沃爾夫岡·博爾謝特 (Wolfgang Borchert)的《在大門外》(Draussen vor der Tuer)。
而我,終於讀完德文原作是去年2019年的3月17日。
爲什麽要記錄這些出版和閲讀日期與痕跡呢?我也不太確定。但是,沿著梅蘭妮的重點畫線、註記和眉批,甚至上課時可能感覺沉悶無聊的塗鴉,都讓接下來的讀者如我得到某種程度的傳承與觸動吧?雖然跨越了時空,雖然沒有真正的交流,但是我用自己的想像力,好像多少也能描繪出像梅蘭妮那個大約十七嵗的女孩的樣貌、個性與可能的心思。
就我自己在德國求學的經驗來看,梅蘭妮的德語課老師,可能在訂下課程進度前,已經要求學生們先分成幾個共讀小組,要學生分工合作,閲讀、練習討論文本,接下來還會要他們個別上台發表閲讀報告。因爲文科高中等於是大學的預科,老師上課方式盡可能傾向開放與自由。
男女合班的同學中,梅蘭妮不喜歡與男生分在一組,所以大概都找她最要好的喬安娜兩人一組(人名是純虛構的)。嗯,我乾脆自己登場,暫時化身她的合作麻吉吧!喬安娜是我,我是喬安娜。我們十七歲。
以下是我們的合作計劃。離做口頭報告的日期還有三周。在不影響其他科目的課業下,只能利用兩個周末找時間見面。這個文本並不太長,總共也不過五十來頁。要在一周内閲讀完第一遍應該不成問題。我們還約定不能囫圇吞棗,或是先上網找評論解説,一定要像一張白紙一樣,從零開始最好。閲讀中只要有任何疑問、想法,就算是非常微小的,都要隨筆記錄下來,因爲任何蛛絲馬跡都可以成為口頭報告的素材和論點,千萬不要忽略它們。
(這些當然只是這個僞麻吉的我,私心加入的跨時空願想。)
她們後來的合作似乎並不是很順利。喬安娜主觀强勢地認爲梅蘭妮好像很偷懶,沒有認真閲讀,而且有偷讀網路上別人做的總結。和她討論内容時,支支吾吾地,沒有什麽脈絡,或是,根本沒有自己的個人觀點與想法。
喬安娜有點生氣,竟然對梅蘭妮說了重話:「難怪妳會姓Dumm,不笨也難啊!」
梅蘭妮很受傷,她反駁:「我以爲妳是我麻吉。竟然也會像別人那樣用我的姓來嘲笑我!妳怎麽那麽肯定我沒有閲讀呢?我只是沒有妳那麽伶牙利嘴,思路清晰又犀利而已。要用自己的話,把讀過的東西復述出來,本來就是我一向的弱點。」
喬安娜看到梅蘭妮受委屈的樣子,心裡非常過意不去,連聲跟她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梅蘭妮,妳知道我性子比較急,好勝心又強。我很想讓老師和同學聽到我們的成果報告時眼睛發亮。」說完,喬安娜的眼睛真的有股光芒射向梅蘭妮,幾乎讓她得伸手遮住刺眼强光似的。
梅蘭妮接著說: 「好啦,我老實說,我不但完整地讀過一遍文本,我還參考了網路上的文獻,將故事情節做了一個小小的心得總結,是我的初步成果。我念給妳聽聽。」
喬安娜露出驚訝的神情說: 「哇,原來...那我真錯怪妳了。妳念來聽聽吧!」
梅蘭妮翻開她的筆記,開始念起自己寫在那一頁上的字跡:
「 我的震撼在閲讀中沒有停過,亦步亦趨跟著書中主人翁貝克曼,一個帶著殘缺的肢體,飢寒交迫的戰俘,歷經艱辛返回祖國後,又如何在發現雙親已逝、戀人不見的多重打擊下,想要重新建立新生活而承受的巨大無助感。戰爭的幸存者所面臨的嚴峻挑戰,都不是我們這沒有經歷戰亂的世代兒女能夠想像的。這部作品用呐喊式的風格,以劇作的形式,傳達出戰後幸存者的無限悲憤。共五幕的劇情中,作者將現實中的人物和上帝、死神以及易北河女神等象徵,交互穿插地表現出來。透過主人翁始終神思恍惚的精神狀態和內心痛苦,喚起人們對法西斯主義和戰爭結束後的虛無、無助與悲憤。」
喬安娜變得有些不是滋味,因爲她那種先入爲主的强勢態度讓她感到尷尬極了,好不容易才結巴吐出短短字句: 「不是很長,但是該有的重點都提到了,不錯呀...」
以上就是我接手一本從海外帶回來的文本後的一些遐思與聯想。我真的可以證明梅蘭妮是多麽認真閲讀過她的讀本。她用什麽樣的鉛筆畫的線,我都清清楚楚。因爲後來我用橡皮擦努力擦呀擦,還擦不乾淨那些硬鉛筆留下的痕跡。至於其它偶而出現的原子筆註記,我只好用立可白塗掉。還有第四幕那頁上出現的一個塗鴉,好像是蝸牛殼般的小東西吧,請原諒我,下一個讀者應該不會再發現它曾經存在過了。
爲了讓這些「遺跡」可信度來源更可靠,我上臉書查到真的有Melanie Dumm這個人。就我窺覷的結果,她臉書上有十八個朋友,其中有三個可以感覺出是女同性戀。很高興知道梅蘭妮的感情狀態標示為「已訂婚」。
從查看得到的少數朋友相片中,推測她現在年紀應該是二十五歲上下,可惜她自己沒有公開的相片。至少,我沒有看到的權限。
2021/1/27 文與圖(黑白版) 發表於更生日報副刊
http://www.ksnews.com.tw/index.php/news/contents_page/0001454181
限會員,要發表迴響,請先登入
迴響(7) :
- 7樓. 四妹2021/03/29 14:43寫得真好,我怎漏讀了這篇......二手書被閱讀出另一章,之後再延續延續,這章回小說充滿了驚奇與未知!得到四妹的讚美,d.d.好想跳舞呀!呵呵,這是一篇讀後心得的變種,因為不太會寫讀後,就來瞎掰一下咩~~ 感覺這樣比較不那麼嚴肅吧!(原來的主題太沉重了...)
