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一位姊妹抗癌九年餘,八月下旬離世了。
在她走前一個月,狀況反覆,稍好轉時,她的先生開放探訪。
這是個明智的決定,生前告別勝過後來追思。
老公提醒我:見她可別哭哭啼啼啊!我心想怎麼會!她病那麼久了,心裏早有預備。但當我坐在床邊,喊她的名字,她對我微笑時,還是覺得鼻頭很酸⋯⋯。
“離別”這種事只能時到時當,怎麼預備都不夠啊!
就在我隱忍克制的時刻,牧師突然帶著兩位姊妹現身⋯⋯。救星來的正是時候,牧師在,等於講員來了,大家都不用說話,麥克風交給牧師。
談話中聊到一位年輕的弟兄(我不認識),他的妻子(也很年輕)得了急性癌症很快就走了。他再婚時跟牧師說以後到天堂見到亡妻再好好跟她解釋。
我知道這是玩笑話,天堂不嫁也不娶,說那些都是多餘的。
出來後我跟老公說:若我先走,他有機會再婚,他覺得可以就行了,不用問過我,天家再見也不用解釋。
雖説告別式有傳福音的果效,但我們都不想再用任何型式告別世界。所以我們有生之年務要認真傳福音,不要有虧欠。
我問老公”怎麼走”比較好?生病的療程煎熬,但或許這是一種緩衝,讓身邊的人慢慢接受這件事;突發的意外,生死一瞬間,來不及痛苦就結束看似比較容易,但這對活著的人衝擊太大⋯⋯。
無論何種型態,”訣別”都是沈重的人生課題,是我們無法決定的,只能服在神的權下。
2021年冬季,我先生的父親壽終正寢,隔年三月底,我們去掃墓。回程,老公認真誠懇地對我說:“如果我先走,你不用專程來看我⋯⋯”
語音未落,立刻應答:“我知道,我知道!”
“如果我先走,你也不用來墓地看我(我不在那裏啊),如果遇到適合的對象,就好好跟她繼續往後的人生,連想念我都不必了!”
想到一部諷刺人性的美國片—一位初老男喪妻後結交新女友,兩人相處融洽,初老男享受愛情的滋潤,得到生活上的照應,卻遲遲不肯給出承諾,他拖延的理由是亡妻不同意。挨不過女友催婚的壓力,初老男又再辦一次”法會“,就在他神神叨叨天靈靈地靈靈的時候,一直被他拖著的女友不忍了,管他亡妻是貞子還是聶小倩,反正今天魔來殺魔,佛來殺佛,老娘就是要個說法—
她對天怒吼:”妳到底反對什麼!妳都死了,還不讓我們在一起!“
如果我先走一步,我可不想被污名化,也不希望老公變成老渣男。
“到時你要跟誰在一起我都沒意見,我也不會回來看你,所以你千萬不要疑神疑鬼,有啥風吹草動就以為是我,我在天堂歡喜快樂,開心的不得了,還管你幹嘛呢!”
老公不語,應該是暗爽在心裡。
他愣了半天才說:”那妳姐會不會罵我?“
(綠巨人表示:最好有這麼尊重我!)
”那是你最不用擔心的事!“
近幾年,送走好些至親摯友,包括我兩個毛孩子悄悄和叮叮,不免思想人生的終點將在何時?又會是何等光景?還好我們有神,面對無解難題,至少確知生命的起點在神那裏,終點也是。主必爲我們做最好的安排。
我們只能做的就是珍惜當下吧!