d.d. 於 2021/03/30 23:14回覆
- 6樓. 善良有才華的smileangel2021/02/16 16:42今天是大年初五
微笑天使,傳遞滿滿的愛和祝福給您!☺️
祝福您,新年快樂!福杯滿溢!
願上帝賜福您!闔家平安健康!♥️ - 5樓. 和煦秋陽(明智的放棄)2021/02/03 00:30謝謝分享
這就是讀二手書 會遇到的情形
能讀到前擁有者當時的感想 給自己另一個角度的遐想先跟秋陽姐拜個年,恭喜恭喜,牛年平安快樂!回覆晚了,請見諒!
要遇到能讓人遐想的二手書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她的署名特別,還有裡面稚嫩的筆跡與塗鴉,才有這樣的故事產出。一般來説,我有潔癖,有畫線註記和狀況不佳的二手書,我盡量不入手,以免以後難脫手呢!呵呵~
d.d. 於 2021/02/16 12:17回覆 - 4樓. 意樵2021/01/30 19:45這文好
留下當時的心境與感受。
剛進udn時,忘了誰寫的文,通篇讚頌神跡,最後又勸人積極追求西方極樂,人沒死確積極追求西方極樂世界。怪怪滴。
很疑惑那文章到底是勸人向善還是勸人早點去死??
我說~說佛卻是魔,佛魔本一家。
然後被罵~褻瀆神明。
終於等到妳來歪我樓啦!!哈哈,歪得好!
老實說,我看到妳提的那類格文,通常都是掉頭就走,無論哪個宗教或流派的。實在沒有興趣深入研讀。當然,也是有例外的,要看那格主“入魔”的程度啦,妳懂得。(“明説”或“直言”肯定會引起論戰的!)我自己就有家人剛入教時狂熱到不惜花錢用航空掛號遠寄聖書到當時還旅居海外的我。是要我感激涕零或馬上像她一樣皈依吧?!
還好,現在聯網比較安靜,各家爭戰似乎少了很多。d.d. 於 2021/02/01 10:32回覆
- 3樓. 紅袂2021/01/29 13:55
這真是奇異…我怎有一種「時空交疊」的偷窺感?這裡指的偷窺不是負面說法,而是一種形容,指這本書在時空更迭中,從A流轉到B,並經由B從書中筆記走跡去「看到與感受」A的心事記錄,並加以鋪陳、補足推測。
這是何等的一種書魂經驗。
有沒有可能?妳我曾經在書上一路寫下心的字跡輪為二手,轉由生命中不可能相遇的陌生人來接著讀這本書,來讀自己的秘密?
這是一種無法想像的…滋味與感覺。
呵呵,的確是這樣的。我一向對書中的眉批和註記很敏感。還曾寫過一首詩,就叫”眉批“。
但因為自己有在買賣二手書,有註記的書會影響賣相和售價,所以,我自己已經盡量少在書上留下痕跡,頂多一點點鉛筆記號和便條貼,容易擦去和移除。
而這本原文二手書的書痕的確有著不同時空的歷史感。現在有點後悔,盡力抹掉的痕跡,等於是剝奪了下一個讀者的想像機會。不過,誰叫我其實是有點潔癖的人呢!但如果Melanie Dumm有一天發現曾經有人因為她曾擁有的那本書和她,寫過一篇這樣的文字,應該不會跟我計較的吧!
ps. 還有,妳為啥編造妳的年紀,什麼70有5,快快去改一下,不要誤導別人。d.d. 於 2021/01/29 14:22回覆
- 2樓. 愛馬2021/01/29 11:51出色的佳作!!!謝謝愛馬的喜歡與讚美。好開心這篇有得到妳的共鳴。因為我們都很愛惜看似不經意到手的二手書。也永遠不缺各種小確幸。看到妳有5盆花苞滿滿的蟹爪蘭的富足感,真是心有戚戚。我已經離綠手指的日子遠了,但我把我家附近的森林公園當成自家的後花園,也堪比富豪囉,呵呵!
d.d. 於 2021/01/29 14:05回覆
- 1樓. the flying kite2021/01/28 21:08用這樣「埋線」的方式來介紹《在大門外》一書,又層次漸進地寫出妳的讀後新得....d.d.的筆法真新穎!謝謝dear Maria姐!其實,就是因為我很不會寫讀後心得,加上不喜歡研讀更多相關資料讓文章有點深度。剛好覺得這二手書的前擁有者,本身就可以發展成一個小故事,於是寫著寫著就變成這篇另類“讀後心得”(其實也真的是整理了一下網路搜索來的文獻,沒有摻雜太多個人觀點)。
謝謝妳的喜歡與肯定,備受鼓舞。我不是多產的文字工作者,每一篇都必須經過自己嚴格管控才會發表。所以,要靠稿費維生也是不可能的。呵呵。d.d. 於 2021/01/29 11:07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